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唐朝開始到現在的中日關係

2021-05-27 12:52:23 字數 1048 閱讀 4441

1樓:鄙視美國撞令郎

以上回答我有2點補充下:

1)到唐初時,朝鮮半島和我國東北的一小部分分為3個國家:高句麗、新羅、百濟。其中百濟國主要有朝鮮族(明朝應他們請求讓我們代他們取的民族名字,意為朝日鮮明之國)、漢族和少量漂來的倭人組成,是最小最弱的國家,卻老聯合高麗攻打和大唐關係密切的新羅,同時他也是日本從中國進口文化、科技以及產品的主要渠道。

太宗征伐高麗,入冬糧草輸送不便就回師了,雖勝但是沒有達到滅高麗的目的。高宗吸取這個教訓,在又一次百濟高麗聯軍欺負新羅,新羅求救時,被高宗抓住把柄,於顯慶五年派大將蘇定方(隋唐演義裡的上將,殺裴元慶的那位,歷史確有其人!)攻打百濟,當時的日本怕失去百濟這條賴以發展的經濟文化捷徑,就傾自己的全力在百濟對抗唐朝,倭軍短期內全軍覆滅,生還者全部被俘,倭俘都跪地乞活(沒啥切腹自殺的,因為當時日本還沒有武士道精神,連用的武士刀都是後來從朝鮮傳過去的),最後釋放他們回去了。

百濟國滅,被唐分置五都督府,成為唐軍征伐高麗所需的草料場和屯糧倉。乾封二年,高宗遣名將徐世績率郭待封、薛仁貴(滅高麗後鎮守該地的安東都護),引兵二萬攻打高麗,戰爭持續了近1年(怎麼樣?沒百濟做屯糧倉的話,肯定又要冬季回師的),攻入平壤,滅高麗,置安東都護府。

到此,整個朝鮮半島就再也沒倭人來漂過,根據日本當時的什麼什麼太子主張學唐的堅定路線,靠不上百濟二傳手了,就正式派大量的使團來唐學習。本來隋時日本也派過幾次使到中國,隋大業時來學習的高向玄理,唐初才回國的。整個唐朝日本來使團學習13次,郭沫若說14次,迎陪唐朝到日本和送唐朝到日本的使節回國的日本團有6次,中宗玄宗來使最多一次達500人,從官制到法制,從儒教到佛教,從藝術到醫術,從文化到現代化(當時的,呵呵),從建築到那個什麼什麼築,一切的一切都系統的多取(不用舉例,基本全是)寡舍(比如宦官制度和科舉制度)地搬過去,奠定了日本製度的基石,社會的運作,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2)明朝的東南沿海的倭寇確實是日本人,他們作惡多端,令人髮指,人人慾斬之而後快,他們多登陸淫掠燒殺,最遠的到過南京附近和杭州,他們中也有幹海盜的。當時還有一種比倭寇厲害的海上力量,他們是佔據日本國土為基地,令那些日本大名見了他們對他們也要客客氣氣的超級中國大海盜,他們壟斷了海上的經濟**,很多倭寇聽命於他們。比如汪直和徐海。

從歷史和現代看中日關係,從近代中日關係史中得到的歷史經驗與教訓有哪些

和平發展 讓日本變成中國的一個小省 從近代中日關係史中得到的歷史經驗與教訓有哪些 國家建築,社會變革及 國際關係,這些近代中日之爭中極其重要 的因素,使我們處理現下事務的良好借鑑。但其實無論如何,無論中 日關係如何發展,近代中日之爭給我們最大的教訓就是和平的可貴和 戰爭的殘酷,我們今天必須謹記這一點...

中美關係的改善對中日關係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中美關係的改善,讓日本感到驚慌。美國沒有告知日本就與中國改善關係,是的日本加緊了步伐和中國建交。1972年2月,美國 尼克松的訪華開啟了中美關係的大門,使長期對立的兩個版 國家實現了權歷史性的和解。這種變化也給日本以極大的衝擊,日本在野黨和企業界紛紛要求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面對不斷高漲的邦交正常化的...

聽了快女李霄雲的《從開始到現在》,超級感動!從開始到現在講述

無意中抄看到這個選秀的這襲 一場。聽了好感動哦,bai李霄雲唱du的不賴。這首歌,zhi原唱是張信哲。dao你可以上網去搜一下,歌之前有一段旁白。你真的忘得了你的初戀情人嗎 假如有一天 你遇到了跟他長得一模一樣的人 他真的就是他嗎還有可能嗎 這是命運的寬容還是 另一次不懷好意的玩笑 這首曲子是為 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