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孤桐》主要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抒情 詩寫出了桐樹怎樣

2021-06-18 07:50:46 字數 3426 閱讀 6377

1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瞭解了王安石積極變法的經歷,瞭解了他的思想性格,瞭解了他生活的時代背景,就不難把握此詩的主題。王安石在這首詩中借「孤桐」以言志,孤桐即為他的人格寫照:儘管在變法中,他受到種種打擊,但他志存高遠,正直不屈;經歷的磨難越多,鬥志越堅;為了天下蒼生,不惜粉身碎骨,拔地幾百尋的孤桐,之所以巋然屹立,**凌霄,是因為它「得地本虛心」,善於從大地汲取養分和力量。

如果離開大地,它一刻也活不下去,更別想「孤高几百尋」了。猶如希臘神話中力大無比的英雄安泰,離開了大地,就失去了力量的源泉,終於被他的敵手扼死一樣。由此我們想到,任何英雄豪傑都是從群眾中產生的,他的力量來自群眾。

離開了群眾 (大地),再偉大的英雄也將一事無成。

這是一首借物言志的詩,是詩人表明立志改革決心的宣言書。以形象的孤桐自喻,卻給人以堅定親近之感,令人讚佩,崇敬之心油然而生。

2樓:匿名使用者

王安石在這首詩中借「孤桐」以言志,孤桐即為他的人格寫照:儘管在變法中,他受到種種打擊,但他志存高遠,正直不屈;經歷的磨難越多,鬥志越堅;為了天下蒼生,不惜粉身碎骨,拔地幾百尋的孤桐,之所以巋然屹立,**凌霄,是因為它「得地本虛心」,善於從大地汲取養分和力量。如果離開大地,它一刻也活不下去,更別想「孤高几百尋」了這是一首借物言志的詩,是詩人表明立志改革決心的宣言書。

以形象的孤桐自喻,卻給人以堅定親近之感,令人讚佩,崇敬之心油然而生。

孤桐 王安石

3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瞭解了王安石積極變法的經歷,瞭解了他的思想性格,瞭解了他生活的時代背景,就不難把握此詩的主題。王安石在這首詩中借「孤桐」以言志,孤桐即為他的人格寫照:儘管在變法中,他受到種種打擊,但他志存高遠,正直不屈;經歷的磨難越多,鬥志越堅;為了天下蒼生,不惜粉身碎骨,拔地幾百尋的孤桐,之所以巋然屹立,**凌霄,是因為它「得地本虛心」,善於從大地汲取養分和力量。

如果離開大地,它一刻也活不下去,更別想「孤高几百尋」了。猶如希臘神話中力大無比的英雄安泰,離開了大地,就失去了力量的源泉,終於被他的敵手扼死一樣。由此我們想到,任何英雄豪傑都是從群眾中產生的,他的力量來自群眾。

離開了群眾 (大地),再偉大的英雄也將一事無成。 這是一首借物言志的詩,是詩人表明立志改革決心的宣言書。以形象的孤桐自喻,卻給人以堅定親近之感,令人讚佩,崇敬之心油然而生。

4樓:浩然正氣噢

《孤桐》賞析

王安石天質自森林,孤高几百尋。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虛心。

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

明時思解慍,願斫五絃琴。

註釋--

天質:天生的性質。

森森:樹木茂盛繁密貌。

尋:古代度量單位,八尺為一尋。

凌霄:形容桐樹長得高,接近了雲霄。

明時:政治清明的時代。

慍:疾苦、怨憤。

五絃琴: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據《孔子家語》記載:帝舜曾一面彈著五絃琴,一面唱「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

譯文--

梧桐樹天生就能長得茂盛繁密,巋然屹立,拔地高達幾百尋。接近了雲霄,也不屈服,這是由於深深紮根大地的緣故。歲月越久根越壯實,太陽越熾烈葉子越濃密。

清明盛世,也想著解決民間疾苦(象帝舜撫琴唱的那樣),願被砍伐製作成五絃琴。

嶧陽孤桐是鄒魯文化的一個重要符號。它最早見於《尚書·禹貢》,「嶧陽孤桐」,即禹時嶧陽孤桐為該地百姓獻給大禹的貢品。漢劉會《鄒山記》有「嶧山之陽,特生桐,中琴瑟。

」另,《詩徑》,「春秋三傳」、《史記》及後代典籍亦多作如是記載,遂為歷代詩人墨客歌詠之。如唐李白《琴贊》:「嶧陽孤桐,石聳天骨。

根老冰泉,葉苦霜月。斫為綠綺,微聲粲發。秋風入松,萬古奇絕。

」嶧山現存石刻中有「高風亮節」四字,為北宋書法家黃庭堅所書,據說是讚揚王安石品格的。

王安石任北宋神宗的宰相,力主改革,推行新法,雖遭遇到很大的阻力,仍然銳意改革,毫不猶豫,堅決推行新法。在這種背景下,王安石寫了這首詩。現在,來分析一下這首詩可能的思考寫作過程,從中體會一下如何寫詩。

寫詩,首先要立意。按照當時的情形,這首詩的立意是什麼呢?當然應該表達作者的情懷和意志。

這就要描寫自己的形象、正直的品格、推行新法的堅定的決心和意志,表現自己要通過變法革新幫助皇帝消除民眾的不滿情緒,創造一個較為和諧安定的社會的願望和理想。

其次是構思。依據立意構思,要考慮取象、全詩的整體結構、意脈、韻味、表現手法,等等,在頭腦中繪出這首詩的藍圖。構思中,首先是取象。

作者經過思考,認為自己與「孤桐」很相像,於是決定以「孤桐」為象,來寫這首詩。當然也要考慮到表現手法、全詩的結構。由於取象孤桐,是物象,就須考慮運用託物言志的表現手法,併兼及抒情;其次是結構,就得是描寫與抒情相結合,各用幾句幾聯,這樣,一首詩的大體情形就定下來了。

按照這樣的構思,開篇就得描寫孤桐。所以詩的開篇這樣寫道:「天質自森森,孤高几百尋。

」這一聯寫出了孤桐的一個特徵,靠環境和自己的努力,長得高大挺拔;第二聯「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虛心」,繼續寫孤桐的特徵,即正直偉岸,中間虛心;第三聯「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依舊繼續寫孤桐的特徵,在陽光照射下,孤桐更茂盛強壯,樹陰更濃。這三聯都是描寫孤桐形象的。而第四聯「明時思解慍,願斫五絃琴」,則是寫孤桐的理想和抱負的。

這樣,這首詩,就按照構思的路子完成了全篇。

這首詩的結構就沒有運用律詩「起、承、轉、合」的一般結構,而是採取了由描寫和抒情兩部分相結合的方法寫來,結構簡單明瞭。這首詩的意脈更是十分清楚的。這就是前三聯從不同方面來描寫孤桐,最後一聯抒情,描寫與抒情緊密結合起來。

這首詩中充滿了正氣,具有了正氣磅礴的氣象。詩中也頗具韻味,因為詩中本沒有寫人,而是寫的孤桐,寫了孤桐的挺拔、正直、茂盛、虛心等特徵,還運用典故寫出它的理想、志向等情形。但誰都知道,詩中所寫之物,實際上都是託物寫人的。

再由孤桐聯想到人,就體會到詩的韻味了。原來這首詩是王安石通過寫孤桐,表現自己在改革中,雖然遭遇到很大阻力,但仍然要憑藉自己的正直虛心、堅強有力、品格端正,把新法堅決推行下去的決心和意志。

詩中運用的典故尤其有韻味。「五絃琴」實際是運用了兩個典故,一個是《孔子家語•辨樂解》中說到的虞舜彈五絃琴唱《南風》詩,其意為南風多麼和暢啊,它會消除百姓的怨恨。另一個是《後漢書•蔡邕傳》記載,吳地人用桐木燒火做飯,蔡邕從火裡搶出一根桐木,用它做了一把琴,因琴尾部的木材被燒焦,故稱焦尾琴,琴聲特別優美。

這兩個故事,透露出孤桐的內在氣質、品格。由桐及人,可以知道,這首詩中蘊含的深厚意義,即在詩人身上寄寓的高尚人格、正義的革新理想和高尚的情懷。

從以上的體會,可以悟出一些寫詩的道理,即首先立意,然後構思、取象、安排結構,考慮意脈、氣象、表現手法、語言等等,再寫出初稿,反覆修改。知此,並付諸實踐,會有很大益處的。成熟的作者當然不用費此周折了。

柳詩運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來表達思想感情

5樓:北京王嘉化妝學校

恰當。柳詩寫作者希望自己能分身為千億個人,站在每一座山峰上遙望故鄉,想像大膽而新奇。陸詩將這一手法借用過來,希望每一株梅樹前都能站著一個自己,不僅十分生動地表達了自己對梅花的熱愛,甚至比柳詩更顯貼切自然,堪稱「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文段主要採用了什麼表現手法來表現鮑叔牙的特點

鮑叔牙的特點 知人善薦。文段主要採用 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表現手法來表現鮑叔牙的特點。中國文學的特點?一 注重情感 1 中國古代古典文學具有強烈的情感特徵。對於詩文的評價,文人也總喜歡首先從 性情 或 性靈 來著眼,把有無強烈的抒情的感動,提高為衡量文學的價值 區別文學與非文學的首要標識,這在...

朱光潛在咬文嚼字中闡述觀點的時候,主要用了什麼論證方法

論證方法以舉例論證為主 朱光潛 1897年 1986年 字孟實,安徽省桐城縣 今樅陽縣麒麟鎮岱鰲村朱家老屋人 現當代著名美學家 文藝理論家 教育家 翻譯家。唯物辯證法的觀點,方 有哪些 一 觀點 世界物質統一性的觀點,包括物質論和意識論及其辯證關係論 聯絡和發展的觀點 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徵 關於對立統...

作者主要用了哪些手法來刻畫娜塔莎的形象,請結合課文具體分析

作者主要通過了形象和心理描寫刻畫娜塔莎。學習文學的意義有哪些 一 意義 1 提高自身氣質和文化修養。所謂 腹有詩書氣自華 說的就是這個意思。2 豐富精神生活,提高生活品質。3 提高對世界以及民族文化的瞭解以及對事物的認知二 文學 文學是語言文字的藝術,是社會文化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是對美的體現。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