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最後一次起名
高減少2釐米,表面積就減少18.84平方釐米高減少的時候減少的表面積實際上只是側面積就是2πr×2(r為底面半徑,2πr為底面圓周長)
所以 2πr×2=18.84 得出底面半徑r=1.5釐米上下底面積的和為
2×πr×r=14.13平方釐米
2樓:匿名使用者
由於高減少2釐米,底面積還是沒變的,而表面積減少18.84平方釐米,即是側面積減少18.84平方釐米,即底面周長 x 2 = 18.84,故底面周長=9.42(釐米)
半徑=9.42÷(2 x 3.14 )= 1.5(釐米)
兩個底面積和=2 x ( 3.14 x 1.5 x 1.5) =14.13(平方釐米)
3樓:匿名使用者
減少的表面積即為高為2釐米的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乘高等於側面積,即?×2=18.84平方釐米,底面周長=18.
84/2=9.42釐米,9.42/3.
14/2=1.5釐米是底面半徑,底面積為:3.
14×1.5×1.5=7.
065平方釐米,和為7.065×2=14.13平方釐米。
4樓:
高每減少2釐米,表面積就減少18.84,意味著圓柱體側面每兩釐米高的面積是18.84(因為無論高怎麼減,最後的剩下的圓柱體,依然會有兩個底面,底面面積不會改變,改變的是側面面積),設圓柱體底面周長為l,則,
2×l=18.84
l=9.42
設圓柱體底面半徑為r,則
2×3.14×r=9.42
r=1.5
則兩個底面積和是
2×3.14×1.5×1.5=14.13
5樓:流星澤朗
高減少2釐米,表面積就減少18.84平方釐米說明圓柱底面周長為 18.84/2=9.
42釐米底面半徑為r,則2∏r=9.42 r=1.5釐米底面面積為 s=∏r^2=3.
14*1.5*1.5=7.
065平方釐米
上下底面積和為 2s=2*7.065=14.13平方釐米
6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 表面積減少18.84平方釐米
所以 圓柱周長=18.84/2=9.42釐米圓柱直徑=9.42/3.14=3釐米
圓柱半徑=1.5釐米
兩個底面積和=2x1.5x1.5x3.14=14.13平方釐米
7樓:兗礦興隆礦
一個圓柱體,高減少2釐米,表面積就減少18.84平方釐米,這個圓柱的上下兩個底面積和是多少平方釐米?
解:底面周長:18.84/2=9.42cm底面直徑:9.42/3.14=3cm
底面面積:3.14*3^2/4=7.065cm2上下兩個底面積和是:7.065*2=14.13cm2
8樓:
減少的表面積是圓柱的側面面積
所以有 18.84= 2πr×2
所以圓柱半徑 r=1.5釐米
所以圓柱兩個底面積之和為
2×πr^2=2×3.14×1.5^2=14.13平方釐米
9樓:
半徑=(18.84/3.14*2)/2=1.5釐米
所以這個圓柱的上下兩個底面積和是2*(1.5^2)*3.14=14.13平方釐米
10樓:匿名使用者
高減少了,但兩個底面還在,所以減少的18.84是剪出去部分的側面積,根據側面積公式計算得圓柱的底面周長是18.84÷2=9.
42 半徑是9.42÷3.14÷2=1.
5 2個底面積是1.5×1.5×3.
14×2
11樓:妖精末末
底面周長=18.84÷2=9.42釐米
半徑=9.42÷6.28=1.5釐米
底面積和=2×1.5×1.5×3.14=14.13平方釐米
一道六年級的數學題,一道小學六年級的數學題
因為半圓的面積是628平方釐米,所以整個圓的面積是628 2 1256平方釐米 圓的面積是半徑的平方乘以3.14 那麼圓的半徑的平方便為1256 3.14 400 那麼圓的半徑便為20釐米 也就相當於長方形的寬 因為直徑是半徑的2倍,則直徑為20 2 40釐米 相當於長方形的長 那麼長方形的面積為2...
一道小學數學題,一道簡單的數學題。。。
圓錐形鉛錘體積 1 3sh 1 平方釐米 取出後,杯中水面下降了釐米數 一道簡單的數學題。一道小學數學題難倒50名大學生.真有這麼難麼 不知指什麼題目。有時是大學生把小學的內容忘了。有時是用中學或大學的解法很容易,但無法跟小學生講清楚。曾經見過一道題,說難倒大學生。實際是一個印刷錯誤。小學知識解不了...
一道六年數學題
面積比 30 30 40 40 9 16 560 9 16 9 201.6千克。560 201.6 358.4千克。面積分別是 30 30 900 平方米 40 40 1600 平方米 每平方米施肥 560 900 1600 0.224 千克 分別施肥 0.224 900 201.6 千克 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