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莊生曉夢
三跪九叩別名三拜九叩,指封建社會進見帝王及祭拜祖先的大禮。
傳統的禮德文化裡面,其中有三拜九叩的莊嚴禮儀。實際上,古代的三拜九叩各有其修真含義。 拜是自祭其身,把自己的身體祭獻出來,這是古代的解釋。
現代,可以作其它的解釋,就是把這個身向天地祭獻,願舍其身。叩是頂禮恭敬。
逐字解釋
1、拜:會意字。從兩手,從下。
《說文》古文上象兩手,「丅」為「下」的古體。《說文》引揚雄說:「拜從兩手下。
」表示雙手作揖,或下拜。隸書將「丅」(下)併入右邊的「手」之下,而成為「拜」,一直沿用至今。
本義「拜」,古代表示敬意的一種禮節。兩手合於胸前,頭低到手「拜」,就是站起身來,然後慢慢地雙腿膝關節觸地,上身匍匐在地,這個動作就稱之為「拜」。
2、「叩」:《說文》無「叩」字,只有「敂」字。《說文》:
「敂,擊也。從攴,句聲。讀若扣。
」從「攴」(pū),表示與擊打有關。本義擊,敲打。「叩」:
其動作就是身體不起來,而頭在地面,用頭叩觸地面三次。
2樓:匿名使用者
祭祀的禮節三跪九叩:也是平時民間所說的三揖九叩。常用於正日弔喪儀式上使用,方法是:
先做一個禮揖,就是成立正姿勢後右手掌抱左拳慢慢舉過頭首,在彎腰90度的同時雙手到雙腳,此為上主天下主地一大禮揖後跪下(1跪)叩4個頭後起來,在重新做一個禮祭(2跪)跪下叩1個頭後起來,再重新做一個禮祭跪下叩(3跪)4個頭後起來做禮祭後完成,意思是分三次完成9叩首。此祭祀禮節次於三八二十四拜和九揖九叩,一般用於外、侄女婿、仁兄弟、至親好友。
3樓:大道教育
1、三跪九叩其實不很古,這個禮節只是從清朝開始的。
2、三跪九叩之禮的行禮方式為:聽到「跪」的命令時,行禮者跪下,隨著「一叩頭」、「再叩頭」、「三叩頭」的三聲命令,將手放在地面上,三次將額頭叩向地面。聽到「起」的命令時,行禮者起立。
如此發令共計三次,行禮人叩頭共計九次,因此被稱為「三跪九叩之禮」。
4樓:匿名使用者
上古的時候,中國人是席地而坐的,坐姿象現在的日韓,坐在自己的腿上。這樣無論是君臣,無論席子的好壞,大家大致上是相當的,無所謂誰給誰跪的道理。因為要跪一起跪。
那麼要表示區別怎麼辦呢,下對上,就是席地而坐的時候,頭彎下去,這是拜,上對下的話表示認真,則是直起身,即所謂「長跪」。如果不尊敬,就是現在的普通坐法,所謂「長跪」。
到隋唐,漸漸坐在椅子上了。因為唐代比較的君臣一體。所以大家基本上都坐到了椅子上。大臣要表示尊敬,就從椅子上站起來。
但唐朝後期,因為皇帝被太監玩得太厲害,而五代,皇帝地位更低。
再加上,唐到五代,古代貴族階層消失,平民階層興起。這當然不是壞事。但卻造成了一個問題,就是這些出身低微士大夫,常常有些小家子氣,不象唐初出身世家大姓的大臣,覺得和皇帝平起平坐很正常。
於是宋代,大臣就不是坐在椅子上,而是站著了。
朱熹就為這點很不高興,說,廢座很不好,因為很多問題不是一句話就完了的,君臣要討論很久,站著很累(見《朱子語類》)。呵呵,要是朱夫子知道後世的大臣連站的權利都沒有,要趴在地上,還要自稱奴才,不知會怎麼想。
那麼宋人的大臣要表示尊敬怎麼辦呢,基本上是作揖。至於「跪」,那是跪天跪地跪父母,是非常重大的儀式才用的。
後來宋亡,文天祥被解到大都,忽必烈要他跪,他說「南揖北跪」,跪是你們胡人的風俗,我們「南人」是作揖的。
不過宋既然亡了,跪就成了一種常見的東西了。明初連蒙元的人殉都保留了下來,這個自然也不例外。不過並不是三跪九叩,而是四五叩耳。
直到滿清入主,才特以加強,除大臣自稱奴才(當然,也有自稱臣的,但那不過意味他還夠不上做奴才的資格)外,也形成了三跪九叩制度。
三跪九叩禮是怎麼跪法的
5樓:匿名使用者
三跪九叩就是雙膝跪地下三次,磕九個頭。具體做法為一跪三拜,拜時頭要碰地,三跪九叩拜跪,拜者必須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撐在地上,然後,緩緩叩首到地,稽留多時,手在膝前,頭在手後。
三跪九叩禮的物件:是針對天、地、君(皇帝)、師、父。
三跪九叩禮介紹:
據《周禮》記載,古代跪拜禮有九種: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唐道士朱法滿《要修科儀戒律鈔》一書中稱道士拜禮有四種:
「一稽首、二作禮、三遵科、四心禮」。稽首是三跪九叩禮。
跪拜是尊敬到極點的象徵,下跪表示內心誠服。三跪九叩是大禮,表示內心非常非常尊敬和誠心,是拜神最大禮節。
6樓:
三跪九叩禮是最敬重的行禮方式。所謂三跪九叩就是一跪三拜,拜時頭要碰地,三跪九叩拜跪,拜神時先出左腳,手背向上。喪事叩頭時,真正大禮是四跪十二拜,先出右腳且叩頭時手心向上。
據《周禮》記載,古代跪拜禮有九種: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
拓展資料:【詞目】三跪九叩
【拼音】sān guì jiǔ kòu
【釋義】叩:磕頭。雙膝跪地下三次,磕九個頭。這是最敬重的行禮方式。
【三跪九叩的利弊】
三跪九叩表層上代表了一種對他人的尊重。但實則這是一種封建的象徵,也是一種權利的作祟。
【近義詞】頂禮膜拜、打躬作揖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狀語;含褒義
7樓:12345a幫助
三跪九叩
三跪九叩
明朝初年,明太祖簡化各種繁瑣的禮儀 。遣使至蕃國安南時,該國王對香案及詔書行五拜禮,並跪香案前,三上香,俯伏,實即五拜三叩之禮 。
清朝定鼎中原後,以三跪九叩的拜天之禮,取代了明朝的五拜三叩之禮。滿清定製除了要對天子要行三跪九叩之禮外,朝貢之國覲見之時亦須尊此禮。然而,因為各國禮儀習俗不一,遇有拒絕行此大禮的**,清以**上國自居,輕易屈尊降貴免此大禮自覺有失大國臉面,因此,時有「禮儀之爭」。
康熙朝,俄羅斯使團來華訪問。大使不願向皇帝下跪,遂起爭執。
當時,滿清男子行跪拜大禮是這樣的:雙手按左膝,屈右膝跪地,左膝隨之屈躬俯首,離地一寸左右,雙手據地稍停,然後挺身目視受拜者胸部,手仍拊髀為一叩。行此禮必須注意,滿族人最忌的是不按禮式行禮,不依形式貿然伏地一叩首,會被認為這種磕頭是家中喪父出門報喪的「報喪頭」。
三跪九叩就是跪拜禮的「禮中之禮」了。
俄羅斯方面認為歐洲外交通行「對等原則」,大使代表沙皇前來與清帝國修好,理應得到平等對待,而非行此有背尊嚴的臣屬之禮。這一爭執頓時讓雙方陷入尷尬。
只因康熙非常願意和俄羅斯談判解決中俄邊境問題,兩國在外交談判內容上爭議不大,俄羅斯方面也不願撕破關係,無功而返。
此時,禮部想出折衷辦法,希望以私人召見的方式,在「密室」完成「三跪九叩」大禮,這樣對於兩國來說都是留有面子。然而,俄羅斯大使不採納如此建議。
迫不得已,中國方面唯有請出當時在華傳教的一名傳教士前來斡旋說項,該名傳教士巧妙的根據中國人向來戴帽子,只有有罪囚犯才將頭顱外露之一傳統,指出若是清朝他日回返俄羅斯,必定向沙皇行脫帽致敬禮,併入鄉隨俗,尊重俄羅斯傳統禮儀。話已說到這份上,俄羅斯大使也就乘機**,行「三跪九叩」大禮,皆大歡喜。
清朝自視為「天國」,中國皇帝要求的「三跪九叩」禮儀在傳教士的眼內屬於「世俗之禮」,理應得到尊重。然而,中國方面對待歐美國家所重視的平等概念卻沒有認清,認為行「三跪九叩」覲見理所當然,中西文化的衝突然日漸激化。隨著中國國力日衰,仍然在做著大國威儀舊夢的滿清終於被迫近的槍炮聲警醒,而此時,環顧四周,才發現自己已經遠遠落後於世界。
歷史翻到了辛亥革命這頁,那天,在臨時大**大會上,孫中山提請廢止跪拜禮,以普通相見為一鞠躬,最敬禮為三鞠躬。全體代表一致決議通過。「三跪九叩」這一帶有濃濃奴性色彩的儀禮也就被湮沒在歷史之中了。
8樓:匿名使用者
說一下三跪九叩
我們知道,上古的時候,中國人是席地而坐的,坐姿象現在的日韓,坐在自己的腿上。這樣無論是君臣,無論席子的好壞,大家大致上是相當的,無所謂誰給誰跪的道理。因為要跪一起跪。
那麼要表示區別怎麼辦呢,下對上,就是席地而坐的時候,頭彎下去,這是拜,上對下的話表示認真,則是直起身,即所謂「長跪」。如果不尊敬,就是現在的普通坐法,所謂「長跪」。
到隋唐,漸漸坐在椅子上了。因為唐代比較的君臣一體。所以大家基本上都坐到了椅子上。大臣要表示尊敬,就從椅子上站起來。
但唐朝後期,因為皇帝被太監玩得太厲害,而五代,皇帝地位更低。
再加上,唐到五代,古代貴族階層消失,平民階層興起。這當然不是壞事。但卻造成了一個問題,就是這些出身低微士大夫,常常有些小家子氣,不象唐初出身世家大姓的大臣,覺得和皇帝平起平坐很正常。
於是宋代,大臣就不是坐在椅子上,而是站著了。
朱熹就為這點很不高興,說,廢座很不好,因為很多問題不是一句話就完了的,君臣要討論很久,站著很累(見《朱子語類》)。呵呵,要是朱夫子知道後世的大臣連站的權利都沒有,要趴在地上,還要自稱奴才,不知會怎麼想。
那麼宋人的大臣要表示尊敬怎麼辦呢,基本上是作揖。至於「跪」,那是跪天跪地跪父母,是非常重大的儀式才用的。
後來宋亡,文天祥被解到大都,忽必烈要他跪,他說「南揖北跪」,跪是你們胡人的風俗,我們「南人」是作揖的。
不過宋既然亡了,跪就成了一種常見的東西了。明初連蒙元的人殉都保留了下來,這個自然也不例外。不過並不是三跪九叩,而是四五叩耳。
直到滿清入主,才特以加強,除大臣自稱奴才(當然,也有自稱臣的,但那不過意味他還夠不上做奴才的資格)外,也形成了三跪九叩制度。
後來才鬧出來英國使者到北京,要求人家三跪九叩的笑話。
想當年,唐朝的長安,外國人口何下十萬,外國使者也不知有多少,可有人聽過三跪九叩?
9樓:匿名使用者
上前一步,跪下,磕頭三次,在上前一步,再跪下,再磕頭三次,再上前一步,再磕頭三次
10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在古代是跪拜帝王和祖先才行禮的,現在只有南方「祭祀祖先」和藏族拜佛大禮才有這個風俗:上前一步,跪下,彎腰,兩手向前附地,磕頭三次,起身,再上前一步,再跪下,彎腰,兩手向前附地,再磕頭三次,再上前一步,彎腰,兩手向前附地,再磕頭三次,起身後退一步,往旁邊轉身。 可能一輩子遇不到幾次。
古代祭祀時的「三拜九叩」大禮,誰知道怎麼行啊?
三拜九叩,就是跪下3次,每次口頭3次。三跪九叩禮節的詳解?三跪九叩別名三拜九叩,指封建社會進見帝王及祭拜祖先的大禮。傳統的禮德文化裡面,其中有三拜九叩的莊嚴禮儀。實際上,古代的三拜九叩各有其修真含義。拜是自祭其身,把自己的身體祭獻出來,這是古代的解釋。現代,可以作其它的解釋,就是把這個身向天地祭獻,...
禮儀與禮節的區別,禮貌禮儀禮節三者的區別是什麼?
禮 禮貌 禮節 禮儀都屬於禮的範疇,禮貌時表示尊重的言行規範,禮節時表示尊重的慣用形式和具體要求,禮儀是由一系列具體表示禮貌的禮節所構成的完整過程。禮貌 禮節 禮儀 三者儘管名稱不同,但都是人們在相互交往中表示尊敬 友好的行為,其本質都是尊重人 關心人。三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有禮貌而不懂禮節,往往...
閩南禮儀禮節是怎麼樣的,禮貌 禮儀 禮節三者的區別是什麼?
閩南人很講究禮儀,在閩南,人們把禮儀叫做 禮數 禮數是禮尚往來的一種習俗,閩南禮數繁多,而且還具有自己的特色。閩南人的 禮數 中國素有 禮儀之邦 之稱,自古以來人們都非常注重社交禮儀,所謂禮尚往來,就體現了中國人獨有的禮儀觀。禮儀不僅能體現一個人的修養和素質,還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人際關係的和諧,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