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贊成馮友蘭(1895-1990)簡介
哲學家。字芝生,2023年12月4日生於河南省唐河縣祁儀鎮。父親名臺異,字樹候,清光緒年間戊戌科進士。
家境殷富,極重教育,堪稱「詩禮人家」。 馮友蘭的早年教育與大多數中國讀書人並無兩樣。7歲上學,先讀《詩經》,次讀《論語》、《孟子》,再讀《大學》、《中庸》,從頭至尾,反覆吟誦。
2023年9月,馮友蘭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開始接受較為系統的哲學訓練。當時的北大,正是新文化運動的發源地,如火如茶的新文化運動,使馮友蘭眼界大開,並且深受影響。在臨近畢業的最後一年,適逢胡適和梁漱溟二人先後來到北大任教。
一個是留美的哲學博士,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健將,並專以杜威實用主義哲學為旗幟,大肆鼓吹全盤西化論;一個是一踏進北大即宣稱「我此來除替釋迦牟尼、孔子發揮外,更不作旁的事」的東方文化派砥柱,專以復興中國文化為職志。二位先生年輕氣盛,才姿英發,各據講壇,了一場東西方文化的大辯論,馮友蘭幸逢其會,受益匪淺,對其以後研究中西哲學,尤其是思考中西文化之關係啟迪甚深。
1918 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19 年就讀於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院,師事新實在論者孟大格和實用主義大師杜威。由於當時柏格森的生命哲學在中國思想界風行一時,因此馮友蘭對此派哲學也比較感興趣,並專門寫了《柏格森的哲學方法》和《心力》兩篇文章,向國內思想界介紹柏格森的哲學思想。
同時,他還運用柏格森的哲學觀點寫成了《中國為什麼沒有科學》一文,指出;中國之所以沒有近代科學,並非是中國人愚笨,「非不能也,是不為也」。因為中國傳統注重人是什麼,即人的品性和修養,而不注重人有什麼,即知識和權力;中國哲學向內追求,以達人性的完滿為目的;而西方哲學則向外探尋,以認識自然,征服外在世界為最終目的。正是中西哲學的不同理想和追求造成了中西文化的差異,並導致中國無近代科學的落後情況。
1923 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回國後,歷任中州大學、廣東大學、燕 京 大 學 哲 學 系 教 授 。 1928 ~1952 年任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1929 ~ 1952 年任清華大學文學院院長, 1930~1946 年任西 南 聯 合 大 學 哲 學 系 教 授 兼 文 學院院長。
1952 年起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並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第
二、三、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五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常務委員,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馮友蘭除長期從事教學工作外,還撰寫了大量哲學與哲學史著作。
1926 年出版《人生哲學》,融會中國傳統哲學與實用主義、新實在論之見解,提出「中道」的人生觀。 1930 年出版《中國哲學史》上冊, 1934 年出版《中國哲學史》下冊,有英文、日文譯本,在國內外有較大的影響。抗日戰爭期間,先後寫成《新理學》、《新事論》、《新世訓》、《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等 6 本著作,合稱《貞元之際所著書》,把程朱理學與西方新實在論相結合,構成富於思辨性的哲學體系。
1946 ~ 1947 年任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客座教授時,用英文寫成《中國哲學小史》, 1948 年在紐約出版,有義大利文與法文譯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著有《中國哲學史新編》第一冊、第二冊,《中國哲學史史料學初稿》,新撰多卷本《中國哲學史新編》等。
2樓:匿名使用者
我只相信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呵呵
馮友蘭把人生分為四種境界,「這四種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現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
3樓:暕泊磵
a試題分析:蘇格拉底提出「知識即美德」,孔子創立的儒家思想也重視倫理道德,①正確;文藝復興運動要求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反對教會的禁慾苦行,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質享受,著眼於人的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是一種貌似退步的進步思潮,②正確;道家和道教以道、無、自然、天性為核心理念,認為天道無為、道法自然,據此提出「無為而治」的主張;世園會「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體現了現代人對天地境界的精神追求,③④正確。故選a。
點評:馮友蘭的四種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後是天地境界。它們之所以如此,是由於自然境界,幾乎不需要覺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較多的覺解;天地境界則需要最多的覺解。
道德境界有道德價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價值。其哲學思想被譽為「現代新儒家」。
馮友蘭先生把人生分為四個境界,其中最高的境界是哪個
4樓:天天天藍
最高的境界是「天地境界」,又稱「哲學境界」
馮友蘭先生把人生分為四個境界,從低到高分別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1、自然境界:
人若只是順著本能或風俗習慣做事,然而並無覺解,或不甚覺解。所做的事沒有意義,或很少意義。
2、功利境界:
人意識到自己,為自己而做各種事。這並不意味著必然是不道德的人。所做事情其後果有利於他人,其動機則是利已的,所做的各種事,有功利的意義。
3、道德境界:
人瞭解到社會的存在,是社會的一員。這個社會是一個整體,人是這個整體的一部分。人做事是為了「正其義不謀其利」。
有道德的人所做的都是符合嚴格的道德意義的道德行為。所做的各種事都有道德的意義。道德境界有道德價值。
4、天地境界(哲學境界):
人瞭解到超乎社會整體之上,還有一個更大的整體,即宇宙。人不僅是社會的一員,同時還是宇宙的一員。人是社會組織的公民,同時還是孟子所說的「天民」。
有這種覺解,人就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種事,瞭解他所做的事的意義。天地境界有超道德價值。
5樓:可愛的zzz聖
自然境界
建議看完全文
很有幫助
人所面對的世界是同一個世界,人所面臨的人生是同樣的人生。就人的「覺解」物件而言是公共的,同一的;但人對於宇宙人生的「覺解」是具體的,有區別的,這使得人的境界也不相同。嚴格說來,各人有各人的境界,沒有作為個體的人的境界是完全相同的。
馮友蘭認為對人生境界的區別,只能略其小異,而取其大同。在這種觀念支配之下,馮友蘭將人生境界區別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四種型別,並依照人生境界的差別,來論釋他所理解的人生意義或人生價值。
「自然境界」是人生境界中一種層次最低的境界。馮友蘭認為。生活在這種境界中的人,其行為特徵是「順才」和「順習」。
馮友蘭所說的「才」是人的生物學意義的「性」。這樣的「順才而行」,亦即是所謂「率性而行」。這樣的生活行為是「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
這樣的生活完全是一種自然的、生物學意義上的生活。馮友蘭所說的「習」,是指個人的生活習慣和社會的生活習俗。「順習而行」,是依照個人習慣和社會習俗生活,這樣的生活不是自己的主動安排,而是「照例行事」。
所以馮友蘭認為,「順才而行」和「順習而行」,都表明在這種境界中生活的人,對自身的生活和行為沒有了解。人生對於這種「順才而行」和「順習而行」的人來說,是一片混沌。由於這種人對於自己生活的性質完全沒有了解,他們雖然也有自己的人生,但人生對他們而言,並沒有什麼意義和價值。
由於馮友蘭將人生境界歸之於人對於人生的「覺解」,所以在馮友蘭看來,對於人生是一片混沌的人,並不僅指那些生活在尚未開化的社會中的人,也不限於那些從事簡單工作的人。在工業社會中,在學術工作者和藝術家中間,在道德事功方面都取得卓越成就的人中,也可能有隻具備「自然境界」的人。因為這些人中,有的人的行為和生活,也只是「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
他們對於自己的生活也是「莫知其然而然」。他們雖然生活在現代社會中,他們雖然在事功方面可以取得很高的成就,但他們對於自身的生活和行為並沒有自覺地瞭解,故他們的人生境界仍只能是「自然境界」。馮友蘭認定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人,從事比較複雜的社會勞動的人仍可能只具備「自然境界」,是要進一步凸現人生境界只能決定於人對人生的「覺解」,人對人生的「覺解」決定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功利境界」在人生境界中高於「自然境界」。在馮友蘭看來,「功利境界」區別於「自然境界」的地方,在於生活在這種境界中的人,對自己的行為已有了清楚地瞭解。但這種瞭解限於通過自己「心靈的計劃」和自覺的行為來謀求自身的利益。
所以「為利」是生活在「功利境界」中的人的行為特徵。「為利」即是自私。一般而言,動物的行為都有「為利」的特徵。
但不能說「為利」即具有「功利境界」。動物的「為利」常常是一種本能,而非自覺地「為利」,動物不知道通過自己的行為來為自己謀利。一個生活在「自然境界」中的人,也會有為了自己的利益的行為,但這種人的人生境界之所以是「自然境界」,就因為他對於自己的行為和自身利益的關係並沒有清楚地「覺解」。
馮友蘭認為,一個人在生活中,可以消極地「為我」,也可以積極地「為我」,不論其行為的方式有何區別,但目的都在「為我」或說「為利」。有的人積極地「為我」,其結果也可能使他人得利,他們的行為可能是「功在天下,利在萬世」,他們自己也可能是歷史上的英雄人物,但就其人生境界而言,仍然只能是「功利境界」。
「道德境界」是馮友蘭認定的一種較高的精神境界。「在此種境界中底人,對於人之性已有覺解。他了解人之性是涵蘊有社會底」。
(馮友蘭:《三鬆堂全集》第4卷,第499頁。)人性即人的社會性。
社會性既表現為人與人的關係,又表現為人與社會的關係。人在社會中生活,必然處於同人的各種社會關係中,必然具有自己的「位分」,前者馮友蘭謂之「人倫」,後者馮友蘭謂之「職」。人們依照「倫」「職」的標準,規範自己的行為,便是「盡倫盡職」;「盡倫盡職」的行為便是道德的行為。
因此,馮友蘭把「道德境界」的特徵概括為「行義」,「行義」即是「為公」。「為利」是「為我」,目的在「佔有」,重「取」;「為公」是「利他」,目的在「貢獻」,重「與」。馮友蘭認為具有道德境界的人,即使是「取」,目的也在於「與」。
「天地境界」不同於「道德境界」,這種境界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具有這種境界的人,不僅瞭解人在社會中的「倫」「職」,而且瞭解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作用,這種人的行為已不是停留在「行義」,而是「事天」。「事天」是以「知天」為前提的,因此,具有「天地境界」的人,對於宇宙人生已有完全的瞭解,這種瞭解是對宇宙人生的最終的覺解。
因此,「天地境界」可以使人的生活獲得最大的意義,使人生具有最**值。
面對這個社會,人生,我非常的感慨
你真有時間 話說我也常想這些事來著 後來發現沒用就不再想了 不僅浪費時間還浪費腦力 把每天過好就行了啊 我軍訓的時候教官說 因為你們沒有能力改變現在,你才會在這裡,那就服從吧,無法改變他,就適應它好了 不過你在文章上半段寫的東西我覺得很對 但我又沒有辦法對它們做什麼評價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活下去的方式...
他非常愛讀書把句子寫得更具體,我喜歡讀書。把句子寫得更具體更生動
用詞句叫 廢寢忘食。舉例有 列寧同志讀書時,曾用麵包蘸墨水吃了,也全然不知。還有 有位同學在無電燈的晚上點上一根醋燭讀書 因燭光太過弱小而靠得太近,結果點著了頭髮全都不知,後感覺燒痛了才喚然醒過。我喜歡讀書。把句子寫得更具體 更生動 我十分熱衷於閱讀世界各地不同國家語言五花八門覆蓋不同內容的書籍!這...
你好,我在份給我先生買了一份平安智盈人生萬能險。現在馬上又要交了,不過我想把它退掉
這個險種要扣初始費用的,每一年50 第二年25 第三年15 每四年10 第五年10 第六年以後就5 剩入的錢再扣除保障成本後就等於是你自己的錢。還有就這幾年能拿到多少利息。現在退的話大概要扣除五千多,如果不急用錢,可以先不用退,也算一種保障.不知道您先生年齡是多大,你可以在平安網上註冊一個個平安一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