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開示如下:
吃飯、穿衣、睡覺是人活著就離不了的事情,唸佛時能把這三件事給忘了,不知道是否吃飯、穿衣、睡覺?這就是老實唸佛。
「末法時代,一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以唸佛得度。」在末法時代,一億人修道,也不一定有一個人得道,幸虧有唸佛法門,能以了生脫死、離苦得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我們很不幸,生在這個魔強法弱、去佛甚遠的末法時代,可是在不幸之中又得幸遇到 唸佛 的法門。
唸佛法門既省錢,又不費精神,很容易而且方便,因為念佛會成佛。
為什麼唸佛會成佛呢?因為藉著阿彌陀佛在無量劫以前發的四十八大願。在四十八願中,有一願說:
「若有眾生稱我名號,若不生極樂世界者,我誓不成正覺。」 阿彌陀佛發此願,願願都是攝受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而圓滿的條件只是眾生要有一個信心,真實相信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而且我們自己願意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做阿彌陀佛的隨眾**,並切實一心稱念阿彌陀佛名號,具足信、願、行三資糧,這樣必生西方。
我們要生到極樂世界,就要老實唸佛。老實唸佛就是專一其心念佛,在此但辦唸佛的工作,唸佛念得專一純熟,一心不亂,等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一定會來接你去成佛。
。。。。。。很長。。。。。
按這種說法,成佛多難啊!但是你學了大乘妙法蓮華,就易如反掌!
阿彌陀佛的真實義是什麼?什麼叫「一心稱念阿彌陀佛名號」?這兩點很關鍵,不然靠什麼老實下來?!
阿彌陀佛,空、不空一切萬法都是由絕待的獨尊之心(佛)而變現出來的。心可以現阿可以現彌陀,心當下就是萬法就是彌陀,彌陀(萬法)當下就是心,就是佛!
萬法由一心變現,所以萬法一體,沒有誰不是誰,風也地,地也是人,人也雨。。。。。。
這才是阿彌陀佛的真實義。懂了阿彌陀佛 的真實義,你的心就與阿彌陀佛相稱,就像是天平的兩邊,你稱了沒有?!
2樓:8萬4千法門
所以學佛,總而言之,古人講的,我們愈想愈有道理,學佛學什麼?學老實。唸佛要老實念,你才能得一心不亂;參禪要老實參,你才能明心見性;研教要老實研,你才能大開圓解,老老實實。
什麼叫老實?循規蹈矩,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叫老實。釋迦牟尼佛成佛了,老老實實就成佛了。
釋迦牟尼佛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講了四十九年,清涼大師在《華嚴經》經題上講到這是佛說的,釋迦牟尼佛從來沒講一句話,四十九年講的是什麼?講的是古佛所說的,沒有自己一點意思在裡頭。所以世出世間這些大聖人,孔老夫子自己也說,他一生教學,「述而不作」,述是什麼?
前人的,所講的全是前人的;「作」什麼?創作,自己的,他說他沒有,孔老夫子一生他沒有自己的創意,都是前人的。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也沒有一個字是自己的創意,古佛、如來這麼說的。
這種心態,跟諸位說,就叫做老實。我們能不能相信?能相信,理論上如是,所有一切諸佛如來,為一切眾生所說無量之法,都是從自性流的,自性裡面本來具足的,本來具足的,可見得那就不是創意,創意應該是本來沒有的,既然是本來具足的,那當然是述古,這是佛法跟世法不相同的地方。
世法每個人有創意、創新,所創的那些新意後來都帶些煩惱。中國古代老子深明其道,他對這個觀察的很清楚,所以他主張「無為」。世間人為什麼這麼亂、這麼苦?
他的觀念就是好人太多了,好人好事,要創新,結果所創的那些新的,到最後都惹了一身麻煩,他還不知道後悔。真的你從這個地方細細去觀察,細細的去思惟,世出世間大聖,他說老實是真正的寶。再說老實確實與佛所說的這些原理、原則相應,為什麼?
老實就是戒定慧,如果這個裡面加上一絲毫創意在裡面,戒定慧就沒有了,就破壞了。老實就是清淨心,老實就是平等覺。由此可知,世出世間這些聖哲教化一切眾生,「老實」這兩個字可以全部都包括了,這是希望大家要深深向裡面去體會。
一生能做老實人,這一生就幸福,於世出世間一切法隨緣而不攀緣,隨緣是老實。昨天我給南大的學生也透過這個意思,他們學生問我,聽我錄音帶裡面常常說「隨緣而不攀緣」,他說他們學校的佛學社每個學期都要計劃安排哪些活動,他說我們這種安排,是不是叫打妄想?是不是叫做攀緣?
那要不安排,這個佛學社就沒活動了,這種安排是你工作裡面的一部分,你事業裡面一部分,如果種種條件都許可,你去安排,這就屬於隨緣,沒有這些條件,刻意去安排,那就是屬於攀緣。他們的學社也有不少年的歷史了,每一年每個學期都安排一些活動,這是成規,就像辦學校安排課程一樣,請外面法師或者大德到他們學校去講演,他這次來他邀請我,這個一切條件都具足,這也叫隨緣;條件不具足,一定勉強的去求,那是攀緣。這個我們一定要辨別的很清楚,隨緣心是清淨的,很順利就把這個事情做圓滿了;攀緣是很勉強的,也能把事情做成,但是做成之後,後面還有煩惱,心得不到清淨。
所以隨緣如法,如法就是心地清淨,與戒定慧相應;攀緣與貪瞋痴相應,它不與戒定慧相應,如果我們從這個標準來衡量,那就很清楚,很明白。
同樣的一個道理,能與戒定慧相應的,這就是老實,與貪瞋痴相應的,那就不老實,佛法所立的標準何其明顯。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能與戒定慧相應,這就是菩薩心,是諸佛之所行。戒是守法、如法,佛法不離世間法,樣樣都能符合世間人的要求,世間的法律、規約、道德、風俗習慣,與它們都不違背,這是戒。
定是清淨心,雖然跟世間人和光同塵,可是心地絕不染汙,這個就是定。世間的善人,也樣樣能如法,他有分別、他有妄想、他有執著,所以他不與定慧相應。佛菩薩跟世間人不相同的,就是樣樣跟大家都相同,生活方式、工作、人情世故,沒有兩樣,所以「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他後頭有個覺,世間人不覺,佛覺。
覺就是能在一切法裡頭如如不動,這個就與定相應了。與慧相應的,是知道這「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是慧。所以示現在這個世間,古大德跟經論裡頭所說的,「夢中佛事,水月道場」,建不建道場?
有緣當然可以建,哪有不能建的?種種條件具足,可以建,你建的時候你還是跟戒定慧相應就可以;如果與煩惱相應就不可以,那對我們傷害就太大了。一切條件都現成了,那有什麼不能建的?
做夢中佛事,種種示現,種種說法,夢中佛事。「度盡一切眾生,而實無眾生得對賄」,這《金剛經》上的話。「度盡一切眾生」是講經說法,種種示現,幫助眾生開悟;「實無眾生得對賄」,心裡不著相,三輪體空,那是慧。
定慧等學,定慧等學是在事相當中等學,離開這些水月道場,夢中佛事,你這個定慧表現在**?而後我們才曉得,原來世間法跟出世間法是一不是二。為什麼佛又說世間、出世間?
這個很簡單,你在一切法裡頭,你的心跟戒定慧相應,就叫出世間法;你用心跟貪瞋痴相應,就叫世間法。法沒有什麼世間、出世間,世間、出世間是用心不同,相應不同,道理在此地。所以世間跟出世間是一法,那就入「圓融具德」的境界了,事事無礙的大圓滿。
《地藏菩薩本願經》,佛沒有說法,先放光,第一個就說「大圓滿光明雲」,這句是總說,後面十幾句那是別說,沒有一樣不圓滿,智慧圓滿、福德圓滿、功德圓滿,樣樣都圓滿,與戒定慧相應就圓滿了,沒有一樣不圓滿。我們觀察這個社會,觀察這個世間,現前的現相千奇百怪,你在街上走的時候都看到,看出一切眾生的煩惱,看出一切眾生的妄想,從這些妄想、煩惱裡面看出一切眾生的果報。佛菩薩要怎樣去幫助他們,幫助他們回頭是岸,他們現在是迷在其中,絲毫不覺,以為那是正常的。
現今的社會,說老實話,那個現相是三惡道的現相,還不是三善道的現相。三善道的現相,人心與五戒十善相應,那是三善道的現象;如果與六度、四無量心相應,那是菩薩的現相。所以只要自己很冷靜,不難觀察到,一切人事物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要幫助這些眾生回頭,先決的條件就是要成就自己,成就自己的戒定慧三學,戒學是福德,慧學是真實智慧,定學裡面福、慧都有。修福、修慧不是到別的地方修,就是修戒定慧,表演給世人看,我們樣樣都如法,樣樣都守規矩,世間人不守,我們守,我們要做出樣子給人看。世間人有貪心,我們沒有貪心;世間人有瞋恚,我們沒有瞋恚;世間人有嫉妒,我們沒有嫉妒。
要真做到,世間人起心動念為自己,我們起心動念為眾生;世間人念念執著我,佛告訴我們無我。我是什麼?一切眾生就是我,所以為一切眾生是真正為我,生佛不二,要真幹!
佛所說的句句話都是真實話,真實與自性相應,與性德相應,這是真實的,與性德相違背的,那是假的。諸位曉得這些原理、原則,而後觀聽自然就能深入,自然能夠長智慧、長見識,自己得益,而後就能幫助別人,這自行化他,盡心盡力,都是圓滿的,圓滿功德。盡心盡力也是隨緣而不攀緣,永遠保持定慧,這就是真實的受用。
常善法師開示:何為老實唸佛
3樓:法藏
一生,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佛號,,不改變,,完全依靠阿彌陀佛!,,就是老實唸佛!
只聽南無阿彌陀佛能否往生?
4樓:匿名使用者
淨土三資糧——
信·願·行
蕅益大師
此經(即《佛說阿彌陀經》)以信願持名為修行之宗要。非信不足啟願;非願足導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滿所願而證所信。經中先陳依正以生信,次勸發願以導行,次示持名以徑登不退。
信則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願則厭離娑婆,欣求極樂;行則執持名號,一心不亂。
信自者,信我現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團,亦非緣影。豎無初後,橫絕邊崖,終日隨緣,終日不變。十方虛空,微塵國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現物。
我雖昏迷倒惑,苟一念迴心,決定得生自心本具極樂,更無疑慮,是名信自。
信他者,信釋迦如來決無誑語,彌陀世尊決無虛願,六方諸佛廣長舌決無二言。隨順諸佛真實教誨,決志求生,更無疑惑,是名信他。
信因者,深信散亂稱名猶為成佛種子,況一心不亂安得不生淨土,是名信因。
信果者,深信淨土,諸善聚會,皆從唸佛三昧得生,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如影必隨形,響必應聲,決無虛棄,是名信果。
信事者,深信只今現前一念不可盡故,依心所現十方世界亦不可盡,實有極樂國在十萬億土外,最極清淨莊嚴,不同莊生寓言,是名信事。
信理者,深信十萬億土,實不出我今現前介爾一念心外,以吾現前一念心性,實無外故。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現前一念心中所現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
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眾生心性亦遍。譬如一室千燈,光光互遍,重重交攝,不相妨礙,是名信理。
如此信已,則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穢,而自心穢,理應厭離。極樂即自心所感之淨,而自心淨,理應欣求。厭穢須舍至究竟,方無可舍;欣淨須取至究竟,方無可取。
故妙宗雲:取捨若極,與不取捨亦非異轍。設不從事取捨,但尚不敢不捨,即是執理廢事。
既廢於事,理亦不圓。若達全事即理,則取亦即理,舍亦即理。一取一舍,無非法界。
故次信而明願也。
言執持名號一心不亂者,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議,故名號亦不可思議。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故使散稱為佛種,執持登不退也,然諸經示淨土行萬別千差,如觀像、觀想、禮拜、供養、五悔、六念等,一一行成,皆生淨土。唯持名一法,收機最廣,下手最易。
敵釋迦慈尊無問自說,特向大智舍利弗拈出。可謂方便中第一方便,了義中無上了義,圓頓中最極圓頓。敵雲:
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也。
信願持名,以為一乘真因;四種淨土,以為一乘妙果。舉因則果必隨之,故以信願持名為經正宗。
具足信願行三資糧方可往生,不要錯過如此殊勝的法緣。
為什麼喜歡上人第一感覺是自卑為什麼喜歡上一個人第一感覺是自卑
有差距是很正常的,多數人即便是在某一方面有很強的天賦,可是他心中的另一半或許並不會內太在意這種容 本領,所以多數人會覺得自卑,也就是能力不足。這也表示你的見聞有一定程度了,瞭解到外界有很多比你更強的人。但更多的是對自己的不肯定。我身邊也沒看見這樣的例子 我們這邊的人多數是愣頭青 不過拿出我的過往看看...
什麼是html語義化,請解釋一下什麼是語義化的html
語義可以簡單地看作是資料所對應的現實世界中的事物所代表的概念的含義,以及這些含義之間的關係,是資料在某個領域上的解釋和邏輯表示。比如html5新佈局元素nav標籤,nav這個是英語單詞的縮寫,英語翻譯成中文就是導航。在網頁佈置中這個標籤就是用做導航條用的。請解釋一下什麼是語義化的html 作為一個前...
和尚脖子上帶的是什麼菩提?淨空老法師帶的是什麼
淨空法師帶的是硨磲,硨磲乃佛教七寶之首。多數是用星月菩提。密宗用其它種類菩提的多,如鳳眼菩提等,大一點的很多是用沉香或者各種木材的,不一定是菩提子的。出家人帶的什麼都有,星月菩提,金剛菩提,鳳眼菩提,淨空老法師帶的大多是星月菩提 俗話是 男帶觀音,女帶佛 一般是彌樂佛 法師們脖子上掛的佛珠,一般是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