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明快精煉是小令的特點。
概念:小令是元朝散曲的一種,原是民間的小調,元時宋詞漸漸凋零,伶人多向民間小調尋求突破。文人的小令多半較典雅,民間的小令語言俚俗。
小令以描寫為主,比起唐、宋詩詞通俗生動,確有一番獨特風格與精神。一般以58字以內為小令,但近世學者多捨棄以字數的分類,《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百九十九引《類編草堂詩餘提要》說:「詞家小令、中調、長調之分自此書始。
後來詞譜依其字數以為定式,未免稍拘,故為萬樹《詞律》所譏。」小令通常以一支曲子為獨立單位,但可以重複,各首用韻可以不同。
宋詞小令的結構特點及演唱特點是什麼慢曲的特點是什麼?
小令,套曲,散曲,雜劇都有什麼特點,區別
2樓:簡單的快樂就是生活
散曲是一種同**結合的長短句歌詞,經過長期醞釀,到宋金時期又吸收了一些民間流行的曲詞,尤其是少數民族的樂曲的侵入並與中原正樂融合,導致傳統的詞和詞曲不能在適應新的**形式,於是逐步形成了一種新的詩歌形式。可以說散曲的興起和詞的衰退幾乎是同時的。金元時在北方起源,故散曲又稱北曲。
它包括小令、套數和介於兩者之間的帶過曲等幾種主要形式。散曲從結構上可分為:小令,中調,長調。
散曲之所以稱為「散」,是與元雜劇的整套劇曲相對而言的。如果作家純以曲體抒情,與科白情節無關的話,就是「散」。他是一種可以獨立存在的文體。
其特性有三點:一是他在語言方面,即需要注意一定格律,又吸收了口語自由靈活的特點,因此往往會呈現口語化以及曲體某一部分音節散漫化的狀態。二是在藝術表現方面,他比近體詩和詞更多的採用「賦」的方式,加以鋪陳敘述。
三是散曲的押韻比較靈活,可以平仄通壓,句中還可以襯字。北曲襯字可多可少,南曲有「襯不過三」的說法。襯字,明顯的具有口語化,俚語化,並使曲意明朗活潑,窮形盡相的作用。
雜劇① 就其**風格來說,前代曲家一致認為它具有濃郁的剛健雄渾的風格色彩。這種**風格的形成又與以下所舉曲調構成諸因素密切相關。用七聲音階,多四度以上的上下跳進,並有其常用的特性音調,形成高**宕的旋律特點。
這和北方語言的聲調、語調有關。劇詞用韻以北方語音為準,分平、上、去三聲(入聲分別併入這三聲),每折為一套曲,其所用曲牌均用一韻。它的節奏質樸緊促,具有「促處見筋」的效果。
句間靈活自由地加用襯字;句尾常使用底板,以增強唱腔的動勢。
此外,字多腔少的詞曲結合形式易於突出詞情。由於這些因素的綜合運用,形成它閃賺頓挫的唱腔特點。它的板式比較自由,板數無定,下板的位置也不固定。
節拍有散板、一眼一板、三眼一板3種,其速度相對較南曲為快。
② 曲式結構——曲牌和曲牌聯套(套數)。元雜劇一般由4折1楔構成,每折用1套曲,一劇有4大套曲,以體現**結構與戲劇結構的一致性。其曲式結構複雜嚴謹,主體部分的曲牌基本上有3種形式:
即不同曲牌相聯接的纏令形式;兩種曲牌互動聯接的纏達形式和同一曲牌變化反覆的麼篇形式。這些形式在具體按腔時容許有所變通。
③ 宮調運用。元燕南芝庵的《唱論》有十七宮調之說。稍後的周德清則說宮調「一十有二」。
而今存元雜劇本中標明曲牌所屬宮調,只有五宮四調,即正宮、中呂宮、南呂宮、仙呂宮、黃鐘宮、大石調、雙調、商調、越調等9種宮調。元雜劇一戲4折、每折各用一宮調(楔子同於其前、後折)。根據現存北曲曲譜來看,宮調分類的意義並不在調高和調式方面。
套數的類別確實是稱做宮調。這種「宮調」分類,仍具有規範同類曲譜相近的調域和大致的音域,或表示有同類曲譜存在著共有的某些特性音調的性質,因此能為創造新腔或利用原有曲牌併為實際演唱提供方便。借宮和犯調等突破宮調規範的新的手法,也使曲牌的表現力得到豐富、擴充套件。
④ 演唱形式和演唱藝術。元雜劇受諸宮調的影響,其全劇或1折,由主要角色主唱,有比較集中的大段唱腔,以刻畫主要人物或敘述事件。除主唱者外,其他角色一般只有賓白。
其結果,一方面固然可以充分發揮歌唱藝術在戲曲中的作用,提高主唱者的演唱水平;但另一方面,次要角色在演唱上得不到應有的發揮,也限制了同主要角色的情感交流。因此,後來的劇本也為次要角色安排一些唱腔。
關於雜劇的演唱藝術,如歌唱方法、格調、節奏、歌聲、聲韻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元燕南芝庵著《唱論》一書中有比較簡賅的記述。
⑤ 器樂伴奏。不少人認為北曲的主要伴奏樂器為絃索,但從現在遺存的典箱、壁畫、磚雕中所見卻只有笛(或有篳篥)、鼓、板,大致同於唐之鼓架部及宋教坊四部中的鼓笛部。因此,有人認為戲曲唱腔伴奏加用箏、琵琶、三絃等絃樂器是較後的事。
這些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
套曲戲曲**名詞。 樂曲結構名。 若干樂曲成套的組合。
中西**均有套曲形式, 但組合的方式多種多樣。在我國傳統**中,套曲是大型曲式的主要形式。連曲體的套曲被稱為套數。
即由同一宮調或同一笛式的若干曲牌相連成套, 有起有訖。 借用其它宮調的稱為借宮或犯調。 南北曲分別組套,但也另有南北合套形式。
散曲的套數又稱散套。 板腔體的套數則被稱為成套唱腔, 一般均為同一腔系的各種板式聯綴組成。傳統套曲的顯著特點,是遵循節拍,速度上的散——慢——中——快——散, 構成漸層發展的結構模式。
小令一、尋常小令:指單闋之曲,為曲中至簡者,與詩一首、詞一闋相當。如黃鐘節節高、賀聖朝。
二、摘調小令:指從套曲中摘出之曲調,有如詞中之摘遍,所摘之調必是套中精粹者。如中原音韻作詞十法所附定格四十首中之「雁兒落帶得勝令」,題下注一「摘」字即是。
三、帶過曲:即作者填一調畢,意猶未盡,再續拈一他調或二他調,而其間音律又適能銜接。北帶北如正官脫布衫帶小梁州,南呂罵玉郎帶感皇恩、採茶歌,南帶南如雙調朝元歌帶朝元令,南北兼帶如南中呂紅繡鞋帶北紅繡鞋。
四、集曲:即集合數調之美聲而腔板可以銜接者次為一新曲,此南曲為盛。如仙呂九迴腸乃集解三酲首至
七、三學士首至合、急三槍四至末而成。另一種集曲乃以一曲保留百尾而犯以他調,此亦南曲為盛,如仙呂二犯桂枝香乃合桂枝香首至
四、四季花四至合、皁羅袍五至
八、桂枝香九至末而成。(曾永義)
宋代民歌的特點有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宋代的民歌具有明顯延續唐代性質,主要以小令和山歌形式存在。
宋代(公元960——1279)是中國封建時代民間文化興盛時期,尤其是前朝盛唐時期,邊疆民族的歌舞藝術大量傳入中原,對於中原的**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顯然內外文化交流對**的發展起著促進作用,使得唐代的專業**有了很高的成就。所以相對的宋朝也以宋民間**中的說唱與戲曲逐漸形成。宋代的「曲詞」很盛行,當時這是一種來自民間的新型演唱形式。
元代(公元1221——1368)以「小令」聞名,「小令」是民歌的一種,現今西北地區的民歌仍有以「令」命名的山歌。元代的小令流傳後世的很少,元代統治者對民間帶有不滿與諷刺時事為內容的民歌,視如洪水猛獸,嚴禁傳唱。
由此可見宋朝民歌不但延續了唐代比較開放的風氣,也具有自己獨特的魅力所在。可惜的是因為元朝政權的緣故,使得這些特點很大一部分失傳了。
對於這些,我國的民間和官方學家也在繼續努力做著研究,對於我們民族的歌曲歷史傳統,都是值得我們後輩孜孜探尋的。
烴的結構特點,烷烴的結構特點?
烴類化合物是碳 氧與氫原子所構成的化合物,主要又分為醇 alcohols 醛 aldehydes 酯 esters 酮 ketones 與酚 phenols 直鏈烷類所有的鍵都是飽和鍵,每個碳上連有四個鍵,分子式符合cnh2n 2的通式。環烷則可能是cnh2n的分子式。直鏈單烯烴分子式滿足cnh2n...
魚的身體結構及功能,魚的身體部分的結構,特點及功能是什麼
構造功能 鰭 魚用鰭在水裡游泳。鰓 魚用鰓呼吸。鱗片 保護身體。側線 用來感覺水流。口 進食。側線 測定方向 感知水流 魚鰭 控制方向 前進 魚鰓 呼吸 原發布者 tiger thb 魚的結構背棘側線胸鰭腹鰭臀鰭背鰭尾鰭上頜骨下頜骨鰓蓋 魚的身體部分的結構,特點及功能是什麼 魚類的身體可分為頭 軀幹...
文章結構的特點有哪些,文章的結構特點有哪些
表達方式 語文常用的表達方式有記敘 描寫 議論 抒情 說明等。寫作手法 考生要清楚,狹義的寫作手法即 表達方式 廣義的是指寫文章的一切手法,諸如表達方式 修辭手法,先抑後揚 象徵 開門見山 託物言志等。修辭手法 常用的有比喻 擬人 反覆 誇張 排比 對偶 對比 設問 反問等。語言特點 一般指口語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