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南北朝:樂府詩集
原詩: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釋義:遼闊的敕勒平原,就在陰山腳下啊,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看起來好像牧民們居住的氈帳一般。
天空如氈制的圓頂大帳篷,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極目遠望,天野相接,無比壯闊,這裡的天幕像氈帳一樣籠罩著遼闊的大地。
蒼天浩渺無邊,草原啊,都翻滾著綠色的波瀾。那風吹到草低處,有一群群的牛羊時隱時現。
2樓:一箭雙鵰
《敕勒歌》古詩作者已無從可考。
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
陰山下。
天似穹廬,
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譯文:陰山腳下啊,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與大地相連,
看起來好像牧民們居住的氈帳一般。
藍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滾著綠色的波瀾,
那風吹到草低處,有一群群的牛羊時隱時現。
創作背景:
公元四到六世紀,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處在鮮卑、匈奴等少數民族的統治之下,先後建立了北魏、北齊、北周等五個政權,歷史上稱為「北朝」。 北朝民歌主要是北魏以後用漢語記錄的作品,這些歌謠風格豪放剛健,抒情爽直坦率,語言質樸無華,表現了北方民族英勇豪邁的氣概。這首民歌《敕勒歌》最早見錄於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中的第八十六卷《雜歌謠辭》。
一般認為是敕勒人創作的民歌。它產生的時期為5世紀中後期。
在史書中,最先提到《敕勒歌》的是唐朝初年李延壽撰的《北史》卷六《齊本紀》:公元546年,北齊開國皇帝高歡率兵十萬從晉陽南向進攻西魏的軍事重鎮玉壁(今山西南部稷山縣西南),折兵七萬,返回晉陽途中,軍中謠傳其中箭將亡,高歡帶病強自設宴面會大臣。為振軍心,他命部將斛律金唱《敕勒歌》,遂使將士懷舊,軍心大振。
《敕勒歌》作者到底是誰,各界一直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斛律金是作者之一,甚至有人認為作者就是斛律金。而有人認為斛律金只是已知最早的演唱者,而非作者。
《敕勒歌》選自《樂府詩集》,是南北朝時期黃河以北的北朝流傳的一首民歌,一般認為是由鮮卑語譯成漢語的。民歌歌詠了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抒寫敕勒人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豪情。開頭兩句交代敕勒川位於高聳雲霄的陰山腳下,將草原的背景襯托得十分雄偉。
接著兩句用「穹廬」作比喻,說天空如蒙古包,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來形容極目遠望,天野相接,無比壯闊的景象。最後三句描繪了一幅水草豐盛、牛羊肥壯的草原全景圖。有靜有動,有形象,有色彩。
全詩風格明朗豪爽,境界開闊,音調雄壯,語言明白如話,藝術概括力極強,一直受到歷代文論家和文學史論著的一致好評。對它的學術研究,時至今日也經久不衰。
3樓:貢奧駱海秋
敕勒歌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譯文】
陰山腳下啊,有個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與大地相連,
看起來好像牧民們的氈帳一般。
藍天下的草原啊,翻滾著綠色的波瀾,
那風吹草低處啊,有一群群的牛羊時隱時現。
這首古代民歌,歌詠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抒寫敕勒人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豪情。
《敕勒歌》
「敕勒川,陰山下」,說出敕勒川的地理位置。陰山是綿亙塞外的大山,草原以陰山為背景,給人以壯闊雄偉的印象。「天似穹廬,籠蓋四野」,環顧四野,天空就像其大無比的圓頂氈帳將整個大草原籠罩起來。
「天蒼蒼,野茫茫」,天空是青蒼蔚藍的顏色,草原無邊無際,一片茫茫。
敕勒族人用穹廬――圓頂氈帳來比喻草原的天空,對「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色謳歌讚美,這樣的審美情趣與他們的生活方式有著密切聯絡。穹廬是遊牧異議的活動居室,牛羊和牧草是他們的衣食**,對於這些與他們的生活和命運相關的事物
,他們有著極深極厚的感情。所以我們說,他們謳歌草原,謳歌牛羊,就是讚美家鄉,讚美生活;並且這首民歌具有濃厚的民族和地方色彩。
4樓:
敕(chi4)勒(le4)川,
陰山下,
天似穹(qiong2)廬(lu2),
籠蓋四野。
天蒼蒼,
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xian4)牛羊。
①敕勒川――敕勒族居住的平川。敕勒是古代一個遊牧民族,活動在今甘肅、內蒙一帶。
②陰山――就是大青山,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東西走向。
③穹廬――遊牧人住的圓頂氈帳,形狀像蒙古包。
④見――同「現」,呈現。
這首古代民歌,歌詠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抒寫敕勒人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豪情。
「敕勒川,陰山下」,說出敕勒川的地理位置。陰山是綿亙塞外的大山,草原以陰山為背景,給人以壯闊雄偉的印象。「天似穹廬,籠蓋四野」,環顧四野,天空就像其大無比的圓頂氈帳將整個大草原籠罩起來。
「天蒼蒼,野茫茫」,天空是青蒼蔚藍的顏色,草原無邊無際,一片茫茫。
詩的前六句寫平川,寫大山,寫天空,寫四野,涵蓋上下四方,意境極其闊大恢巨集。但是,詩人的描寫全從巨集觀著眼,作總體的靜態的勾畫,沒有什麼具體描繪,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悶的感覺。但當讀到末句――「風吹草低見牛羊」的進修,境界便頓然改觀。
草原是牧民的家鄉,牛羊的世界,但由於牧草過於豐茂,牛群羊群統統隱沒在那綠色的海洋裡。只有當一陣清風吹過,草浪動盪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閃現出來。那黃的牛,白的羊,東一群,西一群,忽隱忽現,到處都是。
於是,由靜態轉為動態,由表蒼一色變為多彩多姿,整個草原充滿勃勃生機,連那穹廬似的天空也為之生色。因此,人們把這最後一句稱為點晴之筆,對於「吹」、「低」、「見」三個動詞的主動者――「風」字,備加欣賞。
5樓:歐歌鋼琴顧問
敕勒川敕勒川,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鮮卑語譯成漢語的。全詩寥寥二十餘字,展現出我國古代牧民生活的壯麗圖景。
尤以最後三句「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歌辭大氣磅礴,粗獷雄放,有極大的藝術感染力。千百年來成為婦孺皆知的名句。
《敕勒歌》選自《樂府詩集》,是南北朝時期黃河以北的北朝流傳的一首民歌,一般認為是由鮮卑語譯成漢語的。民歌歌詠了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抒寫敕勒人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豪情。[1] 開頭兩句交代敕勒川位於高聳雲霄的陰山腳下,將草原的背景襯托得十分雄偉。
接著兩句用「穹廬」作比喻,說天空如蒙古包,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來形容極目遠望,天野相接,無比壯闊的景象。最後三句描繪了一幅水草豐盛、牛羊肥壯的草原全景圖。有靜有動,有形象,有色彩。
全詩風格明朗豪爽,境界開闊,音調雄壯,語言明白如話,藝術概括力極強,一直受到歷代文論家和文學史論著的一致好評。對它的學術研究,時至今日也經久不衰。
6樓:權永哲
敕勒川,
陰山下,
天似穹廬,
籠蓋四野。
天蒼蒼,
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①敕勒川――敕勒族居住的平川。敕勒是古代一個遊牧民族,活動在今甘肅、內蒙一帶。
②陰山――就是大青山,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東西走向。
③穹廬――遊牧人住的圓頂氈帳,形狀像蒙古包。
④見――同「現」,呈現。
這首古代民歌,歌詠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抒寫敕勒人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豪情。
「敕勒川,陰山下」,說出敕勒川的地理位置。陰山是綿亙塞外的大山,草原以陰山為背景,給人以壯闊雄偉的印象。「天似穹廬,籠蓋四野」,環顧四野,天空就像其大無比的圓頂氈帳將整個大草原籠罩起來。
「天蒼蒼,野茫茫」,天空是青蒼蔚藍的顏色,草原無邊無際,一片茫茫。
詩的前六句寫平川,寫大山,寫天空,寫四野,涵蓋上下四方,意境極其闊大恢巨集。但是,詩人的描寫全從巨集觀著眼,作總體的靜態的勾畫,沒有什麼具體描繪,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悶的感覺。但當讀到末句――「風吹草低見牛羊」的進修,境界便頓然改觀。
草原是牧民的家鄉,牛羊的世界,但由於牧草過於豐茂,牛群羊群統統隱沒在那綠色的海洋裡。只有當一陣清風吹過,草浪動盪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閃現出來。那黃的牛,白的羊,東一群,西一群,忽隱忽現,到處都是。
於是,由靜態轉為動態,由表蒼一色變為多彩多姿,整個草原充滿勃勃生機,連那穹廬似的天空也為之生色。因此,人們把這最後一句稱為點晴之筆,對於「吹」、「低」、「見」三個動詞的主動者――「風」字,備加欣賞
7樓:卡梨
《敕勒歌》是我國南北朝時期黃河以北的北朝鮮卑族間流傳的一首民歌敕勒歌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註釋】
①敕勒川――泛指敕勒族遊牧的草原,大致在今內蒙古土默特旗一帶。
②陰山――即陰山山脈,今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東西走向。
③穹(qióng)廬――遊牧人住的圓頂氈帳。
④野――在這裡應讀為yǎ。
⑤見――通「現」,讀 xiàn,呈現、出現。
【譯文】
陰山腳下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四面與大地相連,
看起來好像牧民們的氈帳一般。
藍天下的草原翻滾著綠色的波瀾,
那風吹草低處有一群群的牛羊時隱時現。
8樓:
是古詩,是古詩中的古體詩,不是近體詩。
古體詩與近體詩相對而言的詩體。近體詩形成前,除楚辭外的各種詩歌體裁。也稱古詩、古風。
古體詩格律自由,不拘對仗、平仄,押韻較寬,篇幅長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 、六言、七言體和雜言體。五言和七言古體詩作較多,簡稱五古、七古。雜言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為
三、四、五、七言相雜,而以七言為主,故習慣上歸入七古一類。漢魏以來樂府詩配合**,有歌、行、曲、辭等。唐人樂府詩多不合樂。
此外,古絕句在唐時也有作者;都屬古體詩範圍。古體詩在發展過程中與近體詩有互動關係,南北朝後期出現了講求聲律、對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介乎古體、近體之間的新體詩。唐代一部分古詩有律化傾向,乃至古體作品中常融入近體句式。
但也有些古詩作者有意識與近體相區別 ,多用拗句,間或散文化來避律。
近體詩中國與古體詩相對的詩體 。 又稱今體詩 。 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詩體。
它由南朝齊永明時沈約等講求四聲、八病等聲律、對偶的新體詩發展而來,至唐初沈佺期、宋之問時始定型,為唐以後常用的詩體。其字數、句數、平仄、對仗和押韻都有嚴格的規定,主要的類別有律詩和絕句,其中又各有五言、六言、七言之別(六言較少見)。絕句每首四句,有五絕和七絕之分;律詩通常每首八句,有五律和七律之別 ,十句以上的稱排律或長律,偶有六句三韻的律詩,稱為三韻律詩或小律。
敕勒歌古詩帶拼音
ch l chu n 敕勒川,y n sh n xi 陰山下,ti n s qi ng l 天似穹廬,l ng g i s y 籠蓋四野。ti n c ng c ng 天蒼蒼,y m ng m ng 野茫茫,f ng chu c o d xi n ni y ng 風吹草低見牛羊。拓展資料 敕勒歌 選...
敕勒歌是什麼意思 古詩敕勒歌裡邊的見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 遼闊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陰山腳下。天空像個巨大的帳篷,籠蓋著整個原野。蔚藍的天空一望無際,碧綠的原野茫茫不盡。一陣風吹過,牧草低伏,露出一群群正在吃草的牛羊。古詩敕勒歌裡邊的 見 同 現 顯露。原文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見 xi n 同 現 顯露。...
我喜歡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是因為,敕勒歌,望廬山瀑布,這兩首詩更喜歡哪首,為什麼
原因 望廬山瀑布 這首詩緊扣題目中的 望 字,以廬山的香 爐峰入筆描寫廬專山瀑布之景,用 屬掛 字突出瀑布如珠簾垂空,以高度誇張的藝術手法,把瀑布勾畫得傳神入化,然後細緻地描寫瀑布的具體景象,將飛流直瀉的瀑布描寫得雄偉奇麗,氣象萬千,宛如一幅生動的山水畫。其前兩句描繪了廬山瀑布的奇偉景象,既有朦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