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梅村是不是指吳三桂

2021-07-26 15:32:53 字數 1105 閱讀 2430

1樓:亦夢之城

後人對於吳三桂的評價不一,甚至兩極化。

大部分人認為,由於他作為漢人,卻與清朝勾結,導致大順政權及南明政權等漢人政權的覆亡,加上曾殺死永曆帝等明朝皇族、大臣等,故他的行為應被視為「漢奸」。因此故經常有人拿「現代吳三桂」這個稱號來攻擊對手。

也有人認為,在動盪的明清交際時代,吳三桂不過是忠於他和他家族的利益行事,所謂漢奸評價實在太過苛刻。更有人指撰寫《圓圓曲》譏諷吳三桂的吳梅村本人,最後竟然自己去做到清廷的國子監祭酒侍講,在道德高度上實在沒有資格去寫詩辱罵同樣是投清的吳三桂。

現玉田縣南部窩洛沽鎮,仍保留著完整的《吳氏家譜》,其中記載,吳三桂引清入關的原因,皆因李自成逼迫吳三桂投降,未果,一怒之下,在北京殺吳家百餘口,原文如下:「李賊進京,於宣武門外,殺吳家百餘口.....」,並未聞怒髮衝冠為紅顏。

家仇所使,這才是他引清入關的真正原因。

2樓:匿名使用者

吳三桂(2023年—2023年),字長伯。明末清初遼東人,祖籍江蘇高郵身高約合現今1.73米。

武舉出身,錦州總兵吳襄子,以戰功及父蔭授都指揮。明天啟末年曾帶二十餘名家丁救其父於四萬滿洲人之中,孝勇之舉遍聞天下,有「勇冠三軍、孝聞九邊」的美譽。曾在北京短暫逗留,遍識名公巨卿及文人雅士,吳偉業稱其為「白皙通候最少年」。

崇禎四年(1631)八月,皇太極發動「大淩河之役」,吳襄在赴援時逃亡,導致全軍覆滅,祖大壽降清,孫承宗罷去,吳襄下獄,乃擢吳三桂為遼東總兵官,鎮守山海關。史載吳三桂部「膽勇倍奮,士氣益鼓」,是明末最後一支有戰力的鐵騎部隊。

3樓:匿名使用者

吳三桂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這是個歷史遺留的問題,關鍵是看站在什麼角度去看。如果站在清朝人的角度去看,吳三桂可謂是大大的英雄,是個識時務的俊傑,在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帝煤山自縊後,能主動棄明投清,開關迎清兵,並幫助剛剛建立的大清王朝開疆擴土,征戰南北,平定內亂,可謂功之大焉。但如果站在明朝人的角度去看,吳三桂又背上了一個千古罪人的罵名,為了一個陳圓圓,為了自己的一己私憤,就不肯派兵就駕,讓自己國家的君主自縊殉國,並幫助清兵鎮壓反抗的百姓,真是毫無愛國憐憫之心,雖然作為清朝的開國功臣,位及王爵,封為平西王,後來的「三藩」之亂,被康熙皇帝平定以後,還是難逃一死的厄運。

所以,歷史人物還是讓時間去評定他。

洪承疇吳三桂施琅是不是奸人,洪承疇 祖大壽 吳三桂這三個人有什麼異同嗎?

都是啊。現在不提這些了。過去了不理,但是不要學他們。三人當中以吳三桂品德最為惡劣,反覆無常,一貫被認為漢奸 洪承疇稍好一些,畢竟是有理想的讀書人,為清朝從野蠻變為文明出了不少力 施琅則更好一些,在康熙時期清朝統一已經是大勢所趨了,談不上什麼野蠻了 思想不能太偏激,任何事情都是兩面甚至多面的,從不同的...

人品是不是就是指人人好,人品是不是就是指一個人人好?

人品就是一個人在做一件事或多個事情表現出來的讓大家讚美正能量 沒有那麼簡單就解釋得了人品。品德是一種做人的操守,而人品就是身為人應該具有的品德。人品好是對一個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評價。這要是擱在古代那就是此乃真君子也的意思。君子可是優秀的男人的尊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為人通透心思純淨,脾氣秉性也是圓...

吳尊 林依晨是不是互相喜歡啊??

只是互相欣賞。大家都是好朋友,偶而傳資訊或email.因為林依晨私下很安靜愛看書,他們在拍 東方茱麗葉 時認識,是從旅遊,食物,健康這些話題聊起。對呀,娛樂圈很複雜。當時吳尊事業才剛起步,而林依晨又準備要去紐約讀書。曾經有私下約出去吃飯,但都有助手助理在。吳尊有公開說欣賞對方孝順有內涵,工作認真,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