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天才小丟丟
鄧綏(81-121),新野人,高密候鄧禹之孫女,東漢和帝皇后,史稱鄧太后,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垂簾聽政的女皇后。東漢和熹皇后鄧綏(公元81年-121年),新野縣人氏,雲臺二十八宿之首高密候鄧禹之孫女,6歲讀史書,12歲通《詩經》、《論語》,專志典籍,不問居家之事, 家人號曰「諸生」,其才能為諸兄弟所不及。其父鄧訓(時任護羌校尉)有疑難之事也常詢問鄧綏。
她15歲應選入宮,16歲封為貴人。因鄧綏身材修長,姿容秀美,處事謹慎,善待下人,在後宮很有威信,深受和帝喜愛。因此,陰皇后對她十分嫉妒,揚言要除掉鄧綏。
鄧綏獲此情報,向和帝哭訴,和帝於永安二十四年(102年)廢殺陰後,立鄧綏為皇后,綏終於如願以償。元興元年(105年),和帝駕崩,時年27歲。鄧皇后自己沒有兒子,但她知道後宮生有兩個兒子寄養在民間。
一個年齡大些,但體弱多病,不能繼位;一個是新生嬰兒,剛滿百日。她就立為皇帝,即漢殤帝,尊鄧皇后為皇太后,鄧太后臨朝垂簾聽政,但畢竟年輕新寡,多有不便,遂命其兄鄧騭為車騎將軍,可隨招入宮議事。延平元年(公元106年),殤帝夭折,鄧綏定立清河王劉安為漢安帝,是年不足13歲,鄧太后繼續臨朝。
她一直到永寧二年(公元121年)病死,垂簾聽政達16年之久。在此期間,她牢記陰皇后的前車之鑑,摒弊揚善,不計前嫌,先後減免受陰皇后誅連被遣免者之罪,並賜贈財物田地,給以生計,並把皇戚馬氏、竇氏家屬因罪禁錮者赦為平民,以緩解統治階級內部矛盾。她專門為內戚和鄧、馬、竇氏家族子弟開設學堂,傳授經書,培養名門之後。
綏執政嚴明,內檢左右,外抑宗族,連其兄觸犯刑律也嚴懲不貸。她對內精簡冗員,減去宮內老弱無用之吏 500餘眾。她對蔡倫改革造紙術極為讚賞,下令宣傳推廣,並封蔡倫為候,為中國四大發明之一鋪平了道路。
綏執政期間,水旱十載,四夷外侵,盜賊內起,僅延平二年(即她執政的第二年),全國就有18郡**、41郡大水、28郡風雹侵襲。她日夜操勞,躬自處置,增收節支,減輕賦稅,救濟災民,終使歲還穰豐,百姓安居樂業。她採納西域都護任留斑超之子斑勇的進諫,通西域,抗匈奴,安定幷州、涼州,使西線多年無戰事。
她聽從虞詡等人良策,以赦免戰俘、安撫和談的辦法轉守為攻,使羌人暴動得平息。大臣們紛紛上書歌頌鄧太后:「興滅國,繼絕室,錄功臣,復漢室……巍巍之業,可望而不可及,蕩蕩之勳,可誦而不可名。
」日夜操勞使年僅41歲的鄧太后染病咯血,臥床不治。公元121年, 她抱病下詔,大赦天下,是年3月崩,與和帝合葬於順陵。
2樓:遊子逸
「垂簾聽政」的制度,在我國歷史上最早可以追溯到舊戰國時期。 戰國時期皇帝去世後,如果繼位皇帝年紀幼小,可以由小皇帝的母親輔政。但是根據宮廷的規定,朝中**不得直接**和接觸皇太后,所以輔政的皇太后一般坐在皇帝理政廳堂側面的房間裡,在房間和廳堂之間掛一簾子,聽**們與皇帝談論政務。
於是,這種由母親幫助皇帝輔政的制度,就被人們形象地稱為「垂簾聽政」。 太后臨朝的制度,始於漢朝,漢惠帝不理政事,呂后臨朝。漢殤帝出生不過百日就繼漢和帝為帝,皇后鄧氏以皇太后臨朝。
南北朝時期北魏馮太后也曾經臨朝稱制。唐朝武則天以太后臨朝甚至廢唐建周,自己做了皇帝。宋代有多位皇太后曾臨朝稱制。
但垂簾聽政的制度卻要到唐朝武則天時期才開始。此前的太后臨朝不需垂簾。影響較大的太后臨朝有漢代呂太后,鄧太后,唐代武則天等。
近代還有清慈禧太后臨朝。
3樓:匿名使用者
呂雉以皇太后名義臨朝稱制,行天子之權,比後世的太后垂簾聽政而仍得借皇帝名義頒詔,大不相同。從這個意義上講,呂后可以算是第一個實行「垂簾聽政」的人,也是中國第一個實際上的女皇帝,是一位有實無名的「皇帝」,甚至紀年都用「高後」名義。
4樓:阿塔薛西斯
若僅是太后聽政,那古已有之,比如趙威後,她是我目前所想到的最早的,但是否「垂簾」就不知道了。
5樓:匿名使用者
在封建社會裡,皇帝親臨寶座,處理政務大事。但是,由於特殊的情況,皇帝不能上朝親政了。這時,由皇后或太后臨朝聽政,此類事在東漢便不乏其例,至於太后在大殿皇帝御座後面,用簾子遮擋的方式聽政,則是從唐代武則天開始的。
《舊唐書·高宗紀下》記載:「時帝(唐高宗)風疹,不能聽朝,政事皆決於天后(武則天)……上每視朝,天后垂簾於御座後,政事大小,皆預聞之,內外稱為『二聖』。
6樓:
三國時候就有,忘記是曹操還是董卓乾的事了
7樓:
應該是 漢高祖 劉邦的皇后 呂雉
8樓:
我記得是南宋時候的一個太后。
中國歷史上最早「垂簾聽政」的人是誰
9樓:匿名使用者
「垂簾聽政」的制度,在我國歷史上最早可以追溯到舊戰國時期。 戰國時期皇帝去世後,如果繼位皇帝年紀幼小,可以由小皇帝的母親輔政。但是根據宮廷的規定,朝中**不得直接**和接觸皇太后,所以輔政的皇太后一般坐在皇帝理政廳堂側面的房間裡,在房間和廳堂之間掛一簾子,聽**們與皇帝談論政務。
於是,這種由母親幫助皇帝輔政的制度,就被人們形象地稱為「垂簾聽政」。 太后臨朝的制度,始於漢朝,漢惠帝不理政事,呂后臨朝。漢殤帝出生不過百日就繼漢和帝為帝,皇后鄧氏以皇太后臨朝。
南北朝時期北魏馮太后也曾經臨朝稱制。唐朝武則天以太后臨朝甚至廢唐建周,自己做了皇帝。宋代有多位皇太后曾臨朝稱制。
但垂簾聽政的制度卻要到唐朝武則天時期才開始。此前的太后臨朝不需垂簾。影響較大的太后臨朝有漢代呂太后,鄧太后,唐代武則天等。
近代還有清慈禧太后臨朝。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垂簾聽政的女人是誰
10樓:計廷謙弭雀
鄧綏(81-121),新野人,高密候鄧禹之孫女,東漢和帝皇后,史稱鄧太后,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垂簾聽政的女皇后。東漢和熹皇后鄧綏(公元81年-121年),新野縣人氏,雲臺二十八宿之首高密候鄧禹之孫女,6歲讀史書,12歲通《詩經》、《論語》,專志典籍,不問居家之事,
家人號曰「諸生」,其才能為諸兄弟所不及。其父鄧訓(時任護羌校尉)有疑難之事也常詢問鄧綏。她15歲應選入宮,16歲封為貴人。
因鄧綏身材修長,姿容秀美,處事謹慎,善待下人,在後宮很有威信,深受和帝喜愛。因此,陰皇后對她十分嫉妒,揚言要除掉鄧綏。鄧綏獲此情報,向和帝哭訴,和帝於永安二十四年(102年)廢殺陰後,立鄧綏為皇后,綏終於如願以償。
元興元年(105年),和帝駕崩,時年27歲。鄧皇后自己沒有兒子,但她知道後宮生有兩個兒子寄養在民間。一個年齡大些,但體弱多病,不能繼位;一個是新生嬰兒,剛滿百日。
她就立為皇帝,即漢殤帝,尊鄧皇后為皇太后,鄧太后臨朝垂簾聽政,但畢竟年輕新寡,多有不便,遂命其兄鄧騭為車騎將軍,可隨招入宮議事。延平元年(公元106年),殤帝夭折,鄧綏定立清河王劉安為漢安帝,是年不足13歲,鄧太后繼續臨朝。她一直到永寧二年(公元121年)病死,垂簾聽政達16年之久。
在此期間,她牢記陰皇后的前車之鑑,摒弊揚善,不計前嫌,先後減免受陰皇后誅連被遣免者之罪,並賜贈財物田地,給以生計,並把皇戚馬氏、竇氏家屬因罪禁錮者赦為平民,以緩解統治階級內部矛盾。她專門為內戚和鄧、馬、竇氏家族子弟開設學堂,傳授經書,培養名門之後。綏執政嚴明,內檢左右,外抑宗族,連其兄觸犯刑律也嚴懲不貸。
她對內精簡冗員,減去宮內老弱無用之吏
500餘眾。她對蔡倫改革造紙術極為讚賞,下令宣傳推廣,並封蔡倫為候,為中國四大發明之一鋪平了道路。綏執政期間,水旱十載,四夷外侵,盜賊內起,僅延平二年(即她執政的第二年),全國就有18郡**、41郡大水、28郡風雹侵襲。
她日夜操勞,躬自處置,增收節支,減輕賦稅,救濟災民,終使歲還穰豐,百姓安居樂業。她採納西域都護任留斑超之子斑勇的進諫,通西域,抗匈奴,安定幷州、涼州,使西線多年無戰事。她聽從虞詡等人良策,以赦免戰俘、安撫和談的辦法轉守為攻,使羌人暴動得平息。
大臣們紛紛上書歌頌鄧太后:「興滅國,繼絕室,錄功臣,復漢室……巍巍之業,可望而不可及,蕩蕩之勳,可誦而不可名。」日夜操勞使年僅41歲的鄧太后染病咯血,臥床不治。
公元121年,
她抱病下詔,大赦天下,是年3月崩,與和帝合葬於順陵。
11樓:
秦昭襄王生母。楚國貴族,羋姓,惠王妃,稱羋八子(八子是妃的一個等級)。秦武王舉鼎折骨而死,無子,諸弟爭立。
羋八子的異父長弟魏冉擁兵支援姐姐的兒子在燕國做人質的公子稷為王,即秦昭襄王。昭王年十九即位,她掌權,號宣太后,以魏冉為相邦,封穰侯(穰在今河南鄧縣),專朝政。封同父弟羋戎為華陽君;封一子王子悝為高陵君,後又封於鄧(今河南孟縣西);另一個親兒子公子芾,封為涇陽君,封地在今陝西涇陽,後來又換了一塊封地是宛(河南南陽)。
合稱「四貴」,富於王室。秦昭王四十一年(前266)用范雎為相,她失勢,次年十月去世,埋葬在芷陽酈山。
「以前我侍奉先王時,他如果只用腿壓在我身上,我就覺得吃不消,但他全身壓在我身上時,我卻一點也不嫌重,為什麼呢?因為那種姿勢對我有利。」
這是記載於《戰國策?韓策》中的一段發言,說這話的人不是青樓女子,聽這話的也不是嫖客,而是戰國時期大秦國的王太后說給外國使節聽的。說這話的目的也與床笫之事無關,而是闡發外交政策。
這樣一段被當世、後世史學家們不齒的文字記錄在向來擺出一副嚴肅面孔的史書中,卻又無法刪去,因為這個女人對於秦國的強大起過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她的一生都是如此特立獨行。這個女人夠酷,她就是秦惠文王的妃子、秦始皇的高祖母秦宣太后羋八子。
這個太后是一個了不起的女人,她是中國第一個垂簾聽政的女人,「太后」這一稱謂就是始於她。最厲害的是,秦宣太后以秦王外藩姬妾的身份,統治秦國41年,雖然最後被兒子奪回了權力,但威風猶在,照樣在王宮裡豢養男寵,臨了還想把心愛的男寵帶去陰間殉葬,兒子不敢說一個「不」字,大臣們也只敢以委婉的路數勸解。這位太后行事之不羈、手段之高明,可謂獨步古今,史籍中所載的種種有關她的史蹟,更令人瞠目結舌。
她的一生充滿戲劇性,比武則天、慈禧活得更精彩痛快,可謂是婦女性解放的先鋒。我們來看看這是個什麼樣的人物。
秦宣太后本姓羋,是當時楚王的姐妹之一,後來嫁給了秦惠文王。她是以八子的身份進入秦宮的。秦國後宮分八級:
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這位羋八子地位並不高,可是,她卻生了三位王子,可想而知,她還是很得惠文王的寵愛,而且姿色也頗為不錯,可是不知為什麼,惠文王在世時,羋八子卻始終位居人下。
惠文王主政27年後死了,太子繼位,是為秦武王。秦惠文後是一個厲害的主兒,等秦惠文王一死,她就開始收拾後宮,羋八子的一個兒子嬴稷送到燕國去當了人質。羋八子母子幾人的命運一下子跌到了谷底,按當時的情況來看,這輩子應該沒什麼指望了。
可是天意弄人,一個偶然事件改變了羋八子母子的人生,她的前途突然間又變得一片光明。
這個偶然事件就發生在剛繼位的秦武王身上。這位秦武王生性魯直,作為堂堂的一國之君,偏有個與眾不同的愛好:愛跟人比試力氣。
本來秦人尚武,愛好武力,這本無可厚非。但是這位秦武王未免太過於發揚光大了,不但每天親近力士莽夫,而且還要與他們較勁兒。有一天,他帶著一群人來到周王室所在洛陽,要看看神州九鼎。
當時周王室雖然名義上還是天子,但各路諸侯早就不把他放在眼裡了。九鼎是周王室的象徵,不僅重達千斤,而且是神器。秦武王可不管這些,他非要與人玩舉鼎遊戲,結果一個失手,大鼎落下壓斷了自己的腿,並導致嚴重的內傷,當晚就窩囊地死了。
秦武王在位僅四年,而且無子,王位只能由他的弟弟繼承。這就激發了很多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羋八子也想拿自己的兒子賭一把。
在這場賭博中,羋八子同母異父的弟弟魏冉起了極大的作用。當秦惠文王還活著時,魏冉就一直與燕趙兩國保持著不錯的關係。在羋八子的策劃下,在燕國為質的嬴稷由燕趙兩國出面護送回了秦國。
自此,秦國開始了一場長達三年的王位爭奪戰,史稱「季君之亂」。最後羋八子勝出,嬴稷成為新一任秦王,是為秦昭襄王(一作秦昭王),羋八子則被尊為太后,史稱宣太后。因當時秦昭王年少,便由太后主政,以國舅魏冉(宣太后異父長弟)為將軍,以樗裡疾為相,由此形成了羋氏一族獨攬大權的政治格局,秦國原來重用客卿制的傳統被打破。
宣太后獨具膽識、臨危不亂,以強硬的政治手段維護了朝政的穩定。魏冉的將軍之稱是秦國首開將軍之職,也算是宣太后的一個創舉。
從為子奪位的過程就可以看出,宣太后不是一個「弱質女流」,任何人如果拿鄙視女人的眼光來看她,必將自嘗苦果。
中國歷史上活的最久的人是誰,中國歷史上活的最久的人是誰?活了多久?
歷史,簡稱 史 指對人類社會過去的事件和活動,以及對這些事件行為有系統的記錄 研究和詮釋。歷史是客觀存在的,無 學家們如何書寫歷史,歷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變。中國歷史上活的最久的人有張三丰,張三丰集各派絕學於一身,對抗元朝 打擊賊寇,在武林聲名顯赫。丹道上,完成煉虛合道修持,形神俱妙 是因我...
慈禧太后是歷史上第幾位「垂簾聽政」的太后?
第6個,分別是趙太后,武則天,高太后,謝太后,蕭太后,慈禧太后。垂簾聽政是從武則天后開始的。嚴格的來說,那之後算起。慈禧垂簾聽政的皇帝是誰?歷史上垂簾聽政的太后有哪些 1 最早的 垂簾聽政 要數戰國時期的趙太后。2 唐朝時,著名的女皇武則天在稱帝前,也曾搞過垂簾聽政。3 宋朝有三位垂簾聽政者。一個是...
歷史上最高的人是誰?中國歷史上年齡最大的人是誰?
無可爭議的最高的人是美國人羅伯特 沃德洛,1940年他去世前的身高為米,如果他能再多活一年,身高就會超過米。世界上 真正的 無病理原因的 巨人是安格斯 麥卡斯基爾,當他1863年在加拿大去世時,身高為米。美國目前最高的人是馬努特 博爾,身高為2.31米,他1962年生於蘇丹,現為美國公民,他曾在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