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望九」,就是還沒到九十歲,是80多歲的意思
2樓:匿名使用者
望九之年是指快到90歲了
3樓:
呵呵-意思是快到90了,就在前面,差不到可以看到了!
4樓:匿名使用者
「望九」,是80多歲的意思
5樓:匿名使用者
80多歲的意思
順便小結如下:)
不滿週歲——襁褓;
2~3歲——孩提;
女孩7歲——髫年;
男孩8歲——齠年;
幼年泛稱——總角;
10歲以下——黃口;
13~15歲——舞勺之年;
15~20歲——舞象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歲(女)——半老徐娘;
20歲(男)——弱冠;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歲——杖朝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90歲鮐背之年;
100歲——期頤。
望九之年是指過了90歲嗎
6樓:
我認為望九之年並不是指過了90歲,而是指80多歲,快接近90的這個年齡.「望」,可理解為「很有希望」之意吧
7樓:梅花三弄
還沒有90歲。「望」是接近的意思,
「望九之年」意思是接近90歲。
8樓:臨時工數碼
80多歲的意思
不滿週歲——襁褓;
2~3歲——孩提;
女孩7歲——髫年;
男孩8歲——齠年;
幼年泛稱——總角;
10歲以下——黃口;
13~15歲——舞勺之年;
15~20歲——舞象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歲(女)——半老徐娘;
20歲(男)——弱冠;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歲——杖朝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90歲鮐背之年;
100歲——期頤。
9樓:匿名使用者
望九之年是指快到90歲了
古代90歲老人叫什麼?
10樓:
叫耄耋老人,也就是耄耋
60歲 70歲 **十歲分別稱為是什麼之年
11樓:匿名使用者
不滿週歲——襁褓;
2~3歲—
—孩提;
女孩7歲——髫年;
男孩8歲——齠年;
幼年泛稱——總角;
10歲以下——黃口,即乃稚氣未脫的少兒代稱也;
13~15歲——舞勺之年;
15~20歲——舞象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之年;
15歲(男)——志學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二八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至出嫁—— 梅之年,標梅之年;
至30歲(女)——半老徐娘;
20歲(男)——弱冠;
30歲(男)——而立之年;
壯年時期——春秋鼎盛;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還歷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從心之年、懸車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90歲鮐背之年;
100歲——期頤,又可稱為「人瑞」。
12樓:毋盛祥
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以前,七十歲是古來稀。但是在九十年代的時候,年齡逐漸年輕化。在2023年的時候,年滿76歲的人已經跟70歲的人同歲,在2023年的時候,86歲的人已經和70歲的人同歲,在今年,年滿100歲的人已經和70歲的人同歲。
什麼原因?三十年前的老中青三代人大多數人沒有變,所以現在年齡越來越年輕化,大家看看現在年滿70歲的人比真正七十歲的人年輕多大的差距?人的面貌五官眉目、身體結構、言行舉止、眼神、說話語音這五個年齡主要的生理特徵就可以證明,依然和三十年前及三十年前以前的時候看到的年滿40歲的人年齡狀貌等同一致,遠遠比70歲年輕三十歲的差距。
觀察研究人年齡的目的就是告誡社會不要再這樣籠統的去判斷18~29歲是青年,30~39歲是臨界中年,40~59歲是中年,60~69歲是臨界老年,70~89歲是普通老年,90~99歲是高齡老年,100歲、100歲以上是壽星老年等等。大家不清楚可以重新看看三十年前、四十年前、五十年前、六十年前、七十年前、八十年前以及更早時期各個年齡的人的真實**及錄影,好好了解一下相同年齡的人的真實面貌、性格與身體狀態後再來看看現在滿相應歲數的人比真正相應每個年齡的人小多大的歲數差距?要結合歷史事實瞭解真相,請不要再這樣籠統的判斷某年齡。
這個男人叫鄭天庸,出生於2023年,這是他2023年的時候照的相,當時只有55歲,並不比現在看到的2023年出生的人年輕,依然和現在看到的2023年出生的人同歲。
出生於2023年的人,雖然今年已經56歲,其實仍然比55歲的人要年輕三十歲,人的面貌五官眉目、身體結構、行動、站姿、坐姿、眼神、說話語音這些基本的年齡生理特徵就能夠充分證明,和56歲還差三十歲以上的距離。
13樓:匿名使用者
40不惑,50知天命,60花甲,70古稀,8、90耄耋。
14樓:匿名使用者
古稀之年 70歲
耄耋之年 80,90 歲
15樓:草這世界太奇妙
60歲花甲之年,七十歲古稀之年
16樓:匿名使用者
六十歲花甲之年;七十歲古稀之年;八十歲是杖朝之年。
17樓:淋倪
60花甲,70古稀,8、90耄耋
弱冠之年 而立之年 不惑之年 年過半百 年近花甲 年逾古稀 耄耄之年 發至期頤 它們分別代表多大歲數?
18樓:匿名使用者
20歲(男)——弱冠之年;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
50歲——年逾半百;
60歲——年近花甲;
70歲——年逾古稀;
80歲——杖朝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100歲——發至期頤
19樓:異界鼠輩
襁褓:未滿週歲的嬰兒
孩提: 指2——3歲的兒童
垂髫:指幼年兒童(又叫「,總角,」)
豆蔻:指女子十三歲
及笄:指女子十五歲
弱冠:指男子二十歲(又「加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歲
不惑之年:指四十歲
知命之年:指五十歲(又「,知天命,」,「半百」)花甲之年:指六十歲
古稀之年:指七十歲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歲
期頤之年:一百歲
而立之年:成語,出自《論語·為政》,指一個人到了三十歲應該是人格自立、學識自立、事業自立的年齡。現在成為了一個人三十歲的代稱。
《論語·為政》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可譯作孔子說,我十五歲時開始立志學習;三十歲能自立於世(學有所成);四十歲能不被外界的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時懂得了什麼是天命;六十歲能聽得進並正確對待不同的意見(清楚理解聽到的話);到了七十歲能達到隨心所欲,而不會超越社會所認同的規矩。
20樓:石上聽泉響
20歲(男)—
—弱冠;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歲——杖朝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90歲鮐背之年;
100歲——期頤。
古代年齡稱謂中**十歲是什麼?
21樓:曦桀桀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稱半百或知命、六十稱花甲或耳順、七十稱古稀、八十及九十稱耄耋、百歲老人稱期頤。
古稀之年是指多少歲?
22樓:匿名使用者
「古稀之年」是指人到70歲的時候。又叫懸車之年、杖國之年、從心之年。
80歲稱杖朝之年,90歲稱鮐背之年,80、90歲也合稱耄耋之年 ,100歲稱期頤,又可稱為人瑞。
古稀」是中國人自古指七十高齡的說法。它源於唐代大詩人 杜甫 《曲江二首》詩,杜甫吟詠道:「人生七十古來稀。」一千二百多年的杜甫慨嘆人生苦短,能活到 七十歲,自古以來十分稀少。
後來到了明朝,距今五百年前時,著名書畫家唐寅(唐伯虎)讀了杜詩後,感慨自己已活過了「古稀」,他填了一首《七十詞》:「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為奇。前二年幼小,後十年衰老,中間止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裡過了,算來止有二十五年在世,受盡多少奔波煩惱。
」唐寅雖活過古稀,仍感嘆唏噓人生幾何。
查核一下,千多年前的「古稀」老翁,確實稀少的很!僅以知名的詩人、學問家為例,超過七十歲的真是寥寥無幾。但是,到了數百年前,社會不斷進步,人的壽命已長了很多,仍以名家為例,不僅感嘆古稀的唐寅已超過古稀,他同時代的羅貫中、吳承恩、馮夢龍、鄭板橋等,年齡均過古稀。
到了現代,古稀者遍地皆是了!
23樓:
古稀之年,讀音gǔ xī zhī nián,漢語成語,指人到70歲的時候。出自唐·杜甫《草堂詩箋》十二《曲江二首》。
不滿週歲——襁褓; 2~3歲——孩提; 女孩7歲——髫年; 男孩8歲——齠年; 幼年泛稱——總角; 10歲以下——黃口; 13~15歲——舞勺之年; 15~20歲——舞象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歲(女)——半老徐娘; 20歲(男)——弱冠;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歲——杖朝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90歲鮐背之年; 100歲——期頤。
24樓:匿名使用者
70歲稱古稀之年。(其實我也不懂是抄來的共同學習!)都說不同年齡人有不同的稱謂:
人初生叫嬰兒,不滿週歲稱襁褓。
2至3歲稱孩提。
女孩7歲稱髫年。男孩7歲稱韶年。
10歲以下稱黃口。
13歲至15歲稱舞勺之年。
15歲至20歲稱舞象之年。
女孩12歲稱金釵之年。
女孩13歲稱豆蔻年華。
女孩15歲稱及笄之年。
16歲稱碧玉年華;
20歲稱桃李年華。
24歲稱花信年華;女子出嫁稱票?梅之年。
男子20歲稱弱冠。
30歲稱而立之年。
40歲稱不惑之年。
50歲稱知命之年。
60歲稱花甲或耳順之年。
70歲稱古稀之年。
80歲稱杖朝之年。
80至90歲稱合?之年,耄耄之年。
100歲樂期頤。
另外,還有稱童年為總角或垂髫,稱青少年為束髮,女子待嫁稱待年或待字,稱老年為皓首或白首,稱長壽老人為黃髮等等。
垂暮之年是指多少歲?
垂暮之年。表示生命進入暮年,老年階段。沒有具體年齡限制,而是泛指。垂暮之年。發音。chu m zh ni n 釋義。垂 將,快要。暮 晚,老年。快要到或已接近人之晚年。自古以來,我國對嬰 幼 少 青 壯 中 老各個年齡的稱謂,真可說是名目繁多,雅緻有趣。不滿週歲 襁褓 2 3歲 孩提 女孩7歲 髫年...
期頤是指人過了100歲對不對,為什麼把100歲叫做期頤之年
不是的,期頤指人剛好100歲。還有豆蔻之年 指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 及笄之年 指女子年滿十五歲 弱冠之年 指男子二十歲左右的年紀 而立之年 指人三十歲 不惑之年 指人四十歲 古稀之年 指人七十歲 耄耋之年 指人九十歲 對的,期頤就是指人100歲。豆蔻年華 指女子十三四歲的年齡。及笄 指女子滿15歲。弱...
算命中說的晚婚是指多久?30歲以後嗎
要看當地結婚的年齡 如 當地 20就結婚了 2 45 就是晚婚了 當地 大學畢業 24 工作稍微穩定下 2 78 所以 這樣的地方 30結婚都是正常的 那 32 33 那才是晚婚 這個要明確 35歲目前,以前28女,男30 25歲。古代15 6歲都結婚了。算命的說我會晚婚哦,請問幾歲就才算晚婚?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