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風哮天尊
成語「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出自孟子《魚我所欲章》。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用人們生活中熟知的具體事物打了一個比方:
魚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兩者不能同時得到的情況下,我寧願捨棄魚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愛的,義也是我所珍愛的,在兩者不能同時得到的情況下,我寧願捨棄生命而要義。在這裡,孟子把生命比作魚,把義比作熊掌,認為義比生命更珍貴就像熊掌比魚更珍貴一樣.
本文節選自《孟子·告子上》。《告子上》的主要內容是闡明「性善說」,即人性裡天生就有向善的種子,所謂「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這種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
「本心」不可小視,因為它們分別是仁義禮智這幾種道德的萌芽形態:「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意近「恭敬」)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義之端也。」人應該推求本心,順著「本心」的方向發展,並將它發揚光大,從而成為道德上完善的人。
因此,放到《告子下》全文裡看,本文講的是每個人都有「本心」,無論在什麼情況下,人都應該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關頭,人也能經受住考驗;而如果喪失了「本心」,人就會做出有損於人格的事來。
1.因為要想得到熊掌要去山上去打,而要想得到魚要去水裡去撈,這兩者不可能同時得到,所以熊掌和魚不能兼得.
2.這句話的本意不是說二者必然不可兼得,而是強調當如果不能兼得的時候,我們應當如何取捨。
孟子的原話是:「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求熊掌。」 他是用魚與熊掌來比喻「生」與「義」的取捨關係:
「生,我所欲,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捨生而求義。」
所以,在不發生衝突的情況下魚和熊掌應該說還是可以兼得的。
2樓:海凱樂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傳統解讀——如這位回答者的「在這裡,孟子把生命比作魚,把義比作熊掌」,顯然錯了。
孟子這裡是兩層意思:第一層,是取利原則,即在利益面前,兩利相權取其大。第二層,是取義原則,即大凡涉及大義時,必須以義為最高準則,在大義面前沒有選擇餘地。
也就是說,不涉及大義之利益,舍魚取熊掌,但涉及大義,就沒得選擇,所謂「兩利相權取其大,兩害相權取其小」在這裡完全失效,只有義大。
孟子語錄中把什麼比喻成魚?
3樓:程家小妹
把義比喻成熊掌,把生比喻成魚,通過比喻,把"捨身取義"這個道理用( 魚與熊掌不可得兼 )來說明,突出了孟子是一個( 視道義重於生命 )的人
把生命必須成魚,把義比喻成熊掌
4樓:一年前
把生命必須成魚,把義比喻成熊掌。
5樓:震搏
把生死和仁義分別比喻成魚和熊掌。
為什麼孟子說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孟子的魚我所欲也中,寫魚和熊掌不可得兼時,取熊掌的用意是什麼?
6樓:匿名使用者
孟子認為魚與熊掌都很好,在不可兼得的情況下,取比魚更貴重的熊掌。
進一步闡明"生"與"義"皆為人所欲,不可兼得時,寧可捨棄"生"而取更加重要的"義"。
7樓:百度使用者
意在說明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需要選擇的事,在兩者不可兼得的情況下,人們會選取價值更高的東西,用此事情來比
喻「捨生取義」的道理.
孟子的,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採用了什麼技巧
魚我所抄欲也 選自 孟子 告子上 bai論述了du孟子的一個重要主張 義zhi重於生 當義和生不能dao兩全時應該捨生取義。孟子說 羞惡之心,義也。孟子 告子上 又說 義,路也。惟君子能由是路。萬章下 孟子認為自己做了壞事感到恥辱,別人做了壞事感到厭惡,這就是義 義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須遵循的正路。孟...
孟子語錄這個故事可以用哪個成語來代替
孟子語錄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捨生取義 求出自 論語 和 孟子 的成語,故事,名言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怨天尤人 怨 怨恨 天 命運 尤 責怪,歸罪。指遇到挫折或出了問題,...
孟子說的名言有什麼孟子說的話和名言警句有哪些
孟子名言 孟子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梁惠王上 孟子曰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 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 梁惠王下 孟子曰 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孟子 公孫丑上 孟子曰 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願立於其朝矣。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