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怎樣才能提高高中語文閱讀理解?

2021-06-01 00:45:27 字數 5205 閱讀 8047

1樓:匿名使用者

由於受知識本位教育觀的導向和現實高考壓力的影響,我們過分地側重於一種"技能"訓練,想方設法地訓練學生儘可能多的得到些分數,因此培養和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就成了一句空話。在這種背景下我們的語文教師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呢?我想從以下幾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1.教師要轉變思想,更新觀念,樹立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學觀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就像通常所說的"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由於學生的個體差異,他們對文章的體會和感受也是各不相同的。我們教師所要做的就是發掘這種不同,激發學生的感悟力,而不是隻求一個千篇一律的統一答案。我們應該把語文的課堂真正變成文學閱讀的天地。

課外閱讀很多時候都是在課外和家裡完成,這就需要家長給予配合。老師應利用家長會、家訪等時機,向家長介紹學生課外閱讀的整體趨勢和個體情況,再針對家長文化素質較低的情況,教給家長督促幫助孩子進行課外閱讀的方法,讓課外閱讀發揮最大的功效。

2.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途徑

2.1增加閱讀量。一方面,教師通過多加閱讀和課本有關的背景資料,靈活設計課堂教學,以便能及時地解決學生提出的諸多問題,提高自身授課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學生增加閱讀量,擴大閱讀的範圍和視野,逐步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大意和主旨。

2.2教師要提高駕馭課堂的能力。學生進入高中階段以後,其閱讀範圍和水平都有較大幅度的提升,這也意味著教師課堂之外的工作量要隨之增加。

教師在認真備課之時,除了需要有大量的閱讀作為積累,還需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的內容及相關的活動,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和閱讀水平,才能更加得心應手地駕馭課堂,進而發揮教師在閱讀課堂上的主導作用,使閱讀教學得以順利進行。

2.3啟用教學過程。新課程背景下的語文閱讀教學不能再侷限於傳統的"閱讀――做題――講解"的過程,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其發揮主觀能動性。

啟用教學過程,主要包括啟用教學模式,啟用教學內容,建立一個有效的閱讀效果評價機制等三方面的內容。在啟用教學模式方面,教師可以靈活使用**性閱讀、拓展式閱讀、興趣式閱讀等方法來增加閱讀的樂趣,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此外,教師要加強與其他教師之間的交流和**,和學生建立友好的關係,將大家對閱讀的認識盡力轉化成有價值的教學問題,在設定閱讀問題時要有新意,幫助學生髮散自身的思維。

閱讀教學效率的提高,離不開一個有效的閱讀教學效果評價機制的建立。在評價學生的閱讀效果時,教師不僅要從教學大綱的要求出發,還應當拿捏好閱讀材料對學生水平的要求,鼓勵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培養其創新能力,並鼓勵學生進一步挖掘閱讀材料中更深的寓意。

閱讀是體現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手段,高中語文閱讀同樣也肩負著提高學生語文綜合水平和文學素養的重要任務,因此教師要加強對閱讀教學的實踐和研究。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難免存在不少問題,僅靠以上一些建議肯定是不夠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提升,離不開教師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和教學實踐的改變,這些都是循序漸進的過程;也離不開學生自身的努力,只有教師和學生雙方都充分重視閱讀,共同努力,才能使得閱讀教學水平有質的飛躍,進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水平,使學生的文學素養更上一層樓。

3.有效地開展課外閱讀,激發興趣,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學生的課業是很繁重的,如果只是機械地將一些課外內容強行塞入他們手中,只會增加他們的負擔,引起他們的反感,要使學生的閱讀從被迫消極轉向主動積極,就必須加強課外閱讀的組織與指導,使課外閱讀真正落到實處。

3.1要配合教學,選擇讀物。學期或年度的推薦,一定要根據課外閱讀計劃,配合教材的學習,認真審慎地選取高品位、高質量的讀物,開列一個比較適量的系統的清單。

重點要推薦一些中外名著,來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

3.2要傳授方法,培養習慣。達爾文說:

"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為了提高閱讀效率,必須從實際出發,引導學生用科學的讀書方法進行課外閱讀,切實截決"怎麼讀"的問題,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閱讀方法包括讀書的方法和做讀書筆記的方法。

傳授方法要指導學生在具體運用時要不拘一格,根據自己的需要靈活運用。

3.3要組織交流,檢查督促。在課外閱讀中組織好學生之間的交流非常重要,學生間的互相影響產生的作用有時比教師指導更大。

另外,交流活動還能激發興趣,促進課外閱讀的開展。教師應分階段地開展一些活動:召開讀書報告會和讀書經驗交流會;開展讀書筆記展覽評比;舉行讀書知識比賽;舉行朗讀或快速閱讀比賽;舉辦手抄報、演講會、網上作文比賽等等。

組織這些活動要有計劃,認真實施,才有效果。

語文教師在具體的活動過程中,不管採取的是什麼方法,對學生取得的成績,哪怕一點點,也要予以充分肯定,同時也要中肯地提出不足之處。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學生閱讀興趣會大大增加,聽說讀寫能力也會全面得到提高,從而形成了課外閱讀的良性迴圈。

總之, 高中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是我們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課題。教無定法,豐富學生閱讀內容,改革閱讀教學的方法,多方位的訓練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就會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

2樓:語文溜溜老師

提高語文閱讀有方法。

怎樣才能提高高中語文閱讀理解?

3樓:雲南萬通汽車學校

1、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

2、巧用資訊整體把握

語文閱讀過程本身就是獲取資訊的過程,閱讀質量的高低取決於捕捉資訊的多少。

做語文題時可先看看文章的作者、寫作時間和文後註釋等內容,同時特別要瀏覽一下後面問了哪些問題,從題目的選項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麼。如果是**,則要主語其人物、情節等,如果是議**,則要著重把握論點、論據、論證等要素。瞭解作者的主要寫作意圖後再整體把握全文,對解題也就心中有數了。

3、確定區域圈點勾畫

閱讀語文大段文章主要用精讀的方法,需逐字逐句推敲揣摩,故平時練習要養成圈點勾畫、多做記號的習慣,可以先看題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區域,和哪些語句有關。確定某一答題區域後,再仔細弄懂這一段每一句的意思,進而理清段落之間的關係,瞭解行文思路。有了這一習慣就有可能形成較強分析綜合能力。

語文閱讀時反覆琢磨題幹,圈畫與之相關的內容,答題時就不需要再從頭至尾搜尋,可節省不少寶貴時間。

4、注意摘取原文

離開了原材料恐怕誰也答不準,答不全。因此,準確解答閱讀題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大多數題目在文章裡是能夠「摳」出答案的。

當然,找出的語句不一定能夠直接使用,還必須根據題目要求進行加工,或摘取詞語或壓縮主幹或抽取要點或重新組織。即使是歸納概括整段整篇文意也必須充分利用原文。

4樓:匿名使用者

多1123435看354367658書

高中語文閱讀怎麼提高 50

5樓:匿名使用者

如何培養高中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高中語文教學由於高考的緣故,只重應付考試,不重培養素質。目前高中語文教學存在以下偏向:只注重課本中的文章考點,不注重文章要表達的思想文化內涵;只注重學生學習的進度,不注重學生心靈的美育陶冶;教師只注重傳授知識,不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不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整個高中語文教學,唯教本、學本、考本至上,搞編題、做題、講題戰術。而作為最重要的文化載體的語文教學,其德育被架空了,其美育被抹殺了,其人文被淡化了,而強化了的智育也被扭曲了,從而導致學生的理想模糊,知識狹窄,文化膚淺,心理脆弱,最後,連語文學習的興趣也蕩然無存。探索語文素質教育,就必須勇於打破「一切服從應試」的一統天下,突破舊的教育教學體制,開拓幾塊挑戰應試、超越應試的「實驗田」。

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不但具有工具性、人文性,而且與日常生活聯絡非常密切,涉及範圍廣,實踐性很強,高中語文課程更是強調應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審美能力、**能力,並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學生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基於這一目標,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已不適應語文教學發展的要求,也與社會的發展相脫節。按新課程語文教學理念,語文課程重在實踐,要適應現實生活和學生自我發展的要求。

為了突破狹窄的應試課程,突破僵化的語文教材,使學生能夠對其所學的語文有所興趣,我認為擴充套件閱讀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高中時段的語文,正好可以開拓學生的思想,學會用自己的眼光來對待每個事物。「得法於課內,得益乃至成長於課外。」學生要上好課外閱讀指導課,並能運用精讀、泛讀、瀏覽、速讀等多種方法開展課外閱讀活動,而課外的閱讀可以帶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同時也能豐富自身的知識面。

應如何帶動學生課外的閱讀性,本人認為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一 開放性原則課外閱讀是一個開放式的不受時間、地點、形式約束的語文學習方式。對它的評價不能按照課內閱讀那樣運用語感、語素等要素進行細微評價,而要採用模糊評價的方式,從總體方面對課外閱讀開展情況進行評價,如對課外閱讀量、閱讀面進行評價等。

魯迅先生曾說過:「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大好的。」「專看文學書也不好。

」要博覽群書,要涉及名家名篇,現代、當代文學作品,科普讀物,報刊,天文、地理、歷史等方面的書籍。要使課外閱讀具有開放性、廣泛性,不能強行對每一位學生統一要求、統一步調、統一內容,評價的標準,不能「一刀切」,在評價時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選擇適合自己讀的健康有益的書,促進全體學生健康發展。只要能夠最大限度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積極性和主動性,對新發現的好書進行閱讀,有利於消除學生的自卑感,增強自信心,評價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二 重過程原則如應付高考一樣,每個成功收穫會從成績中得出結論,而從課外閱讀的效果來看,短時間內是看不到結果的,它是一個「積累於現在,得益於未來」的過程。因此,我們的評價要注重課外閱讀過程的評價,收集能夠反映學生閱讀過程和結果的資料,淡化課外閱讀結果的評價,以他們自身的思想吸收得益為主。三 導向性原則課程改革目標之一是改變過分強調評價和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髮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

課外閱讀評價是建立在導向性與激勵性基礎上,通過建立科學評價體系,引導學生達到《語文課程標準》要求的閱讀量,對其進行課外閱讀的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評價,使其愛讀書、多讀書、讀好書、會讀書、善讀書,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四 會讀書,善讀書原則積極參加讀後敘述課、評價課等語文活動課。上好讀書筆記交流課,並運用摘抄型、提綱型、感想型、評價型等多種方法,寫好讀書筆記。

堅持每週能完成一篇感想型、評價型讀書心得或摘抄型、提綱型讀書筆記,字數不限。有條件的建立自己的書庫,不斷充實書目,並按類別編號歸檔,不斷增加自己的收穫感,增加閱讀興趣。五 資訊化原則現在的學生除了去圖書館獲得更多的閱讀材料外,運用最廣的是多**和網際網路,因為它們具有圖、文、聲、像並茂的特點及獨有的系統功能,可使計算機的視、聽功能全部展現出來,打破傳統**的「線性限制」,以隨機性、靈活性、全方位、整體化的方式把語文知識形象、直觀地展現給學生,這樣在閱讀方面有了選擇性,學生也更願意去學習和閱讀更多的知識,留下的印象也比較深刻。

課外閱讀的建立和發展,最重要的意義在於教師和學生突破了「一切為了高考,高考就是一切」的應試觀念的束縛,從這一看起來小做起來難的環節出發,樹立了一種嶄新的學習觀念。

高中語文基礎如何提高高中語文基礎要怎麼提高,文言文也很差?

如何提高解答語文閱讀分析題的效益 隨著 大語文 觀念的漸行漸盛和中高考語文閱讀分析題目量的不斷加大,如何提高學生解答閱讀分析題的效益,已經成為廣大中學語文教師亟待解決的一個實踐課題。本人以為,如果在日常教學中注意從以下幾方面加強對學生的訓練,也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一 反覆閱讀選文 平時講解課文之前...

怎麼提高高中語文成績,如何提高高中語文成績我現在已經是高

學好課本知識。課本知識是語文的基礎,打好基礎才能更好的學習它。有不少學生認為只要上課時專心聽講,勤記筆記,課後認真完成作業,再加上自覺複習,就能使成績提高。如何提高高中語文成績我現在已經是高 一 先談文學積累 1 把課內的背誦放到假期 假期的學習特點就是老師的指導較少,而自己的學習時間較為充裕。把背...

如何提高高中語文小說閱讀教學的效率

教學的重要目的就是要教會學生閱讀 我覺得這關鍵有兩點。一是要有一個適宜的閱讀態度。是文學作品,它反映著人與現實之間的一種審美關係,我們必須以審美的態度來鑑賞 中所寫到的人和事,不能把 裡的人和事作 傳記 或 新聞報道 式的分析。二是要交給學生讀 方法,才能實現葉聖陶先生的 教是為了不教 的思想。的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