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和鬼節不一樣嗎,中元節稱為鬼節,還是農曆七月十四才是鬼節?

2022-01-29 01:35:10 字數 6296 閱讀 3985

1樓:薄荷紅茶

是一樣的,民間叫「鬼節」,實際上沒有這個叫法,叫「中元節」。

北方的「中元節」在七月十五,華南地區在七月十四。

一般認為,中元節也即為「盂蘭盆節」;其實這種認識存在很大的誤解。正確來講,七月十四祭祖節、中元節與盂蘭盆節,是分屬於民間俗信、道教與佛教的說法,三者呈並列關係,而非一個節日的三個不同名稱。自道教興起後,「三元說」的「中元」二字,在唐中後期正式被固定為節名,並將節期設在七月十五日。

這個節日是三俗合一的節日。

「中元節」形成之前,七月十五早已被佛教徵用。佛教中的七月,原為一個佛的歡喜月,而非「鬼節」。但為何七月的盂蘭盆節成為「鬼節」呢?

盂蘭盆,是梵文ulambana的音譯,原意為「救倒懸」,即解救在地獄受苦的鬼魂。

佛經《盂蘭盆經》在西晉時期翻譯傳入中國,經中有「目連救母」的故事,與當時仍然存有的孝道觀念暗合,後被推崇「三教同源說」的南朝的梁武帝蕭衍提倡,將其定為一個民俗節日,當時其主要功能是供奉佛祖。

只是到了宋代才發生了變化,發展為薦亡度鬼。不知是巧合,還是道教附會佛教的盂蘭盆節,中元節與盂蘭盆節都設定在七月十五這一天。以至於後世以為,這兩個是一個節日的兩個名稱。

同時也由於其意義和習俗早已難以分清,兩個節日的習俗開始混用。

2樓:趣史匯

萬聖節和中元節,為什麼同為鬼節,一個備受歡迎一個卻被敬而遠之

3樓:一風之音

你知道中國有哪三大鬼節嗎?其中最有名的中元節,其實是與鬼無關的!

4樓:匿名使用者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為「盂蘭盆節」,也稱「中元節」,有些地方俗稱「鬼節」、「施孤」,又稱亡人節、月半。「鬼節」,俗稱「七月半」(有些地區為十三或十四一般是七天

5樓:蕭綠珏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有些地方,尤以中國南方,是七月十四日,相傳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為逃難而提早一天過節),道教稱為中元節,佛教稱為盂蘭盆節(簡稱盂蘭節),民間俗稱鬼節,七月半(部分客家人的稱謂,相對於中秋為八月半)。節日的慶祝活動從農曆七月初一開始,直到七月三十日,長達一個月。

6樓:匿名使用者

不一樣的地方習俗不同,但都是同一個意思!

中元節稱為鬼節,還是農曆七月十四才是鬼節?

7樓:哈哈噠噠麼麼哈

每個地方對中元節的日子定義都是不一樣的,要看當地習俗。

在河南開封中元節就是鬼節,鬼節就是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早上很多人都會到墳上祭祀,焚燒紙錢、元寶、擺上貢品,時間越早越好,時間越早魂魄聚攏越多,時間長了害怕魂魄四處遊蕩。

聽村裡老輩的人說最初中元節是為了莊稼豐收而祭祀祖先,在平原地區七八月正值農作物豐收的季節,人們為了紀念和慶祝豐收,就會到墳上祭祀祖先,因為祭祀給人帶來一種謹慎,陰森的感覺,久而久之演變成鬼節

而洛陽古今都是按農曆的七月十五這一天去看墳祭祖,說法是經了夏日暴雨衝涮祖墳是否有踏陷需要修護,所以預設為農曆七月十五也就是所說中的鬼節。

首先說任何節日都是千古年來在民間流傳下來的,這個毋庸置疑,其次是中國幅員遼闊各民族信仰不同,節日習慣也是各不相同,就長江以北地區而言7月15是傳統的祭祖節日,也就是所說的鬼節。

而青島七月十五是鬼節。中午家裡的女主人不下地幹活,在家調餡,和麵,包水餃,然後煮好第一鍋水後放蓋墊上晾著,等著家裡的男主人吃過午飯後,帶上水餃,燒紙,有水果的話順便帶點水果,到墳前給祖先上香燒紙,俗稱"上墳",水餃必須是第一鍋煮,不然是對祖宗的不敬。這是千百年來祖宗留傳下來的習俗。

祈求祖先保佑其後代子孫平安健康,人財兩旺。

8樓:

鬼節有中西之分,在中國有很多鬼節,分別有七月半,清明節,三月三,十月初一等。而有的地方也會把七月十四當做是鬼節,總之不同地方會有不同的規定。

9樓:大辣椒

在大多數的習俗中,人們認為中元節就是鬼節,可能在一些少數的民族中,兩個是岔開的。

10樓:

中元節就是農曆七月十四呀,所以就是鬼節。

11樓:餘生

這是要看每個地方的當地習俗

12樓:微微辣

地方上還是有差距的,要看當地人對中元節習俗。

13樓:阿芯

因為時間差的緣故吧,另外的話十二點過後不就是第二天了,所以應該都屬於中元節。

14樓:愛生活愛自己啦

都是一樣的,看當地風俗習慣,根據風俗習慣決定。

15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是各地的民族傳統、風俗習慣、文化影響等不同造成的,反正我們家鄉是十五。

16樓:愛射手青雲

沒什麼講究,就是給祖先燒點紙啥的

中元節和鬼節有什麼區別?

17樓:匿名使用者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為「盂蘭盆節」,也稱「中元節」(一定意義上講,中元節歸屬道教,盂蘭盆節歸屬佛教),有些地方俗稱「鬼節」、「施孤」,又稱亡人節、七月半。

「鬼節」,俗稱「七月半」(有些地區為十三或十四)。俗傳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閻王釋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習俗。送祖時,紙錢冥財燒得很多,以便「祖先享用」。

同時,在寫有享用人姓名的紙封中裝入錢紙,祭祀時焚燒,稱「燒包」。年內過世者燒新包,多大操大辦,過世一年以上者燒老包。

無論貧富都要備下酒菜、紙錢祭奠亡人,以示對死去的先人的懷念。中元節一般是七天,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三年內死的稱新亡人,三年前死的稱老亡人。

迷信說新老亡人這段時間要回家看看,還說新老亡人回來的時間並不相同,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後回。因此要分別祭奠。燒紙錢的時間選晚上夜深人靜,先用石灰在院子裡灑幾個圈兒,說是把紙錢燒在圈兒裡孤魂野鬼不敢來搶,然後一堆一堆地燒,燒時嘴裡還要不住地念叨:

「某某來領錢。」最後還要在圈外燒一堆,說是燒給孤魂野鬼的。亡人們回去的這一天,無論貧富都要做一餐好飯菜敬亡人,又叫「送亡人」。

18樓:la腹黑攻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為「盂蘭盆節」,也稱「中元節」,中元節歸屬道教,盂蘭盆節歸屬佛教。有些地方俗稱「鬼節」、「施孤」,又稱亡人節、七月半。佛教中稱為「盂蘭節」。

相傳到了這一天,閻羅王就會開啟地獄之門「鬼門關」,讓關押的鬼類出來自由活動,直至七月結束才回歸地府。因此,民間便盛行在這段時間對死去的親人進行拜祭招魂,燒冥錢元寶、紙衣蠟燭,放河燈,做法事,以祈求祖宗保佑,消災增福,或超度亡魂,化解怨氣。

而鬼節實際上源自佛教「盂蘭盆會」。盂蘭節源於佛教《大藏經》中的目連救母的故事:「有目連僧者,法力巨集大。

其母墮落餓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為烈焰,飢苦太甚。目連無法解救母厄,於是求教於佛,為說盂蘭盆經,教於七月十五日作盂蘭盆以救其母。」據說當時目連在陰間地府經歷千辛萬苦後,見到他死去的母親,發現她受一群餓鬼折磨,目連想用缽盆裝菜飯給她吃,菜飯卻被餓鬼奪走。

目連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連的孝心感動,授予其盂蘭盆經。為了紀念目連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蘭盆會」,即我們所說的「鬼節」。

19樓:匿名使用者

在中國民間的傳統觀念中,農曆七月神祕而幽暗,地府鬼門大開,萬鬼都從陰間來到人間,探視親友子孫、或尋求供奉,直到七月底關閉鬼門時才返回。而這個「鬼月」的高峰,無疑是「七月半」也就是被稱為「中元節」的這個日子。所以中元節就是鬼節,兩者沒什麼區別。

而「七月半」被稱為「中元節」,則是源於道教的說法。道教諸神中有天官、地官、水官,合稱「三官大帝」,他們是天帝派駐人間的代表,分別在「三元日」為天帝檢校人間功罪以定賞罰:天官為正月十五上元賜福,地官為七月十五中元赦罪,水官則為十月十五下元解厄。

20樓:時間被盜

中元節只是中國鬼節中的一個,在中國有四個鬼節,分別是七月半,清明節,三月三,十月初一。

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中元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農曆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區在七月十四日。

鬼節,顧名思義,即鬼過的節日、祭祀鬼的節日。鬼節有中西之分,在中國有四大鬼節,分別是七月半,清明節,三月三,十月初一。西方鬼節中有墨西哥鬼節等,但最著名的是萬聖節。

21樓:趣史匯

萬聖節和中元節,為什麼同為鬼節,一個備受歡迎一個卻被敬而遠之

22樓:郜飆操宛暢

我們這裡農村都是農曆七月十四過鬼節

23樓:溥衛呼延清

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就是俗稱的鬼節

24樓:洛琪茂谷芹

中元節就是民間俗稱的鬼節,是每年農曆的七月十五,正月十五是元宵節也是上元節,十月十五為下元節。據說這一天閻羅王會開啟鬼門關放出一批無人祭祀的的孤魂野鬼到陽間來享受人們的供祭。

25樓:匿名使用者

「鬼節」,嚴格來說並不只有七月半,在最初的人們眼中,「鬼」是一種生命的延伸,中國也有很多與「鬼」有關的節日,諸如清明節、三月三以及七月半等。鬼節在不同的教派當中有不同的稱呼,我們常說的「中元節」是道教,在佛教中被稱為「盂蘭盆節」。鬼節在西方文化中也有,最著名的當屬萬聖節。

七月半是眾多鬼節中的一個,一般稱之為中元節,時間就是七月十五,除了中元節,還有上元節和下元節,三個節日合稱為「三元」。中元節的來歷,是滿含著希望的,古人們經常會有一些祭祀活動,農業又是最重要的產業,祈求豐收自然就成為人們一項很重要的祭祀。

將中元節稱為鬼節,是有什麼說法嗎?

26樓:市井春秋

中元節有什麼來歷?為什麼被稱為鬼節?又有什麼忌諱呢?

27樓:愛射手青雲

陰間大門會開放,鬼魂出來在世間流浪,所以大家就這樣叫

28樓:匿名使用者

民間認為他們都是天帝派駐人間的代表,其中天官為正月十五上元賜福,因此正月十五被稱為「上元節」。而地官為七月十五中元赦罪,也就是「中元節」,民間認為這一天地獄將無人把守,他們可以回到人間,所以中元節又被稱之為「鬼節」。

29樓:阿芯

民間相信,祖先會在七月半返回家中探望子孫,所以需要祭祖,也被稱為鬼節。

30樓:微微辣

古人它當成了追思亡人的節日,亡故的人化作鬼魂來見思念的親人最後一面,隨意又有鬼節之稱。

31樓:

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中國古代以

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稱上元、中元、下元:

上元是天官賜福日,中元為地官赦罪日,下元為水官解厄日,所以會在中元時普渡孤魂野鬼,才有了鬼節。

32樓:

老人說這天放鬼,家家戶戶都要祭祖,所以被稱為鬼節。

33樓:丨擇城

因為那天主要是來祭奠祖先,所以也稱為鬼節。

34樓:愛生活愛自己啦

據說這天陰間開門,就是老人常說的放鬼。

鬼節的來歷?和中元節是同一典故麼?有沒有什麼風俗?

35樓:餘季

鬼節過了哦。不過鬼節的風俗就是晚上看鬼片,越恐怖越好。讓後等零點的時候穿一身白去街上閒逛。我已經在賽客生活**了電影票去看零點場。到時候期待跟你的偶遇啊。

36樓:影子老

中元節又稱"鬼節"或"盂蘭盆會"。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中元"之名起於北魏,有些地方俗稱"鬼節"、"施孤",又稱亡人節、七月半。

根據古書記載:"道經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除、清、九)等三節,都是中國傳統節日裡祭祖的四大節日。

《道藏》載:"中元之日,地官勾搜選眾人,分別善惡……於其日夜講誦是經,十方大聖,齊詠靈篇。囚徒餓鬼,當時解脫"。民間則多是在此節日懷念親人,並對未來寄予美好的祝願。

江南水鄉的"七月半"祭祖活動中的一個特點是吃毛豆。那時毛豆剛熟,用鹽水煮上一大盆,祭奠完了以後,就著初涼的秋風和明亮的月色,一邊吃毛豆,一邊聊天。

如中國大陸、香港、澳門與臺灣、新加坡等,中元是相當重要的民俗節日,不少人會在舊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間,擇日以酒肉、糖餅、水果,甚至全豬(閩南語俗稱神豬)、全羊等祭品舉辦祭祀活動,以慰在人世間遊玩的眾家鬼魂,並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順利。較為隆重者,甚至請來僧、道誦經作法超度亡魂。也有人會在這段時間,請出地藏菩薩、目連尊者等佛像放置高臺、或請道士、藝師扮演驅魔大神鍾馗(有的是請藝師操控鍾馗之懸絲傀儡),以消弭死者亡魂的戾氣

各地的風俗都不同

希望對你有幫助

中元節是鬼節嗎,中元節是不是鬼節

中元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祀節日的,中元節也是被稱之為盂蘭盆節和鬼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 放河燈 祀亡魂 焚紙錠 祭祀土地等。它的產生可追溯到上古時代的祖靈崇拜以及相關時祭。七月乃吉祥月 孝親月,七月半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 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中...

中元節是鬼節,那麼上元節和下元節是什麼節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 小正月 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是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後一個重要節令。元宵節是中國與漢字文化圈地區以及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下元節,為農曆十月十五,亦稱 下元日 下元 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之一。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

中元節是哪一天,中元節在哪一天?

七月半 原本是上古時代民間的祭祖節,而被稱為 中元節 則是源於東漢後道教的說法。中元節在哪一天?中元節是北方七月十五,華南地區七月十四。中元節,民間世俗稱為七月半 七月。十。四 祭祖節 盂蘭盆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 放河燈 祀亡魂 焚紙錠 祭祀土地等。它的誕生可追溯到上古時代的祖靈崇拜以及相關時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