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絲綢之路與中西方物質文化交流
古代絲綢之路的開通與維持,對中西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交往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說到絲綢之路,人們自然首先會想到中國絲綢的西傳。早在張騫通西域之前,絲綢就已經大量轉運到了西方世界。在古代羅馬,絲綢制的服裝成為當時貴族們的高雅時髦裝束。
因為來自遙遠的東方,所以造價昂貴,羅馬為了進口絲綢,動用了大量**。我們今天在雅典衛城帕特農神廟的女神像身上,在義大利那不勒斯博物館收藏的酒神巴克科斯的女祭司像上,都可以看到左希臘、右羅馬時代的人們所穿著的絲綢服裝,輕柔飄逸,美麗動人。
物質文化的交流總是雙向的,中國奉獻給西方世界以精美實用的絲綢,歐亞各國也向中國輸入了大量新事物。我們今天所常見的一些植物,並非都是中國的土產,中國古代文獻中記載的一批帶有「胡」字的植物,如胡桃、胡瓜、胡蔥、胡椒、胡桐淚、胡蘿蔔等,十有**是來自西方。漢初以來,西來的不僅僅有植物,還有羅馬的玻璃器、西域的樂舞、雜技。
從魏晉到隋唐,隨著屬於阿拉伯文化系統的粟特人的大批遷入中國,西亞、中亞的**、舞蹈、飲食、服飾等,大量傳入中國。
在物質文化交流的同時,自古以來,通過絲綢之路的精神文化交流也在不斷地進行。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早在西漢末年就傳入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戰亂頻繁,為佛教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到了隋唐時期,佛教已經深入民心,並且由中國的高僧創立了中國化的宗派。沿著絲綢之路留存下來的佛教石窟,著名的如龜茲的克孜爾、吐魯番柏孜克里克、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武威天梯山、永靖炳靈寺、天水麥積山、大同雲岡、洛陽龍門等,這些石窟大多融會了東西方的藝術風格,是絲綢之路上中西文化交流的見證,它們連成一串寶珠,成為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文化遺產。
2樓:匿名使用者
絲綢之路是─條具有歷史意義旳國際通道,正是這條古道把古老的中國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臘、古羅馬文化連線起來,促進le東西方文明的交流。這條東起中國古都長安(今西安)、西至地中海東岸。
在這條昔日的絲綢古道上,遍佈著歷史上遺留下的名勝古蹟。這裡有世界第八大奇蹟、二千年前的地下軍陣—秦兵馬俑;有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敦煌莫高窟;萬里長城的終點—嘉峪關;有「鳥的王國」之稱的青海鳥島;有如詩如畫的「塞上江南」;有歌舞和瓜果之鄉美稱的吐魯番盆地。
你知道著名的「絲綢之路」是哪位開拓的嗎?是西漢時期偉大的探險家——張騫。
張騫是漢武帝時期的人。公元前139年,他受命率人前往西域,尋找並聯系曾被匈奴趕跑的大月氏,合力進擊匈奴。
張騫一行從長安起程,經隴西向西行進。一路上日晒雨淋,風吹雪打,環境險惡,困難重重。但他信心堅定,不顧艱辛,冒險西行。
當他們來到河西走廊一帶後,就被佔據此地的匈奴騎兵發現。張賽和隨從一百多人所有被俘。
匈奴單于知道了張騫西行的目的之後,自然不會輕易放過。把他們分散開去放羊牧馬,並由匈奴人嚴加管制。還給張騫娶了匈奴女子為妻,一是監視他,二是誘使他投降。
但是,張騫堅貞不屈。雖被軟禁放牧,度日如年,但他一直在等候時機,準備逃跑,以完成自己的使命。
整整過了┼一個春秋,匈奴的看管オ放鬆了。張騫乘機和他的貼身隨從甘父一起逃走,離開匈奴地盤,繼續向西行進。由於他們倉促出逃,沒有準備乾糧和飲用水,一路上常常忍飢挨餓,乾渴難耐,隨時都會倒在荒灘上。
好在甘父射得一手好箭,沿途常射獵一些飛禽走獸,飲血解渴,食肉充飢,才躲過了死亡的威脅。
這樣,一直奔波了好多天,終於越過沙漠戈壁,翻過冰凍雪封的蔥嶺(今帕米爾高原),來到了大宛國(今費爾干納)。高鼻子、藍眼睛的大宛王,早就聽說漢朝是一個富饒的大國,非常想建立聯絡。但苦於路途遙遠,交通不便,故一直未能如願。
因此,當聽說漢朝使者來到時,喜出望外,在國都熱情地接見了張騫。他請張騫參觀了大宛國的汗血馬。在大宛王的幫忙下,張騫先後到了康居(今撒馬爾罕)、大月氏、大夏等地。
但大月氏在阿姆河上游安局樂業,不願再東進和匈奴作戰。張騫未能完成與大月氏結盟夾擊匈奴的使命,但卻獲得了大量關於西域各國的人文地理知識。
張騫在東歸返回的途中,再次被匈奴抓獲,後又設計逃出,終於歷盡千辛萬苦,於13年後回到長安。這次出使西域,使生活在中原內地的人們瞭解到西域的實況,激發了漢武帝「拓邊」的雄心,發動了一系列抗擊匈奴的戰爭。
公元前119年,漢王朝為了進一步聯絡烏孫,斷「匈奴右臂」,便派張騫再次出使西域。這次,張騫帶了三百多人,順利地到達了烏孫。並派副使訪問了康居、大宛、大月氏、大夏、安息(今伊朗)、身毒(今印度)等國家。
但由於烏孫內亂,也未能實現結盟的目的。漢武帝派名將霍去病帶重兵攻擊匈奴,消滅了盤踞河西走廊和漠北的匈奴,建立了河西四郡和兩關,開通了絲綢之路。並獲取了匈奴的「祭天金人」,帶回長安。
張騫不畏艱險,兩次出使西域,溝通了亞洲內陸交通要道,與西歐諸國正式開始了友好往來,促進了東西經濟文化的廣泛交流,開拓了絲綢之路,完全可稱之為中國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絲綢之路促進了東西方之間的文化交流,請從經濟,文化交流各舉一例
3樓:阿沾
1、經濟
羅馬的毛織品、玻璃等手工業品和雜技傳人中國。漢族的鑄鐵、開渠、鑿井技術和絲織品以及金屬工具傳到西域,極大地促進了西域的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2、文化
印度的佛教傳人中國。
如今,加快西部大開發是黨和國家在世紀之交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是21世紀全國發展的一個大戰略。從歷史的角度看西部開發,首要任務之一是瞭解中國古代社會經濟中心的西部有過的繁榮及其原因,瞭解遠在2023年以前的絲綢之路的歷史。
陸上絲綢之路起源於西漢(前202年—8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首都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連線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
2023年,德國地質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國》一書中,把「從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間,中國與中亞、中國與印度間以絲綢**為媒介的這條西域交通道路」命名為「絲綢之路」,這一名詞很快被學術界和大眾所接受,並正式運用。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該路主要以南海為中心,所以又稱南海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秦漢時期,發展於三國至隋朝時期,繁榮於唐宋時期,轉變於明清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
2023年6月22日,中、哈、吉三國聯合申報的陸上絲綢之路的東段「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成功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成為首例跨國合作而成功申遺的專案。
4樓:摯愛
經濟:絲綢的**品在歐亞大陸的廣泛傳播為帶動歐亞**交流做出了貢獻。葡萄、核桃、胡蘿蔔、胡椒、胡豆、波菜(又稱為波斯菜)、黃瓜(漢時稱胡瓜)、石榴等的傳播為東亞人的日常飲食增添了更多的選擇。
西域特產的葡萄酒經過歷史的發展融入到中國的傳統酒文化當中
文化:造紙術,印刷術傳到了西方
5樓:馬纓杜鵑
經濟: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傳入西方,西方的葡萄、核桃、胡蘿蔔、胡椒、胡豆、波菜(又稱為波斯菜)、黃瓜(漢時稱胡瓜)、石榴傳入中國。
文化:佛教傳入中國。
絲綢之路對東西方文化交流起到了什麼作用
6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古代技術西傳 21世紀初已知最古老的印刷品:唐代的《金剛經》就發現於敦煌。造紙術曾經為中國古代科技領先於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這種技術似乎只有東亞及南亞部分國家才有發達的造紙工業。
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闢,紙製品開始在西域以及更遠的地方出現。人們已在在樓蘭遺蹟的考古發現了2世紀的古紙。而中亞地區雖然也是用紙,但沒有發現造紙工業的證據。
很多人認為造紙術的西傳為歐洲及中亞帶來了一次巨大的變革,而最初這場變革卻是殘酷的:唐朝與新興的阿巴斯王朝在中亞的勢力摩擦不斷。在對中亞政治格局具有強大影響
力的怛羅斯戰役中,阿拉伯人將中國戰俘沿著絲綢之路帶回撒馬爾罕,而這些戰俘中就有長於造紙術的中國工匠。最終造紙術就這樣傳播到世界各地。
西域地區沙漠密佈,各國的繁榮與水往往是脫不開關係的。天山與崑崙山脈溶化的雪水是西域的主要補給水源之一。然而收集這些雪水並不是容易的事情,溶化後積聚在山腳的水很短時間就會被蒸發或滲入地下。
自漢朝派遣軍隊囤積在西域發展農業時,流傳於山區的坎兒井和井渠技術被同樣需要水源的軍人使用在西域,並逐步流傳至更遠的國家。
早先西域地區坎兒井技術究竟是由中國還是波斯傳入西域一直事件有爭議的問題。不過井渠技術和穿井法被證實是用中國傳向西方:《史記》中記載,貳師將軍李廣利率兵攻打大宛,利用斷絕水源的方式圍困城市。
然「宛城中新得漢人知穿井」,令大宛人堅持了很長時間。
中國古代印刷術也是沿著絲路逐漸西傳的技術之一。在敦煌、吐魯番等地,已經發現了用於雕版印刷的木刻板和部分紙製品。其中唐代的《金剛經》雕版殘本如今仍儲存於英國。
這說明印刷術在唐代至少已傳播至中亞。13世紀時期,不少歐洲旅行者沿絲綢之路來到中國,並將這種技術帶回歐洲。15世紀時,歐洲人谷騰堡利用印刷術印出了一部《聖經》。
2023年,第一個印刷廠在義大利出現,令這種便於文化傳播的技術很快傳遍了整個歐洲。
為什麼說絲綢之路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樑
7樓:流浪的心
絲綢之路溝通了中西 加強了中西方的交流 絲綢之路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通道 為中西方交流架起了一座橋樑 中西交流的形式以**為主 但是**往來中蘊含著文化的交流
8樓:百度使用者
絲綢之路的開闢,有力地促進了中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對促成漢朝的興盛產生了積極的作用。這條絲綢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條重要通道,在我國當今的對外經濟文化交流中仍然發揮著重大的作用,我們應該很好地加以利用。 這個可以看看中學歷史教材!
那是標準答案!或者聽聽***講歷史,那就不僅知道絲綢之路,連鄭因為絲綢之路有力地促進了中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對促成漢朝的興盛產生了積極的作用。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條重要通道,在我國當今的對外經濟文化交流中仍然發揮著重大的作用,我們應該很好地加以利用。
和下西洋也順便解決了! 絲綢之路的開闢,有力地促進了中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對促成漢朝的興盛產生了積極的作用。這條絲綢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條重要通道,在我國當今的對外經濟文化交流中仍然發揮著重大的作用,我們應該很好地加以利用 這個可以看看中學歷史教材!
那是標準答案!或者聽聽***講歷史,那就不僅知道絲綢之路,連鄭和下西洋也順便解決了! 因為絲綢之路有力地促進了中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對促成漢朝的興盛產生了積極的作用。
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條重要通道,在我國當今的對外經濟文化交流中仍然發揮著重大的作用,我們應該很好地加以利用。
東北亞絲綢之路是誰開闢的,絲綢之路是誰開闢的
絲綢之路是張騫開闢的,張騫奉漢武帝之命,出使西域,打通了漢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絲綢之路,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東北亞絲綢之路是亦失哈在明朝永樂皇帝朱棣命令下開闢出來的。朱棣命令亦失哈開闢東北亞絲綢之路,主要目的是為了尋找下落不明的侄子朱允炆,但是對統一東北亞起了大作用,亦失哈多次巡視...
漢朝開闢絲綢之路的條件 歷史題,西漢絲綢之路? 漢代開通絲綢之路的條件?
西漢絲織業的發展 張騫溝通與西域的關係 西域都護的設定 歷史條件 漢朝大一統的局面形成和漢代經濟的繁榮奠定了政治經濟基礎 張騫通西域,溝通了中原同西域的關係,加強了中原同西域乃至更遠地區的經濟文化聯絡,為絲綢之路的開通創造了條件 西域都護的建立是絲綢之路開通和暢通的保證 西漢造船業發達,航海技術比較...
西方新航路開闢與中國開通的「海上絲綢之路」兩者意義相同的一項是A促進了區域文明的交流B
古代中國絲綢之路的開通與近代西歐新航路的開闢兩者意義相同的一項是促進了文明區域的擴大 商品經濟的話是在資本主義生產關係萌芽之前發展的,具體可以參照西歐等級君主制出現的背景,商品經濟的本質和資本主義經濟差不多,說白了都是平民百姓自己買賣商品自己賺錢,跟國王跟貴族沒關係,但是中國的絲綢之路就是以君主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