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妮可
“公公不進兒媳房,大伯不坐弟媳床”。從字面上理解,我們可以看出這句俗語,是一句勸誡警示人們的俗語。大概意思為當公公的是不能隨意進出兒媳婦的房間,而當大伯的更是不能隨意去坐弟媳婦的床。
為什麼要這麼講呢?
公公不進兒媳房:
其實這句話是很好理解的,在我們中國自古以來都是講禮儀道德的國家,男女有別,男女授受不親這些都是我們從小都要學到的。兒媳雖然叫公公為爸,但是其實兩個人是沒有一丁點血緣關係的,所以有時候該回避的還是要避諱一下!
兒媳婦畢竟不是自己的親閨女,沒有什麼事的話最好不要隨便進出媳婦的房間,一來容易讓兒媳婦討厭你,二來容易被外人看到會說閒話。尤其是兒子常年出去打工在外。一個老公公經常去兒媳婦的房間的話,傳出去會被別人笑掉大牙的。
就算你身正不怕影子斜,但是農村的七大姑八大姨,農閒的時候可是最喜歡捕風逐影,討論這些話題的,一旦傳出去你就是跳到黃河也洗不乾淨了。所以就有了公公不進兒媳房的俗語。
大伯不坐弟媳床:
同樣的道理,弟媳婦和公公也是沒有血緣關係的,雖說親弟兄血濃於水,但是你們關係再好,和弟媳婦還是要保持一定的距離!一來你沒事去坐人家的床,人家會討厭你,二來人家也怕被別人說閒話。尤其是兄弟不在家的話,別說去坐床,就是臥室也是不能隨意進的。
被外人看見傳出去的話,那就很容易造成矛盾的。所以就有了大伯不坐弟媳的床。
2樓:幸運的嗯啊哈
公公和兒媳本就不是原生家庭的。再說兒媳是個女的,你一個做老人的進人家臥室幹啥,這個問題太好解釋了,還用問麼?簡單的說就是為了避嫌唄。做老人的不能為老不尊。
如果是進客廳那是可以的,比如給兒子家送個菜,或者找兒子有事,或者老兩口去看孫子。
3樓:貓
在我們中國自古以來都是講禮儀道德的國家,男女有別,男女授受不親這些都是我們從小都要學到的。兒媳雖然叫公公為爸,但是其實兩個人是沒有一丁點血緣關係的,所以有時候該回避的還是要避諱一下!
4樓:伴你一生如風
我們知道在古代,女子都非常看重自己的名聲,尤其是宋代以後的封建社會裡,要求女子足不出戶,不與外人接觸。而閨房和臥室床上這種地方非常私密的地方, 除了自己的丈夫之外,其他的任何人都不進入接觸,包括自己的公公或者丈夫的哥哥在內。
5樓:一起吃麵嗎
當然是為了避諱了,不管什麼時候公公進兒媳房都是不合適的。
6樓:咖啡要加冰
從字面上理解,我們可以看出這句俗語,是一句勸誡警示人們的俗語。
7樓:進擊的巨人
還用問麼?簡單的說就是為了避嫌唄。做老人的不能為老不尊。
8樓:仙女本仙不接受任何形式的任何反駁
主要是避嫌,畢竟傳統觀念對三綱五常很看重。
9樓:
兒媳雖然叫公公為爸,但是其實兩個人是沒有一丁點血緣關係的,所以有時候該回避的還是要避諱一下!
農村俗語“公公怕進兒媳房,大伯不坐弟媳床”,是什麼意思?
10樓:有文化的小蝸牛
我們經常在一些影視作品當中看到古代女子有一個閨房,未出閣的女子平日裡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她們的活動範圍就是自己家的院子,每年只有極少數的外出機會。平日裡她們碰見的都是自己家裡面的人,如果她們偷偷跑出去,那麼就會對她們的名聲造成影響。
畢竟在思想封建的古代,一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黃花大閨女才是女性的“標準”。
為了避嫌,這些非直系親屬往往會注意不能表現的太過親密。因為生活當中最怕的就是這些閒言碎語,真的可以把一個人逼瘋。一個表哥和我說過,去年過年的時候他和妻子一起在村子裡面散步,手拉著手有說有笑的樣子。
被村裡那些喜歡嚼舌頭的人看到了,在背後指指點點,思想進步的年輕人當然不會在意,不過這些人還告狀到了表哥父母那裡。
即便是思想進步的現代,非直系親屬也要保持一定的距離,要注意避嫌,因為要注意倫理道德和別人的閒言碎語。
11樓:必嗆蹲悔倉誠鞍
因為這樣很容易被別人誤會。因此說“大伯坐弟媳床”。
12樓:西瓜吸塵器
農村十分注重且講究,如果被外人看到公公進兒媳婦閨房裡的話,免不了被人說三道四。
13樓:718來吧
農村俗語“公公怕進兒媳房,大伯不坐弟媳床”就說公公不進兒子的新房
14樓:陽光的
從字面意思都很好立理解,就是說那女有別 ,更何況是自己的長輩。
15樓:鐜嬪皬濞溹竻
這個我覺得常人都明白的一個道理 ,男女有別,更何況還是自己的公公和大伯
16樓:幹物女
因為被外人看見的,也會造成非常大的誤會。所以也有了這些俗語。
17樓:弟弟行為呵
是因為怕被人看到了容易產生很大的誤會,還是保持距離的好
18樓:毛毛檸
勸誡警示人的俗語,因為被外人看見的,會造成非常大的誤會
19樓:喵神咖哩
男女有別,就這麼簡單
兒媳婦和老公公是一個屬相,在陰陽上有啥講究?
20樓:李洋啊哦啊
沒講究,陰陽之說確實有屬相相生相剋直說,不過一家人不要太迷信。
公公婆婆不敲門就進兒媳婦的房間該怎麼辦?
21樓:二孃呀
大家是一家人,有什麼問題多溝通就好了。媳婦可以在陪婆婆遛彎,幫她做飯的時候委婉的說一下。不過有些公婆就是老古董,認為在自己家裡幹嘛要敲門。
對於這樣的思想,媳婦也別太計較,養成隨手鎖門的習慣就好了。
22樓:曉淡
搬出去,看似一家人其實是兩個不同時代的兩家人,我之前也是跟公公婆婆住,現在已經搬出來了,搬出來真的是太舒服了。
23樓:影子
之前我跟公婆我是住一起,我主臥室的洗手間,現在在當雜物間,放酒和其他東西,說實在,我有時真想找人,把牆推了,睡覺的時候,他們經常推門到浴室去拿東西,挺煩的,還是搬出去是最有效的辦法,我現在已經搬出去了。
24樓:左手執筆
這個確實不好,特別是公公。做兒媳的不能直言,但可以讓他們的兒子去跟他們說,這樣既不傷家人和氣又讓公婆知道以後要注意別人的隱私。
25樓:衛書南
對於你公婆總到臥室打擾你,你休息的時候,或者不想讓人打覺的時候就把門反鎖,然後把臥室的鑰匙也都收起來。
26樓:小知62578嘿爍
讓老公挑明這個尷尬的問題,能消除最好,之前我的公公婆婆也是這樣,自從讓我老公說了之後,再也沒發生過這樣的事情。
27樓:銘刻
面對這樣的婆婆只能說無語,如果發生婆婆隨便進兒媳婦房間的事,建議兒媳婦不要吵,直接上把鎖,讓婆婆知道就好了,婆婆如果不高興,一定記得笑臉相迎,別生氣,好好哄,讓她知道兒媳婦不是好惹的,但是是好相處的。
28樓:阿qi棄
旁敲側擊地提醒下,如果效果不佳,把房門反鎖,這個問題還是讓自己老公說比較好,畢竟是自己的爸媽,好溝通一些。
29樓:無名小豬豬唷
可以的話就考慮貸款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和公公婆婆分開來住,儘可能避免出現這種情況。如果你老公非常愛你,也可以讓你老公和你的公公婆婆說一下。以上兩種方法都不行的話,我建議你買個阻門器。
30樓:緋攻
明著說,尤其是公公更讓人無法接受,我婆婆也是關了門,她不敲門就闖進來,然後我就讓老公可以直接跟他們講不可以這樣,自己也要記住進房間必須關門,我現在已經養成了進門就要反鎖的習慣,不然總是提心吊膽怕老兩口一下就推門進來了。
31樓:
如果有這樣的公公婆婆,我會在自己房間安一個鎖頭,讓他們想進也進不來。
32樓:寶68426翁爬
你自己得讓你老公出面說說你公公!如果你老公對公婆不敲門就進兒子媳婦的臥室習以為常,那就比較悲催了,你只能儘量與奇葩分開,另居他所,租買房子住吧。
33樓:匿名使用者
我建議你跟你老公好好溝通一下,讓他去跟他爸媽說一下。
34樓:嗨天天麻麻
可以給你老公說,讓他給他的父母說,這樣太尷尬了,或者直接讓門上上一個鎖。
35樓:夢痕論娛樂
這是個問題,需要跟家裡溝通,畢竟這樣做有很多事情是不方便的。
老公公總是進兒媳婦的房間好嗎
36樓:廉迎南
我感覺不好,我公公就總往我睡覺的臥室去,而且在家上廁所從來都不關衛生間門,剛開始對老人不瞭解,撞了兩次了,現在上廁所還是不關門,心裡特別不舒服,跟婆婆和丈夫說了之後,他們就老說老人沒辦兒法,唉!
37樓:匿名使用者
不好啊,這個真的不好,畢竟是長輩啊。
38樓:詩沫
我公公早上老是穿著**進我房間,讓我給他關鬧鐘?我現在已經煩死他了
為什麼人們常說丈母孃看女婿,越看越喜歡,卻不說公公看兒媳婦,越看越喜歡呢?
39樓:楊不嬌
女婿沒有天天在眼前,逢年過節來看岳父母,自然也會表現得很好討老人歡喜。而很多媳婦跟公婆生活在一起,自然多少會有矛盾。為什麼都說婆媳矛盾,而不說岳母女婿矛盾呢。大抵也是這樣子。
40樓:
其實公公看兒媳婦也是越看越歡喜的 只是為了避嫌才不能太過表露而已 道理一樣 就像媽媽疼男孩父親寵女兒一個道理
41樓:色站
這不是你所能理解的世界。
42樓:匿名使用者
兒媳婦不夠自己老婆好吧。
公公佔媳婦叫"扒灰",那婆婆佔女婿叫什麼呢?扒灰一詞的由來是?
人們常說梨不能分著吃,老人做壽不能送鍾及需,今天有獎,明
因為 分梨分梨 都後來就覺得像 分離 所以梨不能分著吃。送鍾送鍾 諧音是 送終 送死了的人下土的意思 所以老人做壽不送鍾。現在懂了嗎?勿忘採納!分離等於分開。送鍾等於去死。這些都是不吉利的。因為分梨和分離諧音,送鍾和送終 死了 諧音 分梨 分離,送鍾 送終,寓意都是不吉利的。你懂了嗎?分離,所以不能...
人們常說的紫薇星是哪星系,人們常說的紫薇星是哪一個星系?
紫微星一般認為是紫薇垣的主星 帝星,換做今天的標準名稱是小熊座 一顆二等星。因為在3000年前是接近北天極的亮星,眾星看起來似乎圍繞它旋轉,因此以 帝 命名 孔子有 為政之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有必要強調,中國古代星官之中,幾乎所有的天體都是普通的恆星,例外是非常少的 例如天蠍座的m7成為...
人們常說的秦磚漢瓦是什麼意思啊,人們常說的秦磚漢瓦是什麼意思
秦磚漢瓦 是後人對秦漢時期先進的製陶技術的通稱。現在這個詞通常用來形容帶有中華傳統文化風格的古建築。轉一篇帖子 中國建築陶器的燒造和使用,是在商代早期開始的,最早的建築陶器是陶水管。到西周初期又創新出了板瓦 筒瓦等建築陶器。秦代秦始皇統一了中國,結束了諸侯混戰的局面,各地區 各民族得到了廣泛交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