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過節習俗有什麼差異,中西方傳統節日差異?

2022-03-26 21:02:52 字數 5031 閱讀 4510

1樓:匿名使用者

從傳統節日看中西文化差異與交融

中國和西方國家的文化存在著各個方面的差異,傳統節日文化是其中重要的一項。本文將從傳統節日中看中西文化差異與交融。首先,由傳統節日的起源看中西文化差異。

中國的傳統節日主要源於歲時節令,具有濃厚的農業色彩。西方的傳統節日主要源於宗教及相關事件,都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第二,從節日習俗中看中西文化差異。

中國的傳統節日習俗主要以吃喝飲食為主題,其主要原因是中國人對生命的追求以健康長壽為目的;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習俗主要以玩樂為主題,其原因是西方人對生命的追求以健康快樂為目的。從中國人過西方節日及外國人過中國節,我們感到中西文化交流加快的腳步。在全球化時代,由於經濟、文化的發展與深化,中西傳統節日逐漸被雙方人民相互包容接納,又有此消彼長的現象。

引言文化的世界是斑斕多彩的,對文化的描述同樣如此。這不僅因為各國家、各民族具有不同的特性,其文化也各具特色;也因為對同一文化現象如果選擇觀察的視角不同,也會看到不同的內容,看出不同的結論。本文將從傳統節日中看中西文化的差異與交融。

凡是有人類聚居的地方都有各自的風俗習慣,中外古今都不例外。節日活動則是這種風俗習慣的集中體現和重要組成部分。「節日是指一年中被賦予特殊社會文化意義並穿插於日常之間的日子,是人們豐富多彩生活的集中展現,是各地區、民族、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等的總結和延伸。

」中國是一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的文明大國,歷史上曾經產生過無數的節日。中國主要的傳統節日有:春節(the spring festival)、元宵節(the lantern festival)、清明節(the qing ming festival)、端午節(the dragon-boat festival)、七夕節(the double-seventh festival)、中秋節(the mid-autumn festival)和重陽節(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等。

這些節日大都屬於全國性節日,除漢族外,還有二十多個少數民族過這些節日,這些民族傳統節日在當代中國社會具有鮮明的代表性。而以英、法、意、美為代表的西方國家 的主要傳統節日有:聖誕節(christmas)、元旦(new year)、萬聖節(halloween)、情人節(valentine』s day)、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復活節(easter)和狂歡節(carnival)等。

一、從傳統節日的起源上看中西文化差異

從中西傳統節日的起源及其節日習俗,可以看出中西文化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傳統節日遵循著從起源、形成到衰亡這個自然規律。由於各國有著不同的國情,其傳統節日的起源和形成也存在很大的差別。中國的主要傳統節日都是由歲時節令轉換而來的,具有濃厚的農業色彩,而西方的傳統節日的起源都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

從以下這個**可以清楚的看出這一差異。

中國傳統節日

傳統節日起源

西方傳統節日

傳統節日起源

春節歲時農節

聖誕節宗教節祀

元宵節歲時農節

萬聖節宗教節祀

清明節歲時農節

情人節宗教節祀

端午節歲時農節

感恩節宗教節祀

七夕節歲時農節

復活節宗教節祀

中秋節歲時農節

狂歡節宗教節祀

重陽節歲時農節

主顯節宗教節祀

(一)中國的主要傳統節日都是由歲時節令轉換而來的,具有濃厚的農業色彩

「歲時節令由來已久,歲時源於古代曆法,節令源於古代氣候,簡單地說是由年月日和氣候變化相結合排定的節氣時令。早在殷墟甲骨文中已看到古代完備的歷法紀年。」中國的封建社會綿延上千年,「男耕女織」的農耕生活方式源遠流長,農業生產狀況、農作物生長情況一直是老百姓心理情緒的「晴雨表」。

因此,中國傳統節慶活動都是依照農曆上的節令產生的,人們通過豐收農閒時的這些歡慶活動,祭祀日月星辰,慶祝五穀豐登,祈求來年風調雨順。

以七夕節為例,據《中外節慶大觀》記載,「七夕節是中國漢族民間傳統節日,在每年農曆的七月初七日。又名『乞巧節』、『雙星節』、『女節』。此俗興起於兩漢時代,源於民間牛郎織女在七月七日晚跨越天河相會的神話。

除此而外,由於漢族民間俗信觀念中,認為天河的晴晦,預兆農業收成的豐欠。所以,還有七夕夜觀天河、祈五穀的習俗。據說這晚如果天河晦暗,當年的收成便會減少;如果天河清亮,當年的五穀則會豐收。

故而在一些地方人們便舉辦『青苗會』,大家共同集資,祈禱五穀豐登。」 再比如清明節,古代又稱為三月節。最早是農事重要節日,在我國這個節氣是最好的耕種時令。

江南浸種耕田、植樹造林,北方農諺「清明忙種麥,穀雨種大田」。農村從此進入農事大忙階段。

「長期以來中國以農為本,在生產力和科學技術不發達的情況下,農作物的耕種與收穫有著強烈的季節特徵,於是十分重視季節氣候對農作物的影響,在春種、夏長、秋收、冬藏的過程中認識到了自然時序變化的規律,總結出四時、二十四節氣學說,形成了以歲時節日為主的傳統節日體系。」中國主要的傳統節日都是歲時節日,既是受天候、物候、氣候的週期性轉換所影響,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約定俗成、具有某些特定風俗活動內容的節日。中國長期以來就是一個以農業耕作為主要生產生活方式的社會,而農事活動的直接決定因素就是歲時歲令的變化。

「據信史記載,中國春節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由於遠古時期生產力低下,人們無法正確認識和理解自然界的現象和規律,對天、地、神、祖先及其相關圖騰等存在著程度不等的崇拜,逐漸產生一系列與農業息息相關的郊祭、祈年、祭祖、謝神和迎春等農祀活動。同時農業社會時期,「年終歲首」正處於農作物已經收穫的農事清閒時期,使得舉行這些農祀活動不僅可以表達人們報祭農神,乞求新的一年繼續豐收的主觀需要,而且,也使得舉行這些活動有了客觀條件。

由於這些農祀活動集中在正月初一左右舉行,久而久之,逐漸把農曆正月初一法定為一個重要的節日,專門舉行一系列農祀活動。」

中國主要傳統節日具有農業色彩是因為「中國距今4000餘年就已建立國家,而我國的道教及外來的佛教在距今2023年左右才在黃河流域出現。由於中國長期處於封建統治的自給自足的農業社會和自然經濟之中,所以其傳統節日當然不可避免地保持其農業色彩。」由此可見,中國的主要傳統節日,都跟中國作為農業社會所厲行的歷法和中國曆法中所規定的節氣密切相關,具有濃厚的農業色彩。

(二)西方的傳統節日的起源都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

2樓:匿名使用者

中西方習俗差異 1. 英美人姓名:名前姓後;中國人姓名:

姓前名後。 2. 英美人忌諱問年齡(age)、 婚姻(marriage)、 收入(income)等問題。

3. 摩洛哥(morocco)人認為"3"會帶來昌盛;香港(hong kong)人非常喜歡"3",含義"高升";西方人認為"3"不吉利,點菸忌諱第三次點著。西方人推崇"7",禱告說7遍,孩子生後第七天請客,婚後7日舉行紀念;而中國人逢"7"不探望病人。

西方人忌諱"13",認為13是不幸的象徵,許多樓不設第13層。 4. 歐美人厭惡突然拜訪;中國人則對其感到驚喜。

5. 美國人離開晚會時通常不握手告別;中國人離開或會晤前總要打招呼或握手告別。 6.

中國人出門訪友,進客人家門脫帽有禮;墨西哥(mexico)的一些地區進屋脫帽被視為敵意之舉;美國人遇友人向上提一提帽子,點頭致禮;義大利(italy)男子要將帽子向下拉一拉。 7. 中國人走人行道靠右邊(right);而英國人走人行道靠左邊(left)。

8. 中國人就餐時多用筷子(chopsticks);西方人則習慣用刀叉(knife and fork)作為進餐的工具。 http:

3樓:匿名使用者

西方崇尚狂歡,可以在公共場合自由放鬆心情,我們就做不到

中西方傳統節日差異?

中國傳統節日與西方傳統節日的文化和習俗差異

4樓:111111前的

1、 中西方傳統節日的起源不同

中國的傳統節日主要與人文文化有關,西方傳統節日主要與宗教文化相關。中國傳統節日最初的雛形是一些祭祀的日子;人們在春種、夏

長、秋收、冬藏的過程中認識到自然地變化規律,總結出時令。

2、 中西方節日文化中價值取向方面的差異

中西方節日文化的差異也源於中西方的不同價值取向:禮儀和法制。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禮」是反映華夏主文化特徵的核心文化。

這種禮治思想從集體本位主義出發,強調個體的義務,崇尚個體服從集體,因此中國節日注重的是節慶活動中的集體參與。

5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的傳統節日大多是以農耕季節來定的 而西方的傳統節日很多與宗教有關係

6樓:志高颯

我覺得沒得比,中國的文化內涵深似海。

7樓:艾依小咪

一定是北海學校的吧。。。

那張破卷子可害苦我們了。

中西方風俗習慣差異有哪些?

中西方有哪些風俗習慣上的差異?

8樓:匿名使用者

西方重唯理、思辯,中方重經驗、直覺

希臘哲學是西方哲學的源頭,古希臘對自然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們關心世界本源、主客體關係、事物如何發展變化等。雖然他們在簡單儀器下的觀察和實踐缺乏邏輯連貫性,理性的方式並不系統,但人們的這種直接觀察總是瀰漫著理性思維的色彩,抽象思辯是西方思維的特徵。而作為東方民族典型代表的中國傳統思維方式,則以直覺和經驗為特徵。

中國古代科學和哲學的各種範疇是靠向內思維得到的,是將各種經驗現象醞釀體會、豁然貫通而提出的概念的。這些概念的理解與西方向外思維邏輯演繹所得到的不同,理解只能意會而難以言傳,如對中醫醫理和氣功的理解,又如對一幅書法作品、一幅國畫的欣賞,只能向內領會,才能領略作者的神韻的起伏。

中西方風俗習慣差異

中國傳統節日與西方節日 有什麼不同

9樓:匿名使用者

西方國復家的節日文化與我國的節日製文化基本無大區別。西方的宗教節日比我們多,民俗節日大都也是人與自然相融相親的。但流行西方的母親節、情人節,在中國的過去是沒有的,儘管中國的「重陽節」是關心老人的節日。

在中國,人本的節日不多;倒是在我們一些少數民族中,有類似情人節的愛情節日。

10樓:匿名使用者

風俗習慣不一樣

歷史淵源不一樣

中西方服飾差異中西方服飾差別

一 差異的主要表現 1 色彩 一個民族對顏色的喜好從某種意義上反映了這個民族潛意識的性格特徵。在夏 商 周時,黑色被中國的先人認為是支配萬物的天帝色彩。後來人們把對天神 黑色 的崇拜轉向對大 黃色 的崇拜,所以形成 黃為貴 的傳統觀念。傳統服裝色彩受陰陽五行影響,有青 紅 黑 白 黃五色之說,它們被...

中西方電影文化的差異,中西方電影文化差別

我一直認為,西方的電影,較中國電影有創意,這種創意,除了在故事結構上的創新外,更多的是體現在了故事的內容上。西方的電影在很大程度上,側重於崇前,而中國電影,則偏愛於懷古。只要對西方電影稍有關注的人,就會發現西方電影更多的是執著於對未來的想象,諸如 火星計劃 機械公敵 等影片就是明證。而中國的電影,則...

中西方文化的差異的根源,中西方文化差異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如果都只用一個詞來分別概括中西方文化的話,那麼大多數人應該會得到這樣的答案 西方的 自由 觀念和中國的 等級 觀念。著名學者易中天的答案是西方的 個人 和中國的 群體 其實無實質方面的差別。西方文明的發源地應該有三個地方 古埃及,兩河流域和古希臘。古埃及的文化產生於公元前四千五百年左右,可以堪稱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