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哈比
1、表示領有、連屬關係:赤子之心。
例如: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離婁下》
2、助詞,表示修飾關係:緩兵之計。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例如:「孔明用緩兵之計,漸退漢中,都督何故懷疑,不早追之?」——明·羅貫中《三國演義》
3、用在主謂結構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
例如: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禮記》
4、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閒視之。
例如:帝積苦兵間,以囂子內侍,公孫述遠據邊陲,乃謂諸將曰:「且當置此兩子於度外耳。」——《後漢書·隗囂傳》
5、代詞,這,那。
例如:「之二蟲,又何知」。——莊子《逍遙遊》
6、虛用,無所指:久而久~。
7、往,到。
例如:吾欲之南海。——清·彭端淑《為學》
之後 [zhī hòu]
緊接著某人或某事以後。
例如:作出安排之後,我們就照著辦。
之乎者也 [zhī hū zhě yě]
之、乎、者、也都是文言虛詞,現在常用來形容咬文嚼字與迂腐的書呆子氣 。
例如:他說話總是滿口之乎者也。
之流[zhī liú]
同一類的某人或某物。
例如:往往不是一位貴族,而是一個流浪漢之流的人 。
之前 [zhī qián]
表示在某個時間或處所的前面。
例如:吃飯之前要洗手。
之字路[zhī zì lù]
山區中之字形或人字形道路或小徑。
參考資料
2樓:素雪迷璇
1、第三人稱代詞,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稱
2、指示代詞,只是人或事物
3、結構助詞,用於定語和中心語之間
4、結構助詞,用於主謂結構之間
5、結果助詞,賓語前置的標誌
6、用在表示時間的副詞後,表示時間的持續等狀態7、往,至,到……
樓主你學過語法嗎?
3樓:匿名使用者
很簡單也很好記,三種分別是「去」、「他」、「的」
在古文裡,之字的所有解釋和意思是什麼?
"之"字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4樓:蒙夢山環蝶
1.助詞,表示領有、連屬關係:赤子~心。
2.助詞,表示修飾關係:緩兵~計。不速~客。莫逆~交。
3.用在主謂結構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為公」。
4.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閒視~。
5.代詞,這,那:「~二蟲,又何知」。
6.虛用,無所指:久而久~。
7.往,到:「吾欲~南海
5樓:匿名使用者
之可以表示1.動詞2.代詞3.助詞(望採納,☺️☺️☺️謝謝)
6樓:匿名使用者
x chromosome?
7樓:匿名使用者
1補充音節
2的3主謂之間無實意
4代詞5表示對地點,時間的限制
6賓語前置標誌
7定語後置標誌
古文中解釋已經的字有哪些
8樓:楊柳風
既 jì
動作已經完了:既往不咎。既而。
已經:既成事實。既定。
常與「且」、「又」連用,表示兩者並列:既快又好。
已 yǐ
止,罷了:學不可以已。死而後已。
表示過去:已經。事已至此。已往。業已。
後來,過了一些時間,不多時:已忽不見。
太,過:不為已甚。
古同「以」。未
在古文中的一些字的解釋
9樓:
竊:有三種解釋,一種即通常所謂「偷竊」的意思;
另一種屬於形容詞用法,意謂「偷偷的」,如:「竊笑」;
第三種在古文中常會見到,意即謙稱自己(或意見),如:「竊以為不可」,意思是「就我個人的意見來看,不可以這樣」。
御:有四種解釋,其一:駕御車馬,如:「御車」、或「御者(指駕御車馬的人)」;
其二:上對下的管理、支配,如「御下」、「御眾(管理眾人)」;
其三:指與皇帝有關的事、物,如「御旨」、「御前(皇帝跟前)」;
其四:抵抗,如「禦敵」、「禦寒」。
在古文中以上四種意思經常會用到,可根據上下文的意思自行判斷。
獄:有兩種解釋,一種指的是監獄;另一種指官司、罪案,如「冤獄(冤枉的案件)」、「***(統治者因某種目的,從作者詩文中摘取某些字句,羅織罪狀所造成的冤獄)」。
(以上內容,出自《現代漢語詞典》。)
10樓:寇銳諶景逸
「兮」文言助詞,相當於現代的「啊」或「呀」
「夕」傍晚時分
「之」字在古文中的解釋是什麼?
11樓:哈比
1、表示領有、連屬關係:赤子之心。
例如: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離婁下》
2、助詞,表示修飾關係:緩兵之計。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例如:「孔明用緩兵之計,漸退漢中,都督何故懷疑,不早追之?」——明·羅貫中《三國演義》
3、用在主謂結構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
例如: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禮記》
4、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閒視之。
例如:帝積苦兵間,以囂子內侍,公孫述遠據邊陲,乃謂諸將曰:「且當置此兩子於度外耳。」——《後漢書·隗囂傳》
5、代詞,這,那。
例如:「之二蟲,又何知」。——莊子《逍遙遊》
6、虛用,無所指:久而久~。
7、往,到。
例如:吾欲之南海。——清·彭端淑《為學》
之後 [zhī hòu]
緊接著某人或某事以後。
例如:作出安排之後,我們就照著辦。
之乎者也 [zhī hū zhě yě]
之、乎、者、也都是文言虛詞,現在常用來形容咬文嚼字與迂腐的書呆子氣 。
例如:他說話總是滿口之乎者也。
之流[zhī liú]
同一類的某人或某物。
例如:往往不是一位貴族,而是一個流浪漢之流的人 。
之前 [zhī qián]
表示在某個時間或處所的前面。
例如:吃飯之前要洗手。
之字路[zhī zì lù]
山區中之字形或人字形道路或小徑。
參考資料
古文中的"謝"字有哪些解釋?
12樓:匿名使用者
」謝「在古文中的意思如
下:1、更換、替代。
出處:西漢 劉安《淮南子.兵略》:「若春秋有代謝。」
釋義:就像季節一樣不斷更換。
2、詢問、問候。
出處:宋 郭茂倩《樂府詩集.卷二八.相和歌辭三.古辭.陌上桑》:「使君謝羅敷:『寧可共載不?』」
釋義:太守詢問羅敷:「願和我同乘一車走嗎?」
3、感謝,道謝。
出處:西漢 司馬遷《鴻門宴》:「乃令張良留謝。」
釋義:於是就讓張良留下來道謝。
4、認錯,道歉。
出處:西漢 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釋義:由賓客帶領到了藺相如的門前道歉。
5、辭去、推卻、拒絕。
出處:漢 樂府詩《孔雀東南飛》:「阿母謝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豈敢言。』」
釋義:劉母拒絕媒人說:「女兒先前有過誓言,老婦我怎麼敢(對她)說再嫁這件事呢?」
6、凋謝;死。
出處:唐 杜牧《留贈》詩:「不用鏡前空有淚,薔薇花謝即歸來。」
釋義:不要在鏡子前面哭泣了,等到薔薇花凋謝的時候就回來了。
7、告訴,勸誡。
出處:漢 樂府詩《孔雀東南飛》:「多謝後世人,戒之慎勿忘。」
釋義:多多勸誡以後的人們,以此故事作為警戒,千萬不要不要再犯同樣的悲劇。
8、告辭,告別。
出處:西漢 司馬遷《信陵君竊符救趙》:「侯生視公子色終不變,乃謝客就車。」
釋義:侯生看公子的臉色始終不變,才辭別了朋友上車。
9、 姓。如南北朝時期詩人:謝靈運。
字形演變
文言版《說文解字》:謝,辤去也。從言,䠶聲。
白話版《說文解字》:謝,辭別離去。字形採用「言」作邊旁,採用「䠶」作聲旁。
詞語解釋
1、謝絕 [ xiè jué ]
釋義:婉辭,拒絕。
2、致謝 [ zhì xiè ]
釋義:向人表示謝意。
3、道謝 [ dào xiè ]
釋義:用言語表示感謝。
4、代謝 [ dài xiè ]
釋義:交替;更替。
5、感謝 [ gǎn xiè ]
釋義:用言語行動表示感激。
13樓:匿名使用者
古文中的「謝」"字的解釋:
1. 對別人的幫助或贈與表示感激 。
2. 認錯,道歉 。
3. 推辭。
4. 凋落,衰退 。
5. 告訴,詢問。
6. 遜,不如。
7. 古同「榭」,建在臺上的房屋。
8. 姓。
「謝」的讀音是:[ xiè ]
「謝」的部首是:訁
「謝」的筆畫是:12筆
「謝」的組詞:答謝、謝謝、謝意、鳴謝、感謝、致謝、謝幕、代謝、道謝、謝絕。
「謝」的造句:
1、拿著失而復得的車票,小王對李師傅千恩萬謝,激動得差點跳起來。
2、落水兒童成功得救,落水者家屬千恩萬謝。
3、他們在對手的半場多次搶回了球權,並就地發起進攻,所以我們已經開始嘗試把這種風格帶入我們的比賽,謝天謝地,我們得到了回報。
4、謝天謝地,我們一家還好,但是我祖母家的房子塌了,我的一個兄弟和外甥還被埋在廢墟里。
5、我知道有人在世貿中心工作,謝天謝地她能出來,但幾天以來她還是驚魂未定,甚至連話都說不出一句。
14樓:匿名使用者
謝,讀作xiè,在文言文古文中主要有如下意思:
對別人的幫助或贈與表示感激:~~.~儀.~忱(謝意).~恩.~意.面~.致~.感~.
2. 認錯,道歉:~過.~罪.
3. 推辭:~絕.閉門~客.
4. 凋落,衰退:~頂.~世(去世).凋~.新陳代~.
5. 告訴,詢問:「使人稱~:『皇帝敬勞將軍.』」
6. 遜,不如:「錦江何~曲江池?」
7. 古同「榭」,建在臺上的房屋.
8. 姓
謝xiè
動詞義:
1、形聲。從言射聲。本義:向人認錯道歉。
自謝曰。——《戰國策·趙策》
長跪而謝。——《戰國策·魏策》
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史記·項羽本紀》
驚謝曰。——清·周容《芋老人傳》
2、用言辭委婉地推辭拒絕。
乃召拜黯為淮陽太守,黯伏謝不受命。——《史記·汲黯列傳》
謝媒人。——《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楚而謝。—— 唐·李朝威《柳毅傳》
謝客矣。——明·宗臣《報劉一丈書》
子退而休之,謝醫卻藥。 ——宋·蘇軾《蓋公堂記》
3、辭去官職。
若此兒不救,便當回舟謝職,無復遊宦之興矣。——《南齊書·王僧虔傳》
當亦謝官去,豈令心事違。——唐·王維《送張五歸山》
4、告辭;告別。
廣不謝大將軍而起行。——《史記·李將軍列傳》
侯生視公子色終不變,乃謝客就車。——《史記·魏公子列傳》
往昔初陽歲,謝家來貴門。——《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5、告訴;告誡。
謝漢使。——《漢書·李廣蘇建傳》
多謝後世人,戒之慎勿忘。——《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6、以言辭相問候。
至府,為我多謝問趙君。/界上亭長寄聲謝我,何以不為致問?——《史記·趙廣漢傳》
7、感謝。
休謝之。——《三國演義》
噲拜謝,起,立而飲之。——《史記·項羽本紀》
且謝曰。——唐·李朝威《柳毅傳》
8、逝去。
詔曰:弟勰所生母潘早齡謝世,顯號未加。——《魏書·彭城王勰傳》
9、酬謝。
婚禮不許多用盤盒豬羊糖餅,不許厚禮物謝媒。——明·海瑞《禁約》
受人十萬,謝客數千,又重饋部吏。——《潛夫論》
10、衰敗;衰落。
宿覺名未謝,殘山今尚存。—— 宋·葉適《宿覺庵》
花之既謝。——明·李漁《閒情偶寄·種植部》
11、遜讓;不如。
既鯨鯢折首,西夏底定,便宜訴其本懷,避賢謝拙。——《宋書·王巨集傳》
12、避免;避開。
必以儷辭為文,何緣《十翼》不能一致,豈波瀾既盡有所謝短乎?——章炳麟《文學總略》
名詞義:
1、古邑名。在今河南省唐河南。
於邑於謝,南國是式。——《大雅》
2、姓。
詞義梳理
1辭卻,辭職。
2推辭;拒絕。
3引申為不用。
4辭別。
5引申為離開。
6消失;凋謝。
7指脫落。
8衰敗,衰落。
9除去。
10避免;避開。
11缺乏;少。
12遜讓;不如。
13更替;輪替。
14道歉;認錯。
15慚愧;不安。
16酬謝;酬答。
17指謝儀,報酬。
18泛指感謝。
19問候,問。
20告知,語。
21解答,敘述。
22龜的一種。行而頭仰,用以占卜不靈。
23通「榭」。
24古邑名。故城在今河南省唐河縣南。周申伯遷於此。一說,即今河南省信陽市。
25姓。春秋時魯有謝息。見《左傳·昭公七年》。
文言文中之的意思和用法,之字在古文中的用法有幾種
用法 1 用作代詞,又分為幾種情況 1 可以代人 代事 代物。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 他 他們 它 它們 做賓語或兼語,不作主語。2 指示代詞,表近指。可譯為 這 通常作復指性定語。3 活用作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相當於 我 你 2 用作助詞,也分幾種情況 1 結構助詞,定語的標誌。用在定語和中心語 ...
古文中羨字的幾種解釋,古文中「羨」字有幾種解釋?
1 因喜愛而希望得到,如 臨淵羨魚。說文 羨,貪慾也。2 盈餘,餘富,豐裕,如 以羨補不足。孟子 滕文公下 又如 四方有羨。詩 小雅 十月之交 又如 羨力 多餘的力量 羨田 餘田,指不納租稅的私墾田地 羨溢 富饒豐足 鈞 均 羨不足。管子 國蓄 3 超越,蓋過,如 德隆乎三皇,功羨於五帝。司馬相如 ...
刊字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謂」字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
刊,本義是砍 削。刊,削也。廣雅 引申為 刻 古代凡記錄重要的東西,大多刻在石頭 木頭或其它載體上,也包括後來的刻板印書,都稱為刊。今天的刊物 發刊 刊行等,都是古意。由於刊有 削 的意思,所以古代也用來表示刪除 刪改,如 刊正 勘正 刊誤 勘誤 謂 字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道 說的意思。謂 w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