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算不算魏朝的奸臣?為什麼他沒有造反

2021-05-24 07:07:58 字數 3281 閱讀 4955

1樓:匿名使用者

他有沒有造反之心只有他自己清楚。畢竟司馬懿的野心不像司馬昭一樣路人皆知。儘管他對曹睿有一定的忠心,但如此專權難說沒有取而代之的心思。

大逆不道的事情他使他很難堪,他或許只想強化自己的勢力,把機會留給後人。

另外,這不能叫造反,他是內臣,只能叫篡位、叛亂或者政變。

2樓:蓑蓑煙雨

不算是。三國是中國歷史上很特殊的一個時期,具體表現在禮法崩壞,皇室不興,軍閥混戰,世家自立這四點上。

表面上看軍閥們四處搶地旁,打得不亦樂乎。實際上這些軍閥不過是世家集團的代言人罷了。

舉個例子,兗州之戰中期因為沒有糧食,曹呂雙方罷兵,呂布去搶糧食結果被李氏家族殺個大敗。李氏一族不過是地方的小世族,就能一時間舉起數千兵丁打敗一世豪傑的呂布,你說那些大世族有多大力量?

回過頭來說曹操。曹操背後的勢力是譙郡的大世族曹氏和小世族夏侯氏;前期有兗州地方集團投而復叛,在得到潁川集團的幫助才恢復元氣有了問鼎中原的實力;其餘的呢?不過是一時間沒了主心骨代言人依附老曹罷了(北方沒了公孫瓚,河北沒了袁紹,徐州沒了陶謙、陳登,兗州投而復叛大族幾乎族盡,司隸被李傕、郭汜殺光了,涼州沒有大族)。

所以你看,老曹一死,青州兵做鳥獸散,東方臧霸幾乎自立。這些劉葛孫魯都是看在眼裡的,這也是所謂的天下有變。北方不是一個整體,而是數不清的世家大族的聯合體,老曹?

代言人而已。這種政治結構都是作為核心的代言人一死,新代言人上臺,基層權力分配不合理,底下大族們肯定反上去。所以你看三國後期的戰爭那麼怪,淮揚三叛,一切都是政治啊!

咦?好像一直沒說宣帝。宣帝是河內的豪族大家,這麼說吧,宣帝就是河內的代言人,是代表河內在老曹手下做事,我河內人能得到利益就跟你混,你威脅到我了(曹爽)我就幹掉你自保,你威脅到了大家的利益(曹髦)我就代表大家反了你了。

所以這件事從一開始就不存在什麼忠誠不忠誠,各大家族唯一忠誠的就是他們自己的家族。

各大家族的這種做法幾乎毀掉了帝制的根基,大家都不相信皇帝,董卓可以廢立,袁紹可以私立,袁術可以自立,就算那些不入流的小軍閥也敢在自己的勢力內稱王稱霸,這樣的人老曹不知道滅掉了多少個。這種根基下的帝制,說穿了早晚倒臺,所以一個本身不信任世族的曹丕可以妥協,立九品中正法換取世族們的支援,都是不得已而為之啊!

在往後我們看到西晉以孝立國,一個沒有什麼才能的李密都能因為孝悌位居廟堂,當權者太想恢復禮制、恢復皇帝的權威了,背後私下裡是不停的對世家們的打擊,這種打擊持續了幾百年,基本上到唐朝才算成功。

所以到最後,司馬懿能算是奸臣嗎?能算是雄主嗎?都不是,歷史的潮流推動了他們而已。

3樓:匿名使用者

算, 不造反原因

一、司馬懿那時候時機還遠不如司馬昭、司馬炎時候成熟。

二、三國鼎立,並且對其他二國還沒有絕對優勢,他自立為帝,定將引起大亂,蜀國和吳國可能乘機搗亂,實力必定大為削弱。

三、他有沒有造反之心只有他自己清楚。司馬懿的野心不像司馬昭一樣路人皆知。儘管他對曹睿有一定的忠心,但如此專權難說沒有取而代之之心。

四、大逆不道的事情他使他很難堪,他或許只想強化自己的勢力,把機會留給後人。

另外,這不能叫造反,他是內臣,只能叫篡位、叛亂或者政變。

4樓:匿名使用者

不算吧…時代就是那樣的,誰都有野心,權利面前沒有固定誰就要聽誰的,誰有能力誰當老大

司馬懿有沒有造反之心?他為什麼沒反?

5樓:匿名使用者

一、司馬懿那時候時機還遠不如司馬昭、司馬炎時候成熟。

二、三國鼎立,並且對其他二國還沒有絕對優勢,他自立為帝,定將引起大亂,蜀國和吳國可能乘機搗亂,實力必定大為削弱。

三、他有沒有造反之心只有他自己清楚。司馬懿的野心不像司馬昭一樣路人皆知。儘管他對曹睿有一定的忠心,但如此專權難說沒有取而代之之心。

四、大逆不道的事情他使他很難堪,他或許只想強化自己的勢力,把機會留給後人。

另外,這不能叫造反,他是內臣,只能叫篡位、叛亂或者政變。

6樓:

曹操有不有造反之心?他為什麼沒反?

原因是一樣的!

都不喜歡背上造反的名聲!

7樓:匿名使用者

曹操有一句話

若天命在吾,吾當為周文王。

估計司馬也是這樣想的吧

8樓:匿名使用者

應為他沒有所以他沒反...

司馬懿明明沒有兵權 為什麼可以篡曹爽的權

9樓:司馬恪

用影響力可能更合適說明。司馬懿歷事四朝,兩任輔政大臣(第一次是和曹爽的父親曹真,曹真能力比曹爽強太多),無論從能力、威望、人脈上都是司馬懿佔優,曹爽唯一有優勢的就是宗室身份。在一個刻意營造出來的混亂形勢下(司馬懿完全可以說曹爽意圖造反),很多人都會跟著司馬懿的,因為司馬懿的既往表現一向靠得住。

再者,曹魏在魏明帝曹睿時就有走下坡的趨勢。曹睿大興土木、擴充後宮、生活奢侈,很多大臣都向他進諫,他雖然不殺大臣但也從來不聽(這點和司馬懿的後代司馬炎很像,可見亡國之君都差不多)。政局雖然表面平穩,但早就是暗流湧動(司馬懿一向低調)。

司馬懿扮演的是一個反對官方奢侈腐化、選賢用能的角色,反角就是曹爽了。曹爽不僅奢侈而且跋扈,不把皇權當回事,他沒想到自己的權力必須依靠皇權。

第三,曹爽警惕性極低,出行的時候都是幾兄弟一起,一個照應的人也不留。桓範提醒他可能會有人作亂,他卻說:」誰敢?

「屬於自我感覺極度良好。雖然司馬懿裝老、裝痴呆、裝病重,但換一個有警惕性的人,不可能大意到曹爽這個程度。

第四,曹爽最致命的錯誤就是被逼到絕境還會相信投降了司馬懿就不會殺他。當時他手上還有幾千兵,桓範的計劃是到許昌振臂一呼,集中各地軍隊勤王。這個計策是很有可行性的,可惜曹爽不聽。

桓範大罵:「曹真是怎樣的人物!怎麼生出你們這些豬狗一樣的兄弟。

」綜上,主要是因為曹爽太無能,和魏國的政治大氣候也有關係。

10樓:匿名使用者

我是歷史學家,我可以回答你的問題,這是因為曹爽把大部分的兵馬帶出城狩獵去了,城內空虛,而曹爽的心腹在城內又不防備,而司馬懿平時蓄儲了一批勢力,借太后旨意,捉拿曹爽兄治罪。而曹爽兄弟平時確有不端之處,因些心虛,但些時若審時度勢,還未太晚, 不是有:「」桓範勸曹爽挾持皇帝到許昌去,發文書徵調天下兵馬勤王「」有這個計策嗎,但司馬懿剛柔並用,許諾朝廷只是免他的官職罷了,曹爽優柔寡斷,入城後以為得安,但得安一時,不久被司馬懿以其它的罪名處斬,這就是政治,該做決策的時候決不能謀而不決。

11樓:匿名使用者

司馬懿掌兵期間就培養起自己的勢力了,曹爽奪了他的兵權,但領兵的那些將領還是忠於司馬懿的

12樓:匿名使用者

有時候調動部隊不用所謂的兵權。

司馬懿效忠於魏嗎,司馬懿忠於魏朝嗎

司馬懿不是效忠於魏,而是效忠於曹丕 前期如此,後期有了野心。例如,董卓,曹操。都是前期忠漢,後期反漢。司馬懿野心很大,與其說他效忠的是魏,不如說他忠於自己的野心。不一定,當時司馬懿總的來說,他在曹操和曹丕統治時期是實行韜光養晦政策的,所以,儘管他有異心,但因為還沒有足夠的力量去多去曹氏政權,只能乖乖...

漢司馬懿是什麼,司馬懿篡魏為何沒遭到歷史的辱罵

就是漢代司馬懿,司馬懿出生於漢末時期,經歷了三國曹魏時期,是西晉王朝的奠基人。司馬懿 179年 251年9月7日 字仲達,河內郡溫縣孝敬裡 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 人。三國時期魏國政治家 軍事謀略家,魏國權臣,西晉王朝的奠基人。新三國劉協上船時對司馬懿說的那段話是什麼?一 新三國劉協上船時對司馬懿說的那...

說司馬懿鷹視狼顧的意思是什麼,曹操說司馬懿鷹視狼顧什麼意思

從字面上分析 想鷹一樣的耽耽,像狼一樣的覬覦。鷹是禽類,禽類的視力是非常好的,能看清楚幾百米以外的東西。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就是這個意思。狼這種動物若它想得到的東西,暫時得不到過好幾年它都記得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 從歷史上分析 曹操看出司馬懿的反意,但當時的曹操頭疾纏身,心力交瘁,無力顧暇,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