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越貧窮越有群眾基礎,地形越複雜越容易開展遊擊,離國民黨中心越遠越容易控制,但不能排出於漢民族文化中心之外。綜合比較陝西最合適。
2樓:諸相無餘
事實上,當時國內的局勢,蔣介石的國民黨雖然是名義上的全國政權,但對於西北地區的控制力相當薄弱。紅軍經過「長征」的逃竄,也只能往這個區域進發。與當時在陝北的紅軍會合才能凝聚相當規模的部隊。
另外,紅軍的戰略是想將西北靠近蘇聯的地區都拿在手中,進可攻,退可退入蘇聯境內。然而西路軍的潰滅,滅絕了這個戰略,在國民黨集團軍的圍剿中在生死存亡的關頭,張學良被策動下,西安事變爆發,蔣介石不得不同意暫時停止對紅軍的剿滅。轉而共同抗日。
然而。。。。。。
紅軍長征的目的地為什麼是陝北?
3樓:貞觀之風
以***為首的**在報紙發現有劉志丹、徐海東的陝北紅軍和根據地,所以將目的地定為陝北。
在紅軍突破天險臘子口之後,***從報紙上看到了紅二十五軍與劉志丹領導的陝北紅軍會師的訊息,高興的不得了,才知道陝北也有紅軍,也有根據地,才把下一步的目的地定位在陝北。
4樓:草晞澤輝
開始沒目標,只是戰略轉移,只要國民黨打不著就行。後來聽說劉志丹在陝北混的不錯,就去投奔了。
5樓:匿名使用者
偏遠山區,國民黨一時很難圍剿,逃亡當然是往遠處走
6樓:
就像你在學校打架(是要你命的那一種),一大群人圍攻你,你沒路可走,你只能走臭水溝,在走出臭水溝時,剛好看到你的同伴。
紅軍長征為什麼選擇陝北延安為落腳點
7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延安是國民黨的薄弱地帶。
紅軍長征是2023年10月—2023年10月,共產黨領導的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和紅二十五方面軍分別從各蘇區向陝甘蘇區的戰略撤退和轉移。其中紅一方面軍行程為二萬五千裡,因此長征又常被稱作二萬五千里長徵。國民黨稱此為「流竄」。
2023年10月10日晚6點,中共**、**軍委和蘇維埃****機關及***、***、**、博古等領導人率紅軍主力五個軍團共八萬六千人從瑞金出發,被迫實行戰略轉移,從而開始進行紅軍打敗國民黨的轉折點。
轉移時經過:江西瑞金出發——渡過於都河——挺進湘西——衝破四道封鎖線——改向貴州——渡過烏江——奪取遵義——四渡赤水河(意義:打亂敵人追剿計劃)——巧渡金沙江(跳出敵人包圍圈)——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雪山——過草地——到達陝北吳起鎮——甘肅會寧。
2023年10月,紅軍第
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長征結束。長征勝利表明中國共產黨和工農紅軍是一股不可戰勝的力量,長征是一部艱難的歷史鬥爭。
8樓:匿名使用者
**原定長征的落腳點是湘西北,後來根據形勢發展,曾先後選擇了建立黔北根據地、川西或者川西北根據地、川陝甘根據地。後來***等領導準備帶領紅一方面軍主力第
一、第三軍團北上,在與蘇聯接近的地方創造根據地,將來再向東發展。劉煜說,俄界根據地已是**紅軍長征落腳點選擇上的第5次變化。
9樓:東瀛的雪櫻花
陝西遠離蔣介石的地盤,因為陝西是西北軍的地盤,而且靠近山西和黃河,山西的閻錫山與蔣介石不太對付
當時外蒙地區實際上已經蘇聯的控制,陝西離外蒙和蘇聯很近,方便聯絡而且當時陝西也有共產黨紅軍的根據地
為全域性著想,當時日本已經慢慢的蠶食中國北方的地區了
紅軍為什麼去陝北
10樓:難思尋覓
1、因為紅軍遭到國民黨的圍剿,損失慘重,而陝北地區敵人力量薄弱,給了紅軍喘氣的時間和空間
2、打仗離不開米糧,除了遠調糧草之外,還有所謂的軍屯,就是軍人在不打仗的時候也發展生產。紅軍特別善於調動民眾的積極性,他們打著為人民謀福利的旗號,也實行了一些比如分給農民田地的措施,把農家的子弟兵都招入自己的隊伍,農民自然願意為他們提供糧食了
3、蔣介石所領導的隊伍熱衷於爭權奪利,雖然**精良,可誰願意拋下舒服的日子真心實意到那些鬼地方去打紅軍呢。而且紅軍得到老百姓的庇護,農民就是他們天然的屏障,蔣介石難不成能把農民都殺光?
贊同這幾個觀點,並做些補充。
1.因為當時的戰局形式已經使得紅軍無法在長江流域繼續發展了,因為長江流域經濟發達,所以城市也較多。而且由於城市大部分掌握在國民黨手中,紅軍根本無法奪取城市的控制權。
所以只能在南方的邊遠地區發展。而且由於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利,使得紅軍實力損傷大半。
2.而且此時由於918以後東北的土地淪為日本的殖民地使得紅軍可以借這一理由進行戰略轉移,還能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援。
3.黃土高原隨然窮。那是因為交通不便利。它不是沙漠,黃土的養分很高,而且又大量的荒蕪土地。比起南方的紅土來說更適合耕種。
4。蔣在南方打敗紅軍的原因是由於當時***是由王明、博古為領導層,***的戰略錯誤葬送了30w紅軍的性命。而到了陝北是由***進行的領導的。
***根據形勢才使紅軍的戰略形勢得到改善的。再有就是南方軍閥割據,紅軍被包圍在軍方中間無發展空間,南方交通要好於陝北。由於當時的交通、通訊條件使得紅軍得以存活。
你要是放在現在你還沒等出門呢就被鎮壓了,所以交通和通訊是一個先決條件。
11樓:玉坪之子
首先,南方的確是個好地方,但遍地是敵人,處處捱打,長征是迫不得已,已經呆不下去了。選擇往陝北轉移,一方面是為了喊響「北上抗日」的口號,另一方面,因為那裡離蘇聯很近,要打,有利於接收援助物資;要跑,到蘇聯更方便。到達陝北後不是出現了個「西路軍」事件麼?
原意是說要打通到蘇聯的通道,取回蘇聯送到邊境的**裝備,後來這一目的流產,但卻大大消耗了張國燾的軍事力量,可謂也收效頗豐。
為什麼在陝北沒能把紅軍消滅?理由只有一個,就是要感謝抗戰的全面爆發和張學良將軍導演的西安事變。若沒有歷史的這一巧合,紅軍難逃厄運。
在接受改編前,紅軍僅有3萬餘人,1萬多條槍,平均每支槍的子彈不上10發,這樣的軍隊還有多少戰鬥力不言而喻。恰巧在這時蔣介石遭到兵諫,不得不放棄他主張了多年的「攘外必先安內」的信條。
12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個,被打的沒地可去了。
第二個,更挨近蘇聯老大哥,實在不行,還可以一路向北。
第三個,天地廣闊,可以在閻西山,楊虎誠,馬步芳、馬鴻逵、老蔣他們的夾縫中生存。
13樓:回首一片吹
因為當時走了一個領導的錯誤指示方向,所以造成了一些麻煩,必須轉移重點策略,幫長征到陝北,因為那裡是紅軍的根據地,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呀,也是暫時儲存勢力的一個最好的地方,
吃草根,啃樹皮,總之非常難111
當時紅軍的主力正處在蔣的各種精銳部隊的重重包圍之下,也沒有什麼有利的地形,所以無法抵抗,造成巨大的損失!!
紅軍長征之 難 ,主要是指什麼,紅軍長征之難 主要指什麼
自然條件惡劣 道路條件差,所經之處形勢險惡,要通過赤水 金沙江 大渡河等天塹,還要翻雪山 過草地,途中非戰鬥減員嚴重 敵人力量強大 圍追堵截,給紅軍帶來重大 使紅軍的轉移更加困難 紅軍自身因素 長征早期目標不明,路線不統一,犯 逃跑主義 錯誤,又攜帶大量非戰鬥物資與非戰鬥人員,影響轉移速度。前有伏兵...
紅軍長征勝利的歷史意義是什麼,紅軍長征勝利的歷史意義
長征所完成的不僅僅是戰略轉移,還為新的革命階段的到來醞釀了力量,最重要的是其對於人的生命 尊嚴的倡導和踐行。長征,二萬五千裡一路走來,是人類對於自身生存權 發展權的鬥爭。人在社會上的存在,不僅僅要貢獻義務,還要獲得自身生存繁衍的條件,在當時內外夾擊 重重壓迫的情況下,人要想想獲得真正稱之為 人 的自...
紅軍長征的領導叫什麼
紅軍長征的領導人有 張聞天等。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蹟,紅軍共進行了380餘次戰鬥,攻佔700多座縣城,紅軍犧牲了營以上幹部多達430餘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共擊潰國民黨軍數百個團,其間共經過14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草地,翻過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裡,紅一方面軍於19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