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學 什麼是第一印象?分析第一印象在人際交往中的作用

2021-05-28 07:26:15 字數 5007 閱讀 2292

1樓:笨蛋4號

第一印象:在與陌生人交往的過程中,所得到的有關對方的最初印象稱為第一印象。第一印象並非總是正確,但卻總是最鮮明、最牢固的,並且決定著以後雙方交往的過程。

第一印象主要是根據對方的表情、姿態、身體、儀表和服裝等形成的印象。第一印象在日常生活中是很普遍的,這種初次獲得的印象往往是今後交往的依據。「成見效應」與第一印象有著密切的關係,第一印象往往是形成成見效應的基礎,成見效應往往是第一印象的加深和拓寬。

在社會實踐中,因第一印象在用人上造成失誤,古今中外是不乏其例的。所以,管理者既要重視第一印象,又要儘量避免因第一印象而造成的認識上和用人上的錯誤。

我也百院的,找到了點

2樓:蒼の星月

你是百院的吧。。。你自己寫吧。。。不會有答案的

求 社會心理學 有關第一印象(首因效應)的文獻 中英文都需要

3樓:司夜暗霜

參考文獻

↑ 桂世權.大學生人際交往指導.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04.

↑ 新華教育(北京)研究院.努力就有收穫人人都能成功.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03.

↑ 林國芳,吳勇輝.7天讓你讀懂日常心理學.金城出版社,2023年01月第1版.

首因效應(primacy effect)

首因效應概述

首因效應與近因效應是由美國心理學家洛欽斯首先提出的。它們反映了人際交往中主體資訊出現的次序對印象形成所產生的影響。首因效應是指人際交往中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至關重要,對印象的形成影響很大。

洛欽斯在2023年做的實驗中向四組大學生介紹某個陌生人:在向第一組介紹時說他是個性格外向的人;在向第二組介紹時說他是個性格內向的人;在向第三組介紹時,先說他是性格外向的人,後說他又是一個性格內向的人;在向第四組介紹時同在第三組介紹時的說法一樣,只是次序顛倒了。隨後洛欽斯要求四個組用上面介紹的術語來描述這個陌生人。

第一、二組在描述時沒有發生任何問題,但第

三、四組對陌生人的印象完全與提供資訊的次序相對應——先提供的資訊佔優勢。

首因效應,也稱為第一印象作用,或先入為主效應。是指個體在社會認知過程中,通過「第一印象」最先輸入的資訊對客體以後的認知產生的影響作用。第一印象作用最強,持續的時間也長,比以後得到的資訊對於事物整個印象產生的作用更強。

首因效應的理論解釋

首因效應,是指個體在社會認知過程中,通過「第一印象」最先輸入的資訊對客體以後的認知產生的顯著的影響作用,它是由第一印象(首次印象)所引起的一種心理傾向,許多人習慣稱之為「第一感」。

首因效應本質上是一種優先效應,當不同的資訊結合在一起的時候,人們總是傾向於重視前面的資訊。即使人們同樣重視了後面的資訊,也會認為後面的資訊是非本質的、偶然的,人們習慣於按照前面的資訊解釋後面的資訊,即使後面的資訊與前面的資訊不一致,也會屈從於前面的資訊,以形成整體一致的印象。

對於這種因資訊輸入的順序而產生的效應的現象,理論上種種不同的原因解釋。一種解釋認為,最先接受的資訊所形成的最初印象,構成腦中的核心知識或記憶圖式。後輸入的其他資訊只是被整合到這個記憶圖式中去,即這是一種同化模式,後續的資訊被同化到了由最先輸入的資訊所形成的記憶結構中,因此,後續的新的資訊也就具有了先前資訊的屬性痕跡。

另一種解釋是以注意機制原理為基礎的,該解釋為,最先接受的資訊則易受忽視,資訊加工粗略。總的說來,大腦處理資訊的特點是形成首因效應的內在原因。

如何把握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的產生與個體的社會經歷、社交經驗的豐富程度有關。如果個體的社會經歷豐富、社會閱歷深厚、社會知識充實,則會將首因效應的作用控制在最低限度;另外,通過學習,在理智的層面上認識首因效應,明確首因效應獲得的評價,一般都只是在依據物件的一些表面的非本質的特徵基礎上而做出的評價,這種評價應當在以後的進一步交往認知中不斷地予以修正完善,也就是說,第一印象並不是無法改變,並不是難以改變的。對於這種因資訊輸入的順序而產生的效應的現象,有種種不同的原因解釋。

一種解釋認為,最先接受的資訊所形成的最初印象,構成腦中的核心知識或記憶圖式。後輸入的其他資訊只是被整合到這個記憶圖式中去,即這是一種同化模式,後續的資訊被同化進了由最先輸入的資訊所形成的記憶結構中,因此,後續的新的資訊也就具有了先前資訊的屬性痕跡。另一種解釋是以注意機制原理為基礎的,該解釋認為,最先接受的資訊沒有受到任何干擾地得到了更多的注意,資訊加工精細; 而後續的資訊則易受忽視,資訊加工粗略。

首因效應的運用

首因效應就是說人們根據最初獲得的資訊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變,甚至會左右對後來獲得的新資訊的解釋。實驗證明,第—印象是難以改變的。因此在日常交往過程中,尤其是與別人的初次交往時,一定要注意給別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第一印象主要是依靠性別、年齡、體態、姿勢、談吐、面部表情、衣著打扮等,判斷一個人的內在素養和個性特徵。首因效應在人際交往中對人的影響較大,是交際心理中較重要的名詞。人與人第一次交往中給人留下的印象,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並佔據著主導地位,這種效應即為首因效應。

我們常說的「給人留下一個好印象」,一般就是指的第一印象,這裡就存在著首因效應的作用。因此,在交友、招聘、求職等社交活動中,我們可以利用這種效應,展示給人一種極好的形象,為以後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礎。當然,這在社交活動中只是一種暫時的行為,更深層次的交往還需要您的硬體完備。

這就需要你加強在談吐、舉止、修養、禮節等各方面的素質,不然則會導致另外一種效應的負面影響,那就是近因效應。

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注重儀表,至少讓人看起來乾淨整潔。整潔容易留下嚴謹、自愛、有修養的第一印象,儘管這種印象並不總是準確。人們交往種所謂「先敬羅衣後敬人」就是這個原因。

美國**林肯也曾因為外表的偏見拒絕了朋友推薦的一位才識過人的閣員。當朋友憤怒的責怪林肯以貌取人,說任何人都無法為自己的天生外貌負責時,林肯說:「一個人過了40歲,就應該為自己的外貌負責。

」雖然林肯以貌取人值得商榷,我們卻不能忽視第一印象的巨大影響作用,無論外在和內在,我們應該格外注重。

其次,要注意言談舉止,讓自己顯得落落大方,倘若還能做到言辭幽默,侃侃而談,舉止優雅,可謂是錦上添花,一定會在對方心裡得個高分。並且這一印象會長時間地左右對方未來對您的判斷。

首因效應在人們的交往中起著非常微妙的作用,只要能準確地把握它,定能給自己的事業開創良好的人際關係氛圍。

英文的沒有找到,抱歉^^

社會心理學的問題

4樓:匿名使用者

你提的問題都很不專業,或者不是大陸的語系。

第一個問題,應該是衝突理論,以馬克思的階級鬥爭理論,科塞的功能衝突理論,等為代表,講的是社會的不平等和衝突導致的社會變遷,這種衝突也有正向的功能;

第二個問題,應該是結構功能理論,以人類學的研究為起點,特別是馬林諾夫斯基為代表,到了二戰後美國的帕森斯成為這一理論的集大成者,說的是社會的每一個部分都有功能,相互的功能配合和分化構成了社會的結構和發展;

第三個問題,是符號互動理論,以米德,庫利等為代表,說的是通過共享價值的符號規範,來進行社會互動。

你去查我說的理論名字,就可以找到的。為什麼你的理論名稱這麼不同,難道你的教材很老,或者是臺灣的?

5樓:匿名使用者

有關73855定律內容詳情

6樓:慕斯

73855定律是由柏克萊大學心理學教授艾伯特.馬伯藍比,做了長達10年後的研究提出的。即:

人們對一個人的印象,只有7%是來自於你說的內容,有38%來自於你說話的語調,55%來自外型與肢體語言。

在人際溝通中,真正產生影響力的因素只有:語言,語音,語調,著裝和肢體語言。而溝通過程中語言只佔7%,語音語調佔比38%,佔比最大的是著裝和肢體語言,佔比55%。

可見在專業形象上,外表及肢體語言的重要性還比內在更勝一籌。如果外表不細心修飾,一個人的內在永遠只呈現了7%。

7樓:流年綻放

這個定律說的是旁人的觀感,只有7%取決於

真正談話的內容,而有38%在於輔助表達這些話的方法(例如你說話的語氣、語調),卻有高達55%的比重決定於外表。當我們回憶起一個不太熟悉的人時,首先想起的不是這個人的語言、聲音,而是他的樣子。

8樓:打boss的吆兒

西方學者雅伯特.馬伯藍比(albert mebrabian)教授研究出的「7/38/55」定律,是指在整體表現上,旁人對你的觀感,只有7%取決於你真正談話的內容;而有38%在於輔助表達這些話的方法,也就是口氣、手勢等等;卻有高達55%的比重決定於你看起來夠不夠份量、夠不夠有說服力,一言以蔽之,也就是你的外表。

拓展資料:

外貌魅力會引發明顯的「輻射效應」(radiating effect),使人們對高魅力者的判斷具有明顯的傾向性。這種傾向性即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

心理學家蘭迪等人(d. landy&h. sigall,1974)進行了一項研究。

他們讓男性被試評價有關電視影響社會的短文。被試被告知短文的作者都是女性,**的客觀質量有好壞兩種。實驗分為有魅力組、無魅力組和控制組。

有魅力組接到的短文附有作者**,**為一個公認有魅力的女性。無魅力組所附的**則是沒有魅力的女性。控制組所讀的短文沒有附**。

從結果中可以清楚瞭解到,由於輻射效應的作用,同樣的文章,當被認為是有魅力的作者寫的時候,得到的評價更高,文章本身質量並不好時尤其如此。

在這種情況中人們把美好事物和正面特徵聯絡起來,或人們在看到美好事物時大腦中的積極事物就被啟用,說明人的面孔具有某種特別強大的、關鍵的和正面的特徵。

9樓:shine甘願受

概念:此定律源自柏克萊大學心理學教授艾伯特.馬伯藍的研究,他指出,旁人對你的觀感,只有7%取決於談話的內容;38%在於說話時的口氣、手勢等肢體語言;卻有55%來自於你的外表給人的感受。

舉例說明:有位王姓女同事工作能力很強,與同事相處也很融洽,唯一的缺點是她的外表有點邋遢,不喜歡化妝,對自己的個人形象不甚在意。她常常搞不懂為什麼自己工作認真努力,升遷卻都輪不到她?

主管說:誰都看得出來,因為她的外表實在太吃虧,而不是工作能力的問題。每次遇上重要的專案想讓她接洽,但總會擔心客戶以貌取人,認為這是一家不注意形象,業務水平不高的公司。

畢竟公司輸不起自身的形象。

此定律反映了在人際關係中,外表正是讓內在得以與外界溝通的橋樑,只有恰如其分的外表才能正確無誤的將內裡的訊息傳遞出去。

社會學,社會心理學,心理學,社會學,社會心理學,心理學之間有什麼區別和聯

您好,本科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是文理兼收,如果是考研的話也是可以跨專業考研的,另外,每個學校的錄取分數線是不一樣的,根據學校分數線準備考核即可。社會學,社會心理學,心理學之間有什麼區別和聯 學科復與所屬學院概況 1.社會學是一制門十分龐雜的學科,小bai到人際互du動,大到社 zhi會變遷,從青少年d...

社會心理學答案急,急求社會心理學答案案例分析的

1c 2b 3d 4b 5a 6c1是 2否 3不會 4否 1b 2a 3a 4b 5d 6a1不會2是 3是 4是 我不知道對不對啊 2015年社會心理學答案 1取向,2對,3問題,4對,5證人,6對,7基礎,8錯,9改善熱的生活質量 1心理屬性,2成熟過程中。3精神分析,4錯,5對,6美國,7對...

求社會心理學方面的書籍,求社會心理學的書籍

社會心理學抄 第8版.邁爾斯 美 佛洛依德 強烈推薦,我快看完了,非常好。不需要太多基本知識就能看懂,而且看完馬上有用 追問 請問弗洛伊德有內些 社會心理學 的著作,謝謝。回答 愛情心理學 求社會心理學的書籍 社會心理學 米德 心靈 自我與社會 戈夫曼 日常接觸 自我在日常生活中的表演 里斯曼 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