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手機使用者
(1)由溶解度曲線bai可知:t1℃時du丙物質的溶解度為zhi50g,故答案為:dao50g(若未寫「g」不內
得分)(2)t2℃時,甲容的溶解度是25g,即100**中最多溶解25g甲,因此將50克甲物質加入到100克水中,充分攪拌,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25g
100g+25g
×100%=20%;故答案為:20
(3)將甲、乙、丙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從t3℃降至t1℃時,無晶體析出的是丙,因為丙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少,故答案為:丙
(2014?本溪一模)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1)t1℃時,甲
2樓:creep大帝
(1)由圖可
bai知:t1
℃時,甲物du質的溶解度zhi<丙物質的溶解度;
(2)t2℃時甲dao的溶解度是回20g,所以把100**加入到盛有答15g甲物質的燒杯中,充分溶解後所得溶液是甲物質的 不飽和溶液;
(3)不知乙溶液的質量,故無法判斷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所以乙t3℃時,乙的飽和溶液中一定含有40g乙物質,此說法是錯誤的;
(4)由圖可知:甲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情況比乙大,所以等質量的甲、乙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從t3℃降溫到t1℃時,甲析出晶體的質量大於乙,所以剩餘的甲溶液的質量<乙溶液的質量;
(5)t1℃時丙的溶解度大於甲的溶解度,假設甲、丙均為白色固體,利用t1℃時的溶解度資料,可分別取該溫度時100g的水,然後分別加入20g固體,有剩餘固體的是甲,無固體剩餘的是丙;
故答案為:(1)<;(2)不飽和;(3)錯誤;(4)<;(5)能.
(2014?天津)甲、乙、丙三中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t1℃時,甲、乙、丙三物
3樓:阿銀
解(1)t1℃時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丙的曲線在最上方,此時物質丙的溶解度最大;甲的曲線在最下方,此時物質甲的溶解度最小;因此,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丙>乙>甲;
(2)在t2℃時,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交於一點,說明在t2℃時,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3)據溶解度曲線知,t2℃時甲物質的溶解度為30g,即100g溶劑,溶解30g甲,故t2℃時,甲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30:100=3:10;
(4)乙的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減小,丙的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增大,所以將t3℃時乙、丙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時,乙析出晶體,溶質的質量分數減小,丙的溶解度變大,溶質、溶劑的質量不變,所以溶質質量分數與降溫前相等,故降溫後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小關係是乙<丙;
故答案為:(1)丙>乙>甲;(2)相等;(3)3:10;(4)<.
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請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1)丙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
4樓:匿名使用者
(1)丙物質的復
溶解度制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2)乙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所以若要從乙物質的飽和溶液中得到乙固體,宜採用蒸發結晶的方法;
(3)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溶解度
溶解度+100g
×100%,由此可知:溶解度大則溶質的質量分數大,所以t1℃時,甲、乙、丙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是乙=丙>甲;
(4)t3℃時甲的溶解度是50g,所以將100**加入到盛有30g甲物質的燒杯中,充分溶解後得到不飽和溶液,若想使溶液恰好飽和,可加入20g的甲,或將溫度降到t2℃;
(5)t2℃時甲的溶解度大於乙的溶解度,據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計算方法,所以該溫度下不能形成溶質質量分數相等的飽和溶液;
故答案為:(1)(2)蒸發結晶;(3)乙=丙>甲;(4)①20;②t2;(5)不能.
2019齊齊哈爾如圖是甲乙丙三種固體的溶解度曲線
1 t2 C時,甲的溶抄解度 大於乙的溶解度 2 t2 C時乙的溶解度是50g,即100 中最多溶解50g的乙,所以向50克水中加入50g乙物質,充分溶解後最多溶解25g,所得溶液的質量是 75g 3 甲 乙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所以t1 C甲 乙 丙的飽和溶液升溫到...
2019綏化如圖是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
1 t2 時,甲 乙 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順序是丙 乙 甲 2 p點是t1 時,甲丙的溶解度曲線的交點,表示該溫度下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3 甲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若將甲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可採取加入溶質 蒸發溶劑 降溫的方法 a 若採取降溫和加入溶質的方法,則溶劑的質量不變,...
2019永州模擬如圖是ABC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
1 p點是bait1 時ab溶解度 曲線的交點,du表示該溫度下zhia b兩物質溶dao解度相等 2 t2 時三專種物屬質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a b c,該溫度下將相同質量的a b c三種物質分別加入到100 中,充分溶解後,只有一種固體物質完全溶解了,說明另外兩種固體物質未完全溶解,溶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