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土地資源的利用,真的可以拯救人類的未來嗎

2021-09-08 01:19:57 字數 5194 閱讀 7369

1樓:可愛娜

由於人類的各種活動,氣候不斷惡化,給地球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氣候變化加劇了土地退化,導致沙漠面積增加,冰川加速融化,乾旱、火災、病蟲害等各種自然災害紛紛湧入森林。雖然不同地區的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這使得地球的綠色面積增加,但這些危險卻發生在地球的每一個角落。

不僅如此,氣候惡化使地球上物種數量減少,物種多樣性遭到破壞,進而導致食物鏈的破壞,導致生態系統的紊亂。

人類引起的氣候變化導致水位上升,一些低窪地區被淹沒,甚至許多地區出現乾旱,可用土地面積大大減少。而陸地面積僅佔地球總面積的30%,但升溫速度是地球的兩倍。不僅如此,人類對土地的錯誤利用也加劇了氣候的惡化,從而形成惡性迴圈。

這種惡性迴圈使食品****,有朝一日可能成為稀有資源。土地營養價值的下降也是農作物必需營養素的缺乏。而相關研究人員表示,這種惡性迴圈的週期正在縮小,氣候變化威脅著人們對餐桌上食物的需求。

然而,如果人們改變飲食、種植糧食和管理森林的方式,將大大改善氣候變化,使地球遠離更加溫暖的未來。科學家長期以來一直認為二氧化碳是一種主要的蓄熱氣體,而它的少數好處之一是它能使植物生長得更旺盛,使世界變得綠色。然而,大量的研究表明,高水平的二氧化碳降低了許多作物中蛋白質和營養素的含量。

科學家們對高濃度二氧化碳的小麥進行了試驗。結果表明,小麥蛋白質含量降低了6%~13%,鋅降低了4%~7%,鐵降低了5%~8%。報告說,對農作物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施肥也將減少碳含量,到2023年將碳排放量減少到目前水平的18%。

德國環境部長斯文賈舒爾茨已經表明,我們目前的生活方式和經濟體系正在威脅我們的後代。我們應該明確,我們對可利用土地的數量有很高的限制,現在我們應該考慮如何充分利用土地資源。

2樓:奧茲子

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緩解,不過還需要各方面都要環保

3樓:星期一要吃糕

應該儘量地開採那些不被利用的資源,而不是限制這些資源的利用

4樓:資深胡老師

這樣是可以拯救人類的未來的,畢竟土地資源是很寶貴的,所以在開採亂髮的資源破壞是很嚴重的。

5樓:

限制土地資源的利用,不一定會拯救人類的未來。並且土地資源不是不利用我們的未來就會被改變,限制土地資源的利用不利於人類的發展,所以我們不能限制土地資源的利用而是要合理利用土地資源。

土地是最基本的自然資源農業基本的生產資料。它也是一個儲藏室,人類生活和生產活動場所也是野生動物和牲畜的活動場。所總而言之,土地上可再生資源它取決於它存在或繁衍的地方,土地資源這些產品的合理使用將成為各種可再生能源資源保護中心。

在農業自然資源中,土地資源是核心。農業生產沒有土地資源,就不能進行生產;沒有土地資源,就不能合理利用和保護好,就不能很好地進行農業生產。例如,一塊土地由於缺乏合理利用和必要的保護,在人類生產活動的影響下,自然環境得到了加速和擴充套件因素作用而引起的水土流失,從而破壞土壤肥力,危害農業生產,土壤侵蝕也會造成淤泥進入河中,導致水庫淤積,河道阻塞,導致下游海岸被災難淹沒了耕地,造成土地資源嚴重流失。

再如,人類的灌溉活動可以改善乾旱和半乾旱地區的鹽鹼地。但是,如果採用過量灌溉或水質差等不合理方法進行灌溉,可能會增加潛在水位,造成土壤鹽漬化。人類非理性導致的這種農業措施鹽漬化稱為次生鹽漬化。

次生鹽漬化是土地資源利用中應注意的重要問題之一。所以我們不能單一限制,而是要保護環境。

6樓:蠟筆小新快樂

是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的,而且是有一定的科學的依據。

為什麼說土地資源是有限而重要的?

7樓:匿名使用者

土地資源是有限而重要是因為:土地資源總量大,但人均佔有土地少,人均佔有耕地更少。 

1、我國有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是世界第三大國,不可言小。但我國又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國,擁有12億多人口,平均人口密度達到每平方公里110多人,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三倍。

2、我國東南部部分省平均人口密度甚至達到每平方公里600人上下。更為嚴重地是,我國的耕地數量只有14。

3、國山地約佔全國面積的33%,丘陵佔10%,高原佔26%,盆地佔19%,平原僅佔12%。按廣義標準計算,我國山區面積約佔全部土地面積的三分之二,平原面積僅佔三分之一;全國約有三分之一左右的農業人口和耕地在山區。

4、現有耕地中,有灌溉設施的不到40%,還有近億畝耕地坡度在25度以上,需要逐步退耕。

8樓:易書科技

土地是地球表面人類生活和生產活動的主要空間場所。土地資源則是指在一定生產力水平下能夠利用並取得財富的土地。地球上能夠被人類支配的土地大約為2010億畝,其中耕地225億畝,天然草地450億畝,林地600億畝,城市居民點、工礦交通用地及山脈、沙漠、沼澤等73.

5億畝。另有終年冰雪覆蓋的土地225億畝,這部分土地因為不能為人類所利用而不在土地資源之列。有人估計,人類的食物88%由耕地提供、10%由草地提供,這足以說明土地對人類是多麼的重要。

非洲是世界上土地資源分佈最廣的地區,總面積為30.31億公頃。其次是亞洲,土地資源總面積為27.54億公頃。

我國土地總面積為960萬平方千米(144億畝),佔亞洲陸地面積的1/4,佔世界陸地面積的1/15,僅次於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而與歐洲面積相當。在這144億畝土地中,29.95億畝(佔20.

80%)是沙質荒漠、戈壁、寒漠、石骨裸露山地、永久性積雪和冰川;耕地只有14.9億畝,佔全部土地的10.4%,且含各類低產地5.

4億畝。因此,人均耕地只有1畝多,而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為5.5畝。

人均佔有土地資源偏低使得中國人口與土地資源的矛盾十分突出。

而且,我國土地資源型別多樣,山地明顯多於平原,農業土地資源地區分佈極不平衡,90%以上的耕地、林地和水域分佈在東南部的溼潤、半溼潤地區,草地則集中在西北部乾旱、半乾旱地區;土地後備資源潛力不大,耕地後備資源不足。這些都是制約我國農業發展和糧食供給的不利因素。

土地是人類祖祖輩輩生息繁衍之地,人類的一切活動都離不開土地。土地的過度開發以及人類其他活動的影響,使得土地資源面臨有史以來最嚴峻的形勢。水土流失已成為一個全球性問題,幾乎沒有得到任何有效遏制。

世界耕地的表土流失量每年約為240億噸,美國每年流失土壤15億噸,印度47億噸,中國約50億噸。土壤過度流失的直接後果是土層變薄,土地的生產能力下降。

土地沙漠化的範圍和強度不斷擴大。從19世紀末到現在,荒漠和乾旱區的土地面積由11億公頃增加到26億公頃。聯合國估計每年有2100萬公頃農田由於沙漠化而變得完全無用或近於無用的狀態,每年損失的農牧業產量價值達260億美元。

不僅如此,全世界35%以上的土地面積正處在沙漠形成的直接威脅之下,其中以亞洲、非洲和南美洲尤為嚴重。

全世界土地自然退化現象也極為嚴重。把土地退化區分為人工退化和自然退化是非常必要的。人工退化是指由於人口增加而導致的居民點擴大,工礦、交通用地增加而侵佔了原來的耕地,另外一個重要方面是對糧食的需求促使土地改變用途,這種改變從本質上來說往往是不適宜的,結果導致了土地迅速退化。

自然退化則是由於耕作期過長、過密,掠奪式經營,重用輕養,以及灌溉不當,使大片土地變成鹽鹼地或貧瘠地,自然退化不包括因水土流失、荒(沙)漠化而造成的那部分。土地自然退化每年至少使150萬公頃的農田降低了生產力。

在許多發展中國家,耕地明顯不足。目前,全世界人均耕地約0.28公頃,亞洲人均耕地只有0.15公頃,且全部可耕地的82%以上已投入耕作生產,更顯得土地資源不足。

土地資源,特別是可耕地的急劇減少,直接影響到世界糧食生產。世界資源研究所指出,糧食下降從20世紀70年代始於非洲,20世紀80年代初這種下降擴充套件到了拉丁美洲,20世紀80年代後期又擴充套件到整個世界。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由於農田和地球環境狀況仍在惡化,產量仍在下降,糧價大幅度提高,發展中國家人均糧食配給水平持續下降,嚴重的營養不良使非自然死亡的人數達到了驚人的數字——第三世界每天就有大量嬰兒死於營養不良。

如果土地資源短期內得不到根本性的改善,糧食儲備日漸減少將成為定局。更為嚴重的是,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對迅速重建糧食「庫存」將毫無信心。糧食短缺將成為大部分發展中國家未來前景的一部分。

世界歷史上的糧食生產增長大部分都是由於擴大耕地面積,包括重新使用閒置的耕地的結果,少部分則由於新技術——如綠色革命——造成的。時至今日,人們的選擇餘地越來越小了。對土地資源而言,更新和恢復業已退化的耕地——不管什麼原因造成的土地退化——恐怕是唯一可行的辦法。

對於農業來說,當然還要包括農業革命在內。儘管要真正更新或者恢復已經退化的土地難度很大,但並非不可為。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盟在20世紀80年代末提出了有關的方針。

方針要求國際保護計劃更注意退化土地的程度和情況,要求多國開發銀行資助試驗性重建計劃,並要求生態學家更徹底地研究這一退化對生態系統的壓力和干擾。2023年召開的巴西里約世界環發會議對土地退化給予了高度重視,這次會議通過的《21世紀議程》,專門設定了第十章「統籌規劃和管理陸地資源的方法」。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均耕地面積只有世界人均的1/4,人多地少的矛盾比任何國家都突出。水土流失、森林赤字、土地沙化、水面減少等種種問題有增無減。全國水土流失面積達153萬平方千米,每年流失泥沙50多億噸,帶走氮、磷、鉀約4000多萬噸,森林赤字近1億立方,草原退化面積7.

7億畝,土地沙漠化面積平均每年擴充套件1500平方千米,陸地河流湖泊面積日益縮小。2023年以來,長江中下游地區天然水面減少了約13000平方千米。江河平原解放初有湖泊1066個、8000多平方千米,現只剩下326個、3000平方千米。

中國科學院國情小組著名的預警報告《生存與發展》的研究成果表明,我國目前土地資源生產力——年生物生產量約32億噸幹物質,其合理的人口承載量為9.5億,超載人口約1.3億;到2023年土地資源生產力約35億噸幹物質,包括糧食7200億公斤,合理的人口承載量為11.

6億,超載人口約1.4億。我國土地潛在的自然生產力——年生物生產量約為72.

6億噸幹物質,按溫飽標準計算,其理論的最大人口承載能力為15億~16億。在嚴格控制人口的條件下,2023年中國人口將達到或接近土地資源的承載極限。

知識點土地規劃

土地規劃指一國或一定地區範圍內,按照經濟發展的前景和需要,對土地的合理使用所作出的長期安排。旨在保證土地的利用能滿足國民經濟各部門按比例發展的要求。規劃的依據是現有自然資源、技術資源和人力資源的分佈和配置狀況,務使土地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而不因人為的原因造成浪費。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是在一定區域內,根據國家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和自然、經濟、社會條件,對土地的開發、利用、治理和保護在空間上、時間上所做的總體安排和佈局。

土地資源評價的特點,什麼是土地資源評價 它有哪些型別

土地資源評價又可稱土地評價,是在土地資源調查 土地型別劃分完成以後,在對土地各構成因素及綜合體特徵認識的基礎上,以土地合理利用為目標,根據特定的目的或針對一定的土地用途來對土地的屬性進行質量鑑定和數量統計,從而闡明土地的適宜性程度 生產潛力 經濟效益和對環境有利或不利的後果,確定土地價值的過程。什麼...

簡述中國土地利用地域分佈特徵?簡述土地資源的特徵

土地資源。1 根據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狀況,我們把土地資源分為耕地 林地 草地和建設用地。耕地 林地 草地為農業用地 建設用地為非農業用地。2 我國土地資源的利用及分佈特點 1 總量豐富,人均不足。2 型別多樣,比例構成不合理。3 分佈不均。4 各類土地資源都有不同程度的破壞。3 我國土地資源的構...

如何應對土地資源開發利用中帶來的水土流失,土壤汙染等問題

中國目前土地 開發利用中主要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大面積土地質量退化 二是土地浪費,優良耕地減少。前者包括水土流失 土地沙漠化 鹽鹼化 潛育化以及土地汙染等 後者是指土地利用不合理,亂佔濫用耕地等。主要有 1 水土流失嚴重。毀林 毀草開荒和不適當地樵採 放牧,破壞了植被,加劇了水土流失,這是當前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