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周成王將魯地封給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誡兒子說:「去了以後,你不要因為受封於魯國(有了國土)就怠慢、輕視人才這六種「謙德」,對現在仍有借鑑意義:
一個人尊敬別人,寬以待人,就會得到別人的尊重;一個國家再富有,仍需要提倡勤儉節約,這樣國家才會更發達,局面才能更安定;如果一個人身居要職,就仍要有一種謙虛的美德,不能認為自己是高高在上,這才是真正的高貴;一個國家科技發達,兵強馬壯,別國才不敢侵犯,自己就會立於不敗之地;一個人學識淵博,聰明睿智,但仍要虛心,複習別人的長處,不可狂妄自滿,驕傲自大,這才叫真正的聰明。
周公誡子, 周公告誡兒子伯禽的中心內容是什麼?
2樓:月下者
《周公誡子》的中心內容是周公告誡兒子立國的道理。不要因為受封於魯國(有了國土)就怠慢、輕視人才。
原文成王封伯禽於魯。周公誡之曰:「往矣,子無以魯國驕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於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
吾聞,德行寬裕,守之以恭者,榮;土地廣大,守之以儉者,安;祿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貴;人眾兵強,守之以畏者,勝;聰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聞強記,守之以淺者,智。夫此六卑:低下。
者,皆謙德也。夫貴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謙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紂是也。可不慎歟?」
譯文周成王將魯國土地封給周公姬旦的兒子伯禽。周公姬旦告誡兒子說:「去了以後,你不要因為(受封於)魯國就怠慢人才。
我是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輔佐皇上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算輕的了。
可是洗一次頭,要多次停下來,握著自己已散的頭髮;吃一頓飯,要多次停下來,接待賓客,(即使這樣)還怕因怠慢而失去人才。我聽說,品行高尚仍常懷恭敬之心的人,必享榮耀;封地遼闊,物產豐富,仍能保持勤儉的人,他的生活必定安定;
官職位高勢盛,仍然保持謙卑的人,是真正高貴的人;人口眾多、軍隊強大,仍能常懷敬畏之心,防備外患的人,必是勝利的人;自身聰慧、明智但仍覺得自己愚笨的人,是富有哲思的人;見聞廣博,記憶力強,但仍覺得自己見識淺陋的人,是一個有智慧的人。
這六點都是謙虛謹慎的美德。即使尊貴如天子,富裕得擁有天下,便是因為奉行尊崇這些品德。不謙虛謹慎從而失去天下,(進而導致)自己身亡的人,桀、紂就是這樣。(你)能不慎重嗎?」
擴充套件資料
《周公誡子》以"握髮吐哺"形容君王為國禮賢下士,殷切求才;以六種"謙才"強調謙虛謹慎是理天下、成大業的第一要素。從兩個方面進行論證,得出要重視人才的結論。
周公訓導兒子的第一句話就已經點明瞭其所要"誡"的中心內容,即"往矣,子其勿以魯國驕士。"下面的話都是針對這一句陳述的。且與末尾"可不慎歟"相呼應。
由此我們可以做一個引申的理解,就是當你身居高位的時候,一定要親賢遠佞,知人用人,善於吸納、提拔人才,不能自高自大而輕視別人。
《周公誡子》中提到的六種"謙德",對現在仍有借鑑意義:一個人尊敬別人,寬以待人,就會得到別人的尊重;一個國家再富有,仍需提倡勤儉節約,這樣國家才會更發達,局面才能更安定;
如果一個人身居要職,就仍要有一種謙虛的美德,不能認為自己是高高在上,這才是真正的高貴;一個國家,科技發達,兵強馬壯,別國才不敢侵犯,自己就會立於不敗之地;一個人學識淵博,聰明睿智,但仍要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不可狂妄自滿,驕傲自大,這才叫真正的聰明。
3樓:大寶貝小寧
周公誡子, 周公告誡兒子伯禽的中心內容:你不要因為受封於魯國(有了國土)就怠慢、輕視人才。
文章結構分析:
本文雖只1段,但按照「起、承、轉、合」可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第1句): 擺出觀點:「往矣,子勿以魯國驕士」。
第二層(第2-5句):正面闡說論點。
三層(第6句): 反面闡說觀點。
第四層(第7句):總結問題,突出中心。
擴充套件資料
課外文言文的閱讀理解題目四步驟:
第一步:快速瀏覽題目
課外文言文閱讀試題有個特點:有的題目選項出示了文中某些關鍵字詞的意思,有的題目則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內容。瀏覽題目有助於同學們初步瞭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
所以,接到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首先應該快速瀏覽文段後的題目。
第二步:仔細分析標題
一般而言,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都會給出標題。留意並仔細分析文段的標題。因為大部分標題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內容。
例如,在一次測試中考了一個「楚人學舟」的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這個主謂結構的標題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內容,我們看了標題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內容了。總之,仔細分析文段的標題,可使我們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內容。
第三步:結合註釋速讀全文
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對於一些難懂的文言字詞一般都會給出註釋。這些註釋有助於同學們準確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內容。
4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當你身居高位的時候,一定要親賢遠佞,知人用人,善於吸納、提拔人才,不能自高自大而輕視別人。
5樓:匿名使用者
要重用人才,修養身心,道德高尚
6樓:匿名使用者
當你居高任重時,一定要提拔人才,聽取他們的意見,不自高自大而輕視他人。
文周公告誡兒子伯禽的中心內容是什麼 5
7樓:zyc墨軒
周公告誡兒子伯禽的中心內容是「往矣!子勿以魯國驕士」,即不要因為受封於魯國(有了國土)就怠慢輕視人才。
《周公誡子》全文:
成王封伯禽於魯。周公誡之曰:"往矣,子無以魯國驕士。
吾文王之子, 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於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吾聞,德行寬裕,守之以恭者,榮;土地廣大,守之以儉者,安;祿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貴;人眾兵強,守之以畏者,勝;聰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聞強記,守之以淺者,智。
夫此六者,皆謙德也。夫貴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謙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紂是也。
可不慎歟?"
周公誡子提出的六種的謙德是什麼?
8樓:匿名使用者
總體概括為:謙恭
概括一下就是:
1.恭敬
2.節儉
3.謙卑
4.警備
5.大智若愚
6.放低姿態
9樓:匿名使用者
恭敬 。
2.節儉 。
3.謙卑 。
4.警備 。
5.大智若愚 。
6.放低姿態。
《周公誡子》:
1.中國著名的古訓。選自《韓詩外傳》。說的是周公告誡兒子立國的道理。不要因為受封於魯國(有了國土)就怠慢、輕視人才。
2.《周公誡子》以"握髮吐哺"形容君王為國禮賢下士,殷切求才;以六種"謙才"強調謙虛謹慎是理天下、成大業的第一要素。從兩個方面進行論證,得出要重視人才的結論。
10樓:匿名使用者
德行寬裕,守之以恭者,榮。土地廣大,守以儉者,安。祿位尊盛,守以卑者,貴。人眾兵強,守以畏者,勝。聰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聞強記,守之以淺者,智。
《周公戒子》中,周公告誡兒子伯禽的中心內容是什麼?
11樓:匿名使用者
周成王將魯地封給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誡兒子說:「去了以後,你不要因為受封於魯國(有了國土)就怠慢、輕視人才。
根據《周公誡子》的內容想象其子伯禽到魯國後會如何做(用原文句子回答)
12樓:匿名使用者
1、寬以待人,廣納賢才。是為榮。2、源於律己,恪守以儉。是為安。3、禮賢下士,保持謙卑。是為貴。4、御軍威嚴,整頓軍紀。是為勝。
5、明察事理,整治民風。是為善。6、博文見識,發展教學。是為智。望採納!。
13樓:死你碼綠茶倩
1.解釋下邊加粗字在文中的意思。博聞強記,守之以淺者( )非學無以廣才( )悲守窮廬( ) 又相天子( ) 2.解釋下邊加粗字在文中的意思。吾於天下亦不輕矣( ) 往矣,子勿以魯國驕士( )夫君子之行( ) 險躁則不能冶性( ) 3.這兩篇短文都是告誡子孫的文章,但中心內容不同。
其中甲文周公告誡兒子伯禽的中心內容是: ;乙文諸葛亮告誡兒子的中心內容是: 。
4.將下列句子譯為現代漢語。 ①夫此六者,皆謙德也。 ②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5.乙文中有兩句話常被人們用做「志當存高遠」的座右銘,這兩句話是: 【參***】(甲)周公誡子 1. 見聞廣博,記憶力強 擴充套件 屋子 輔佐 2.
在 因為 放在句首作發語詞,無實意 就 3.不要因為受封於魯國就怠慢輕視人才 要立德、修身 4.(1)這六點都是謙虛謹慎的美德。
(2)(如果)年華隨著時間流失,意志隨著時日消磨,最終就會像枯枝落葉般一天天衰老下去。這樣的人不會為社會所用,只有悲傷地困守在自己的窮家破舍裡,到那時再悔也來不及了。 5.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周公戒子》解析
14樓:匿名使用者
成王封伯禽於魯。周公誡之曰:「往矣,子無以魯國驕士。
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於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名猶恐失天下之士。吾聞,德行寬裕,守之以恭者,榮;土地廣大,守以儉者,安;祿位尊盛,守以卑者,貴;人眾兵強,守以畏者,勝;聰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聞強記,守之以淺者,智。
夫此六者,皆謙德也。夫貴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謙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紂是也。
可不慎歟?」
譯文:周成王把魯國封給伯禽,周公就告誡他說:「去吧,你不要因為受封於魯國就怠慢輕視人才。
我是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叔,又輔佐天子,我對天下的人才也不敢輕視。這樣洗一次頭髮中間要停多次,手握未洗完的頭髮來招待客人,進一次餐中間要停下多次來接待客人,仍然怕失去天下的人才。我聽說,用恭敬的態度來保有寬以待人的品行,就會得到榮耀;用節儉來保有廣大的土地,一定會有安定;用謙卑態度來保有顯赫的官職,這是高貴;用警備之心來保人口眾多、兵馬強壯,就意味著勝利;用愚笨的辦法來保有聰明睿智,就是明智;用淺陋的方式來保有淵博,是一種聰明。
這六點,都是謙遜的美德。那尊貴的是天子,擁有全國,遵循的都是這些美德。不謙遜就會失去天下,自己也要滅亡,桀、紂就是這樣,能不謙遜嗎?
周公誡子
15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
成王封伯禽於魯。周公誡之曰:「往矣,子勿以魯國驕士。
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於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吾聞德行寬裕,守之以恭者,榮。
土地廣大,守之以儉者,安。祿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貴。人眾兵強,守之以畏者,勝。
聰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聞強記,守之以淺者,智。夫此六者,皆謙德也。
夫貴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謙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紂是也。可不慎歟?
」【譯文】
周成王將魯地封給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誡兒子說:「去了以後,你不要因為受封於魯國(有了國土)就怠慢,輕視人才。
我是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輔助皇上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輕賤的了。可是,一次沐浴,要多次停下來,握著自己已散的頭髮,接待賓客。吃一頓飯,要多次停下來,惟恐因怠慢而失去人才。
我聽說,用恭敬的態度來保有寬以待人的品行,就會得到榮耀;用節儉來保有廣大的土地,必定會有安定;用謙卑來保有顯赫的官職,就能得到高貴;用警備之心來統御眾多的人口、龐大的軍隊就意味著勝利;用愚笨來保有聰明睿智,就是明智;用淺陋來保有淵博,也是一種聰明。這六點都是謙虛謹慎的美德。即使是天子,之所以擁有天下,是因為遵從了這些品德。
不謙虛謹慎從而失去天下,進而導致自己身亡,桀紂就是這樣的下場。(你)能不謙虛謹慎嗎?」
【相關問題】
1.讀了全文,你認為文中哪句話是周公勸誡兒子最關鍵的內容?並用現代漢語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答:德行寬裕,守之以恭者,榮;土地廣大,守以儉者,安;祿位尊盛,守以卑者,貴;人眾兵強,守以畏者,勝;聰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聞強記,守之以淺者,智.夫此六者,皆謙德也.
譯:用恭敬的態度來保有寬以待人的品行,就會得到榮耀;用節儉來保有廣大的土地,必定會有安定;用卑謙來保有顯赫的官職,這就是高貴;用警備之心來保有人口眾多,兵強馬壯,就意味著勝利;用愚笨來保有聰明睿智,就是明智,用淺陋來保有淵博,也是一種聰明。這六點都是謙虛謹慎的美德。
2.文中,周公以「————————,—————————」(用原文填空)來形容自己的勤奮輔君,以此來教育兒子要以謙恭態度來治國安邦。
答: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
3.文中周公告誡兒子立國的道理,你從中看出周公具有怎樣的品德?
答:謙虛謹慎,善於汲取人才。
4.周公所說的「夫此六者,皆謙德也」,你認為是不是一定要做到這「六者」才算是謙虛謹慎呢?談談你的看法。
答:我認為必須要做到這六點,因為只有用恭敬的態度,節儉,卑謙,警備之心,明智,淵博才能算是涵蓋了謙虛謹慎的品德.真正做到這六點,可稱為真正的謙虛謹慎.
5.周公告誡兒子伯禽的中心內容是?
周公告誡兒子伯禽的中心內容是: 貴為君王者,更應該謙虛謹慎,戒驕戒躁,乃至精神內斂,重才不露,大智大愚。
6.本文的論證方法:正反論證的方法,增強說服力。
7.本文論點:往矣,子勿以魯國驕士。即告誡兒子不要怠慢,輕視人才。
諸葛亮圍繞學習告誡兒子,要成才需要具備幾個條件,這幾個條件之間有什麼關係
需要具備 1 切忌心浮氣躁,舉止荒唐,要勤學勵志 2 珍惜時間,拒絕懶惰 3 時刻學習,版不忘初心。這幾個條件是相互促進的關係 這篇 誡子書 不但講明修身養性的途徑和方法,也指明瞭立志與學習的關係 不但講明瞭寧靜淡泊的重要,也指明瞭放縱怠慢 偏激急躁的危害。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則方面對其子嚴格要求,循...
上文諸葛亮告誡兒子的中心內容是什麼
諸葛亮誡子書中諸葛亮告誡兒子的中心內容是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出自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 誡子書 這既是諸葛亮一生經歷的總結,更是對他兒子的要求。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
梯子兩個故事中的爸爸要告誡兒子的道理分別是什麼
第一個道理 不要那麼容易上別人的當。第二個道理 即使是別人的話,有時也是可以信任的。梯子 閱讀題答案 1 通過梯子這樣的一個道具,兩個爸爸用不同的方式教給了兒子做人的道理。2.笑 驚愕 疑惑 笑 3.兒子的臉像一個還沒熟透的橘子 表現了兒子驚嚇的神情,臉色已經發青。所有的玫瑰花,都回到了兒子的臉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