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勤奮練字的故事,古代名人刻苦練字的名人故事

2022-07-05 13:25:10 字數 4789 閱讀 1577

1樓:影視暖風

名人勤奮練字的故事如下:

一、王羲之的故事

王羲之小的時候,練字十分刻苦。據說他練字用壞的毛筆,堆在一起成了一座小山,人們叫它「筆山」。他家的旁邊有一個小水池,他常在這水池裡洗毛筆各硯臺,後來小水池的水都變黑了,人們就把這個水池叫做「墨池」。

長大以後,王羲之的字寫得相當好了,還是堅持每天練字。有一天,他聚精會神地在書房練字,連吃飯都忘了。丫環送來了他最愛吃的蒜泥和饃饃,催著他吃,他好像沒有聽見一樣還是埋頭寫字。

丫環沒有辦法,只好去告訴他的夫人。

夫人和丫環來到書房的時候,看見王羲之正拿著一個沾滿墨汁的饃饃往嘴裡送,弄得滿嘴烏黑。她們忍不住笑出了聲。原來,王羲之邊吃邊練字的時候,眼睛還看著字,錯把墨汁當成蒜泥蘸了。

夫人心疼地對王羲之說:「你要保重身體呀!你的字寫得很好了,為什麼還要這樣苦練呢?

」王羲之抬起頭,回答說:「我的字雖然寫得不錯,可那都是學習前人的寫法。我要有自己的寫法,自成一體,那就非下苦功夫不可。

」經過一段時間的艱苦摸索,王羲之終於寫出了一種妍美流利的新字型。大家都稱讚他寫的字像彩雲那樣輕鬆自如,象飛龍那樣雄健有力,他也被公認為我國歷史上傑出的寫字家之一。

二、懷素和尚練字

懷素和尚,也是一位勤奮刻苦的典範。因為貧苦,買不起紙張,他每天取芭蕉葉來寫字,後來把他種的一萬多株芭蕉樹葉都摘光了,於是又作了個木盤子,刷上漆,在上面練習寫字,時間長了,筆尖竟把木盤也磨穿了。他寫禿的筆,可能比智永還多,後來將禿筆埋成一座墳,名叫「筆冢」。

三、鍾繇練字

鍾繇是魏大書法家,楷書的鼻祖。其練字非常用功,以致於晚上睡覺做夢的時候都在寫字。怎麼寫?手指為筆,被裡為紙。日復一日,被裡都給劃破了。

四、歐陽詢練字

歐陽詢專心學「二王」書法唐代著名書法家歐陽詢特別喜愛「二王」(王羲之、王獻之)的書法,只要看見王羲之父子的墨跡就買回來學習研究。

一天,他看到一本王羲之傳授王獻之的《指歸圖》,不惜花了很多錢買了回來,放在家裡天天觀賞研究,常常高興得整夜睡不著覺。他整整學習研究了一個月,直到他懂得《指歸圖》的精髓為止。

五、張芝練字

東漢大書法家張芝,年輕時學習書法十分刻苦。他天天勤奮練字,廢寢忘食,幾天就寫禿了一支筆,一個月就要用掉幾錠墨。每天寫完字後,張芝就到自家後院的池塘裡洗筆洗硯,久而久之,池水竟變黑了。

2樓:撰稿青年

1.懷素和尚,也是一位勤奮刻苦的典範。因為貧苦,買不起紙張,他每天取芭蕉葉來寫字,後來把他種的一萬多株芭蕉樹葉都摘光了,於是又作了個木盤子,刷上漆,在上面練習寫字,時間長了,筆尖竟把木盤也磨穿了。

他寫禿的筆,可能比智永還多,後來將禿筆埋成一座墳,名叫「筆冢」。

2.鍾繇是魏大書法家,楷書的鼻祖。其練字非常用功,以致於晚上睡覺做夢的時候都在寫字。怎麼寫?手指為筆,被裡為紙。日復一日,被裡都給劃破了。

3.歐陽詢專心學「二王」書法 唐代著名書法家歐陽詢特別喜愛「二王」(王羲之、王獻之)的書法,只要看見王羲之父子的墨跡就買回來學習研究。一天,他看到一本王羲之傳授王獻之的《指歸圖》,不惜花了很多錢買了回來,放在家裡天天觀賞研究,常常高興得整夜睡不著覺。

他整整學習研究了一個月,直到他懂得《指歸圖》的精髓為止。

古代名人刻苦練字的名人故事

古人煉字的故事

3樓:

1、僧敲月下門。

有一次,賈島騎蹇驢訪李款幽居,於驢背上得詩句「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鳥宿池中樹,僧推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但又覺得「僧敲月下門」似乎比「僧推月下門」更能襯托環境的幽靜。

賈島一時拿不定主意,便在驢背上邊吟詩邊舉手作推敲之狀,反覆品味,結果又無意中唐突了京兆尹韓愈的儀仗隊。於是乎賈島便被眾衛士擁至韓愈跟前,賈島具實稟報事情原委後,韓愈不但不怪罪,反而建議他改「僧推月下門」為「僧敲月下門」。

於是二人又並轡而行,共論詩道,結為布衣之交。

2、王勃一字千金。

相傳,初唐詩人王勃於公元667年從京都來到南昌。當時,詩人的生活比較窮困,所迫無奈,常為生計而奔波。這年重陽節,南昌都督閻伯輿在滕王閣大擺宴席,邀請遠近文人學士為滕王閣題詩作序,王勃自然是其中賓客。

在宴會中,王勃寫下了著名的《滕王閣序》,接下來寫了序詩: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自流。

詩中王勃故意空了一字,然後把序文呈上都督閻伯輿,便起身告辭。閻大人看了王勃的序文,正要發表溢美之辭,卻發現後句詩空了一個字,便覺奇怪。旁觀的文人學士們你一言我一語,對此發表各自的高見,這個說,一定是「水」字;那個說,應該是「獨」字。

閻大人聽了都覺得不能讓人滿意,怪他們全在胡猜,非作者原意。於是,命人快馬追趕王勃,請他把落了的字補上來。待來人追到王勃後,他的隨從說道:

「我家公子有言,一字值千金。望閻大人海涵。」

來人返回將此話轉告了閻伯輿,大人心裡暗想:「此分明是在敲詐本官,可氣!」又一轉念:

「怎麼說也不能讓一個字空著,不如隨他的願,這樣本官也落個禮賢下士的好名聲。」於是便命人備好紋銀千兩,親自率眾文人學士,趕到王勃住處。

王勃接過銀子故作驚訝:「何勞大人下問,晚生豈敢空字?」大家聽了只覺得不知其意,有人問道:

「那所空之處該當何解?」王勃笑道:「空者,空也。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大家聽後一致稱妙,閻大人也意味深長地說:

「一字千金,不愧為當今奇才。」

3、蘇小妹一字生輝。

相傳,蘇東坡,一次與他的妹妹蘇小妹及詩友黃山谷一起論詩,互相題試。小妹說出「輕風細柳」和「淡月梅花」後,要哥哥從中各加一字,說出詩眼。蘇東坡當即道:

前者加「搖」,後句加「映」,即成為「輕風搖細柳,淡月映梅花」。

不料蘇小妹卻評之為「下品」。蘇東坡認真的思索後,得意的說:「有了,『輕風舞細柳,淡月隱梅花。

』」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屬上品。」一旁的黃山谷忍不住了,問道:

「依小妹的高見呢?」蘇小妹便唸了起來:「輕風扶細柳,淡月失梅花。

」蘇東坡、黃山谷吟誦著,玩味著,不禁託掌稱妙。

4、王安石煉字。

王安石覺得「春風又到江南岸」的「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風一到江南是什麼景象,缺乏詩意,想了一會,就提筆把「到」字圈去,改為「過」字。後來細想一下,又覺得「過」字不妥。「過」字雖比「到」字生動一些,寫出了春風的一掠而過的動態,但要用來表達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

於是又圈去「過」字,改為「入』字、「滿」字。這樣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滿意的字。他覺得有些頭疼,就走出船艙,觀賞風景,讓腦子休息一下。

王安石走到船頭上,眺望江南,春風拂過,青草搖舞,麥浪起伏,更顯得生機勃勃,景色如畫。

他覺得精神一爽,忽見春草碧綠,這個「綠」字,不正是我要找的那個字嗎?一個「綠」字把整個江南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動人景象表達出來了。想到這裡,王安石好不高興,連忙奔進船艙,另外取出一張紙,把原詩中「春風又到江南岸」一句,改為「春風又綠江南岸」。

5、昨夜一枝開。

「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用字雖然平淡無奇,卻很耐咀嚼。詩人以山村野外一片皚皚深雪,作為孤梅獨放的背景,描摹出十分奇特的景象。

「一枝開」是詩的畫龍點睛之筆:梅花開於百花之前,是謂「早」;而這「一枝」又先於眾梅,悄然「早」開,更顯出此梅不同尋常。

據《唐才子傳》記載,齊己曾以這首詩求教於鄭谷,詩的第二聯原為「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鄭谷讀後說;「『數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齊己深為佩服,便將「數枝」改為「一枝」,並稱鄭谷為「一字師」

4樓:中國四毛

古代名人學士不僅閱讀時字字推敲,反覆研究,而且在寫作時,更是字斟句酌,一絲不苟。

(一)王安石煉字

王荊公(王安石)絕句雲:「京口瓜州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吳中士人家藏其草,初雲「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為「過」,復圈去而改為「入」;旋改為「滿」;凡如是十許字,始定為「綠」。——(洪邁《詩詞改字》)

(二)任翻(人名)題台州寺壁詩曰:「前峰月照一江水,僧在翠微開竹房。」既去,有觀者,取筆改「一」為「半」字。

翻(任翻)行數十里,乃得「半」字,亟欲回易之,則見所改字,因嘆曰:「台州有人。」——(李東陽《麓堂詩話》)

第一個故事是同學們所熟悉的,王安石開始用的「到」、「過」、「入」都是動詞,只是客觀地說明春風來了,沒有其他內容;後來用的「滿」、「綠」是形容詞用作動詞,「滿」僅僅描寫了春風吹拂的範圍之廣、面積之大,而「綠」字則把春風吹來大自然發生的可喜變化描繪出來了,當然「綠」字要好得多。

第二段寫的是唐代詩人任翻為改一個字,跑了數十里的故事,也很動人,人生感悟)。「前峰月照」一定會出現「峰掩月」的情況,月光不會照遍一江流水,改為「半江水」既符合實際,又詩味含蓄。

(三)荊公煉字

2023年春,北宋大改革家王安石在宦海幾經沉浮之後,又一次被起用,他先乘官船由江寧(今南京市)往汴京(今開封市)赴任。此時,江南正是山花紅似火、江水碧如染的時候。一天傍晚,官船停在瓜洲過夜。

王安石站在船頭上,觀景賞目。他見京口(今鎮江市)與此地遙相望,江岸上連綿青山若隱若現,滔滔江水波瀾起伏,詩興大發。他取過紙筆,一揮而就: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詩成之後,王安石一字一句斟酌潤色,總覺得第三句不如意,尤其這「到」安沒有把春風的神韻寫出來。於是圈去「到」字,改為「過」字,又一想,還覺不妥,就又抹去「過」字,改為「入」字,「滿」字……改來改去,一時竟沒有合適的眼,便撂筆出艙,讓春風吹一吹混沌的頭腦。

突然,他相聚到王維「春草明年綠」的詩句。這「綠」字下得多好啊!春風吹到**,,**就春草萌發,一派生機,這春風(確能 確實)使大地變「綠」,「綠」色(確能 確實)是春天的寫照。

此情此景下好寓意改革。想到此,他快步進艙,把詩改好,重抄一遍,情不自禁朗誦起來: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古代名人與月亮有關的故事,古代名人與月亮有關的故事

1 吳剛伐桂 相傳吳剛在凡間本為樵夫,醉心於仙道,但始終不肯專心學習,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宮,並且要求他須把桂樹砍倒,才能赦免他的罪過。桂樹的高度約五百丈,吳剛每砍完一段時間,桂樹便會自動癒合,日復一日,吳剛伐桂的願望仍未達成,而他也不斷的砍下去。吳剛伐桂的傳說使得月亮又新增了幾個雅緻的別名,...

世界上有哪些名人刻苦勤奮的事例,名人的刻苦勤奮的事例有哪些?

懸樑刺股 漢書 曰 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樑。後為當世大儒 是為 懸樑 而 刺股 則見於 戰國策 說的是蘇秦攻讀 太公陰符 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期年揣摩成 映雪囊螢 晉孫康家貧,冬夜映雪光讀書 晉車胤家貧,夏夜練囊盛螢,借螢火蟲的微光讀書。事見 初學記 ...

王羲之勤奮練字的故事,王羲之刻苦練字的故事

王羲之小的時候,練字十分刻苦。據說他練字用壞的毛筆,堆在一起成了一座小山,人們叫它 筆山 他家的旁邊有一個小水池,他常在這水池裡洗毛筆和硯臺,後來小水池的水都變黑了,人們就把這個小水池叫做 墨池 長大以後,王羲之的字寫得相當好了,還是堅持每天練字。有一天,他聚精會神地在書房練字,連吃飯都忘了。丫環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