關於朱自清的,關於朱自清的資料

2022-08-01 22:30:23 字數 4262 閱讀 9110

1樓:愛暴走的大熊貓

朱自清(2023年11月22日—2023年8月12日),原名自華,號秋實,後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紹興,出生於江蘇省東海縣(今連雲港市東海縣平明鎮)。現代傑出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

2023年中學畢業併成功考入北京大學預科。2023年開始發表詩歌。2023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

2023年7月,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2023年,出版《歐遊雜記》和《倫敦雜記》。2023年,出版散文集《你我》。

2023年8月12日病逝於北平,年僅50歲。

2樓:新

中文名朱自清

國籍中國

民族:漢

出生地: 江蘇揚州

出生日期: 2023年11月22日

逝世日期: 2023年8月12日 代表作品: 詩集《蹤跡》,散文集《背影》《你我》

3樓:陌陌陌夕夕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號秋實,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東海;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代表作品: 詩集《蹤跡》,散文集《背影》《你我》

關於朱自清《匆匆》的資料

4樓:匿名使用者

朱自清的散文詩《匆匆》寫於一九二二年三月二十八日。時是「五四」落潮期,現實不斷給作者以失望。但是詩人在彷徨中並不甘心沉淪,他站在他的「中和主義」立場上執著地追求著。

他認為:「生活中的各種過程都有它獨立的意義和價值——每一剎那有每一剎那的意義與價值!每一剎那在持續的時間裡,有它相當的位置。

」(朱自清《給俞平伯的信》二二年十一月七日)因此,他要「一步一步踏在泥土上,打下深深的腳印」(朱自清《毀滅》)以求得「段落的滿足」。全詩在淡淡的哀愁中透出詩人心靈不平的低訴,這也反映了「五四」落潮期知識青年的普遍情緒。

有關朱自清的資料

5樓:帛胤蒲紫薇

朱自清,2023年11月22日出生於江蘇東海縣一個小官僚的封建家庭,原名自華,號秋實。六歲時隨家從東海移居揚州,他成長於揚州,故自稱「揚州人」。2023年

畢業於江蘇省立第八中學(即後來的揚州中學),並考入北大預科,後轉入哲學系。192

0年畢業,到江浙一帶做了五年的中學國文教員。2023年清華學校設大學部,經俞平伯

推薦,任清華大學教授,並任中文系主任,從此他一生服務於清華大學。2023年抗戰爆

發,他隨清華大學遷入昆明,在西南聯大任教授,2023年又隨清華大學遷回北平,仍為

教授及中文系主任,2023年8月12日去世。

6樓:弭水苼

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生於光緒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2023年11月22日),卒於2023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紹興。《背影》、《荷塘月色》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其散文素樸縝密、清雋沉鬱,以語言洗煉,文筆清麗著稱,極富有真情實感。朱自清散文感情的真摯更是有口皆碑。他的《背影》、《悼亡婦》等,被稱為「天地間第一等至情文學」。

在淡淡的筆墨中,流露出一股深情,沒有半點矯揉造作,而有動人心絃的力量,尤其是在《背影》中,朱自清對父親朱鴻鈞的感情之深讓讀者感到了一絲絲的懷念和感動。

7樓:琴雅豔刀友

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原名自華,號秋實,後改名自清,字佩弦,現代著名作家

8樓:匿名使用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號秋實,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東海;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其散文樸素縝密、清雋沉鬱、語言洗煉、文筆清麗、極富有真情實感。朱自清以獨特的美文藝術風格,為中國現代散文增添了瑰麗的色彩,為建立中國現代散文全新的審美特徵創造了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散文體制和風格;主要作品有《雪朝》《蹤跡》《背影》《春》《歐遊雜記》《你我》《精讀指導舉隅》《略讀指導舉隅》《國文教學》《詩言志辨》《新詩雜話》《標準與尺度》《論雅俗共賞》。

朱自清的資料簡介

朱自清資料 生平簡介 作品簡介

朱自清的資料

9樓:

朱自清先生原名自華,號實秋,後改名自清,字佩弦。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著名的詩人、散文家、學者,他的作品文字質樸,蘊意深刻,有許多大家耳熟能詳的佳作傳世,像《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春》……

朱自清先生2023年11月22日生於江蘇江都縣。六歲那年隨家人遷居揚州,在那裡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期。朱自清先生從小讀私塾,繼承了父輩的家學淵源。

江南古鎮秀麗的自然風光和濃郁的文化氛圍,也在不知不覺中陶冶了少年朱自清平易的性情和嚮往自然美的情趣,這些都潛移默化地融入了他後來的詩歌與散文創作中。

2023年,十八歲的朱自清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這使他有更多機會接受新文藝思潮的影響,而 「五四」運動的爆發,則推動他堅定地走上文學的道路。2023年,朱先生從北京大學畢業,先後在江、浙兩省的多所中學擔任國文教員。2023年,為生計所迫,他隻身一人來到浙江台州第六師範學校任教。

每到夜晚,他常常會因往事而陷入迷茫的愁緒中。有一回,他在給俞平伯的信中寫道:「我想將這宗心緒寫成一詩,名曰《匆匆》。

」於是,一篇早期廣為流傳的散文詩就這樣誕生了。

相傳兩千多年前,孔子在山東尼山,看到一條大河,白天黑夜奔流不息,於是便發出「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的感慨。.朱自清先生寫《匆匆》時也才24歲,因為早早悟到了時光的飛逝和短暫,因而,對人生也更加珍惜,教學之餘更加勤奮地從事文學創作。2023年,他和俞平伯等人創辦了《詩》月刊,這是新詩誕生時期最早的詩刊。

2023年,他又發表了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首抒情長詩《毀滅》,在當時的詩壇產生了巨大影響。同年他還發表了《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顯示出他散文創作的才能。從此以後,他便開始專心致力於寫作散文。

朱先生的散文偏愛敘事和抒情。敘事散文主要以描寫社會現實為主;而抒情散文,一類是以《背影》、《兒女》為代表、描寫個人及家庭生活、具有濃厚的人情味;還有一類就是以描繪自然景物為主,抒發個人情感的小品文,如《綠》、《春》、《荷塘月色》、《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等。說到借景抒情,朱先生有一篇佳作,藉著對舊時光、老景緻的回憶,抒發了自己對故人的深切懷念之情,這就是《白馬湖》。

在這篇散文裡,朱先生回憶起2023年應夏丏尊先生之邀,來到寧波白馬湖畔的春暉中學任教的情形。那時的春暉中學,彙集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眾多驕子——夏丏尊、朱自清、豐子愷、朱光潛、俞平伯、葉聖陶、弘一法師……他們或以文學為業、或借文學交友。事隔三年,先生筆下的白馬湖溫馨依舊,卻又略帶了幾分淡淡的感傷……

2023年,朱先生留學英國,並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漫遊了歐洲。回國後將旅歐歷程寫成散文,陸續發表在《中學生》雜誌上,後結集為《歐遊雜記》和《倫敦雜記》。這段時期,他的作品裡展現出一種輕鬆愉快、充滿活力的抒情格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他應約為中學語文教材而作的散文《春》,於2023年7月出版。

朱先生有很多名篇被選為大中學校的語文教材,是因為他的散文不但美,而且更有情、更風趣,被公認為是白話美文的典範。2023年他創作的那篇感人至深的傳世之作《背影》強烈感染了幾代讀者。著名散文家林非先生曾著文寫道:

「《背影》用樸素和流暢的文字寫出了一種異常真摯與至誠的情感,這又是談何容易的事情。只要能夠達到這一點,肯定就會長久地打動讀者的心絃。」

2023年8月12日,朱自清先生因病在北平醫院辭世,終年五十一歲。先生的一生是淡泊的,但他平淡為人、樸實為文的品格卻為後人景仰。正如葉聖陶先生所說:

「他是一個盡職的、勝任的國文教室和文學教師。」

2023年10月,位於揚州安樂巷27號的朱自清故居正式對外開放。

10樓:匿名使用者

關於朱自清父親的資料

關於朱自清的資料

11樓: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號秋實。文學研究會的早期成員,是著名的詩人、散文作家、學者、民主戰士。 生於江蘇省東海縣,2023年中學畢業後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2023年畢業後在江蘇、浙江多所中學教書。

在大學學習和中學任教時期開始了新詩創作。2023年發表長詩《毀滅》,2023年任清華大學教授,開始創作散文並致力於古典文學的研究。2023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散文作家。

2023年留學英國,2023年回國,仍在清華大學任教併兼任中國文學系主任。2023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南下任西南聯大教授。2023年回北京清華大學舊居,2023年8月12日病逝。

12樓:流風無影

朱自清的名言,關於朱自清的名人名言

沉默是一種處世哲學,用得好時,又是一種藝術 朱自清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朱自清 花兒謝了又在開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燕子去了又再來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關於朱自清的名人名言 從此我不再仰臉看青天,不再低頭看白水,只謹慎著我雙雙的腳...

關於朱自清的介紹,急急急,朱自清《揚州的夏日》的主要內容,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朱自清,現代著名散文家 詩人 學者 民主戰士。其散文以樸素縝密,清雋沉鬱 語言洗煉,文筆清麗著稱,極富有真情實感。代表作 荷塘月色 背影 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 等 朱自清是一個作家,他有一個爸爸,他爸爸的背有點駝,有一天他爸爸去車站送他,他看見了他爸爸的背影。朱自清 揚州的夏日 的主要內容,急急急急急...

模仿朱自清的《春》寫關於秋的散文

盼望著 盼望著,炎熱的酷暑終於過去了,秋天的腳步近了。一切都是秋高氣爽的樣子,天高了,雲淡了。果子熟起來了,蛐蛐兒的叫聲響起來了,天氣涼爽起來了。小草並沒有完全從大地中消失,仍綠綠的。園子裡,田野裡。瞧去,一片一片 滿是的。孩子們跑著,跳著,翻幾個跟斗撿幾個落下的果子互相投擲著,比賽著誰投得更遠 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