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某國四地 四地相互之間大體等距離分佈 某種重要自然資源儲

2021-03-21 09:44:14 字數 1993 閱讀 2107

1樓:寒花葬

b試題分析:

從圖中可以明顯看出①地儲量大,而需求量小,資源明顯過剩;而④地儲量小,而需求量大,資源明顯供不應求;而②、③兩地的儲量與需求量基本持平。故最有可能產生資源跨區域調配現象的是①、④之間,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是通過對座標圖的判讀,考查考生對不同區域之間的資源的供求關係的理解及資源跨區域調配的必然性。試題屬於一般性的基礎題目

該圖為某國四地(四地相互之間大體等距離分佈)某種重要自然資源儲量和需求量關係圖。讀圖,回答27~28題。

2樓:石家莊第429個

小題1:d

小題2:b

小題1:本題考查地理圖表的判讀能力。根據圖示:資源儲量較小的有③和④,需求量較大的為②和④。所以本題選擇d選項。

小題2:資源儲量大而需求量小的地區會往資源儲量小而需求量大的地區進行資源跨區域調配。所以由①→④。所以本題選擇b選項。

2011名師導學新高考第一輪總複習同步測試卷地理答案

初二下學期地理期末試題,最好還加上知識歸納。

2011七年級下冊地理複習提綱,不要以前的

自然資源遭受破壞資料

3樓:匿名使用者

現代人已經有了相當大的改變自然環境的能力。不過人類在

4樓:乀辷

溫室效應——地球發燒之謎

溫室效應是指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甲烷、氟利昂高溫室氣體大量排向大氣層,使全球氣溫升高的現象。目前,全球每年向大氣中排放的co2大約為230億噸。比20世紀初增加20%。

至今仍以每年0.5%的速度遞增,這必將導致全球氣溫變暖、生態系統破壞以及海平面的上升。據有關資料統計**,到2023年全球海平面上升約20cm,到本世紀末將上升65cm,嚴重威脅到低窪的島嶼和沿海地帶。

臭氧層破壞——女媧後代需補天

臭氧層是高空大氣中臭氧濃度較高的氣層,它能阻礙過多的太陽紫外線照射到地球表面,有效地保護地面一切生物的正常生長。臭氧層的破壞主要是現代生活大量使用的化學物質氟利昂進入平流層,在紫外線作用下分解產生的原子氯通過連鎖反應而實現的。最近研究表明,南極上空15-20千米間的低平流層中臭氧含量已減少了40%-50%,在某些高度,臭氧的損失可能高達95%。

北極的平流層中也發生了臭氧損耗。臭氧層的破壞將會增加紫外線β波的輻射強度。據資料統計分析,臭氧濃度降低l%,**癌增加4%,白內障發生則增加0.6%。

到本世紀初,地球中部上空的臭氧層已減少了5%-10%,使**癌患者人數增加了26%。

土地退化和沙漠化——孕育沙漠的溫床

土地退化和沙漠化是指由於人們過渡的放牧、耕作、濫墾濫伐等人為因素和一系列自然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土地質量下降並逐步沙漠化的過程。全球土地面積的15%已因人類活動而遭到不同程度的退化。土地退化中,水侵蝕佔55.7%,風侵蝕佔28%,化學現象(鹽化、液化、汙染)佔12.1%,物理現象(水澇、沉陷)佔4.2%。

土壤侵蝕年平均速度為每公頃約0.5-2噸。全球每年損失灌溉地150萬平方公頃。70%的農用乾旱地和半乾旱地已沙漠化,最為嚴重的是北美洲、非洲、南美洲和亞洲。

在過去的20年裡,因土地退化和沙漠化,使全世界飢餓的難民由4.6億增加到5.5億人。

森林面積減少——地球之肺潰瘍

森林被譽為「地球之肺」、「大自然的總排程室」,對環境具有重大的調節功能。因發達國家廣泛進口和發展中國家開荒、採伐、放牧,使得森林面積大幅度減少。據綠色和平組織估計,100年來,全世界的原始森林有80%遭到破壞。

另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最新報告顯示,如果用陸地總面積來算,地球的森林覆蓋率僅為26.6%。森林減少導致土壤流失、水災頻繁、全球變暖、物種消失等。一味向地球索取的人類,已將生存的地球推到了一個十分危險的境地。

求上海市地理高考試卷

七年級上冊地理蘇教版的期末複習提綱

八年級上下冊地理重點(人教版)

2019鹽城三模圖為甲乙丙丁四地晝夜長短變化圖

a 晝長離12小時越近,緯度越低,可以判斷四地緯度由低到高的順序是乙 丙 甲 丁,四地自轉線速度由大到小依次為乙 丙 甲 丁 故不符合題意 b 丁地位於南半球,丁地晝長達到一年中最短時,時間為6月22日,南半球各地晝長達一年中最長 故不符合題意 c 丙地位於南半球,丙地晝長達到一年最大值時,時間為1...

地水火風佛教四大皆空,是指什麼意思

佛教主張世界萬物與人之身體皆由地 水 火 風之四大和合而成。四 版 是指地 水 火 風權四物,也指堅 溼 暖 動四性。稱之為 大 是因為它普遍存在於任何物體中,也就是說,四大 是每個物體自身所固有的物性,而不是單指自然界的大地 河流 日光 風力。就人的身體而言,皮肉筋骨屬 地大 汗血津液屬 水大 體...

為何普賢,文殊,觀音,地藏王被稱為四大菩薩

因為他們分別代表大行,大智,大悲,大願。經過東漢時期 白馬寺 事件,傳入我國的佛教,歷經千年的演變和發展,如今已經成了我國傳統文化和精神文明中重要的一部分。佛教,是如今的 世界三大宗教 之一,即便是在全世界,也擁有著數以億計的信徒。佛教中有 四大菩薩 分別是普賢,文殊,觀音,地藏。為什麼是這四位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