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半路遇到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
吾:人稱代詞,我。
日:每天。
三:多次
省(醒):檢查,反省
傳:老師傳授的知識
【翻譯】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是不是複習了呢?」
【賞析】
老實說,每次讀到曾子的這一章句,都讓自己覺得很慚愧。忠、信、好學,這三樣末學只能說好偶然才能作到一次半次,而絕大多數的時候是根本沾不上邊兒的。其實這章句中所說的,只要真作到,就能是一個能安心於現實世界的人了。
與人謀而盡忠,則能無愧於同事、顧主,客戶,甚至公司機構、社團、社會、而至於國家。與朋友交往而能信守承諾,則能無愧於人,則能立身於世。老師教導而能不斷努力學習,讓生命不斷成長,則不止無愧於老師,也能無愧於生命,無愧於賜予我們一切機會的天地。
能無愧於世人,無愧於天地,那不管現實環境再怎麼變,我們也能心安了。
2樓:歆恆軒昊
這是我們學校附近有沒有賣這個牌子怎麼樣啊
論語十二章中第二章孔子說明什麼道理
3樓:半路遇到狗
【原文】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譯文】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複習了呢?」
朱熹這位大儒家學者加註:日醒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儒家是中國文化的起源,講究修身。《大學》八條目「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裡面所講的就是以修身來達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最高成就。
儒家十分重視個人的道德修養,塑造理想人格,樓主所引用的這句話就是修身的基本方法——自省。
孔子所處的年代動亂不堪,弒父犯上作亂的現象已經甚為普遍,很多人已經不重視道德的修養,傳統觀念出現危機,這是孔子不願意見到的,他的**曾子就提出了反省內求的修養方法。
原句有幾點要注意,「忠」字代表盡心盡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個「信」字,有兩種含義,一是誠信,二是信用,這也是我們現在為人處事立世之根本。
論語十二章寫第一章或第二章內心體會100字
關於《論語·第二章·為政篇》中的名言的疑問。 5
4樓:天道勤酬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解讀: 我十五歲,有志於學問;三十歲,(懂禮儀,)說話做事都有把握;四十歲,(掌握了各種知識,)不致迷惑;五十歲,得知天命;六十歲,一聽別人言語,便可以分別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歲,便隨心所欲,任何念頭都不會越出規矩。這是孔子晚年對自己一生學習修養的概括總結,說明他一生從不間斷地學習修養,而且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一個較大的進步,直至晚年達到最高境界。
幾千年以來,無數的人都把這段話作為勉勵自己的座右銘。而其中的「而立」、「不惑」、「知命」、「耳順」也分別成了三十歲、四十歲、五十歲、六十歲的代名詞而廣泛流傳。
論語第二章為政視其所以後面是什麼及意思
5樓:半路遇到狗
《論語·為政第二》子曰:「視其所已,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釋義 所已:所做過的事情。
所由:所思考、判斷事物的由來和初衷。
所安:所安的心境與理想。
廋:音sōu,隱藏、藏匿。
翻譯 孔子說:「(要了解一個人),應看他言行的動機,觀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安心幹什麼,這樣,這個人怎樣能隱藏得了呢?這個人怎樣能隱藏得了呢?」
論語十二章裡的名言名句有哪些,《 論語 十二章》中論述學習興趣的重要性的名句是
逝者如斯夫 不捨晝夜 論語 十二章 中論述學習興趣的重要性的名句是 論語十bai二章 選取的內容中du,雍也 zhi記載的子曰 知拆鏈吵之dao者不如好之回者,好之者不如樂之答者 是同學習興趣有關的內容。然而,這段話涉及的不僅僅是學習興趣問題。知之者屬於求知,好之者則屬於求道,而樂之者則達到更喚飢高...
《論語》十二章中哪些是講學習方法的
論語復 十二章中講學習方製法的有 1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大國學小經典兒童經典讀本 論語 由孔子的 及再傳 編集而成,是記載孔子言行的重要儒家經典。書中既有對社會 人生美好藍圖的描繪,又有人性與政治,道德 文化碰撞而出的智慧火花,對我們今天仍有很大的啟發。本書選取...
《法理學》這門課程第二章的知識點有哪些
法理學 這門課程第二章的知識點包含章節導引 法的概念 法的外部特徵 法的本質 法的分類。法理學 這門課程第一章的知識點有哪些?法理學 這門課程第一章的知識點包含章節導引 法學的物件和職能 法學的產生和發展 法學體系和法理學 法學研究的方法。法理學 這門課程第十二章的知識點有哪些?法理學 這門課程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