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的故事,王昌齡的故事50字

2022-03-03 01:55:50 字數 5086 閱讀 2998

1樓:楠風吹呀那個吹

王昌齡(698-756):字少伯,漢族,山西太原。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為「七絕聖手」。

約生於武則天聖曆元年(698年),約卒於玄宗天寶十五年(756年)。早年貧賤,困於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祕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巨集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

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曉所殺。

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他的邊塞詩氣勢雄渾,格調高昂,充滿了積極向上的精神。世稱王龍標,有「詩家天子王江寧」之稱,存詩一百七十餘首,作品有《王昌齡集》。

一片冰心在玉壺

唐朝開元、天寶年間的一天早晨,潤州(今江蘇鎮江)西北的芙蓉樓上,來了兩位士人。一位是大名鼎鼎的詩人王昌齡(約698—約756),另一位是他的朋友辛漸。

昨夜的漫江寒雨現在漸漸停了,寒雨增添了蕭瑟的秋意。兩位朋友在這古代吳國的地方,俯視樓下滾滾流去的長江,望望西北面的楚山,互相交談著。王昌齡說:

「辛兄,這次一別,不知何日再能見面啊。」原來,辛漸要從這裡渡江北上,取道揚州到洛陽去,現在船已經停泊在岸邊了。

辛漸說:「昌齡兄情深義長,你從江寧(今南京)送我到潤州,昨晚已在這裡為我餞行,今天又來送我,叫我如何報答呢!這回我們談得暢快,使我明白了這些年來你受到的委屈和折磨。

希望你放開胸懷,好好保重自己!」

王昌齡曾因不拘小節,受到當時某些人的批評指責,甚至進行無中生有的誹謗。封建社會裡禮教嚴酷,他是豪放的詩人,不會死死地受禮教的約束,何況他的作品,無論邊塞詩或宮體詩中,都常常隱含對現實的不滿和憤慨,有著譏諷的意味,因而動輒得咎也在意料之中。為此,幾年前他就被貶官嶺南,然後又被任為江寧丞,終是屈居在下級官吏的行列中。

可是,王昌齡卻用淡然處之的態度,對待別人的無理指責和貶謫生活。此刻,他感到惆悵的,倒是辛漸走後,自己又少了一個知心朋友。辛漸知道,王昌齡在洛陽有不少親友,他們也一定聽到了外界不利於王昌齡的謗議。

他便關心地問:「昌齡兄,我去洛陽,你有什麼話要我帶給那邊的親友嗎?」

王昌齡昂起頭,目光炯炯地說:「有!昨夜為你餞行,我做了一首詩。

現在再做一首,一方面為你送行,一方面表表我的心跡。洛陽的親友如果問起我的情況,請你告訴他們:我的心,好比是玉壺裡一片冰凌那樣的潔白,決不會被功名利祿的慾念和別人的謗議所左右的!

」於是,他對著浩浩江水,朗聲吟了題為《芙蓉樓送辛漸》的詩: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辛漸被感人的佳句打動了,連連讚道:「好詩!好詩!

『一片冰心在玉壺』,這表明你始終堅持自己清白自守的節操,多麼高尚,令我欽佩!這句詩,足可告慰你在洛陽的親友了。我也很高興,因為你的大作對我無疑是一件難得的珍寶哩!

」兩位朋友再次珍重道別,辛漸登上了江邊的船,揚帆而去。岸邊的王昌齡,遙望遠處矗立的楚山,覺得自己也像楚山那樣孤零零的。

王昌齡晚年時,又被貶到偏僻的龍標(今湖南黔陽)去當縣尉。後來發生了「安史之亂」,他回鄉途經毫州時,竟被刺史閭丘曉殺害了。

投筆從戎

大約二十歲,王昌齡離開家鄉,開始一段學道的經歷。開元年間,正是盛唐氣象的鼎盛時期,王昌齡在詩中對盛世景象竭盡全力、忠貞不已地加以歌頌。對盛世的信仰,正是王昌齡一生最堅實的信心、力量、希望和理想的源泉,以至日後長期身處讒枉和淪棄之境,也難以改變。

火熱的年代,像王昌齡這樣有抱負的時代青年,只是把學道當成了一種好奇而已。不久他便到長安謀求發展,沒見什麼成效,於是他西出長安,投筆從戎,從此踏上西出長安,踏上出塞之路。

冤死途中

755年安史之亂爆發,756年,59歲的王昌齡輾轉回老家途中,經亳州,被亳州刺史閭丘曉殺害。閭丘曉為什麼要殺害王昌齡?史書記載甚少,留下千古之謎。

但元人辛文房《唐才子傳》卷二「王昌齡」名下,有一句發人深思的話:「以刀火之際歸鄉里,為刺史閭丘曉所忌而殺」。公元757年,張鎬奉命平定「安史之亂」。

這年秋天,為解宋州(今河南商丘一帶)之圍,令亳州刺史閭丘曉率兵救援。為人傲慢、剛愎自用的閭丘曉,看不起布衣出身的張鎬,更怕仗打敗了「禍及於己」,於是故意拖延時間,按兵不動,致使貽誤戰機,宋州陷落。張鎬以貽誤軍機罪,處死閭丘曉。

在行刑時,閭丘曉露出一幅可憐相,乞求張鎬放他一條生路:「有親,乞貸餘命」,意思是家有老母需要贍養。張鎬不愧是宰相之材,一句話就把閭丘曉擋了回去:

「王昌齡之親,欲與誰養?」

2樓:草根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因為王昌齡家國情懷,特別厲害

王昌齡的故事?

3樓:超級甘澳

王昌齡是我國古代非常著名的詩人大作家,他的故事有很多這有很多地方都有記者你可以去查檢視,瞭解他的詩詞能夠品味她的故事,瞭解他是怎樣的人

王昌齡的故事50字

4樓:匿名使用者

大約二十歲,王昌齡離開家鄉,開始一段學道的經歷。開元年間,正是盛唐氣象的鼎盛時期,王昌齡在詩中對盛世景象竭盡全力、忠貞不已地加以歌頌。對盛世的信仰,正是王昌齡一生最堅實的信心、力量、希望和理想的源泉,以至日後長期身處讒枉和淪棄之境,也難以改變。

火熱的年代,像王昌齡這樣有抱負的時代青年,只是把學道當成了一種好奇而已。不久他便到長安謀求發展,沒見什麼成效,於是他西出長安,投筆從戎,從此踏上西出陽關無故人

5樓:專注文化知識解答

王昌齡投筆從戎

大約二十歲,王昌齡離開家鄉,開始一段學道的經歷。開元年間,正是盛唐氣象的鼎盛時期,王昌齡在詩中對盛世景象竭盡全力、忠貞不已地加以歌頌。對盛世的信仰,正是王昌齡一生最堅實的信心、力量、希望和理想的源泉,以至日後長期身處讒枉和淪棄之境,也難以改變。

火熱的年代,像王昌齡這樣有抱負的時代青年,只是把學道當成了一種好奇而已。不久他便到長安謀求發展,沒見什麼成效,於是他西出長安,投筆從戎,從此踏上西出長安,踏上出塞之路。

6樓:匿名使用者

王昌齡是一個非常厲害的人。

王昌齡的小故事25字

王昌齡的人生經歷?

7樓:0526小敏敏

王昌齡(王江寧,698年—757年),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說京兆長安(今西安)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 他早年貧苦,30歲左右進士及第,初任祕書省校書郎,而後又擔任博學巨集辭、汜水尉,因事被貶嶺南,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被刺史閭丘曉所殺。其詩緒密而思清,與高適、王之渙齊名,有「開天聖手」「詩天子」的美譽,代表作有《從軍行七首》《出塞》《閨怨》等。

王昌齡清廉正直的故事

與王昌齡有關的軼事典故有哪些?

8樓:

投筆從戎

大約二十歲,王昌齡離開家鄉,開始一段學道的經歷。開元年間,正王昌齡從軍行詩意畫 是盛唐氣象的鼎盛時期,王昌齡在詩中對盛世景象竭盡全力、忠貞不已地加以歌頌。對盛世的信仰,正是王昌齡一生最堅實的信心、力量、希望和理想的源泉,以至日後長期身處讒枉和淪棄之境,也難以改變。

火熱的年代,像王昌齡這樣有抱負的時代青年,只是把學道當成了一種好奇而已。不久他便到長安謀求發展,沒見什麼成效,於是他西出長安,投筆從戎,從此踏上西出長安,踏上出塞之路。

一片冰心

王昌齡經過堅持不懈的追求,廣泛精心的研讀,終於在開元十五年,應進士試時一舉登第,被授予祕書省校書郎。王昌齡終究心有不甘,他於開元二十二年再應博學巨集詞科的考試,並再次登第。然而,二次登第後官職仍舊未見升遷,僅被授予祀水尉。

科場頗為得意,仕途卻明顯失意,王昌齡受到打擊。在做了祀水尉五年後,即開元二十八年,他被遠貶荒僻的嶺南,任江寧丞。失意之後就是疏狂,就是放浪形骸。

從長安赴江寧任所,他故意遲遲不去報到,在洛陽一住就是半年,每天借酒銷愁。到江寧後,又曾去太湖、浙江一帶遊覽。三天打魚,兩天晒網。

這種明顯以消極怠工作為反抗的手段,過於意氣用事也實在容易授人以柄。

著名的《芙蓉樓送辛漸二首》作於王昌齡赴任江寧丞之日,這時他正遭謗議,送別至友遠行,當時悽切心情可想而知。臨別所囑,惟以玉壺冰心自明心跡。「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詩裡的南國煙雨和兀然傲立的孤峰,既是景語也是情語。王昌齡以忠節貞信作為人生困境中的一種道德自信和超越力量,同時也表明,他對時代的公正並未失去信心。

飲酒論詩

一日,王之渙與高適、王昌齡到旗亭這個地方飲酒論詩。當時,有幾名歌女也被叫來歌詩助興。王昌齡首先提議:

「我們幾人在詩壇上也算小有名氣了,但沒有分出名次。今日可以聽歌女都唱誰的詩,誰的詩被唱得多,誰就是第一。」一位歌女光唱了王昌齡的兩首絕句,又一歌女唱了高適的一首絕句。

王、高二人都喜形於色。王之渙說:「這兩個歌女都是唱的下俚之曲。

」說著指著一位最漂亮的歌女說:「且聽這位所歌何人?」果然檀板一響,宛轉的歌喉悠然而起: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正是王之渙的得意之作《涼州詞》。歌女又唱了兩首絕句,都是王之渙的作品,三人相視大笑。

失孟交李

王昌齡在襄陽與孟浩然一見,孟浩然因舊疾**而死。王昌齡因此在離開的路上很悲傷,沒有想到在巴陵意外的遇見李白,當時李白正在被流放夜郎的途中。他們倆一見如故,在江邊的小船上,邊泛舟邊吟酒,暢談文壇圈裡的交往故事。

臨別,王昌齡寫了一首詩《巴陵送李十二》送李白:「搖曳巴陵洲渚分,清江傳語便風聞。山長不見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雲。

」 李白對王昌齡的友情也念念不忘。後來聽說王昌齡被貶為龍標尉,特地寫詩寄送,予以安慰。李白的詩《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冤死途中

755年安史之亂爆發,756年,59歲的王昌齡輾轉回老家途中,經亳州,被亳州刺史閭丘曉殺害。閭丘曉為什麼要殺害王昌齡?史書記載甚少,留下千古之謎。

但元人辛文房《唐才子傳》卷二「王昌齡」名下,有一句發人深思的話:「以刀火之際歸鄉里,為刺史閭丘曉所忌而殺」。公元757年,張鎬奉命平定「安史之亂」。

這年秋天,為解宋州(今河南商丘一帶)之圍,令亳州刺史閭丘曉率兵救援。為人傲慢、剛愎自用的閭丘曉,看不起布衣出身的張鎬,更怕仗打敗了「禍及於己」,於是故意拖延時間,按兵不動,致使貽誤戰機,宋州陷落。張鎬以貽誤軍機罪,處死閭丘曉。

在行刑時,閭丘曉露出一幅可憐相,乞求張鎬放他一條生路:「有親,乞貸餘命」,意思是家有老母需要贍養。張鎬不愧是宰相之材,一句話就把閭丘曉擋了回去:

「王昌齡之親,欲與誰養?」。

用王昌齡的《出塞》寫故事,用王昌齡的《出塞》寫一個200字故事

這是一首著名的邊塞詩,表現了詩人希望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事,使人民過著安定的生活。詩人從寫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邊關的蒼涼景象。秦時明月漢時關 不能理解為秦時的明月漢代的關。這裡是秦 漢 關 月四字交錯使用,在修辭上叫 互文見義 意思是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詩人暗示,這裡的戰事自秦漢以...

王昌齡的詩句。王昌齡的詩句有哪些

1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2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3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4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5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6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等。王昌齡的古詩 王昌齡詩歌代表作品。出塞從軍行其一。從軍行其二。塞下曲芙蓉樓送辛漸。閨怨春宮曲...

王昌齡的詩句有哪些,王昌齡的詩有哪些

1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2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3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4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5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6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等。王昌齡的詩有哪些 王昌齡的愛國詩句有哪些?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出塞 黃沙百戰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