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州春節都有什麼習俗,山東的春節習俗 (列表)

2022-04-05 17:30:28 字數 6463 閱讀 6954

1樓:飛翔一夏夏

兗州春節習俗有:

掃塵「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

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樑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

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年畫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2樓:如煙丶似夢

年28開始過油,就是油炸丸子,年29開始貼們對子,年30下午吃飯放掛火鞭,到了夜裡要上供,放火鞭,初一拜年,初二走親戚,初三也是走親戚,往後就沒有了

3樓:匿名使用者

兗州是小地方,沒有什麼習俗,三十晚上幾乎都回家過年,和家人團聚!吃年夜飯,小孩子一起玩,大人一般就是打打牌!兄弟多的,晚上12點後,基本就各回各家了!

初一,相互拜年,都住樓房裡,基本上**簡訊拜年,或者說在大街上見到了,相互問候一下!初二,閨女回孃家,也有初三的,家裡有兒子和女兒的,就相互錯開,就圖在一起高興!初四基本上沒什麼事情,基本上都是和朋友一起聚聚玩玩!!

初五過破五,在家吃餃子,初六上班了!!

山東的春節習俗 (列表)

4樓:匿名使用者

山東春節習俗:

1、臘八

臘八的一切活動都是圍繞臘八粥進行的,熬粥要安排很多人,「戶人」中的燒火戶在這天專來燒火。支起大鍋,熬出的粥分盛在很多缸裡。

臘八粥分兩種:一種是粗的,給當差的喝,粥裡放大米、肉片、白菜、豆腐之類,喝粥時,一個還給一斤饃饃;另一種是細的,用薏米仁、桂元、蓮子、百合、栗子、紅棗、紅豇豆、江米等熬成,粥面再放上用山楂雕刻的「粥果」。

2、三十

臨近三十,孔府忙年活動中最熱鬧的場面「蒸壯」就出現了,「蒸壯」就是為過年蒸各種饅頭、餃子、糕餅。這時「燒火戶」又來燒火,蒸各式各樣的饅頭。

3、除夕

除夕夜晚衍聖公還要親自到安懷堂擺供,祭拜白鬍子老神仙,據說孔府中所有的精靈鬼怪都歸這個白鬍子老神仙管。

5樓:就是困了吐了

山東的一些沿海城市年夜飯桌上離不了海鮮,提前三四天就開始發海蔘,也有的要泡蹄筋,筍片都吃罐頭裝的,沒什麼味道,但也只是一點佐料,有沒有皆可,添上點兒顯得富足好看。魚蝦離不了,蝦主要是幹炸或者白水清煮,愛吃油燜蝦的,還多是廣東一帶的人們。

「正月不剃頭」是濟南乃至整個山東的春節習俗之一。

「小年」是臘月二十三。過去要給灶王爺上香,現在幾乎沒有這一風俗了,只是打掃衛生,等待春節到來。這天還要吃餃子。

春節每一天都有講究.

6樓:匿名使用者

山東春節習俗大約是這樣,以我自己周圍的做法來總結的

1. 臘月二十三(部分地區臘月二十四) 陰曆小年,晚上燃放鞭炮,包餃子,送灶王,去上天言這一家子今年的好事,要燒燒紙的

2. 大年三十 上午接近中午的時候,貼對聯,然後準備晚上的年夜飯,基本上春節聯歡晚會開始的時候,年夜飯就吃的差不多了。伴著春晚,大家一起包好餃子,象徵團圓,然後等待趙本山的小品和新年的鐘聲;(別忘記了**拜年簡訊)

3. 初一 凌晨接近12點的時候,準備一掛長鞭,12點燃放,象徵辭舊迎新。等春晚結束,基本也要休息一下了,白天好有精神拜年。

早上起床後,孩子穿上新衣,下餃子吃(餃子吃之前先祭拜一下子,這神那神的)。之後拜年開始,家裡一般留守一人,然後其他人先到周圍鄰居家拜年,之後開車到周圍關係比較近的親戚長輩家拜年,這一般就是初一的工作了

4. 初二 日照的習俗是初二媳婦回孃家,也就是姑爺去丈母孃家拜年

5. 初三到初六 假期之前的時間,大部分都是走親訪友,同學聚會

6. 初六 白天,如果有過66或者80等等大壽的老人,全家老小一般都選在這一天團聚放鞭炮慶祝。初六晚上是接灶王,要燒紙放鞭炮 (年前的小年就是臘月二十三是送灶王,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7. 正月十五 元宵節 早上起來吃元宵,晚上吃餃子,象徵團圓,晚上一般都是去看花燈,燃放煙花。

想到的就這些,希望能幫到您

7樓:萌萌噠

1. 臘月二十三(部分地區臘月二十四) 陰曆小年,晚上燃放鞭炮,包餃子,送灶王,去上天言這一家子今年的好事,要燒燒紙的

2. 大年三十 上午接近中午的時候,貼對聯,然後準備晚上的年夜飯,基本上春節聯歡晚會開始的時候,年夜飯就吃的差不多了。伴著春晚,大家一起包好餃子,象徵團圓,然後等待趙本山的小品和新年的鐘聲;(別忘記了**拜年簡訊)

3. 初一 凌晨接近12點的時候,準備一掛長鞭,12點燃放,象徵辭舊迎新。等春晚結束,基本也要休息一下了,白天好有精神拜年。

早上起床後,孩子穿上新衣,下餃子吃(餃子吃之前先祭拜一下子,這神那神的)。之後拜年開始,家裡一般留守一人,然後其他人先到周圍鄰居家拜年,之後開車到周圍關係比較近的親戚長輩家拜年,這一般就是初一的工作了

4. 初二 日照的習俗是初二媳婦回孃家,也就是姑爺去丈母孃家拜年

5. 初三到初六 假期之前的時間,大部分都是走親訪友,同學聚會

6. 初六 白天,如果有過66或者80等等大壽的老人,全家老小一般都選在這一天團聚放鞭炮慶祝。初六晚上是接灶王,要燒紙放鞭炮 (年前的小年就是臘月二十三是送灶王,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7.

山東所有春節習俗有哪些

8樓:武

回答臘月二十三,送灶王爺上天。二十三這一天又稱小年,早上做飯時要把灶王爺畫像燒了,意味著他老人家迴天庭向玉皇大帝彙報人間平時都是吃的啥,也期盼能過一個平安年(起碼不要發生火災哦)。當然了,過了臘八就可以事先把灶王爺畫像請回家貼在廚房裡。

臘月二十四,掃捨去塵。這一天也就是現在人們說的大掃除,乾乾淨淨準備過大年。不管大戶人家還是窮人,無論平時家裡的衛生多麼乾淨,這一天還是要徹底地大幹一場,屋裡屋外打掃的乾乾淨淨,期盼過一個素靜的年。

過年打年糕不易過早,二十八是合適的日子,但是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蒸饅頭的日子家家戶戶都提前了,而且一次蒸饃可以保證全家吃到正月十五,白麵饃饃和大包子還要走親戚串朋友互相交換。

大年初一,金雞報曉。添歲添福,家旺人興。晚輩要給長輩磕頭拜年,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留福)。

過去在初一這一天,人們幾乎都在走動拜年,也是很辛苦的(今天的人們真幸福哦)。過了初一,開始走親戚。

更多3條

春節都有些什麼習俗啊

9樓:匿名使用者

吃餃子,掛燈籠,放鞭炮,走親訪友

山東春節習俗

10樓:匿名使用者

山東春節習俗 農曆正月初一是春節,又叫陰曆(農曆)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

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然而,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除漢族外,還有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

漫長的歷史歲月使年俗活動內容變得異常豐富多彩。其中,那些敬天祭神的迷信內容,已逐漸被淘汰,而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內容,像貼春聯、貼年畫、貼「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餃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習俗至今仍很盛行。我國最早的春聯,是五代時期孟昶寫在桃木板上的:

「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

用紅紙寫春聯始於明朝。年畫源於唐朝的門神,它和燃放爆竹一樣,在古代都是用來驅鬼避邪的,現在卻成了專為增加喜慶氣氛的習俗了。貼「福"字在宋朝以前就有了,人們把寫在紅方紙上的「福"字,故意倒貼在門、窗、傢俱上等,取其「福到(倒)了」之意。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這在魏晉時期就有記載。除夕晚上,全家老小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這是炎黃子孫至今仍很重視的年俗。待第一聲雞啼之後,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均著節日盛裝,先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然後走親串友,相互道賀祝福。

此時的神州大地,處處閃光溢彩,從初一到十五,人們一直沉浸在歡樂、祥和、文明的節日氣氛中。

宋代王安石《元日》詩就描寫了春節的文化氣象:「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人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值得特別指出的是,孔府過春節與別的地方大有不同。孔府的節慶活動以過春節最為隆重,持續的時間也最長。

臘月十五在前堂樓院中間稍偏東的地方,豎立一個1o米高的紅漆杆子,稱「朝天杆」,杆子上邊有個綠花頂和三角鉤,鉤上掛一個大鐵絲紅燈籠,內放一支500克重的大紅臘燭,每天點著,用滑車拉上去,一直點到正月十五日,這叫「朝天杆"掛「朝天燈"。打掃衛生3天后,開始「蒸壯"(蒸過年的年貨)。8口大鍋蒸花糕、粘糕、豆包子、糖包子、花捲、饃饃等,一直幹到臘月二十三日晚上祭完灶王爺。

從臘月二十四開始,各院的大小門戶,各房的裡外門開始刷漿、貼門神、門聯。門聯由「書房"書寫,門神由「門神房」彩色印刷而成。書寫和印刷在臘月二十四日以前結束。

孔府的對聯與一般平民的對聯不一樣,口氣很大。如孔府大門的對聯,上聯為虧國鹹休安富尊榮公府第",下聯為「同天並老文章道德聖人家」。前上房對聯「居當思清內外別尊卑重儉勤擇朋友有益於己,處事優宜慎言語守禮法遠小人親君無愧於心",等等。

孔府的門神也和普通老百姓的門神不一樣,除了面積大一些外,文武門神都帶官銜的。

到年三十,公爺(衍聖公在當地通稱公爺)、太太都先後分別祭拜家廟、影堂、恩堂、新祠堂等。每桌擺十大碗供菜、兩盤饃、三杯奠酒,磕辭歲頭。公爺拜廟時,贊禮生提著提爐、紗燈、罩子燈各有一對在前面引導。

太太拜廟則由女僕伺候,後有隨從跟隨。除了拜家廟、祠堂外還,拜佛堂、觀音菩薩。

大年初一的凌晨零點開始發「紙碼」,點蠟燭的、燒香的都行動起來;燒棗湯的始燒湯,放爆竹的放爆竹。這時候公爺、太太都起來喝棗湯,也叫喝「元寶湯"。公、太太喝完以後,便去拜天地,然後拜家廟、影堂、慕恩堂等。

早晨7點鐘以後,汙聖公」再「拜聖公"有時不去拜廟,就委派孔家老族長去拜孔廟。拜廟時,有「百」、「管勾」、「詩樂"、「典籍"四路**陪拜。孔子像前供整豬、整羊、籩、豆、黃酒、香等,由贊禮生鳴唱,行三跪九叩禮,陪拜**,陪同跪拜。

祭完孔廟、家廟後,衍公及夫人開始用早飯,擺酒席吃水餃。女僕們給公爺、太太每人敬酒一次,再磕個頭。

早飯以後,公爺和太太都坐在前堂樓屋門口,全府人員分別按部門來送公爺、太拜年。事畢各賞「紅包」,女僕、丫鬟、勤務人員是每人二百錢(1o個小銅子),房「管事」的「爺們」每人二錢銀子(折價發給),分別都用紅紙包好。

孔府的春節充分體現了「天下第一家族」的節慶文化特點。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壓歲錢 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

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春節初二有什麼習俗,春節習俗有哪些 春節的習俗有哪些

中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 熬年 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 風土誌 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 饋歲 酒食相邀,稱為 別歲 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 分歲 大家終夜...

春節有什麼習俗,春節有哪些習俗,各有什麼寓意?

老北京的春節習俗 日落日升,斗轉星移,回首往昔,歷史為我們留下了太多的繫念和玄想,而這 歲時禮俗 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春節習俗成了我國最大的傳統民俗節日。春節在古都更受到人們普遍重視,由此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春節習俗。農曆的正月初一為春節,俗稱 過年 春節原起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古代的春...

駐馬店的春節習俗,河南過春節的習俗

1,炸丸子 駐馬店大部分地區過年時一直有過油炸丸子的習俗,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很容易就能吃到 丸子有很多種,雞肉丸子 蘿蔔丸子等外焦裡軟,越吃越香,是駐馬店人過年不可缺少的一種美食。2,吃燒餅 農曆臘月廿三,打發灶王爺上天。人們為了讓灶王爺向玉帝為民請命,多說好話,就在灶王爺牌位兩邊的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