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虛詞而在古文中有哪些意思,而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2021-05-23 13:55:07 字數 6016 閱讀 2208

1樓:蛙家居

1、用在詞後,作詞尾表示狀態。相當於現代漢語「......的樣子」。例:①虎見之,龐然大物也。②康肅忿然曰。③雜然相許。

2、然而,但是。例:①然是說也,餘尤疑之。②然富貴人讀書者有幾?③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

3、是的,對的。例:①然之,命李忠義帥突將三千為前驅。(然之:以之為然)②吳廣以為然。乃行卜。

4、如此,這樣。例:①遂開門納眾,及裡城,亦然。②非獨書為然,天下物皆然。

5、用在句末,「像......一樣」。例: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然後]相當於現代漢語「然後」,「然後才」,表示承接。例:①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②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而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2樓:曉龍修理

而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具體如下:

1.連線動詞、形容詞或片語、分句等。

a)連線語意相承的成分。

b)連線肯定和否定互相補充的成分。

c)連線語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轉折。

d)連線事理上前後相因的成分。

2.有「到」的意思。

3.把表示時間、方式、目的、原因、依據等的成分連線到動詞上面。

4.插在主語謂語中間,有「如果」的意思。

5.姓。

而拼音:ér,部首:而,筆畫:6,五筆:dmjj漢字演變:

相關組詞:

1.而今[ér jīn]

現在;如今。

2.而後[ér hòu]

副詞。然後:先定好計策,~行動。

3.然而[rán ér]

連詞。但是;可是。對上文表示轉折:試驗失敗了,~他並不灰心。

4.而且[ér qiě]

表示進一步,前面往往有「不但、不僅」等跟它呼應:性情溫順~心地善良。他不僅會開汽車,~還會修理。不但戰勝了各種災害,~獲得了豐收。

5.繼而[jì ér]

表示緊隨在某一情況或動作之後:人們先是一驚,~鬨堂大笑。先是領唱的一個人唱,~全體跟著一起唱。

6.幸而[xìng ér]

副詞。幸虧;多虧:~發現得早,否則釀成大禍。

7.而已[ér yǐ]

罷了:如此~,豈有他哉。我只不過是說說~,你不必過於認真。

3樓:冰夏

而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

1、表示轉折關係,相當於「然而」、「可是」、「卻」。例:

①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文:別人不瞭解(我),(我)也不生氣,不也是品德上有修養的人嗎?③天下有公利而莫或興之。

②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譯文:靛青,是從藍草裡提取的,然而卻比藍草的顏色更青。

2、表示偏正關係,連線狀語和中心詞,相當於「著」、「地」等,或不譯。例:

①譁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

譯文:到處騷擾,那種喧鬧著驚擾鄉間的氣勢,即使是雞狗也不得安寧啊。③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餘則熙熙而樂。

②朝而往,暮而歸。

譯文:早晨出發 晚上歸來。

3、表示假設關係,連線主語和謂語,相當於「如果」、「假使」。例: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譯文:一個人如果不講信用,真不知道他怎麼能行。

4、表示並列,相當於「而且」、「又」、「和」或不譯。例:

①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譯文:天資聰明又好學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學識比自己差的人請教為恥。

②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譯文:永州的野外出產一種奇異的毒蛇,這種蛇黑色的身子上有白色的花紋。

5、表示承遞關係,相當於「而且」、「並且」、「就」或不譯。例:

①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譯文:選擇他善的品德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為借鑑,改掉自己的缺點。

③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

譯文:把玉斗扔在地上,,拔出劍來敲碎了它。

6、通「如」:好像,如同。例:

軍驚而壞都舍。——《察今》

譯文:軍隊驚亂 如同大屋舍倒塌了一樣。

7、通「爾」,你,你的。例:

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 。——蒲松齡《聊齋志異》

譯文:你的父親回來,自然會跟你算帳!

4樓:匿名使用者

1、表示對稱或領有,相當於

「你」、「你的」。

2、表示指示,相當

於「這樣,此」。

3、表示並列關係,相當於「和」、「與」。

4、表示遞進關係,相當於「而且」。

5、表示承接關係,相當於「就」、「才」。

6、表示轉折關係,相當於「卻」、「但是」。

7、表示目的關係,相當於「來」。

8、表示假設關係,相當於「如果」。

9、表示修飾關係,連線狀語,相當於「地」。

10、表因果關係,相當於「因而」、「所以」。

11、表示反問,語氣強烈,相當於「難道」「豈」。

擴充套件資料某秀才作文好用「而」字,主考官見其文中「而」字氾濫,極不恰當,便以牙還牙批閱:「當而而不而,不當而而而而,而今而後,已而已而。」短短18字,用11個而字,精妙至極。

意思:應當用「而」的地方而(卻)不用「而」,不應該用「而」的地方而(卻)而(用)「而」,而(像)現在這樣用法,日後也而(這樣),你的水平也就不過已而(如此)已而(而已)了。

第一個是名詞。第二個是連詞,錶轉折。第三個,名詞動用。

第四個,名詞。第五個,是連詞,錶轉折。第六個,名詞動用。

第七個,名詞。第八個,介詞。第九個,介詞。

第十個,名詞。第十一個,名詞動用。

5樓:加菲

1、而(1)連詞

1>表並列 今譯為:而且、又。 例釋: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過秦論》 注:並列關係連詞兩側的詞語可以調換,調換後語意不發生變化。

2>表修飾 今譯為:著、地。 例釋: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逍遙遊》

3>表順承 今譯為:就、才。 例釋: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戰國策》

4>表假設 今譯為:如果、假使。例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

5>錶轉折 今譯為:卻、但。 例釋: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荀子·勸學》

6>表因果 今譯為:因而、所以。例釋: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 《勸學》

7>表方位 今譯為:以 例釋:①三代而下,有學而不問。 《問說》

② 由孔子而來,至今百有餘歲《孟子》

(2)音節助詞 不譯 例釋: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論語》

(3)語氣詞 用在句尾 今譯為:啊、吧 例釋:若敖氏之鬼,不其餒而。 《左傳·宣公四年》

(4)比況詞 今譯為:如、像、似 例釋:白頭而新,傾蓋而故,何則?知與不知也。《新序》

(5)代詞

1>第二人稱 今譯為:你(們)、你(們)的 例釋:①呂后復問其次,上曰:「此後亦非而所知也。」《史記·高祖本紀》

② 業根,死期至矣!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促織》

2>近指 今譯為:此、這樣 例釋: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孔雀東南飛》

(6)通「能」 今譯為:能夠、才能

例釋:①行柔而剛,用弱而強 《淮南子·原道訓》

②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亦若此矣。《莊子·逍遙遊》

而 1、表示並列,相當於「而且」、「又」、「和」或不譯。例: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2、表示承接關係,相當於「而且」、「並且」、「就」或不譯。

例: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表示轉折關係,相當於「然而」、「可是」、「卻」。例: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4、表示修飾關係,即連線動詞和狀語,相當於「著」、「地」等,或不譯 。

例: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醉翁亭記〉)

記憶順口溜:

而作連詞要分清,並列承接與轉折;

承譯「接著「轉譯「但」, 狀語後頭表修飾。

6樓:匿名使用者

而:轉接;錶轉折:但是、卻。

順接;表順承:就、才、接著、然後、於是、從而。

表修飾:地。

表並列:和、與、並且、而且、又。

表因果:因而、所以。

7樓:芬蘭堪書院

但是的意思 表示轉折 起承轉合 就是如此了 對

8樓:讀書米多

呵呵滾滾滾滾滾滾滾滾滾

古文中"而「的所有意思

9樓:王喬疏桐

而1.用作連詞。可連線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係。

(一)表示並列關係。版

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權。如:

蟹六跪而二螯。(《勸學》)

(二)表示遞進關係。可譯為「並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三)表示承接關係。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如:

餘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石鐘山記》)(四)表示轉折關係。可譯為「但是」「卻」。 如: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勸學》)

(五)表示假設關係。可譯為「如果」「假如」。如:

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婉貞》)

(六)表示修飾關係,即連線狀語。可不譯。如:

吾嘗終日而思矣……(《勸學》)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說》)

2.用作代詞。只用作第二人稱,一般作定語,譯為「你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你」。例如:

而翁長銓,遷我京職,則汝朝夕侍母。(《記王忠肅公翱事》)3.複音虛詞「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於「罷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

10樓:匿名使用者

而1.用作連詞復。可連線詞、短語制

和分句,表bai示多種關係。

(一du)表示並列關係。一般不譯,有時zhi可譯為「又」dao。如:

蟹六跪而二螯。(《勸學》)

(二)表示遞進關係。可譯為「並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三)表示承接關係。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如:

餘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石鐘山記》)(四)表示轉折關係。可譯為「但是」「卻」。 如: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勸學》)

(五)表示假設關係。可譯為「如果」「假如」。如:

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婉貞》)

(六)表示修飾關係,即連線狀語。可不譯。如:

吾嘗終日而思矣……(《勸學》)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說》)

2.用作代詞。只用作第二人稱,一般作定語,譯為「你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你」。例如:

而翁長銓,遷我京職,則汝朝夕侍母。(《記王忠肅公翱事》)3.複音虛詞「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於「罷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

11樓:獨孤寂滅

而 1.用來

作連詞。可連線詞源、短語和分句bai,表示多種du關係。

(一)表示並列zhi關係。一般不dao譯,有時可譯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勸學》)

(二)表示遞進關係。可譯為「並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三)表示承接關係。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如:

餘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石鐘山記》)(四)表示轉折關係。可譯為「但是」「卻」。 如: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勸學》)

(五)表示假設關係。可譯為「如果」「假如」。如:

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婉貞》)

(六)表示修飾關係,即連線狀語。可不譯。如:

吾嘗終日而思矣……(《勸學》)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說》)

2.用作代詞。只用作第二人稱,一般作定語,譯為「你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你」。例如:

而翁長銓,遷我京職,則汝朝夕侍母。(《記王忠肅公翱事》)3.複音虛詞「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於「罷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

及在古文中的意思有哪些,而在古文中都有什麼意思

1 追趕上,抓住.及,逮也.東漢 許慎 說文 2 至,達到.及,至也.廣雅 3 待,等到.及日中則如盤盂.列子 湯問 4 遭受.鐵銛短者及乎敵.及乎敵,被敵所傷,極言戰爭之激烈.韓非子五蠹 5 比得上,能與 相比.徐公何能及君也?戰囯策齊策 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韓愈 師說 6 連累 關聯.老吾老...

古文中病什麼意思,「 病」在文言文中有幾種意思

本義 上古時指重病。詞性變化。病 b ng 形 1 困難,不利 difficult 利則東收齊,病則西侵 秦。史記 商君列傳 2 枯萎 withered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唐 劉禹錫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3 又如 病樹 即將枯死的樹木 病葉 枯葉 黃葉 病草 枯萎變黃的草 病 b ...

文言文的虛詞有哪些,文言文中的18個虛詞是什麼?

文言文的虛詞有哪些 文言文中的18個虛詞是什麼?18個常見文言虛詞 而 何 乎 乃 其 且 若 所 為 焉 以 因 於 與 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3396337也 則 者 之。其中部分虛詞的用法如下 而1 連詞 表示並列關係,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 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