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秋風,詩句典故。源於晉人張翰典故(晉人張翰,在洛陽做官,見秋風起,因思故鄉,辭官回家)。
典源《世說新語箋疏》中捲上〈識鑑〉
張季鷹闢齊王東曹掾,在洛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菰菜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裡以要名爵!」遂命駕便歸。俄而齊王敗,時人皆謂為見機。
《晉書》卷九十二〈文苑列傳·張翰〉
張翰字季鷹,吳郡吳人也。父儼,吳大鴻臚。翰有清才,善屬文,而縱任不拘,時人號為「江東步兵」。
會稽賀循赴命入洛,經吳閶門,於船中彈琴。翰初不相識,乃就循言譚,便大相欽悅。問循,知其入洛,翰曰:
「吾亦有事北京。」便同載即去,而不告家人。齊王冏闢為大司馬東曹掾。
冏時執權,翰謂同郡顧榮曰:「天下紛紛,禍難未已。夫有四海之名者,求退良難。
吾本山林間人,無望於時。子善以明防前,以智慮後。」榮執其手,愴然曰:
「吾亦與子採南山蕨,飲三江水耳。」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蓴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千裡以要名爵乎!
」遂命駕而歸。著首丘賦,文多不載。俄而冏敗,人皆謂之見機。
然府以其輒去,除吏名。
典源譯文
張翰,字季鷹。他曾多年在洛陽任齊王司馬炯的屬官,官職不高,難以施展抱負。又因官府諸事繁雜,頗多不順心之處。
加之他預見到司馬炯將要垮臺,恐累及自己,便想避禍退隱。他曾對同郡人顧榮說:「現在天下戰亂紛紛,戰禍不斷。
凡有名氣的人都想退隱。我本人是山林中人,對官場難以適應,對時局又很絕望。看來,也該防患於未然,考慮一下以後的事了。
」然而要斷然放棄眼前的功名利祿也不是很容易的事,他遲遲未作出最後的決定。 一年秋天,季鷹在洛陽感受秋風陣陣,似乎帶來了泥土的芬芳,他突然產生了強烈的思鄉之緒。接著,他又回憶起家鄉吳地蓴菜羹和鱸魚膾等佳餚美味,更覺得鄉情無法排遣。
於是,他自然自語地說:「人生一世應當縱情適意。既然故鄉如此值得留戀,我又何必定要跑到幾千里之外,做這一個受拘束的官兒,去博取什麼名位呢?
」接著他毫不猶豫地到齊王那裡辭了官,千里驅車,回到了自己的故鄉。 就在季鷹辭官回鄉不久,齊王司馬炯謀反被殺,他手下的人紛紛受到牽連,有好些人還丟掉了性命。只有張季鷹倖免遇難,人們都稱讚他有先見之明。
因為擅自離開,被除官名。但張翰自得其樂,並沒有想著在仕途聞達。有人對他說,您縱情一時,難道不為身後留名嗎?
張翰回答,與其身後留名,不如當下飲酒盡歡。當時的人因其曠達而看重他。張翰非常孝順,其母過世,過分悲傷以至於超出常禮,五十七歲去世。
有數十篇作品聞名於世。
釋義「張季鷹 (張翰)闢齊王東掾,在洛,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菰菜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裡以要名爵?』遂命駕便歸。
」後因以「秋風」喻思鄉歸隱。 亦作「 思鱸」、「思蒓鱸」等。
2樓:流浪貓
關於秋天的古詩彙總如下
《秋風引》唐·劉禹錫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山中》唐·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
《長安秋望》唐·杜牧
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
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秋日》【唐】耿瑋
返照入閭巷,憂來誰共語?
古道少人行,秋風動禾黍.
更多關於秋天的古詩
村行宋代:王禹偁
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
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峰無語立斜陽。
棠梨葉落胭脂色,蕎麥花開白雪香。
何事吟餘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
秋涼晚步
宋代:楊萬里
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
綠池落盡紅蕖卻,荷葉猶開最小錢。
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宋代:李清照
寒日蕭蕭上瑣窗,梧桐應恨夜來霜。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淒涼。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秋夜曲唐代: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燕歌行二首·其一
魏晉:曹丕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鵠南翔。(鵠南翔 一作 雁南翔)
念君客遊思斷腸,慊慊思歸戀故鄉,君何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行香子·秋與
宋代:蘇軾
昨夜霜風。先入梧桐。渾無處、迴避衰容。問公何事,不語書空。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
朝來庭下,光陰如箭,似無言、有意傷儂。都將萬事,付與千鍾。任酒花白,眼花亂,燭花紅。
描寫秋天的古詩及意思
3樓:1天_堂
1、《秋詞》劉禹錫
原文: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譯文:自古以來每逢秋天都會感到悲涼寂寥,
我卻認為秋天要勝過春天。
萬里晴空,一隻鶴凌雲而飛起,
就引發我的詩興到了藍天上了。
2、《山居秋暝》王維
原文: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譯文:空曠的群山沐浴了一場新雨,夜晚降臨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從鬆隙間灑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響知是洗衣姑娘歸來,蓮葉輕搖想是上游蕩下輕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隨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孫自可以久留。
3、《夜雨寄北》李商隱
原文: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譯文:你問我何時回家,我回家的日期定不下來啊!我此時唯一能告訴你的,就是這正在盛滿秋池的綿綿不盡的巴山夜雨了。
如果有那麼一天,我們一齊坐在家裡的西窗下,共剪燭花,相互傾訴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那該多好!
關於中秋節的典故和詩句 20
帶有秋、平二字的成語,典故,或詩句
4樓:靈光
平分秋色
píng fēn qiū sè
【註釋】
比喻雙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
【出處】
《楚辭·九辯》:「皇天平分四時兮,竊獨悲此廩秋。」宋·李樸《中秋》詩:「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里明。」
【舉例】
這場足球賽,兩隊勢均力敵,~,最後以1:1握手言和。
【近義詞】
不分勝負、不分高低
【歇後語】
老兩口賞月
【謎語】
農曆八月十五
【用法】
動賓式;作謂語、賓語、狀語;指雙方各得一半【英文翻譯】
leg and leg
關於秋天的詩句,描寫秋天的詩句(優美)
天淨沙 秋思 馬致遠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秋風辭漢 劉徹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子夜秋歌 唐 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
關於秋天的詩句,描寫秋天的古詩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
古代描寫秋天的詩句,描寫秋天的詩句?
惟有河邊雁,秋來南向飛。庾信 重別周尚書 張翰江東去,正值秋風時。李白 送張舍人之江東 秋陰時晴漸向暝,變一庭淒冷。周邦彥 關河令 秋陰時晴漸向暝 日暮秋煙起,蕭蕭楓樹林。戴叔倫 過三閭廟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辛棄疾 水龍吟 登建康賞心亭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鵠南翔。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