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明朝皇帝的女兒要加封后才是公主

2021-06-16 10:50:54 字數 4194 閱讀 2500

1樓:三隻腳的大烏鴉

公主和親王都是爵位,法律上必須要加封才有。明代皇帝的兒子一般生下來都封親王,女兒生下來都封公主。但親王公主不是一輩子的,如果親王和公主犯了罪什麼的,可能會被降爵甚至剝奪爵位,剝奪爵位後就是平民了,不能再稱為公主,只能稱民女。

2樓:life深陷其中

不是的,人們常說的帝王之傢什麼的都是傳言或報怨,這些都是爵位,也分三六九等,不容易得到的。朱元章那麼多兒子,真正權力大的有幾個,像親王只比太子低,怎麼可能皇帝兒子都是親王,這麼說的話皇叔地位是不是要比皇帝的兒子地位高,宗室那麼多人想一想也不可能都給予很高的地位。

3樓:昊天皇帝

無論哪個朝代哪國都一樣。皇家男孩出生只能稱:皇子。

女孩出生只能稱:皇女。無論男女都可以尊稱:

殿下。只有封了封號的才能稱呼封號。比如男子封號:

皇太子、親王、郡王、公、侯、伯、子、男。女子封號:公主、帝姬、郡主、翁主、縣主。

才能稱呼封號。皇女要冊封公主才能稱呼:公主。

歷朝歷代無論哪國都一樣。

4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醫療水平低下,即使是皇家,新生兒夭折率也很高。史書中屢屢看到早殤等記載。

這些孩子甚至沒有來得及命名,更不要說封號。

5樓:南魏王

其實不止明朝,皇帝這麼多兒子女兒就算是皇帝認識,那麼其他的大臣太監呢?給他們一個封位不僅可以衣食無憂而且在這塊他們爸爸的土地上拿出封封的聖旨或印什麼的,誰敢不聽誰敢不從?

6樓:澤蘭蕙草

親王是要封的,不是每一位皇子都能被奉為親王,皇帝的女兒生下來是叫公主,但公主的封號是要皇帝賜封的,不是說公主一生下來就有封號。

7樓:匿名使用者

加封后才有爵位,才能為世人所知,相當於認可一樣

8樓:匿名使用者

指的是擁有封地。

比如兒子封為某某王,女兒封為某某公主。這些封號和食邑都是後封的。

9樓:戊俠

有的還只封個郡主呢!

還是補一下歷史知識吧。

10樓:寒山溫舍

更加體現了皇權的尊貴和榮耀

11樓:環梓暄

公主,是中國古代對皇女、王女、宗女封號,要冊封后才能成為公主

12樓:花山飛澗

皇帝女兒生下來就是公主,但只有皇帝親封后才有相應待遇。就像考過了什麼資格認證,但是隻有什麼公司聘用了才有相應待遇。

13樓:匿名使用者

會加封號,然後會有賞賜

皇帝的女兒為什麼要叫公主?

14樓:375恫上肯賬

《學生辭源》:【公主】帝王的女兒。周代時,君主的女兒出嫁,君主自己不主婚,而讓同姓者主之,故稱為公主。

秦漢以後,君主嫁女,使三公(司馬、司徒、司空)主之,也稱公主。《學生辭海》:【公主】君主帝王之女。

《辭海》99年版:【公主】帝王,諸侯之女的稱號。始於戰國。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公叔為相,尚魏公主。」又《史記·李斯列傳》:

「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公子。」漢制:皇帝之女稱公主,帝之姊妹稱長公主,帝姑稱大長公主。

歷代沿稱。採納哦

15樓:侵略地球5屙

公主本是中國古代對於皇女的稱號。公主通常有封號、封地。她們的封地常稱作湯沐邑。

後來朝鮮君主嫡女和越南君主女兒的稱號也稱公主。 在中國,最早周朝是稱周天子的女兒為王姬。公主這名稱則是從春秋戰國時開始的。

《史記·呂后本紀》裴駰集解引如淳曰:「《公羊傳》曰『天子嫁女子於諸侯,必使諸侯同姓者主之』,故謂之公主。」當時各諸侯國的諸侯都稱為公,周天子把女兒嫁給諸侯時,自己不主持婚禮,而叫同姓的諸侯主婚。

「主」就是「主婚」之意,所以因為是諸侯主婚,天子的女兒就被稱為「公主」了。當時諸侯的女兒也被成為「公主」,也稱「郡主」。 《史記·吳起列傳》說「公叔為相,尚魏公主。

」意思是公叔當了國相,娶魏國諸侯的女兒。《史記·六國所表三》「(秦)初以君主妻河。」這裡的君主就是公主。

妻河就是嫁給河伯為妻。古書上也常簡稱為主。 從西漢開始,只有皇帝的女兒才能稱為「公主」,諸侯王的女兒則稱為「翁主」。

同時,因和親等緣故出嫁的宗女或宮女,往往也加封為公主,如唐朝的文成公主。顏師古在《漢書 高帝紀下》「女子公主」條下解釋說:「天子不親主婚,或謂公主;諸侯王即自主婚,故其主曰翁主,翁者,父也,言父自主其婚也。

亦曰王主,言王為其主婚也。」這樣,翁主就比公主低了一個等級。也是從漢代開始,皇帝的姐姐稱為「長公主」,先皇帝的姐妹為大長公主,加上「大」「長」的字樣是表示尊崇。

那時公主都有封邑,且由皇帝賜給甲第,就是上等的華麗住宅。還有山莊、園林、允許設府自置官吏。這種官吏叫家令、私府長、家丞、食官等等。

歷代公主待遇很豐厚,特別漢成帝時,公主和侯王一起侵佔了數量極大的田地和奴婢,影響了皇權的安定。所以綏和二年(公元前7年)漢哀帝下詔公主佔田不得超過三十頃,奴婢不得超過一百人。 東漢時的公主一般是「縣公主」,如漢光武帝的女兒為舞陰公主、涅陽公主等等,舞陰和涅陽都是縣名;漢明帝女兒封隆慮公主、武安公主、獲嘉公主等等。

這些名字都是縣名。獲嘉地名來自漢武帝時,劉徹巡視至河東新中,接東越戰場喜報,改地名為獲嘉。像著名的漢武帝姑姑劉嫖封號館陶公主,就在河北,現在還有館陶縣。

漢代的王的女兒被稱為「任」(這是什麼怪名字啊!),如《漢書 王莽傳》說:「其女皆為任。

」古書的研究者認為「任」其實是當時女子爵位的稱呼。 王莽篡漢自立之後,為了表示於漢朝不同,把「公主」的稱號改為「室主」。 晉朝的公主則是「郡公主」,因為公主封號之前是郡名,如晉武帝的女兒為平陽公主。

這樣的「縣公主」和「郡公主」也可以簡稱為「縣主」和「郡主」,所以兩漢到晉的縣主和郡主都是皇帝的女兒。 到了隋唐時期,太子和諸王的女兒也封郡、縣,但不能稱為公主,太子的女兒為郡主,諸王之女為縣主;明清兩代親王的女兒為郡主,郡王的女兒為縣主。唐高宗是專門下詔書規定,皇帝的女兒出嫁教「出降」或「下降」,而諸王之女出嫁只能叫「適」,娶公主稱「尚主」,娶諸王之女只能叫「娶」。

北宋徽宗時崇尚周代古制,曾恢復古稱。改公主為帝姬。宋徽宗最寵愛的女兒就叫柔福帝姬。

北宋滅亡後,南宋又恢復公主的稱號。 金代由女真人建立,也想模仿漢族王朝的公主制度,把皇帝女兒稱為公主,但有的金帝(海陵)卻把皇帝的小老婆也都封為「公主」,使得當時的人搞不清楚那個公主是皇帝女兒,那個是皇帝老婆。所以當時的漢人笑話女真人是沐猴而冠,不懂禮制。

明朝時,皇帝的姑母稱大長公主,皇帝的姐妹稱長公主,皇帝的女兒稱公主,親王的女兒稱為郡主,郡王的女兒稱為縣主。略同於唐朝。 清朝於清太宗的崇德元年(一六三六年)開始始仿明制,皇帝女兒開始稱為「公主」,通常皇后所生之女稱「固**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養女,稱「和碩公主」,固**主是清朝公主的最高等級。

兩種封號強調了嫡庶之別,但也有例外情況。 公主的丈夫都稱作是駙馬。駙馬原是官名。

叫駙馬都尉,是漢武帝時初設的。《漢書·百官公卿表》說「駙馬都尉,掌駙馬,武帝初置。」顏師古注說「駙,副馬也,非正駕車,皆副馬。

」原為近侍官的一種。三國時玄學家何晏尚金鄉公主,魏文帝讓他做駙馬都尉,從此以後,皇帝的女婿照例授駙馬都尉的官職,簡稱駙馬。於是,就成了虛銜,變為一種專用稱號了。

公主的丈夫還有個別稱「粉侯」,這個名稱起源於三國時候的名士何晏,何晏尚魏國的金鄉公主,賜爵為列侯,因為何晏面如傅粉,所以人們稱他為粉侯,後來成了駙馬的別稱,並由此引申出去稱駙馬的父親為「粉父」,駙馬兄弟為「粉昆」。 等級與封號 皇帝之女稱公主,姊妹稱長公主,姑母稱太長公主。有時,皇帝最大的女兒也稱長公主。

嫡出長公主有時也會被晉一級加封,比如唐高宗就將同胞姐姐東陽公主加封為太長公主而不是長公主。北宋徽宗時期,曾一度改公主為「帝姬」。 公主的封號有三種,彼此等級相同:

以國名:如寧國公主,霍國公主。 以郡名:

稱xx郡公主,如新城公主、長樂公主。但值得注意的是,此處的郡公主簡稱為公主,而不是「郡主」。 以美名:

以各種褒義詞命名,比如安樂公主、太平公主。 而清代,皇后的女兒被稱為固**主,滿語為「國、至尊」。而妃嬪生出的女兒為和碩公主,意為「一方」。

16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叫「母主」不好聽

17樓:崩潰n鐅

有封號封地的皇室女子稱公主、縣主、郡主,沒有封號的稱帝姬、宗姬。

18樓:bc侖

因為古代最大的官是xx公, 而公主就是壓了群官的意思.....

在武俠世界裡,如果皇帝的女兒是個俠女,皇帝要將女兒嫁給大臣的兒子,是否就算公主和大臣兒子真心相愛

你是在複寫 嗎,哈哈,隨口制問問,我挺喜歡看武bai俠 的。先不說大臣願du不願意,皇帝如果 zhi下決心要把公主嫁 dao給大臣兒子,他也不敢抗旨是不。再說了,和皇家聯姻這種事,對大臣的好處實在是太多了,也沒有拒絕的理由吧。和皇帝做親家啊,有百利而無一害,是不。沒有反對的理由吧 大臣的兒子在皇上面...

關於明朝的滅亡和反清復明,為什麼明朝滅亡後,一直都有人要反清復明?

明朝滅亡其實朱元璋就自己埋下了滅亡之筆,他廢除了丞相,這樣很多事情就全集中於皇帝一人,集權制得到強化,但是永樂皇帝和接下來的皇帝就沒有朱元璋那種幹勁,畢竟這些人過慣了優渥的生活,當皇帝其實很累的,每天七點多就上早朝,然後七七八八批改全國大小奏章,於是永樂帝就設立了內閣制,輔佐皇帝辦公,但是內閣權利的...

為什麼明朝繼朱元璋朱棣後都沒什麼像樣的皇帝

其實總體上講,明朝的皇帝都不怎麼樣。從根上就不行,民間有句話叫黃鼠狼下耗子,一窩兒不如一窩。不過具體分析的話,根本原因在國庫和皇帝的私庫分不清,賦稅每年翻番的變動。信任宦官,寵信後宮外戚,這都是原因。在明朝最突出的問題就是黨爭的問題,是最為嚴重的。特務機構的橫行是一大特點了,皇帝不信任大臣,大臣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