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阿倫森效應
阿倫森效應是指人們最喜歡那些對自己的喜歡、獎勵、讚揚不斷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歡那些顯得不斷減少的人或物。
例項: 在宿舍樓的後面,停放著一部爛汽車,大院裡的孩子們每當晚上7點時,便攀上車廂蹦跳,嘭嘭之聲震耳欲聾,大人們越管,眾孩童蹦得越歡,見者無奈。這天,一個人對孩子們說:
「小朋友們,今**們比賽,蹦得最響的獎玩具手槍一支。」眾童嗚呼雀躍,爭相蹦跳,優者果然得獎。次日,這位朋友又來到車前,說:
「今天繼續比賽,獎品為兩粒奶糖。」眾童見獎品直線**,紛紛不悅,無人賣力蹦跳,聲音疏稀而弱小。第三天,朋友又對孩子們言:
「今日獎品為花生米二粒。」眾童紛紛跳下汽車,皆說:「不蹦了,不蹦了,真沒意思,回家看電視了。
」分析:「正面難攻」的情況下,採用「獎勵遞減法」可起到奇妙心理效應。
2樓:電腦白痴
我記得好像是獎勵遞減效應。
我看到的例子是一群小孩調皮,攪得鄰居們不安寧,有一天,有一個鄰居獎勵最調皮的孩子一個很好的玩具,,後來變成兩塊糖,後來就沒有獎品了。孩子們覺得沒有獎品就沒有意思了,就不調皮了。
這個可以參考一下,再具體的找不到了,不好意思
3樓:隔岸窗臺
阿倫森效應。是指人們最喜歡那些對自己的喜歡、獎勵、讚揚不斷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歡那些顯得不斷減少的人或物。
【例項】
1、有效利用
在宿舍樓的後面,停放著一部爛汽車,大院裡的孩子們每當晚上7點時,便攀上車廂蹦跳,嘭嘭之聲震耳欲聾,大人們越管,眾孩童蹦得越歡,見者無奈。這天,一個人對孩子們說:「小朋友們,今**們比賽,蹦得最響的獎玩具手槍一支。
」眾童嗚呼雀躍,爭相蹦跳,優者果然得獎。次日,這位朋友又來到車前,說:「今天繼續比賽,獎品為兩粒奶糖。
」眾童見獎品直線**,紛紛不悅,無人賣力蹦跳,聲音疏稀而弱小。第三天,朋友又對孩子們言:「今日獎品為花生米二粒。
」眾童紛紛跳下汽車,皆說:「不蹦了,不蹦了,真沒意思,回家看電視了。」
分析:「正面難攻」的情況下,採用「獎勵遞減法」可起到奇妙心理效應。
2、反例
小剛大學畢業後分到一個單位工作,剛一進單位,他決心好好地積極表現一番,以給領導和同事們留下非常好的第一印象。於是,他每天提前到單位打水掃地,節假日主動要求加班,領導佈置的任務有些他明明有很大的困難,也硬著頭皮一概承攬下來。
本來,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青年人積極表現一下自我是無可厚議的。但問題是小剛的此時表現與其真正的思想覺悟、為人處世的一貫態度和行為模式相差甚遠,夾雜著「過分表演」的成分。因而就難以有長久的堅持性。
沒過多久,小剛水也不打了,地也不拖了,還經常遲到,對領導佈置的任務更是挑肥揀瘦。結果,領導和同事們對他的印象由好轉壞,甚至比那些剛開始來的時候表現不佳的青年所持的印象還不好。因為大家對他已有了一個「高期待、高標準」,另外,大家認為他剛開始的積極表現是「裝假」,而「誠實」是我們社會評定一個人所運用的「核心品質」。
4樓:匿名使用者
阿倫森效應。意思就是你所說的這個意思。
5樓:明明
前一個是「懲罰」;後一個是「負強化」
問一個心理學效應叫什麼?
6樓:課文你來說
損失bai
厭惡效應。
這是十大心du理學效應之zhi一。
損失厭dao惡是指人們面對同樣數量版的收權益和損失時,認為損失更加令他們難以忍受。同量的損失帶來的負效用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
損失厭惡反映了人們的風險偏好並不是一致的,當涉及的是收益時,人們表現為風險厭惡;當涉及的是損失時,人們則表現為風險尋求。
7樓:匿名使用者
嗯,心理原因,原來效應應該就叫做反射反射反射性。反射性表現吧應該就是這樣說的因為心理學的效應就是樣回答
8樓:匿名使用者
有一種心理學效應叫做,他比我。更慘,我心裡就特別的舒服,這是一種普遍的現象,而且心裡會從這件事中找到平衡。
9樓:手機使用者
因芝麻小事而大動肝火,以致因別人的過失而傷害自己。很多時候,我們要想明白到底為了什麼而生氣和焦慮,不要因別人的過失而傷害自己。
10樓:墨軒
stroop效應(bai斯特魯普效應),
du又譯作斯特普效應zhi。是指字義對dao字型顏色的干擾效應。內一般認為,容
念字和說出字型顏色是兩個不同的認知過程。stroop於2023年做了一個實驗,他利用的刺激材料在顏色和意義上相矛盾,例如用藍顏色寫「紅」這個字,要求被試說出字的顏色,而不是念字的讀音,即回答「藍」。結果發現,說字的顏色時會受到字義的干擾。
11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到醫院掛個心理醫生就知道了。
12樓:瀟湘天空
這叫吃下去的東西讓他吐出來,你覺得可能嗎
請問一個心理學的效應
13樓:匿名使用者
心理學效應究竟是什麼
14樓:心理學中文網
比如抄,當一天不吃飯時就會餓襲、當一天不睡覺就bai
會累、du當一天不和水就會zhi口渴。而你問的當一個畫dao面達到24幀人就會感覺不到停頓!是同一個道理。這與心理學效應無關,是生理問題!
一幅靜止的影象被稱做一"幀(frame)",影片裡的畫面是每一秒鐘有24幀,為什麼是24幀,這個數字是怎麼來的,因為人類眼睛的視覺暫留現象正好符合每秒24幀的標準
15樓:滄海浩波
稱為近因效應,它是指最後獲得的資訊影響比原來獲得的資訊影響更大的現象。
16樓:常贍薛浩壤
心理學可以是讀心術嗎
17樓:藤覺由從雪
心理效應有很多,比如蝴蝶效應!
18樓:漫蘭謬巨集伯
皮格馬利翁效應
投射效應
第一印象效應
定勢效應
刻板印象
觸控的心理效應
貝爾效應
海潮效應
蔡加尼克效應
鯰魚效應
門檻效應
赫洛克效應
南風效應
霍布森選擇效應
霍桑效應
馬太效應
流言的心理效應
羅米歐與朱麗葉效應
有哪些令人叫絕的心理學效應
19樓:誰是楊青瑞
1.瓦拉赫效應
奧托·瓦拉赫是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他的成功過程極富傳奇色彩。瓦拉赫在開始讀中學時,父母為他選擇了一條文學之路,不料一學期下來,教師為他寫下了這樣的評語:「瓦拉赫很用功。
但過分拘泥,難以造就文學之材。」此後,父母又讓他改學油畫,可瓦拉赫既不善於構圖,又不會潤色,成績全班倒數第一。面對如此「笨拙」的學生,絕大部分老師認為他成才無望,只有化學老師認為做事一絲不苟,具備做好化學實驗的素質,建議他學化學,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子被點燃了,終於獲得了成功。
瓦拉赫的成功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學生的智慧發展是不均衡的,都有智慧的強點和弱點,他們一旦找到了發揮自己智慧的最佳點,使智慧得到充分發揮,便可取得驚人的成績。後人稱這種現象為「瓦拉赫效應」。
2.門坎效應
所謂門坎效應,是指一個人接受了較低層次的要求後,適當引導,往往會逐步接受更高層次的要求。該效應是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弗裡德曼與弗雷瑟於2023年在做無壓力屈從:登門坎技術的現場實驗中提出的。
3.共生效應
自然界有這樣一種現象:當一株植物單獨生長時,顯得矮小、單調,而與眾多同類植物一起生長時,則根深葉茂,生機盎然。人們把植物界中這種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現象,稱之為「共生效應」。
事實上,我們人類群體中也存在「共生效應」。英國「卡迪文實驗室」從2023年至2023年先後出現了25位諾貝爾獲獎者,便是「共生效應」一個傑出的典型。
4.刻板效應
社會心理學認為,那種用老眼光看人造成的影響稱為「刻板效應」。它是對人的一種固定而籠統的看法,從而產生一種刻板印象。在學校經常可見到這種現象,教師對那些天資聰穎、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臉上往往流露出喜愛的神色,並受到器重和青睞。
而天資愚笨、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則往往受到歧視,教師表現出急躁、厭煩的情緒,令人沮喪的話常掛在嘴邊。實踐證明,經常受到這種「待遇」的學生,會頓覺涼水澆身,喪失了學習信心,失掉了克服困難的勇氣,以至產生頹廢情緒。
5.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有時又稱為第一印象的作用,指的是知覺物件給知覺者留下第一印象對社會知覺的影響作用。具體說,就是初次與人或事接觸時,在心理上產生對某人或某事帶有情感因素的定勢,從而影響到以後對該人或該事的評價。所以,我們可以看出,對決策中收集正確的情報加以分析而言,這種效應是不利的。
無論第一印象是好或是壞都是片面的,不利於全面地瞭解、分析。
第一印象所產生的作用稱之為首因效應。根據第一印象來評價一個人的好壞,往往比較偏頗。如果在招聘考試和考察員工績效時,只憑第一印象,就會被某些表面現象矇蔽。
首因效應在招聘過程中主要表現有兩個方面:一是以貌取人。對儀表堂堂、風度翩翩的應聘者容易贏得主考官的好感,二是以言取人,那些口若懸河、對答如流者往往給人留下好印象。
因此在選拔人才時,既要聽其言、觀其貌,還要察其行、考其績。
6.近因效應
近因效應指的是某人或某事的近期表現在頭腦中佔據優勢,從而改變了對該人或該事的一貫看法。近因效應與首因效應是相對應的兩種效應。首因效應一般在較陌生的情況下產生影響,而近因效應一般在較熟悉的情況下產生影響。
兩者都是對人或事的片面瞭解而主觀臆斷,使得決策資訊失真。
7.暈輪效應(光環效應)
暈輪效應是指某人或某事由於其突出的特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忽視了其它的心理和行為品質。它有時會產生「積極肯定的暈輪」,有時會產生「消極否定的暈輪」,這都會干擾對資訊的評價,要克服暈輪效應就必須堅持客觀,不摻雜主觀成分。
8.蝴蝶效應
2023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洛倫茲研究「長期天氣預報」問題時,出現了疑難問題:她在計算機上用一組簡化資料模擬天氣的演變,原本是想利用計算機的高速運算來提高天氣預報的準確性。但是,事與願違,多次計算表明,初始條件的極微小差異,會導致錯誤的結論。
心理情緒也是如此,有一組漫畫顯示,一個人在單位被領導訓了一頓,心裡很惱火,回家衝妻子發起了脾氣,妻子無來由地被訓,也很生氣,就摔門而去。走在街上,一條寵物狗攔住了去路,「汪汪」狂吠,妻子更生氣啦,就一腳踢過去,小狗受到踢打,狂奔路過一個老人面前,把老人嚇了一跳。正巧這位老人有心臟病,被突然衝出的小狗一嚇,當場心臟病發作,不治身亡。
洛倫茲發現了微小差異導致的巨大反差,她用一個形象的比喻來表達這個發現,一隻小小的蝴蝶在巴西上空振動翅膀,它煽動起來的小小漩渦與其他氣流匯合,可能在一個月後的美國得克薩斯州會引起一場風暴——這就是混沌學中著名的「蝴蝶效應」。
在對人力資源的管理中,人事管理工作者如果靈活運用人事心理效應,就能充分調動下屬或人才的積極性,使人盡其才,才盡其能,從而使工作效能達到最優。
9.羅森塔爾效應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考查某校,隨意從每班抽3名學生共18人寫在一張**上,交給校長,極為認真地說:「這18名學生經過科學測定智商很高。」事過半年,羅氏又來到該校,發現這18名學生的確表現超常。
羅森塔爾效應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鳴現象。運用到人事管理中,就要求領導對下屬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別的誘導,使下屬得以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如領導在交辦某一項任務時,不妨對下屬說:
「我相信你一定能辦好」、「我想早點聽到你成功的訊息。」這樣下屬就會朝你期待的方向發展,人才也就在期待之中得以產生。
10.貝爾效應
英國學者貝爾天賦極高,有人說他畢業後若研究晶體和生物化學,定會贏得多次諾貝爾獎。但他卻心甘情願地走另一條道路,把一個個開拓性的課題提出來,指引別人登上了科學高峰,此舉被稱為貝爾效應。
貝爾效應要求領導者具有伯樂精神和人梯精神,要以單位和集體為先,慧眼識才,放手用才,敢於提拔任用能力比自己強的人,積極為有才幹的下屬創造機會。
11.鯰魚效應
從前,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魚後,如果能讓它們活著抵港,賣價就會比死魚高好幾倍,但只有一條漁船能做到帶活魚回港。後來,人們發現這條船的魚槽內不過是多了一條鯰魚而已。原來當鯰魚裝入魚槽後,由於環境陌生,就會四處遊動,而沙丁魚發現這一「異類」後,也會因緊張而加速遊動。
如此一來,沙丁魚便延長了壽命。這就是「鯰魚效應」。
運用鯰魚效應,通過個體的「中途介入」,對群體起到競爭作用,它符合人才管理的執行機制。目前,一些機關單位實行的公開招考和競爭上崗,就是很好的典型。這種方法能夠使人產生危機感從而更好地工作。
12.海潮效應
海水因天體的引力而湧起,引力大則出現大潮,引力小則出現小潮。此乃海潮效應。人才與社會時代的關係也是這樣。
社會需要人才,時代呼喚人才,人才便應運而生。對於一個單位來說,要通過調節對人才的待遇,以達到人才的合理配置,從而加大本單位對人才的吸引力。現在很多知名企業都提出這樣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
以待遇吸引人,以感情凝聚人,以事業激勵人。
13.名片效應
14.異性效應
15.責任分散效應
16.詹森效應
17.「酸葡萄」心理和「甜檸檬」心理 「
18.「南風效應」
19.心理學中的巴納姆效應
21.遷移效應
23.馬太效應
24.水桶效應
25.奮起效應
26.糖果效應
27.齊加尼克效應
28.霍布森選擇效應
29.定勢效應
30.得寸進尺效應
31.破窗效應
32. 觸控的心理效應
33.權威效應
34.邊際效應
35.投射效應
心理學的常用效應,心理學50個常見的心理效應
十大心理效應是一種心理學,涉及鳥籠邏輯 破窗效應 責任分散效應 帕金森定律 暈輪效應 霍桑效應 習得性無助實驗 證人的記憶 羅森塔爾效應和虛假同感偏差等心理效應。其中,破窗效應告訴我們任何壞事,如果在開始時沒有被阻止,形成風氣,改也改不掉,就好像河堤,一個小缺口沒有及時修補,可以崩壩,造成千百萬倍的...
請教《管理心理學》的,請教管理心理學中的組織運用是什麼意思?
你這個是課後練習題吧,找本教材答案就都有了 請教管理心理學中的組織運用是什麼意思?組織運用管理心理學解釋,是指把高階團隊和低階團隊相對已發展,舉個例子像人類是號稱地球的統治者一樣,不過人類現在不是說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不是人類現在的口號嗎,人類自我意識到人類不是唯一的還有地球上的別的生物那,能意識到不...
設計心理學實驗,設計一個心理學實驗
可以設計一份復問卷,針對吸制煙人群,內容包括煙齡 身邊是否有人吸菸 最初吸菸在什麼情況下,是否有人一起吸菸等等。另外再做一下這些被試的從眾問卷。兩份做一下相關分析應該就差不多了。不過您的題目定的範圍有點大,從您的題目看來,被試應該是全國吸菸人群,建議縮小一下範圍,省或市 你需要先說明要研究的內容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