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句佛語,大概的意思是說 我是佛你是人,不論怎麼樣你還是人我還是佛

2021-09-26 07:12:34 字數 5377 閱讀 7467

1樓:匿名使用者

問佛 我問佛∶為何不給所有女子羞花閉月容顏?

佛曰∶那只是曇花一現,用來矇蔽世俗的眼,

沒有什麼美可以抵過一顆純淨仁愛的心,

我把它賜給每一個女子,可有人讓她蒙上了灰

我問佛∶世間為何有那麼多遺憾?

佛曰∶這是一個婆娑世界,婆娑既遺憾,

沒有遺憾,給你再多幸福也不會體會快樂 。

我問佛∶如何讓人們的心不再感到孤單?

佛曰∶每一顆心生來就是孤單而殘缺的,

多數帶著這種殘缺度過一生,

只因與能使它圓滿的另一半相遇時,

不是疏忽錯過就是已失去擁有它的資格 。

我問佛∶如果遇到了可以愛的人,卻又怕不能把握怎麼辦?

佛曰∶留人間多少愛,迎浮世千重變;

和有情人,做快樂事,

別問是劫是緣。

我問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

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

是這個嗎

2樓:醉生夢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問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

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

我想是這個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樓:筱額

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

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

呵呵 o (*^__^*)

4樓:閉筠

佛?人?

佛?人!!

佛!!人!!

讓人豁然開朗的佛語

5樓:**的春天

1.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得失從緣,心無增減;

心若輕浮要安心向下,

須知心淨則國土靜,

息心就是息災.

2.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聚時,果報還自受

——《大寶積經》

3.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4.從前種種 譬如昨日死 從後種種 譬如今日生 .

5. 佛者:「比丘殺人,何解?」

佛劍:「分說,不分說,不由分說!殺生為護生,斬業非斬人!」

6.心本不生 緣起而生 心本不死 緣滅而死

7.曾慮多情損梵行, 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8.人在愛慾中,獨來獨往,獨生獨死,苦樂自當,無有代者。

9.不悲過去,非貪未來,心繫當下,由此安詳

10.得失隨緣,苦樂無我.

11.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12.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13.佛法是教我們用入世的態度積極做事,用出世的心態淡定做人。並不是消極面對人生,而是從容面對得失.

14.心是菩提樹,身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染塵埃.

15.玉女者,謂顏貌端正,色相具足,身則冬溫夏涼,於諸毛孔出旃檀香,口出青蓮華香,言語柔軟,舉動安詳;食自消化,非同世間女人,有諸不淨,是名玉女寶

——《佛說七佛經》

16.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17.大部分人對佛經的指責,在於佛說放棄愛慾、不動心念,好像和死人一樣。

有人說乾脆自殺算了。

但是別忘了,即時自殺了,你也不會死的,還是要近六道輪迴。

佛這樣說是因為控制心性很難。

人間的苦,大部分在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有多少愛,你在愛之前就知道沒好結果,但是還是愛下去,然後跌入荊棘不可自拔,一邊掙扎一邊流血。

當然愛的物件可以是任何東西,除了男人\女人外,還有錢、權、食物……

女人無法戒貪吃,男人無法戒貪權,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可是這兩樣東西沒有給塵世男女很多好處,如果能放棄這種執著,不是很清靜,很快樂。

談何容易。

這就是學佛的原因,完全戒掉很難,那就努力戒掉。

18.實相是無相之相,真心是無心之心,真得是無得之得,真用是無用之用 .

19.一片石即一座佛,一座佛又即一片石,無非是一片心。

20.人在愛慾中,獨來獨往,獨生獨死,苦樂自當,無有代者。

21.佛說,紅塵萬丈,魔相從生,何必何苦。神說,人性最薄,情又如何,終究是破!

22.生世為人難,值佛世亦難。猶如大海中,盲龜遇浮孔。

23.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應知佛與心.體性皆無盡.

若人知心行.普造諸世間.是人則見佛.了佛真實性.

心不住於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

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

願我來世 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徹,淨無瑕穢。

24.欲為諸佛龍相,先做眾生馬牛

25.不在此岸,不在彼岸,不在中流,問君身在何處?

26. 一花一天堂 一草一世界 一樹一菩提 一土一如來

一方一淨土 一笑一塵緣 一念一清淨 心是蓮花開。

27.因緣

汝負我命,我還債汝;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

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千百劫,常在纏縛。

—— 《大佛頂首楞嚴經 卷四》

琉璃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徹。

——《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

愛是時藥叉共王立要,即於無量百千萬億大眾之中,說勝妙伽他曰:

「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佛說妙色王因緣經》

無量無量有四:一慈、二悲、三喜、四舍。

—— 《俱舍經》

心如鐵要離生滅。把舊習般般,從頭磨徹。愛慾千重,身心百鍊,煉出寸心如鐵。

—— 丘處機 《喜遷鶯》

(來自丘處機的詞,一併放上。他年少時曾將銅錢拋擲落崖,再一枚枚拾回。讀了這故事這句子,方知修道慘烈如斯。)

28.宇宙在手,萬化由心。

29. 只有自己才能造惡,

自己才能汙染自己;

只有自己才能不造惡,

自己才能清淨自己。

淨與不淨只看自己,

無人能夠清淨他人。

------------- 法句經

30. 返觀父母所生之身 若存若亡 不妄認四大為自身像 不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像

31. 愛慾之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

32. 有 求 必 苦 ;無 欲 則 剛

33. 世人求愛,刀口舐蜜,初嘗滋味,已近割舌,所得甚小,所失甚大。

34. 不是息心除妄想 只緣無是可思量

35.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

36.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37. 野狐問:聖人墮入因果麼?

答曰:不被因果矇蔽

38.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

39.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澈,淨無瑕穢。

40. 舉頭三尺有神明

41. 廣欽老和尚:「忍辱是修行之本,戒中也以忍辱為第一道,忍辱是最大福德之處,能行忍的人,福報最大,也增加定力且消業障、開啟智慧。」

42.地獄未空,誓不成佛。

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43. 世間有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如何處之乎?

--只要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44. 夫為道者,如被幹草,火來須避。道人見欲,必當遠之。

45. 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

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46. 人弱心不弱,人貧道不貧,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辦。

47. 本來無有地,因地種花生,

本來無有種,花亦不曾生。

48. 何者多力?忍辱最健。忍者無怨,必為人尊。

——《四十二章經》

49. 無妄想時,一心是一佛國。有妄想時,一心是一地獄。眾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獄。菩薩觀察妄想,不以心生心,常在佛國

50. 寒時水是冰,暖時冰是水,迷時結性成心,悟時融心成性。佛性是常,心是無常,佛國地獄,無非在你我一念之間。

51. 欲知前世因 今生受者是

欲知來世果 今生作者是

52,人在愛慾中,獨來獨往,獨生獨死,苦樂自當,無有代者。

53.憂愛結縛。無有解時。思想恩好。不離**

54.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界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55.  心經:心無礙,無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磐

56. 一念愚即般若絕

一念智即般若生

57. 獨步天下,吾心自潔;如林中之象,無慾無求

58. 如月行虛空,清涼被一切;四種風所吹,不能令遏絕。

——《大方廣佛華嚴經》

59. 《圓覺經》說:「當知輪迴,愛為根本。」

6樓:匿名使用者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

此乃六祖慧可的悟禪之言 。心非心,物非物,心高於物。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一,心物是一。

人在塵中,不是塵,塵在心中,化灰塵 。世間人,法無定法,然後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切莫刻意的尋求,人人皆由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源自《地藏菩薩本願經》,當年地藏王菩薩原可以成佛,但他見地獄裡有無數受苦的魂靈, 不忍離去,於是留在了地府,並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於是有一這句話的由來,屬於佛教的大乘 。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此句出自「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由唐代玄奘法師所譯,盡得禪宗精髓!

全句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佛家講「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這句話基本要闡述的是萬物本空的理念不要對萬物起執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使得談空卻又戀空,其實戀取世事和戀空並無分別,同樣是執取而不放 一切能見到或不能見到的事物現象,是人們虛妄產生的幻覺。色即是空,使人們認識到事物的現象,認識到諸多的苦和煩惱都是虛妄產生的空即是色,則由事物的共性,因緣關係,讓人們知道因果報應,善惡迴圈所謂:

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後世果,今生做者是。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勸人向善的基礎。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這是佛家勸人改惡從善的話語出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五十三:「廣額正是個殺人不眨眼底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比喻作惡的人一旦認識了自己的罪行,決心改過,仍可以很快變成好人。

儒家把和諧導向社會理想,道家把和諧導向事物本源,佛家則把和諧導向內心世界 佛家認為,境由心生內心平和,見事皆和。

禪宗有云:心險佛眾生,平等眾生佛心中若無佛,向何處求佛?眾生皆有佛性 。

7樓:匿名使用者

凡所有相,皆為虛妄。

變著生滅,彼不變者,元無生滅。

我想問一下,孔子曾說過一句話,大概意思是,被表揚要生氣,而被批評要高興,大概是這個意思,孔子說的好

成語有 聞過則喜 是說 聽話別人批評自己的缺點和錯誤,表示歡迎和高興,指虛心接受意見 是孟子說的。孔子曾說過 善人,不善人之師 不善人,善人之資。編輯本段 第一則 為人處事 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 yu 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 y n 不亦君子乎?學而 孔子說 學習過後時常溫習學...

求歌詞歌曲的第一句是你說我是言不由衷

是 說我的言不由衷 嗎?不愛,你走 作曲 三方 作詞 三方,段千尋 lrc歌詞 kiss goodbye qq475143014 www.5ilrc.com zhengyajun 製作你的話語說的太牽強 我情願什麼也聽不見 假裝捨不得 說你所謂的苦衷 不愛就一句話乾脆 這份情來得太容易 所以你一點都...

《悲傷逆流成河》裡有一句關於回憶的大概意思是說,回憶其實並不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在過去 現在和未來這三個時態裡,一定都會願意活在過去。現在的種種痛苦,和未來不知道會經歷的什麼樣的痛苦,都觸動著我們的本能。啟動生物趨利避害的系統,讓我們不願意活在當下,也不願意去期待未來。而過去的種種,也在生物趨利避害的系統下,被日益美化了。忘記了所有的痛苦,只留下美好的記憶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