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 佛家,儒家各有何特點,儒家,道教,佛教,三者有何區別?謝謝!

2021-08-25 09:34:37 字數 5685 閱讀 9431

1樓:莫文靈雲南

儒家講天理、道家講論道、佛家講如法

儒家講入世、道家講出世、佛家講救世。

儒家講天命、道家講自然、佛家講解脫。

儒家如小學、道家如中學、佛家如大學--宣化上人語。

儒家如糧店、道家如藥店、佛家如百貨商店--南懷瑾先生語。

儒家求君子、道家求逍遙、佛家求自在。

儒家棄小人、道家棄造作、佛家棄煩惱。

儒家表現於禮、道家表現於真、佛家表現於戒。

儒家執於境、道家執於心、佛家心境雙亡。

三家雖別,但共同構成我們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國學

出世與入世在佛家、道家、儒家和現代人的人生觀中均有相關相近的地方,但也有區別。

1。現代人如果常說:用出世的態度或精神,來做入世的事業。

這主要是態度方面的,或者說是世界觀與人生觀。就是人生在世,確實要很好地處理出世和入出的關係,要用辨證的觀點看待這一問題,才能有正確的答案。入世,就是把現實生活中的恩怨、**、得失、利害、關係、成敗、對錯等做為行事待人的基本準則。

一個人入世太深,久而久之,當局者迷,陷入繁瑣的生活末節之中,把實際利益看得過重,注重現實,囿於成見,難以超脫出來冷靜全面的看問題,也就難有什麼大的作為。這時就需要有點出世的精神。出世,就是尊重生命、尊重客觀規律、既要全力以赴,又要順其自然,以平和的心態對人,以不苛求完美的心態對事。

站得高一點,看得遠一點,對有些東西看得淡一些。這樣才能排除私心雜念,以這種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業,就會事半功倍。

從另一方面看,一個人生在世上,只是一味地出世,一味地冷眼旁觀,一味地看不慣,一味地高高在上,一味地不食人間煙火,而不想去做一點實際的,入世的事情,到頭來也是「閒白了少年頭」。這正像自己揪著自己的頭髮要脫離地球一樣。都說儒家主張入世,佛家,道家主張出世,其實也不盡然。

就拿道家的莊子的思想來說吧,又何嘗不是入世呢?唯有能否定,才有大肯定,只有丟掉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才能集中精力於真正有價值的大事。他的心是冰冷的,因為他的心已是白熱化了。

他為了深入這個世界,必須先走出這個世界,這就是道家的本色。

2。佛家談出世入世:「出世」——遁入空門、清心寡慾、萬世皆空;「入世」——步入煩世、宣揚佛法、弘揚文化。

小乘佛法講求出世,出世追求的是脫離凡世間的困擾和**,尋找寂靜清幽之所,靜心修行而達到高超的境界,出世要求修行者去除一切雜念,捨棄身外之物,物我兩忘,身外無我,我亦非我,無我無常,出世的終極目標在於渡己,即追求自身的解脫。與小乘佛法相反,大乘佛法講求入世,通過入世修行,教化大眾以求正果。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不同呢,這主要是由於二者在人性是善是惡這個問題上的分歧所導致的,小乘佛法認為,人性本惡,只有很少的人能夠「悟」,通過離開罪惡的塵世進行修行才可以祛除惡根,成就善果,這是一種悲觀消極的態度。

大乘佛法認為,人性本善,只是世間充滿苦難,迷失了眾生的本性,可以通過渡化,勸人行善,讓眾生擺脫苦難,苦海無邊,回頭是岸,隉磐成正果。所謂一切眾生皆具佛性,皆可成佛,代表了一種樂觀積極的態度。可以說,出世在渡己,入世在渡人。

3。其他如道家、儒家等等的出世入世也和上面兩項差不多。如儒家講氣節。不以財富、權力、聲望為追求目標,而講修身、養德、濟世。這是出世觀和入世觀的統一。由他人總結體會

儒家是一種入世的精神,而道家是一種出世的精神。

儒家入世之說,什麼事情你要干預,你要參與,要認真,要投入;倡導進取的人生, 奮鬥的人生,拼搏的,競爭的生活。

道家出世,其說,要超然通達,要放下、要淡然,追求的是脫離凡世間的困擾和**,尋找寂靜清幽之所,靜心修行而達到高超的境界。

看上去矛盾的理論其實是對立並統一的。我想人們應當有積極的生活,進取的態度,可是,也同樣要用一個平常心,一個坦誠的心境。這樣,人生才能過得快樂,灑脫。

瀟灑走一回。對待事業如此,對待感情也應如此,何必呢。以出世之心,為入世之事。

2樓:複述祖師講經

阿彌陀佛

儒釋道是度不同根性和緣分的眾生。儒家和道教接引的是想修六道內人天福報的眾生,佛家不僅接引想修人天福報的眾生,還接引想超越六道輪迴成佛證果的眾生。但三家的根本都是戒律。

老法師---戒是規矩,不依規矩不成方圓,一定要有規矩。《**規》是規矩,是儒家的戒,《感應篇》是道家的戒,《十善業》是佛家的戒,儒釋道三個根,這叫根本戒。根本戒沒有,就什麼都不要談了。

戒就是規矩,規矩很多,儒也多,道也多,佛也多,但是這是根本。

儒家,道教,佛教,三者有何區別?謝謝!

3樓:dani海格

儒家,道教,佛教,三者主要有如下七點區別:

一、文化主旨。

儒家文化——積極進取的文化。儒家倡導知識的獲取和品德的培養,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文化。

道家文化——遵循規律的文化。道家遵循自然規律,提倡無為而治,順其自然,是一種尊重自然,尊重規律的文化。

佛家文化——無私奉獻的文化。佛家思想中蘊含了慈悲和福報論,是一種無私奉獻的文化。

二、做人標準。

儒家文化——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儒家對於做人標準要求很高,共九點。仁是仁愛,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義原指"宜",即行為適合於"禮"。禮是孔子及儒家的政治與倫理範疇。智同"知",是孔子的認識論和倫理學的基本範疇。

信:指待人處事的誠實不欺,言行一致的態度。恕是指寬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忠是指與人交往中的老實忠厚。孝是對父母的尊重。悌是對兄長的敬愛。

道家文化——領悟道法,淡泊名利。「道」是道家文化的核心,道家創始人老子認為道是世界本源,天地萬物都有道而生,同時道也是存在於萬物之中的普遍法則。兩個互相矛盾的對立面以及對立面的相互轉化都是由道完成的,只有領悟了「道」,才能更好的順應自然。

另外,「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也是利用了轉化思想完成的,淡泊名利,不爭也是爭。

佛家文化——諸惡莫做、眾善奉行。佛家文化中,因果輪迴觀深入人心。做善事有善報,幹壞事便要嘗壞果。所以佛家倡導信徒慈悲為懷,多積善果。

三、人生觀。

儒家文化——積極進取、建功立業。《論語·為政》中有言:「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句話就是對儒家人生觀的最佳闡釋,人三十當立,該當建功立業。

道家文化——順其自然、自我完善。道家的順其自然觀念就是要掌握道的法度,與自然和諧相處。這絕非簡單容易之事,想要掌握道的規律就需要多思考觀察和學習,自我完善。

佛家文化——慈愛眾生、無私奉獻。佛家文化中有業報觀,講求對世間萬物都報以同等的慈悲,無私奉獻,超凡脫俗。

四、世界觀。

儒家文化——世界是展現才華的舞臺。儒家文化重視人才,鼓勵人們追求知識。孔子創辦私學,主張有教無類也是為了給有思想有才華的人提供知識基礎,讓他們更好地展現自己的才華。

道家文化——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重視自然界規律。道家順其自然和無為而治的思想很大一部分就是仰仗著自然界自身所擁有的一套平衡系統,所以要重視自然界的各種規律。

佛家文化——相由心生,心中即世界。佛家文化偏向於唯心主義,相由心生,所以佛教強調心靈的純淨,只要心靈純淨,那麼所看到的世界也就變得純淨。

五、價值觀。

儒家文化——不斷提升自己實現人生價值。我們創造物質財富額精神財富的過程同時也是在實現自身價值的過程,儒家倡導提升自己的才能和道德都是為了更好的實現自身價值做服務的。

道家文化——以自身的完善促進社會的和諧。道家在治國思想上的無為而治是一個較為理想化的治國方式,所以這就對人民的素質提出了很大的要求,注重自身的完善,才能更好的促進社會的和諧。

佛家文化——在為他人獻愛心的過程中實現人生價值。為他人獻愛心、做好事是主張慈悲為懷的佛家最提倡的,在獻愛心的過程中,人們的精神和靈魂都會得到昇華,獲得真正的快樂,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六、哲學傾向。

儒家文化——入世哲學。儒家文化是三家最貼近我們生活的一種文化,追求知識,培養道德,積極向上等等,都讓我們「入世」,讓我們更好地適應社會和生活。

道家文化——出世哲學。道家的很多思想都是偏理想化的生活,超脫凡塵俗世,不計較得失,順其自然,淡泊名利,這些都是能讓心靈沉靜的思想。

佛家文化——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業。佛家文化具有超逸的處事態度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境界,可以說是有了超脫凡世的思想。佛家又倡匯入凡世做好事,幫助他人。

七、物質食糧對精神食糧的比喻。

儒家文化——主食,不吃就會餓。儒家文化適合當做自己主要遵循的信念,他貼近生活,只要努力和堅持就能夠達到。按照儒家思想去行動後,你能有效感受到思想給自己帶來的提升和幫助。

道家文化——副食,不吃沒滋味。道家文化適合取裡面一些觀念遵循,要完全掌握道家文化十分困難,順其自然對於改善自己的心態有很大的好處,能有效增添生活中的幸福指數。

佛家文化——水果,不吃不甜蜜。佛家文化想要完全學習也很困難,可以學習其中的精神,不懼於奉獻,樂得奉獻,才能讓自己的生活更甜蜜。

擴充套件資料:

儒家,又稱儒學、儒教、孔孟思想、孔儒思想,是起源於中國並同時影響及流傳至其他周遭東亞地區國家的文化主流思想、哲理與宗教體系。前5世紀由孔子創立,脫胎自周朝禮樂傳統,以仁、恕、誠、孝為核心價值,著重君子的品德修養,強調仁與禮相輔相成,

重視五倫與家族倫理,提倡教化和仁政,抨擊**,力圖重建禮樂秩序,移風易俗,富於入世理想與人文主義精神。

儒家是中國古代自從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最有影響的學派之一。做為華夏固有價值系統的一種表現的儒家,並非通常意義上的學術或學派。一般來說,特別是先秦時,雖然儒家是最有影響的學派,但也只是諸子百家之一,與其它諸子百家一樣地位本無所謂主從關係。

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很深,中國人代代傳授的不外《四書》、《五經》。中國人基因中的責任思想(以天下為己任)、忠孝思想(仁、義、禮、智、信)、恕的思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倫理思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是儒家思想與**統治結合的結果。

道教,是發源於古代本土中國春秋戰國的方仙道,是一個崇拜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濟世救人。在古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在現代世界的也積極發展。

道家雖然從戰國時代即為諸子百家之一,道教把原為道德哲學家神化了。直到漢朝後期才有教團產生,益州(今四川)的天師道奉老子為太上老君。至南北朝時道教宗教形式逐漸完善。

老子李耳(太上老君)是唐室先祖,唐代尊封老子為大道元闕聖祖太上玄元皇帝。

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認為「道」是化生萬物的本原。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道教是與儒學和佛教一起的一種佔據著主導地位的理論學說和尋求有關實踐練成神仙的方法。

現在學術界所說的道教,是指在中國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礎上,承襲了方仙道、黃老道和民間天神信仰等大部分宗教觀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為最高信仰。主要是奉太上老君為教主,並以老子的《道德經》等為修仙境界經典非修真主要經典,追求修煉成為神仙的一種中國的宗教,

道教成仙或成神的主要方法大致可以歸納為五種,服食仙藥,外丹等,煉氣與導引,內丹修煉,並藉由道教科儀與本身法術修為等儀式來功德成仙,常見後來的神仙多為內丹修煉和功德成神者與道術的修練者。

佛教誕生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參考佛誕)。西方國家普遍認為佛教起源於印度,而印度事實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聖地」形象。

這使得很多人產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錯覺,這讓尼泊爾民眾一向不滿。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覺者」。

佛又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進步和覺悟。

佛教信徒修習佛教的目的即在於依照悉達多所悟到修行方法,發現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得到究竟解脫。

佛姓新稱喬達摩(s. gautama, p. gotama),舊稱瞿曇;因為他屬於釋迦(sākya)族,人們又稱他為釋迦牟尼。

儒家道家還有什麼家,除了儒家 道家 佛家 還有什麼家

百家 表明當時思想家較多,但也是一種誇張的說法。主要人物有孔子 孟子 墨子 荀子 老子 莊子 列子 韓非子 商鞅 申不害 許行 告子 楊子 公孫龍子 惠子 孫武 孫臏 張儀 蘇秦 田駢 慎子 尹文 鄒衍 晏子 呂不韋 管子等。春秋時代王室衰微,諸侯爭霸,學者們便周遊列國,為諸侯出謀劃策,到戰國時代形...

儒家法家道家思想各有何特點?他們與封建統治有何關係

道家君子是有道之人,也是有德之人,而且我認為一般指古代有地位的人。道家的君子 指內 管理民眾的 人 容,並且思想意識合道 合道的將相君主可稱為君子。儒家君子,不需要什麼身份,只要有德行,這個德行和道家的也不同儒家入世 道家出世。儒家講先天下之憂而憂 道家講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儒家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儒家道家佛家法家的核心思想是什麼?道家有句話,人法地

儒家,由孔子將道家思想拓展而形成,積極入世型。命由我定,運由我轉,無關鬼神乎,這是中國道 儒兩家的名言。中國曆來都是個無宗教信仰的國家。我們只信奉自然 優勝略韜,適者生存。是按人數上和老百姓的態度上來說,因為統治中國思想的都是以君臣家國 兄弟義氣等方面的。神仙鬼怪只不過是民間傳說,用來點綴生活。即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