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第二代詞有「爾」「汝(女)」「乃」「而」「若」「戎」,
「汝(女)」「乃」是殷商甲骨文裡就有的,
「爾」「而」「若」「戎」是西周以後才出現的,其中「戎」只見於《詩經》,可能與第一人稱代詞「吾」「昂」一樣來自周人的母語。
和第一人稱代詞一樣,第二人稱代詞「爾」「汝(女)」「而」「乃」之間也有表義差異。「爾」與「我」配對,是第二人稱代詞的通稱形式。春秋時期諸侯會盟時用「爾」稱代對方,用「我」稱代己方。
「汝(女)」與「餘(予)」配對,是賤稱形式,含有鄙賤的意義。罵人或很不客氣的時候用它稱代對方。
「乃」與「朕」配對,是尊稱形式,含有尊敬的意義,提到對方祖先或對方的功勳時多用它來稱代對方,所以「乃」常作領屬性定語。
「而」表示親密的意義,常來稱代關係親近的人。 女(汝)、爾、若 可以作 主語、定語、賓語。/ 而、乃 很少作主語,不能作賓語,一般只作定語。
「若」在先秦文獻裡比較少見,《莊子》和漢代的《史記》裡用得較多,可能是「汝(女)」字的一個變體。
補充:子、公、君、卿、閣下、足下
文言文中解釋為:都、全部的詞語有哪些?
2樓:匿名使用者
文言文中,意bai思是「全、都」的詞,是表示範圍廣的範圍副詞,主要有「皆、盡、悉、鹹、畢等等。例如:
① 環滁皆山也。(歐陽修《醉翁亭記》)——滁州的周圍都是山。
② 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史記•項羽本紀》)——沛公想在關中稱王,讓子嬰當宰相,珍寶全都歸他所有。
③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陶淵明《桃花源記》)——人們在田間來來往往耕種勞動,男女的穿戴全都與桃花源以外的人一樣。
④ 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出處同上)——村裡面的其他人聽說來了這麼一個人,全都來打聽訊息。
⑤ 群賢畢至,少長鹹集。(王羲之《蘭亭集序》)——諸多賢士能人都匯聚到這裡,年長年少者都聚集在這裡。
3樓:繁友狂心
都的意思是全部,所有。
俱,如玉石俱焚,美玉和石頭全部燒燬
鹹,如老少咸宜,老人和小孩都可以用
全,如以偏概全,因為一方面因素就概括了所有
文言文中有哪些解釋為"只"的詞
4樓:匿名使用者
但但使龍城飛將在
惟惟覺時之枕蓆
第第見風帆沙鳥
文言文中解釋為:都、全部的詞語有哪些?
5樓:天空下的藍百合
1.【皆】
2.【俱】(具,有時通的)
3.【一】 比如說: 長煙一空
文言文中解釋為「宰相」的詞語有哪些
6樓:情感新港灣
宰相地位的具體名稱多達幾十種,歷代不同:太宰、相、相邦、相國、丞相、大司徒(東漢)、中書令、同平章事、內閣大學士(明朝)、軍機大臣、總理(清朝末期)等等。
區別:與丞相(官職名)並非一個概念
文言文中有哪些詞解釋為「創造」和「光明」
7樓:
創造:締 締造 創 草創 創設 首創 闢 開闢 拓 開拓 篳路藍縷(創業艱辛)
光明:光華 光耀 曜(詩經:日出有曜) 光焰 暉
「以」字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8樓:文以立仁
"以"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1、動詞:
a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
b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c認為。《鄒忌諷齊王納諫》:「皆以美於徐公。」
d表示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藉的工具、方法,可視情況譯為「拿」、「用」、「憑」、「把」等。《廉頗藺相如列傳》:「願以十五城請易璧。」
2、介詞:
a起提賓作用,可譯為「把」。《廉頗藺相如列傳》:「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
b表示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為」、「由於」等。《捕蛇者說》:「而吾以捕蛇獨存。」《廉頗藺相如列傳》:「且以強秦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
c表示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地點,可譯為「在」、「從」。《蘇武傳》:「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
d表示動作、行為的物件,用法同「與」,可譯為「和」、「跟」;有時可譯為「率領、帶領」。《戰國策·周策》:「天下有變,王割漢中以楚和。
」《信陵君竊符救趙》:「(公子)欲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
3、連詞:
a表示並列或遞進關係,可譯為「而」、「又」、「並且」等,也可省去。《遊褒禪山記》:「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
b表示承接關係,「以」前的動作行為,往往是後一動作行為的手段和方式,可譯為「而」,也可省去。《遊褒禪山記》:「予與四人擁火以入。」
c表示因果關係,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為」、「由於」。《廉頗藺相如列傳》:「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d表修飾和被修飾關係。《歸去來辭》:「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e表目的關係,可譯為「而」「來」「用來」等。《師說》:「作《師說》以貽之。」
f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或範圍,用法同現代漢語。《張衡傳》:「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g表示在敘述某件事時又轉到另一件事上,可譯為「至於」。《柳毅傳》:「然自約其心者,達君之冤,餘無及也。以言慎勿相避者,偶然耳,豈有意哉!」
4、副詞:
通「已」。已經。《陳涉世家》:「座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
9樓:匿名使用者
以 [yǐ]:
用,拿,把,將:以一當十。以苦為樂。以身作則。以鄰為壑。以訛傳訛。以往鑑來。
依然,順,按照:以時啟閉。物以類聚。
因為:以人廢言。勿以善小而不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於(指時日):「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目的在於:以待時機。以儆效尤。
文言連詞,與「而」用法相同:夢寐以求。
用在方位詞前,表明時間、方位、方向或數量的界限:以前。以內。
用在動詞後,類似詞的字尾:可以。得以。
古同「已」,已經。
太,甚:不以急乎?
及,連及:富以其鄰。
10樓:倚樓丶丶聽風雨
文言文中「以」作為介詞的用法是什麼
11樓:匿名使用者
你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好的,可以或者是連線詞或動詞之類。
12樓:本喵王下屬
以有「用」的意思,如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文言文中翻譯為"榜樣"的詞語有哪些?
文言文中的什麼詞解釋為雨傘
13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雨傘的國家,從發明之日到現在至少也有 3500多年的歷史,當時被專人們稱之為「簦」
屬。簦 【dēng】:古代有柄的笠,類似現在的傘。
簦,笠蓋也。從竹,登聲。——《說文》。今之雨傘也。
14樓:匿名使用者
簦、羅傘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雨傘的國家,從發明之日到現在至少也有 3500多年的歷史,當時被人們稱之為「簦」。到了後魏時期,傘被用於官儀,老百姓將其稱為「羅傘」。
文言文中解釋為 都 全部的詞語有哪些
文言文中,意bai思是 全 都 的詞,是表示範圍廣的範圍副詞,主要有 皆 盡 悉 鹹 畢等等。例如 環滁皆山也。歐陽修 醉翁亭記 滁州的周圍都是山。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史記 項羽本紀 沛公想在關中稱王,讓子嬰當宰相,珍寶全都歸他所有。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陶淵明 桃花源...
「之」在文言文中有幾種解釋,文言文中之有幾種意思
助詞,表示修 來飾關係 緩兵源 計。不速 客。莫逆 交。3 用在主謂結構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 大道 行也,天下為公 4 代詞,代替人或事物 置 度外。等閒視 5 代詞,這,那 二蟲,又何知 6 虛用,無所指 久而久 7 往,到 吾欲 南海 x種,如的,助詞,無義,代詞。文言文中之有幾種意思 文言文中...
殆在文言文中有幾種解釋
殆 d i 形bai 危險 謀攻du 知己知彼,百戰不 zhi。論語 思而不學dao則 版 副 近於 幾乎。權六國論 且燕趙處秦革滅 盡之際。雁蕩山 凡永嘉山水,遊歷 遍。副 大概 恐怕。石鐘山記 酈元之所見聞,與餘同。形 通 怠 懈怠 懶惰。商君書?農戰 農者 則土地荒。形 危險。來謀攻 自 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