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百家姓中的單姓念shàn
單姓,在《百家姓》中排第182位。在2023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183位。
單姓溯源
一、出自姬姓,以邑名為氏。據《元和姓纂》所載,周成王封少子臻於單邑(在今河南省孟津縣東南)為甸內侯,因氏焉。於周襄公、周穆公、周靖公二十餘代為周卿氏。
據《通志·氏族略》雲:成王封蔑於單邑,故為單氏。又據《路史》記載,上古周朝時,周成王封少子臻於單邑(在今河南省孟津縣境),其子孫便以封地為姓,世代相傳姓單。
二、出自北方少數民族複姓改單姓而來。據《魏書·官氏志》記載,南北朝時,北魏鮮卑族有複姓可單氏、阿單氏、渴單氏,入中原後一併改為單姓單氏。清滿洲八旗姓都善氏,敖拉氏後均改為單氏;達翰爾族敖沃勒、索多爾、克力徹爾等氏,漢姓為單;今蒙古、彝、滿、保安、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2樓:
單(shàn)姓源出有二:
1、出自姬姓,以邑名為氏。據《元和姓纂》所載,周成王封少子臻於單邑(在今河南省孟津縣東南)為甸內侯,因氏焉。於周襄公、周穆公、周靖公二十餘代為周卿氏。
據《通志·氏族略》雲:成王封蔑於單邑,故為單氏。又據《路史》記載,上古周朝時,周成王封少子臻於單邑(在今河南省孟津縣境),他的子孫便以封地為姓,世代相傳姓單。
2、出自北方少數民族複姓改單姓而來。據《魏書·官氏志》記載,南北朝時,北魏鮮卑族有複姓可單氏、阿單氏、渴單氏,入中原後一併改為單姓單氏。
遷徙分佈
單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上古周朝時周成王封小兒子臻到單地(今河南省濟源縣西南,一說現河南省孟津縣一帶)做伯,稱為單伯。臻的家族昌盛,在周朝的二十幾代君主中,都有單姓人在朝廷作大官。
他們的後代就是今天單姓的**。在古代,單姓的望族大多出自於河南。浙江省永康單氏,據《永康姓氏志·單氏》和方山腳《單氏宗譜》載,唐乾符年間(874-879年)有工部尚書單琰發族於雲南。
至五世祖文林郎單宗化,登崇寧二年(2023年)進士,任金華正堂(縣令),任滿,約於宋政和年間卜居永康叢桂坊。至十七世祖單輔靖任建康學錄,不久轉任判官,生昂、昱、昴。單昴由明經任寧安通判,居何州。
單昂任婺州醫官,單昱則於元末卜居永康城北三十里的方山南麓,為方山單氏之祖。單昂之後,廿八世祖單育又因大水為患,卜居城南長水,為水碓頭單氏之祖。永康單氏祖居地叢桂坊,屬古麗鎮。
在「縣西北四十步」。始祖為單宗化,約在宋政和年間(1111-2023年)與子單昴卜居永康縣城叢桂坊。永康單氏聚居地方山腳,屬清溪鎮。
始祖為單昱,約於元至正末年(1365-2023年)從縣城叢桂坊遷居方山之陽(方山腳)。上水碓,屬古麗鎮。始祖為單昴後裔單育,約在清雍正末年(1731-2023年)從縣城叢桂坊遷此(餘略)。
歷史名人
單 超:後漢河南省人。桓帝初為中常侍,幫助桓帝剷除異己,穩固江山立了大功,被封為新豐侯。常侍預謀獲封者有五,世謂之五侯。自是權歸宦宮,朝政日亂。後拜車騎將軍卒。
單 煦:字孟陽。宋朝平原人。
中進士後,知洛陽縣。勤政為民,成績顯著,升任昌僕知州,累官光祿大夫。煦友愛,他15歲時,兄單熙毆人至死,他勸兄逃跑,願自己頂罪代死。
當平原 知縣伍剛查明原因後,十分感動,免了單熙的死刑。
單 父:宋代人。字仲儒。種牡丹,能變易千種,人呼為「花師」。
單雄信:唐代濟陰郡人,為李密將,能馬上用槍,軍中號「飛將」。
單仲升:元代廣東省增城人,奉母至孝。母卒,蔬時水飲,不事家業,廬墓三年,人稱孝子。
單毓華:字枚叔。江蘇省泰州人。
清光緒二十一年(2023年)應縣、州、府童子試,均為第一名。光緒二十五年人南京實業學堂。光緒二十九年赴日本留學,入東京法政大學,獲法學士 學位。
光緒三十四年回國,殿試中舉人。先後任清大理院推事、天津地方審判廳廳長,上海震旦大學,上海法政學院、上海法學院教授,上海三吳大學法學院院長,上海市律師。
郡望堂號
1、郡望
河南郡:漢置郡,治所在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北。
南安郡:南朝梁天監(502-519)中置郡,治所在今甘肅省西部各縣,為全省三郡之一,轄興、泉、漳三地。隋開皇九年(589年)改郡為縣。
2、堂號
南安堂:源出自周成王之三子,曰名孝鏞氏字單,封單叔為南安郡王,「南安郡」取南疆長治久安之意,單叔之後以字號賜封地為姓,後代遂成為單姓。
所以 一定是讀shan的
3樓:匿名使用者
我最近從學校圖書館借的《百家姓》看到「單」每個讀音都是姓氏
4樓:雪狼
你說的山南地區建築工程建材工業總公司單(dan)增,那是藏名漢音譯, 也可以譯做丹增, 不是漢族姓啊 漢姓裡單字都是念"善"音的
5樓:匿名使用者
記得以前有個作業的題,說「單」做姓時讀什麼,我答dan,結果錯了,應該是shan(善)。
6樓:
在百家姓裡邊念(善shan);
字本身是多音字,但是漢族姓氏裡邊讀(善shan),你說的哪個讀(丹dan)的情況,應該是因為這個人是藏族人,是藏語音譯的的名字。丹增在藏族裡是個很常見的名字,不過寫成漢字經常寫作(丹),寫成(單)的時候不多。
另外,藏族是一般是沒有姓的,只有貴族有姓,比如阿沛.阿旺晉美,阿沛就是姓。這個單增同志應該就是叫單增,沒有姓。
7樓:智俊明
藏名漢音譯, 也可以譯做丹增, 不是漢族姓
8樓:匿名使用者
shan!我有各老師就是這個性!就是這樣唸的,沒錯!
9樓:匿名使用者
我也姓單,經常有人叫我dan
10樓:匿名使用者
shàn,我有一個同學就姓單,錯不了!
11樓:匿名使用者
● 單(單)
dānㄉㄢˉ
◎ 不復雜:~純。簡~。~調(diào)。
◎ 獨一:~獨。~一。~詞。
◎ 只,僅:做事~靠熱情不夠。
◎ 奇(jī)數的:~日。~號。
◎ 薄,弱:~薄。
◎ 衣服被褥只有一層的:~褲。~衣。
◎ 覆蓋用的布:被~。床~。
◎ 記載事物用的紙片:~據。傳~。名~。
◎ 和尚稱禪堂的坐床。
其它字義
● 單(單)
shànㄕㄢˋ
◎ 姓。
其它字義
● 單(單)
chánㄔㄢˊ
◎ 〔~於〕中國古代匈奴君主的稱號。
◎ (單)
12樓:匿名使用者
新聞聯播的人不能出錯嗎?shan四聲
13樓:騎馬打天下
毫無疑問是念shan第四聲
「單」作為姓氏,讀音是什麼?
14樓:嘢煩
單做姓氏讀音shàn
也讀dān
單:作為姓氏一種,出自姬姓源於皇帝邑名為氏始祖:單逨、單卷、單公、姬臻、單靖公、鄡單、單于單姓人數較少以北方為主,佔全國的0.
076%山東、江蘇、浙江單姓名人:單永魁、單士元、單國璽
單字姓氏的讀音
15樓:無名之人
讀作:shàn。
單姓,baishàn xìng,中國姓du氏之一。源出zhi有二:1.出自姬姓,以邑dao名為氏。2.北方少回數民族複姓
16樓:匿名使用者
說清楚點嘛,zhang,qian,zhao,shun,li
中國姓氏裡,「wei」這個讀音的姓氏有多少啊?可以列舉出來麼?
17樓:地下水汙
危、魏、衛、韋、尉。
一、危拼音: wēi
危姓,現行較罕見姓氏。今福建邵武、廣東英德、廣州花都,遼寧清原,山西太原、大同,陝西韓城、漢中,湖北老河口,湖南芷江,江西南康、撫州、崇仁、峽江,福建清流、建寧、廣西南寧,安徽東至,四川成都,重慶綦江等地均有分佈。
二、魏拼音:wèi
魏姓,此姓氏有出自姬姓、羋姓等多種說法。魏姓最早發源於魏(山西芮城縣北),現已遍佈全國各地及周邊國家地區,朝鮮、韓國,臺灣,新加坡等都有其姓氏。
三、尉拼音:wèi
該字為多音字,讀yù時,有尉(單姓),尉遲(複姓),尉犁(新疆縣名)。讀wèi時,有尉(單姓)。
四、衛拼音:wèi
又為周朝國名,又作姓氏用字,衛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七十一位,人口約六十七萬六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042%左右。
五、韋拼音:wéi
韋姓的發源地當是今河南境內滑縣的豕韋古國。韋氏屬三皇之首風姓包羲(太昊伏羲氏)之子黃帝子孫彭祖孫元哲嫡系。《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載:
韋氏出自風姓彭祖之後。韋姓在宋《百家姓》列為第50姓「魯韋昌馬,苗鳳花方」。
18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姓氏裡,「wei」這個讀音的姓氏有:威、威王、微、微生、危、韋、蒍、委、尾、為、衛、魏、尉等。
19樓:匿名使用者
威、偉、微、未、危、韋、蒍、委、尾、為、衛、魏、尉、唯、胃。
百家姓有沒有姓念的,百家姓中有沒有姓你的?
念姓 源於羌族,出自漢朝末期鮮卑族拓跋部念氏部族,屬於以部族稱謂為回氏。西魏太答傅安定公 念賢 吐古渾樹洛幹之母 念氏 今福建省的福清市 莆田市 平潭縣澳前鎮 霞浦縣牙城鎮,雲南省的陸良縣,曲靖市羅平縣板橋鎮,山東省的聊城市,甘肅省的慶陽縣,江蘇省的南京市白下區止馬營,湖南省衡陽市石鼓區等地,均有念...
百家姓中筆畫最多的姓氏是什麼,百家姓中筆畫最多的姓氏是什麼
以繁體字為準 單姓22畫 蘇 龔 權 藺。簡體字的話有姓戴,霸的。瞿,十八畫,如瞿弦和 爨邯汕寺武穆雲籍韝自己數 中國筆畫最多的姓氏,一共30筆,你會讀嗎?總不是 丁 吧。厲害 怎麼沒看到陳的介紹.濮,大概吧 不過有2個字的,象公孫,歐陽什麼的,如果算的話應該就不是這個了 百家姓中哪個姓筆畫最多 1...
百家姓中「劉」的由來,百家姓中劉排第幾??
源出於祁姓。相傳帝堯姓伊祁,他的子孫有一支以祁為姓,被封在劉國 河北唐縣 後代稱劉氏。源出於杜姓。杜伯的孫子士會在晉國任士師,晉襄公死後,士會去秦國接公子雍回國繼位,因晉國國內有變故而留在秦國,其後世取姓劉 即 留 之意 源出於姬姓。東周時期,周匡王封小兒子王季於劉邑 河南偃師縣南 號劉康公,後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