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星辰漫雨
舊詩 : 1.古體詩 (古風)如:《詩經》《迢迢牽牛星》《短歌行》
(古典詩)
1.絕句 (四句)五言、七言
2. 近體詩(唐以後的詩,或格律詩) 2.排律(八句以上)
3.律詩(八句)五言、七言
3. 詞 :
1.每首詞都有一個表示**性的詞調。一般說,詞調並不是詞的題目,僅只能把它當作詞譜看待。到了宋代,有些詞人為了表明詞意,常在詞調下面另加題目,而詞牌與題目用「·」隔開,或者還寫上一段小序。
2.詞一般都分兩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闋),極少有不分段或分兩闕(片)以上的。一首詞有的只分一段,稱為單調;有的分兩段,稱雙調;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稱三疊或四疊。
3.一般詞調的字數和句子的長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一般上下闕(片)象對聯一樣相對)
4.詞的句式參差不齊,基本上是長短句。
5.詞中聲韻的規定特別嚴格,用字要分平仄,每個詞調的平仄都有所規定,各不相同。
6.詞有時會不符合上述規律,因為早期是和著曲子寫的,因此它最注重的還是與曲的配合。(蒙元時期,詞與曲是兩相和的,因為元曲與詞差不多,只是曲沒有闕,詞有闕。)
7.一般按字數將詞分為小令,中調和長調三種,58字以內為小令,59到90字為中調,長調91字以上,最長的詞達240字。
新詩(2023年以後的現代詩)
詞和曲的區別:詞和曲是我國古代韻文的重要休裁。詞原稱曲子詞、曲、曲子、曲詞,或稱雜曲、歌曲、琴趣、長短句、詩餘、語業、樂章等,到南宋時稱為詞。
曲是流行於元明時代的一種文學形式,又稱詞和樂府等。曲是和樂的詩歌,曲形諸文字後就與詞相近似。曲和詞有區別,按王力教授在《漢語律詩學》中歸結為三項,一是詞的字句有一定,曲的字數沒有一定,有些曲調裡甚至可以增句;二是詞韻大抵依照詩韻,曲韻則另立韻部;三是詞有平上去入四聲,北曲則入聲歸入平上去。
塗宗濤先生則認為詞曲的分別在於曲的襯字多,詞的襯字少,詞雖有調同體異現象,但同一詞調一般地講相差並不懸殊,曲卻不是這樣,同一曲調的字數和句數往往差別較大。除上述區別外,曲為單調,詞則有單調、雙調、三疊、四疊;在語言上,曲比詞更加口語化。
除詞曲那部分都比較簡潔 都是老師給我們的資料
2樓:匿名使用者
1、古代的詩,有兩種含義,一是時間意義上的概念,與現代的詩相區別的,現代以前(古代那個時候)的詩都可以稱其為古代的詩。二是詩體意義上的,像古代那個時候的詩的固定形式寫的詩。
2、古代的詩,簡稱古體詩,按詩體的意義可以分為格律詩和非格律詩。格律詩是古體詩發展到一定階段,因為各方面的因素都已成熟,將詩在格律韻腳等方面做出分析並制定了固定的規定之後,形成一種有嚴格限制的詩體。此前的古體詩並沒有這些限制,為了區別開他們,所以有嚴格限制的叫格律詩,沒有的叫非格律詩,也可稱為古體詩或古風。
3、格律詩有絕句和律詩兩種。絕句是一整首詩有四句的格律詩。律詩是一整首詩有八句的格律詩。
4、詞是詩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因此也叫詩餘。產生於唐末,興起於五代,集大成於宋代。因此也叫宋詞。
嚴格地說,詞是格律詩發展的產物。因為格律詩有嚴格限制,為了打破這種限制,便在新限制的基礎上產生新的詩體。因此,詞在創作上也擁有格律詩一般的嚴格限制和規定。
5、曲是在打破詞的嚴格要求和規定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新詩體。因為宋以後,中原陷落,隨著蒙古人入主中原。建立大元一朝。
而北方人雖然承認中原文化並大力繼承和發揚,但始終沒有深厚的底子,因此在創作當中,自然也就放寬了限制。加上北方人與生俱來的粗曠放達的性格,一種與詞的規定嚴格、措辭文雅相對應的,限制寬了、用俗語俚語入詩的詩體正在慢慢形成,就成為後來的詞。因此,很多時候,我們在看詞和曲的時候,感覺二者在形式上很相似,只是在讀起來語感上不一樣。
就是這個原因了。
6、詞和曲都是有一定的限制和規定的,在限制和規定的基礎上都形成一固定的形式,每一個形式都有一個代號,也就是我們說的詞牌或曲牌。牌子限制了詞或曲的字數,所用的韻腳是平還是仄等等。涉及內容很深,這裡不加詳述。
絕句與律詩有什麼不同?
3樓:三國之長空
一「絕句」,
來每首四句,「律詩自」,每首至少八句。
二、擴充套件知識:
1、近體詩:與古體詩相對的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是唐代形成的一種格律體詩,分為兩種,其字數、句數、平仄、用韻等都有嚴格規定。
①一種稱「絕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簡稱五絕,七言的簡稱七絕。
②一種稱「律詩」,每首八句,五言的簡稱五律,七言的簡稱七律,超過八句的稱為排律(或長律)。
2、律詩格律極嚴,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韻有定位(押韻位置固定),字有定聲(詩中各字的平仄聲調固定),聯有定對(律詩中間兩聯必須對仗)。例如,起源於南北朝、成熟於唐初的律詩,每首四聯八句,每句字數必須相同,可四韻或五韻,中間兩聯必須對仗,
二、四、
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如果在律詩定格基礎上加以鋪排延續到十句以上,則稱排律,除首末兩聯外,上下句都需對仗,也有隔句相對的,稱為「扇對」。再如,絕句僅為四句兩聯,又稱絕詩、截句、斷句,平仄、押韻、對偶都有一定要求。
從上到下,分為首聯,頷聯,頸聯,尾聯。
4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詩歌分兩類bai,一du是古體詩,一是近體詩zhi。近體詩包括dao律詩和絕句。
古體詩又稱
回古詩、古風答,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雜言諸體。後世使用五言、七言較多。五言簡稱「五古」,七言簡稱「七古」。古體詩不拘句數,不求對仗,也不大講平仄,用韻較為自由。
近體詩是相對古體詩而言的,產生較晚,起源於南朝,至唐初成熟。其中的律詩,形式固定,格律嚴密,每首八句。單句叫出句,雙句叫對句,合起來稱為一聯。
一二句叫首聯,三四句叫頷聯,五六句叫頸聯,七八句叫尾聯。頷聯、頸聯一般要對仗。首句可用韻可不用韻,通常押平聲韻。
五言簡稱「五律」,七言簡稱「七律」,十句以上的稱排律。其中的絕句,又稱絕詩、截句。它好像擷取律詩的一半,每首四句。
就其規格看,有的後一聯對仗,類似律詩的首聯、頷聯;有的前一聯對仗,類似律詩的頸聯、尾聯;有的兩聯都對仗,類似律詩的頷聯、頸聯;有的不用對仗,類似律詩的首聯和尾聯。絕句的韻腳在
二、四兩句,通常押平聲韻。第一句如押韻,也押平聲字。絕句有五言絕句、七言絕句兩種,簡稱「五絕」和「七絕」。
什麼是古體詩,什麼是近體詩?
5樓:life無明小魚
1、古體詩(或「古風」):該名稱始於唐代,唐人把當時新出現的格律詩稱為近體詩,而把產生於唐以前較少格律限制的詩稱為古體詩。
後人沿襲唐人說法,把唐以前的樂府民歌、文人詩、以及唐以後文人仿照它的體式而寫的詩歌,統稱為「古體詩」。按照詩句的字數,有四言(如《詩經》)、五言(如「漢樂府」詩)、七言(如曹丕《燕歌行》)、雜言(如李白《蜀道難》)等。 古體詩押韻較自由。
2、近體詩(或「今體詩」):近體詩是唐代出現的新詩體。近體詩有兩種,一種是「絕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簡稱五絕,七言的簡稱七絕。
一種則是「律詩」,每首八句,五言的簡稱五律,七言的簡稱七律,超過八句的稱為排律(或「長律」)。律詩格律極嚴,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韻有定位(押韻位置固定),字有定聲(詩中各字的平仄聲調固定),聯有定對(律詩中間兩聯必須對仗)。
擴充套件資料
1、古體詩的特點
古體詩是與近體詩相對而言的詩體。近體詩形成前,各種詩歌體裁。也稱古詩、古風,有「歌」、「行」、「吟」三種載體。
四言詩,在近體詩中已經不存在了,雖不加「古」字,但不言而喻,就知道是古體詩。《詩經》中收集的上古詩歌以四言詩為主。兩漢、魏、晉仍有人寫四言詩,曹操的《觀滄海》、陶淵明的《停雲》都是四言詩的典型例子。
漢魏以來樂府詩配合**,有歌、行、曲、辭等。唐人樂府詩多不合樂。唐宋時代的雜言詩形式多種多樣:有七言中雜五言的,如李白的《行路難》。
有七言中雜三言的,如張耒的《牧牛兒》;有七言中雜
三、五言的,如李白的《將進酒》;有七言中雜
二、三、四五言至十言以上的,如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有以
四、六、八言為主雜以
五、七言的,如李白的《蜀道難》。
2、近體詩的特點
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數、句數、平仄、押韻和對仗(絕句不要求對仗)幾個方面,主要有三點:
1、每句必須平仄相間,同聯的兩句必須平仄相對,聯與聯之間必須平仄相粘,即「句內相間,聯內相對,聯間相粘」;
2、除首尾二聯外,中間幾聯必須對仗;
3、一般來說,詩韻必須押同部到底的平聲韻。
6樓:喵喵喵
一、古體詩
又稱「古詩」「古風」,格律自由,不拘對仗、平仄,押韻較寬,篇幅長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體和雜言體。
包括唐以前各種形式的詩歌、楚辭、樂府詩。「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詩體裁的詩歌也屬古體詩。
二、近體詩
又稱今體詩或格律詩,是一種講究平仄、對仗和押韻的漢族詩歌體裁,形成於唐代。句數、字數、平仄、押韻都有嚴格的限制。分絕句和律詩。
近體詩也叫今體詩,近體詩就是格律詩,所謂近體是相對於古體詩來說的。其實「格詩」還不同於「律詩」,格詩是指氣格高古的古體詩,但是後人把律詩直接就叫做「格律詩」了。
擴充套件資料
近體詩是在齊樑時代開始萌芽,而到初唐時期正式形成的一種格律詩。它的特點是:
1、字數固定。近體詩包括律詩和絕句,律詩每首八句,絕句每首四句,句數都是限定的。也有「三韻律詩」,但很少見。
也有所謂「排律」,句數可超過八句,最多可多至一百五六十韻(三百多句),但是句數都是偶數的。近體詩每句一般是五言或七言,六言的很少見。所以,字數固定可以說是近體詩的一個共同特點。
2、用韻嚴格。這指的是:一首詩必須一韻到底,中間不能換韻;一首詩必須用同一韻的字,不許出韻;一般只用平聲韻。
3、講究平仄。
4、講究對仗。
7樓:易書科技
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專指唐代以前流行並在唐代繼續流行的一種詩體,和唐代形成的近體詩相對存在。古體詩的特點是:
每篇句數不限,每句字數不限,可押韻也可不押韻,押韻也可換韻,句與句間沒有平仄對應和用詞對仗的要求。古體詩分兩大類:五言古詩和七言古詩(或簡稱五古和七古)。
此外還有句式長短不齊的古詩,一般歸入七古。有的古體詩句數、字數和律詩相同,但用韻、平仄和對仗都不同於律詩的要求,所以仍是古體詩。
近體詩,又叫今體詩(「近」和「今」都是就唐代而言的),講求嚴格的格律。近體詩有四項基本要求:一是句數、字數有規定;二是按規定的韻部押韻;三是上句和下句各字之間要求平仄對立和相粘;四是規定某些句子之間用詞要對仗,即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等。
近體詩分為律詩和絕句兩大類。律詩由八句組成,五字句的稱五言律詩,七字句的稱七言律詩。絕句由四句組成,同樣有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之分。
古體詩是什麼朝代開始的,古體詩和近體詩分別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1 古體詩 五言和七言古體詩作較多,簡稱五古 七古。五古最早產生於漢代。古詩十九首 都是五言古詩。漢代以後,寫五言古詩的人很多。南北朝時的詩大都是五言的,唐代及其以後的古體詩中五言的也較多。而七古的產生可能早於五古。但在唐代以前不如五古多見。到了唐代,七古大量地出現,唐人又稱七古為長句。雜言詩也是古...
陶淵明的《飲酒》 其五 為何屬於五言古體詩
因為陶淵明的 飲酒 其五 用韻上非常自由,就寫寫自己的日常和心情,屬於古體詩 飲酒 陶淵明是一首五言律詩還是一首五言古詩 飲酒 是五言古詩。飲酒 是晉末宋初文學家陶淵明所創作,共二十首。以 飲酒 其五為例分析,原文如下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
看見鐘樓寫一首小詩,有關鐘樓的詩,古體詩
看取鳴鞘入斷雲 見說年來事可哀 鐘聲不出鬆雲重 樓無長物只遺編 看雪閒行任馬遲 見說公卿訪遺逸 鐘聲杳杳隔前林 樓壓黃河山滿坐 看花甘負五侯期 見說辭榮種者稀 鐘聲隔斷華胥路 樓上胡笳傳別怨 樓外青山,山外白雲,雲飛天外。有關鐘樓的詩,古體詩 詠西安鐘樓 長安城內大街中,勢入雲天寶閣雄。風雨流連容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