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我來試試吧:
假設:雞和豬都是正常品。(涉及蛛網模型、供需關係、以及需求的收入效應替代效應)
當期市場情況:
雞的**下降,當期的在消費者收入不變和豬肉成本**不變的(當期來不及改變),豬肉為正常品,雞肉對豬肉的替代效應大於因雞肉降價而產生的收入效應,導致豬肉需求量下降。
豬肉需求下降,當期豬肉**不變的情況下,即需求曲線左移。
豬肉供給當期不能瞬間改變,供給曲線不變,由供求模型,最終豬肉銷量和**均下降。
第二個時期市場以及以後時期:
受上一期豬肉**下降影響,且飼料**不變,本期豬肉供給下降,由蛛網模型分析豬肉的供需,豬肉的供給彈性大於豬肉的需求彈性(現實依據:中國人對豬肉需求剛性),屬於收斂型蛛網,最終豬肉供需會趨於平衡,**會比下降後略有提升,但低於雞肉降價前的水平。均衡產量也會下降。
你書上的答案是靜態分析,也就是當期市場的情況。
給你分析的第二期以及以後時期的情況是僅供參考,蛛網模型比較初級,不夠準確。
2樓:沒去你我很孤單
關於需求曲線左移:由於雞的****,當然更多的人去買雞了,那麼人們對於豬的需求就會減少,所以在豬的**不變的情況下,需求量自然變少了,曲線左移。
關於供給曲線不變:由於養豬的成本豬飼料**不變,那麼養豬的人既不會減少(當豬飼料漲價的時候會增加)也不會增加。
西方經濟學的三個基本問題是什麼
3樓:哭著說愛你
1、生產什麼以及生產多少。由於資源有限,用於生產一種產品的資源越多,用於生產另一種產品的資源就越少。人們必須選擇生產一種產品需要多少資源,以及生產其他產品需要多少資源。
2、怎樣生產,在決定生產什麼的前提下,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實現最有效的生產,以及如何生產手段來生產產品和服務。不同的生產方法和資源組合可以相互替代。同一產品可以有不同的資源組合(勞動密集型方法、資源密集型方法和技術密集型方法)。
3、為誰生產。也就是說,我向誰分發產品。這對於需要它們的消費者來說是很自然的。在經濟學中,用於生產的資源是有限的,因此,最有效的資源配置應該通過上述決策來實現。
擴充套件資料
在這三個問題中,市場需求決定生產什麼,技術資源和其他制約因素決定如何生產,**決定誰生產。「誰生產」是指生產的產品和服務如何分配給社會上的各個群體和個人。誰將享受經濟活動的成果?
社會產品如何在不同的居民之間分配?如何在人與人之間分配產品,根據什麼原則,分配產品的機制,如何把握分配數量的限制等。
把經濟學的基礎看作是一般意義的生產發展,而不是生產關係的客觀發展。 實際上,西方經濟學的理論中存在著大量沒有明確標明的種種隱含假設,而這些假設幾乎全都是遠離現實的。這就構成了批判的依據。
正是出於對範疇批判和範疇生產工作統一性的堅持,其對物象邏輯形成了內部批判。
4樓:化工儀表交流
1.生產什麼以及生產多少。生產電視還是生產電腦、生產大炮還是生產黃油(希特勒的選擇是:寧要大炮不要黃油);生產多少臺電視機、多少臺電腦,用多少資源生產大炮,用多少資源生產黃油。
2.怎樣生產,用什麼樣的方法來生產這麼多的產量與勞務,與生產方式,技術水平直接有關。
3.為誰生產。生產出來的產量和勞務用什麼樣方式分配到社會的各個成員中,即怎樣分配。
西方經濟學除了上述的三個基本問題外,還研究以下三方面的內容:
社會稀缺的資源是否得到充分使用。
社會資源總量的變動。
貨幣的穩定性。
經濟學有一套以數量分析為特徵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實證分析法、邊際分析法、均衡分析法、靜態分析法、比較靜態分析法、動態分析法、長期與短期分析法、個量與總量分析法等。
一、實證分析法:
經濟學中的實證分析法來自於哲學上的實證主義方法。實證分析是一種根據事實加以驗證的陳述,而這種實證性的陳述則可以簡化為某種能 根據經驗資料加以證明的形式。在運用實證分析法來研究經濟問題時,就是要提出用於解釋事實的理論,並以此為根據作出**。
這也就是形成經濟理論的過程。
二、邊際分析法:
是利用邊際概念對經濟行為和經濟變數進行數量分析的方法。所謂邊際,就是額外或增加的意思,即所增加的下一個單位或最後一個單位。在經濟學分析中,簡單地說,邊際是指對原有經濟總量的每一次增加或減少。
嚴格地說,邊際是指自變數發生微小變動時,因變數的變動率。
三、均衡分析法:
均衡本來是物理學概念。引入經濟學後均衡是指經濟體系中各種相互對立或相互關聯的力量在變動中處於相對平衡而不在變動的狀態。對經濟均衡的形成與變動條件的分析,叫做均衡分析法。
分為區域性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
區域性均衡分析法,是在不考慮經濟體系某一區域性以外的因素的影響的條件下,分析這一區域性本身所包含的各種因素相互作用中,均衡的形成與變動的方法。
5樓:匿名使用者
三個基本的經濟問題:(1)生產什麼,(2)如何生產,(3)為誰生產。
6樓:故園籬笆
1、資源稀缺
2、效用遞減
3、均衡為上
7樓:匿名使用者
「生產什麼」,「如何生產」和「為誰生產」。
西方經濟學問題? 10
8樓:匿名使用者
解:根據題中的各乘數可知y的變動量為: δ c+1/(1-β)* δi-β/(1-β)* δt+β/(1-β)* δtr =600+1/(1-0.
2)*300=975。供參考。
西方經濟學問題
9樓:石又又
1、主要是每單位產品指的是什麼不確定(比如是公斤、克、噸、瓶、箱、件等)2、因為導致國家採用配給的政策來抑制物價爆漲的原因就是供不應求(供給小於需求),所以只有根據需要曲線來合理配給,從而消除某區域供給和需求的不合理的情況。
關於西方經濟學的問題 30
10樓:匿名使用者
設甲公司**抄要降低到襲p,則:
ed=-(△q/△p)*(p/q)=-[1000/△p]*(200/8000)=2-------①
把式子①化得:
△p=-12.5
即要使公司的銷售量恢復到9000件,甲公司**要降低12.5元。
11樓:匿名使用者
解:1)因為qx=8000,py=180,△qx=1000,△py=180-220=-40
甲公司襯衫與競爭企業襯衫的交叉彈
性為:exy=(△qx/△py)*(py/qx)=[(-1000)/(-40)]*(180/8000)=-0.5625
2)設甲公司價
回格要降低答到p,則:
ed=-(△q/△p)*(p/q)=-[1000/(p-200)]*(p/9000)=2-------①
把式子①化得:19p=3600
p=189.5
△p=200-189.5=10.5
即要使公司的銷售量恢復到9000件,甲公司**要降低10.5元。
西方經濟學的問題
12樓:r索穆
由於需求曲線為正雙曲線(漸近線互相垂直的雙曲線),結合需求量q與**p的反方向變化關係,需求曲線的方程大概應該為q=a/p,a為常數。
因此,當**由p1上升至p2後,需求量會由q1=a/p1下降至q2=a/p2,但總花費分別為p1*q1=a,p2*q2=a,因此,買家在商品上的總花費是不變的。
關鍵點在於弄明白正雙曲線的特性。
為什麼會這樣?西方經濟學問題
13樓:匿名使用者
經濟學是綜合分析研究經濟增長和衰退的起因及社會表象,如通貨膨脹、失業率、銀行利率、進出口額等的一門學問。資源相對稀缺制約經濟發展,經濟學就是研究有限資源如何在社會中分配以保證經濟最優發展的社會科學。或者說「它是解釋在解決資源稀缺性時做出的選擇,以及這些選擇如何變化的科學」。
通過分析研究,經濟學者要找出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以採取相應措施來刺激或保持經濟增長而避免經濟衰退。微觀經濟學與巨集觀經濟學是經濟學的基礎。微觀經濟學是研究消費者和生產者的購買和生產行為;巨集觀經濟學則研究整個國家的經濟現象。
請教幾個西方經濟學的問題!
14樓:匿名使用者
內部效應的概念確實提的比較少,大部分都是外部性和外部性內部化的概念。其實你可以將它看成是內生變數之間的關係,以生產曲線為例,涉及到了工資、地租、資本等內生變數,竟然是要求其中一個要素的需求曲線,那當然是要考慮這些內生變數之間的聯絡了。至於這些要素的外部效應,比如工資率太低導致的公共救濟支出增加,這個支出對企業的生產沒有影響,不影響其生產曲線,所以算是外部效應。
這個還沒figure out.
用先進技術代替勞動力:首先,這個和勞動力供給是沒有關係的,因為勞動力供給只與工資率有關係,也就是閒暇的機會成本有關,不管有沒有新技術,想出賣勞動力的人還是那麼多,不會變。而勞動力需求就不一樣了,因為勞動力是構成生產者生產要素之一,而科學技術的發展,會對勞動力需求產生影響。
比如說原來生產100個單位的產品需要100個勞動力,現在科學技術發展了(比如出現了專門的機械),只需要50個勞動力就能生產100個單位的產品了,勞動力的需求下降,所以勞動力需求曲線左移。勞動力需求曲線左移的意義你應該明白吧?就是同一工資水平下的勞動力需求更小。
提高工資又不想失業:首先你看到失業,就是說這是和勞動力需求曲線有關的了,因為勞動力供給曲線上的人都是願意提供勞動的,這和失業沒有關係(當然也有一種叫做「自願失業」的概念,但是其實自願失業的意思是人家嫌棄工資低,不想提供勞動,這不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失業」。)ok,那麼就只剩下和勞動的需求有關係了,勞動力需求曲線彈性越大,表明勞動力對**變化的反應越大。
我們都知道,提高工資,會讓勞動力需求下降,而彈性越大,就是說下降的越多。所以要提高工資又不想導致太多失業,那就要勞動力需求缺乏彈性了,這時候需求也會下降,但不會下降太多。
西方經濟學問題
15樓:超人也流血
首先消費稅是向誰收,就調整相應的需求或供給函式。但是不管是向消費者還是向生產者收,最後的結果是一樣的。其次,這個題的稅是從量稅,就是每賣一單位商品就是多10元。
就以向生產者徵收為例,比如生產者以100元賣出一個商品,沒稅的時候,這100元都是生產者的收入,當徵收10元的消費稅,只有90元是收入,10元是稅需要交給國家,那麼生產者不爽了,為了維持原來的收入或者說維持原來的供給慾望,那麼生產者這時候的定價就必須110元,反映在函式上就是q=(p-10)+100。也就說原來沒稅的時候p=100和有稅了p=110所供給的商品數量是一樣的。
對於消費者來說,他不知道啊,他就是看到商品的**提高了,所以只會影響需求量,而需求不變所以需求函式不變。
西方經濟學的問題,西方經濟學問題
9個的總成本 9 11 99 增加了99 80 19 就是邊際成本b 選b。邊際成本mc q tc q q 9 11 80 9 8 19 西方經濟學問題 1 主要是每單位產品指的是什麼不確定 比如是公斤 克 噸 瓶 箱 件等 2 因為導致國家採用配給的政策來抑制物價爆漲的原因就是供不應求 供給小於需...
西方經濟學問題,西方經濟學的問題
西方經濟學指產生並流行於西方國家的政治經濟學正規化,狹義指西方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正規化,廣義包括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正規化。西方經濟學與東方經濟學是不同的經濟學正規化。西方經濟學主要是正規化概念,而不僅僅是地域慨念。改革開放以來流行中國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學也屬於西方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即被運用於西方市場...
西方經濟學問題求詳細解答,西方經濟學的一個問題,求詳細解答
應該是 之和等於mc,因為對於公共物品來說,總需求曲線的推導跟普通商品不一樣。對於同一需求量t,消費者願意付的 之和等於mc時,收益才最大化。w 100 150 200 t 2t t 450 4tmc d t w dt 450 8t mc 100 t 43.75 西方經濟學的一個問題,求詳細解答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