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518姚峰峰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主張人性本惡的是荀子。荀子名況,字卿,戰國時期趙國人,比孟子小70多歲。孟子死時,荀子才10多歲,還是個兒童呢。
荀子論述「人性本惡」,相對孟子的「人性本善」,是一個進步。既有邏輯,不像孟子信口雌黃;又有論證,不像孟子胡攪蠻纏。與孟子明顯不同的是,他對人性下了定義:
「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就是說:性,是天賦的、與生俱來的原始質樸的自然屬性,是不待後天學習而成的自然本能。
與「性」相對的是「偽」。「偽」是人為、後天加工的意思。比如,仁義禮智信就是「偽」,是人為教化的結果。
他認為:「性者,本始材樸也;偽者,文理隆盛也.無性則偽之無所加,無偽則性不能自美...
2樓:匿名使用者
「人之性惡,其性者偽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仁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
故必將有師化之化,禮儀之道,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由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
拓展資料: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主張人性本惡的是荀子。荀子名況,字卿,戰國時期趙國人,比孟子小70多歲。
荀子論述「人性本惡」,相對孟子的「人性本善」,是一個進步。既有邏輯,不像孟子信口雌黃;又有論證,不像孟子胡攪蠻纏。與孟子明顯不同的是,他對人性下了定義:
「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就是說:性,是天賦的、與生俱來的原始質樸的自然屬性,是不待後天學習而成的自然本能。
與「性」相對的是「偽」。「偽」是人為、後天加工的意思。比如,仁義禮智信就是「偽」,是人為教化的結果。
他認為:「性者,本始材樸也;偽者,文理隆盛也.無性則偽之無所加,無偽則性不能自美。
性偽合,然後成聖人之名,一天下之功於是就也。」荀子明確把人性限定為人的自然屬性:「飢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無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
」而把仁義禮智信歸結為「偽」,是人的社會屬性。
而孟子曰:『人之學者,其性善。』曰:
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偽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學,不可事。
禮義者,聖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學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學,不可事,而在人者,謂之性;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偽;是性偽之分也。」
荀子對孟子的「性善論」給予了批判。在荀子看來,孟子的性善論和不學而能、不慮而知的良知良能說,是不瞭解性和偽的區別。
3樓:好快樂的小豬
原話出自《荀子第二十三·性惡》: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
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其偽也。
故枸木必將待隱栝烝矯然後直,鈍金必將待礱厲然後利。今人之性惡,必將待師法然後正,得禮義然後治。今人無師法,則偏險而不正;無禮義,則悖亂而不治。
古者聖王以人之性惡,以為偏險而不正,悖亂而不治,是以為之起禮義、製法度,以矯飾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擾化人之情性而導之也。始皆出於治,合於道者也。今之人,化師法,積文學,道禮義者為君子;縱性情,安恣睢,而違禮義者為小人。
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
孟子曰:「人之學者,其性善」。曰:
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偽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學,不可事。
禮義者,聖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學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學、不可事之在人者,謂之性;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
4樓:匿名使用者
荀子的原話是: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惡焉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荀子的這個思想源自早期儒家「性自命出」一派的思想。
孟子說,人性本善,荀子說,人性本惡,你怎麼看
5樓:上杉謙信軒尼詩
荀子比較現實,結合實際,很謙卑。知道人不可能成為聖人的,我們只是動物,不是上帝,沒那麼道德高尚,沒那麼偉大。但是我們希望自己偉大,我們儘量追求道德崇尚,但是我們本來並不是什麼偉人。
孟子就很理想主義,整天講些不切實際的夢想。整天說一些好聽的話,強行正能量,對自己說的話都拿不出論據,只會空談正能量,道德。也不知道為什麼人們就是喜歡聽這種好聽話,喜歡聽這種人類自吹自鼓的話。
承認人類很普通,就是動物,有那麼困難嗎?還人性本善?估計直接說人生出來就是純潔的小天使多好。
人性本善是倒退論,我們出身很善良,然後慢慢變**。人性本惡是進化論,我們出身什麼都不懂,就和動物一樣,一切都是慾望驅使,但是後天學會了戰勝恐懼,知道了什麼是價值觀,道德觀,知道了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但是人還是有慾望的。
6樓:匿名使用者
第三,有時由於個人的一念之差,人性的善與惡是會相互轉換的,公務員應該在大是大非面前堅持原則,面對外部的**要保持心中的一方淨土,時刻牢記我是人民的公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的工作宗旨,不能利用人民給與我的權利來為自己謀私,做有損於人民利益的事,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繫。
7樓:匿名使用者
對於以上兩位思想家對於人性截然相反的觀點,我有以下理解:第一,荀子與孟子的觀點
都有失偏頗,我們不能全盤接受,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作為一名公務員,既要善於傾聽他人的建議,善於吸取別人的優秀觀念,也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可偏聽偏信;第二,每個人由於立場、觀念的不同,看待事物也會有不同的體會,正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我們不能由於別人的觀點和自己的不同就完全的否定他人,引申到公務員工作中,我們應該要懂得換位思考,站在別人的角度上去想問題,這樣才能贏得對方的支援,順利的開展工作;
8樓:匿名使用者
善為何?惡為何?無善,哪有惡?偽命題。
孟子提出性善論,荀子認為人性本惡。你認為人性是善是惡呢
孟子提出性善論,荀子認為人性本惡,我覺得人性本身是善良的,因為每個人其實都是平凡且善良,就算後來變成了惡人,也是後來的後天學習造成的 兩者都有。主要看是在什麼環境之下,會激發出你的善還是惡,世上沒有一個人是絕對善或者是惡,兩者是同時存在的。人性有惡有善,兩者是並存的,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主要...
人性本善辯論賽我是正方反方是人性本惡我有什麼犀利的問題可以問倒對方。急
本善是從天性講。仁愛 感恩 忠孝 信義等等。每個人都喜歡做好人,也喜歡接回觸好人。這是因為答人人天性本善的緣故,如果性惡,那麼你還會有孝道嗎。還會感恩別人嗎,還會心裡有愧疚感嗎。性惡,是說人有貪嗔痴,遇事則有貪戀 執著。惱怒煩等等七情六慾過猶不及的性情。所以要學會中道。人性本善辯論賽 我是正方 反方...
老公晚上做夢喊別人的名字,你說他有外遇嗎
我認為這不是大家的經驗所能回答的問題,做夢是科學家們一直研究的問題,說夢話只是表示他此時正好夢見這個人,並不代表什麼,有時我們會夢見自己很久沒有聯絡的朋友 同學,但醒來後回憶 自己近期可能並未思念到這個朋友 同學,這說明夢多數時候是隨機的,但有時白天接觸某件事太多的話,晚上也會夢到,如打了一天麻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