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形式的發展,依次經歷了,3 價值形式的發展,依次經歷了( )

2021-07-02 16:47:42 字數 5230 閱讀 9712

1樓:

價值形式的發展和貨幣的產生

價值形式是商品價值的表現形式,也就是交換價值。由於商品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二因素,因此它也就相應地具有自然形式和價值形式兩種表現形式。作為它的自然形式,也就是使用價值的表現形式,是指商品的種類、形狀、效能等,以及與此相關的商品的用途。

而作為它的價值形式,作為抽象勞動的凝結和一定的社會關係,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孤立的一個商品,不可能通過自身表現自己的價值,只有通過商品與商品的交換才能得到表現。貨幣出現以後,一切商品的價值都用貨幣來表現,這是價值形式長期發展的結果。

與商品交換的發展相適應,價值形式的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

1 簡單的或偶然的價值形式

●簡單價值形式的概念

簡單的或偶然的價值形式,即一種商品的價值簡單地、偶然地表現在與它相交換的另一種商品上。這種價值形式是與原始社會末期出現的物物交換相聯絡的。例如:

牧人的1只綿羊與鐵匠的2把斧子進行的交換。

●產生時間與經濟背景

這一價值形式反映了第一次社會大分工,即農業與畜牧業的分工以前,原始社會末期偶然的交換關係,因為當時的社會生產力十分落後,很少有剩餘產品,不可能有經常的交換。

在這種價值形式中,等式兩端的商品處於不同的地位,起著不同的作用。等式左端的商品「綿羊」處於主動地位,它的價值在斧子這一商品上相對地表現了出來,是價值被表現的商品,處在相對價值形式上。等式右端的商品「斧子」則處於被動地位,用它自己的商品體表現出「綿羊」的價值,起著等價物的作用,處於等價形式上。

●相對價值形式的概念

處於相對價值形式上的商品的價值,相對地表現在處於等價形式上的商品的使用價值上。之所以能夠如此,是因為它們都是勞動的產品,都耗費了抽象的一般人類勞動,都具有價值。從量的方面來考察,處於相對價值形式上的商品的價值量相對地表現在處於等價形式上的商品的使用價值量上;商品的相對價值量取決於相交換的兩種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量之間的比例關係。

例如在 「1只綿羊=2把斧子」的等式中,假定生產1只綿羊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量為200小時,生產1把斧子的社會必要勞動量為100小時。如果生產1只綿羊的社會必要勞動量不變,而生產1把斧子的社會必要勞動量減少到50小時,這樣,就有1只綿羊=4把斧子。可見,相對價值形式價值量的變化取決於等式兩邊商品價值量的變化,因此,這只是一種相對的價值量,即價值量的相對錶現,而不是其絕對的表現。

●等價形式的概念

就是某種商品充當價值的代表能夠與另一種商品直接相交換的形式,這樣的商品叫做等價物,也稱為價值鏡,即反映處於相對價值形式上的商品價值的一面鏡子。

●等價形式具有三個特點:

第一,使用價值成為價值的表現形式,即處於等價形式上的商品是用它的使用價值作為價值的表現形式,或者說,它是用自己的使用價值作為價值的化身來表現其他商品的價值。

第二,具體勞動成為抽象勞動的表現形式。處於等價形式上的商品,本身也是一定的具體勞動的產品,但由於它處於等價形式的地位,成為表現其他商品價值的材料,因此生產這種等價物的具體勞動也就成為抽象勞動的表現形式。

第三,私人勞動直接成為社會勞動的表現形式。在商品經濟中,生產各種商品的勞動都是私人勞動,同時由於它們都是社會分工體系中的一部分,因此,又都是社會勞動。但是,由於生產商品的勞動的社會性,只有當這種商品能夠用於和其他商品相交換時,才會得到社會的承認。

處於等價形式上的商品,作為能夠直接和其他商品相交換的等價物,它所包含的私人勞動,也就成為直接社會形式的勞動。

●相對價值形式與等價形式是對立統一關係。

二者的統一表現在:它們互相依存,少了一方就不成其為價值形式了。

二者的對立表現在:在同一價值關係表現中,處於等式兩邊的商品都只能或者處於相對價值形式上,或者處於等價形式上,而不能同時既處於相對價值形式上,又處於等價形式上。

●簡單價值形式的本質和矛盾

在簡單的或偶然的價值形式中,商品的內在矛盾轉化為外部矛盾,表現為兩種商品之間的關係。處在相對價值形式上的商品,只是當作使用價值而存在,其價值要通過另一個商品來表現;處於等價形式上的商品,只是當作價值而存在,其使用價值變成了表現另一個商品價值的材料。這裡已經孕育了貨幣產生的胚芽。

由於簡單的或偶然的價值形式是發生在原始社會末期的偶然交換,是物與物的交換。因此,在這種形式下,還不能充分表現價值作為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凝結物這一本質,在量上也不可能準確地反映雙方生產產品的實際勞動耗費。簡單的或偶然的價值形式隨著交換的發展,必然進一步要向更高的價值形式發展。

2 總和的或擴大的價值形式

●總和的或擴大的價值形式的概念

即一種商品的價值表現在與它相交換的一系列商品上。

●產生時間和經濟背景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特別是原始社會末期第一次社會大分工——農業和畜牧業分工的出現,原始公社之間以至公社內部的產品交換變得比較經常了,一種商品已經不是偶然地和另一種商品相交換了,而是與許多種商品經常交換。這樣一來,價值的表現也就由簡單的或偶然的價值形式發展到總和的或擴大的價值形式。總和的或擴大的價值形式實際上是許多個簡單價值表現的總和,或簡單價值表現的擴大。

●擴大價值形式的本質和矛盾

這一價值形式反映了日益擴大的商品交換關係。在這一價值形式中,處於相對價值形式上的商品,其價值被表現在一系列商品體上,使它真正成為無差別的人類勞動的凝結。與此相適應,處於等價形式上的商品,則是一系列的特殊等價物。

處於等價形式上的各種商品的具體勞動,現在成為一般人類勞動的各種特殊的表現形式。各種商品交換的比例和它們包含的勞動量的比例已比較接近起來了。

商品的價值在總和的或擴大的價值形式中,雖然比在簡單的或偶然的價值形式中表現得較為充分,但還存在著缺點和侷限性:各種商品的價值仍然沒有一個共同的、統一的表現,因為每一種商品的價值表現形式,都是一個不同於任何別的商品的價值表現形式的無窮無盡的系列,它們還沒有一個一般的、為大家所公認的等價形式。這個缺點表明,在總和或擴大的價值形式中,商品的相對價值表現仍然是不完全和不充分的。

總和的或擴大的價值形式的這個缺點,在交換中就暴露出來了。例如,有綿羊的人希望用綿羊去換斧子,但有斧子的人卻需要上衣,而有上衣的人卻需要布。如果有布的人正好需要綿羊,則有綿羊的人要經過用綿羊換布,再用布換上衣,最後才能用上衣換到斧子。

如果有布的人不需用綿羊,那麼交換還會遇到困難,以致於綿羊交換不出去,綿羊的價值得不到實現。以上這種困難表明,商品經濟的矛盾隨著交換的發展而日益加深,商品的價值形式必須隨著商品交換的發展而進一步發展。

3.1.3 一般價值形式

●一般價值形式的概念

一般價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價值都統一地表現在從商品世界分離出來充當一般等價物的某一種商品上。

●產生時間及經濟背景

第二次社會大分工(農業、畜牧業與手工業分工)出現以前,隨著社會分工的擴大和交換的發展,逐漸從無數商品中分離出一種商品來,其他一切商品都需用和其交換,通過它來表現自己的價值,並且在換到這種商品以後,能用這種大家都願意接受的商品去換到任何自己所需要的商品。這樣一來,總和的或擴大的價值形式便過渡到一般價值形式。

●一般價值形式的本質

從總和的或擴大的價值形式過渡到一般價值形式是一次質的飛躍,它使商品之間直接的物物交換發展成為以一般等價物為媒介的商品交換。在簡單的價值形式和擴大的價值形式下進行的商品交換,都是直接的物物交換,不適應商品交換進一步發展的需要。隨著商品交換的進一步發展,某種商品自發地從商品世界分離出來充當一切商品的一般等價物,於是產生了一般價值形式。

在一般價值形式中,處於等價形式上的惟一商品,就成了其他一切商品價值的一般等價物。這種商品的使用價值,成為商品價值的一般形式;生產這種商品的具體勞動,成為抽象勞動的一般形式,它可以和其他一切勞動相對等;生產這種商品的私人勞動,直接當作一般的社會勞動而存在。在這裡,商品的價值作為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凝結的這種性質便完全地、充分地表現出來了。

●一般價值形式的矛盾

一般等價物的出現,克服了總和的或擴大的價值形式的缺點和侷限性,大大地促進了商品交換的發展。但是,在這種價值形式中,一般等價物還沒有固定在一種商品上面。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可能是各種各樣的。

在歷史上充當過一般等價物的商品有貝殼、布帛、牛、羊、獸皮、鹽等等。由於一般等價物的不固定、不統一,隨著商品交換範圍的擴大而日益顯露其不適應性,給商品交換帶來了新的困難。隨著商品交換的範圍突破了地區的界限,適應商品交換髮展的要求,一種新的價值形式——貨幣,便應運而生了。

4 貨幣價值形式

●貨幣概念

貨幣是一般等價物最終固定在**、**等***上,這些***就成為貸幣商品

●產生時間及經濟背景

這種價值形式產生於手工業與農業和畜牧業分離的第二次社會大分工之後。

●貨幣價值形式的本質

貸幣價值形式與一般價值形式並沒有本質區別,所不同的地方僅僅在於等價物已經固定地由金銀等***來充當了,金銀等***排除了一切其他商品而取得了單獨表現價值和抽象勞動以及直接代表社會勞動的獨佔權。

●貨幣與**

在貨幣價值形式中,處於相對價值形式上的商品,是用金銀等***貨幣來表現自己的價值。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就是商品的**。因而,商品的相對價值形式便轉化為**形式。

處於等價形式上的貨幣,便成為社會公認的惟一的一般等價物。

●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

金銀能夠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並不是由於金銀有什麼神祕的地方,而是因為***本身也是商品,也具有價值。同時,***還具有最適合充當貨幣材料的自然屬性:一是體積小、價值大,便於攜帶和收藏;二是不易變質和磨損,便於長期儲存;三是硬度小,質地均勻,便於分割和合並。

因此,馬克思指出:「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馬克思:

《資本論》第1卷,《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07頁。)

●貨幣價值形式的矛盾

價值形式的發展過程表明,貨幣是商品交換過程發展到一定階段的自發產物,是商品內在矛盾發展的必然結果。隨著貨幣的出現,整個商品世界分成了兩極:一極是各種各樣的商品,它們都作為特殊的使用價值存在,要求轉化為價值;另一極是貨幣,它直接作為價值的化身而存在,隨時可以轉化為任何一種有特殊使用價值的商品。

這樣就使原來商品內部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表現為外部的對立,即表現為商品和貨幣的對立了。貨幣出現以來,所有的商品都必須換成貨幣,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決,具體勞動才能轉化為抽象勞動,私人勞動才能取得社會的承認而表現為社會勞動。因此,貨幣成為社會財富的一般代表,成為商品世界中至高無上的權威。

在這種情況下,許多人拜倒在它的腳下,把它看作是決定自己命運的神祕莫測的力量,就形成了所謂貨幣拜物教。

● 貨幣的本質

價值形式的發展過程,表明貨幣也是一種商品,作為商品,它與普通商品一樣,也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但是,貨幣又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貨幣的這種一般等價物作用使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生產關係必須通過貨幣才能表現出來。

因此,貨幣是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體現著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經濟關係。

的發展經歷了哪幾個時期

計算機發展的幾個階段 eniac誕生後短短的幾十年間,計算機的發展突飛猛進。主要電子器件相繼使用了真空電子管,電晶體,中 小規模積體電路和大規模 超大規模積體電路,引起計算機的幾次更新換代。每一次更新換代都使計算機的體積和耗電量大大減小,功能大大增強,應用領域進一步拓寬。特別是體積小 低 功能強的微...

佛教在中國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哪階段哦

這種時候,往往還有另外一種可能,不知道你想過沒有,很多事情並不是你努力就能做成的,還要看天勢地力人和要看自身的條件,多方面條件都成熟的時候才可能達成你的願望。如果讓我把佛教在中國的發展分三個階段的話,那我會這麼來分 一 傳入階段.漢明帝永平十年是佛教傳入之年。建造了中國第一座佛寺 白馬寺。也有了中國...

貨幣形態的發展演變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實物貨幣階段 金屬貨幣階段 代用貨幣階段 信用貨幣階段 電子貨幣階段 貨幣形式的演變經歷了哪些階段?經歷了實物貨幣 金屬貨幣 紙幣 信用貨幣 電子貨幣五個階段 1 實物貨幣 是以自然界存在的物品或人們生產的物品充當貨幣材料的貨幣形式。中外歷史上實物貨幣種類很多,中國歷史上影響較大的實物貨幣有貝類 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