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dingyu丁習習
1、意思:我們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應該學習曾國藩的學習精神:
2、曾國藩從小就被人譏笑為「愚蠢之輩」,可魯鈍的曾國藩就靠三個詞翻了身。
(1)第一個詞是——「早起」
「黎明即起,絕不戀床。」他自制了一個鬧鈴:在床邊放個銅盆,盆上用繩拴個秤砣,再把香繫繩上。香盡繩斷,秤砣砸盆就會發出聲響。曾國藩就翻身起床,開始點燈讀書了。
(2)第二個詞是——「耐煩」
「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讀;今年不精,明年再讀。」他讀書就像愚公,強調一個「耐」字,不求快不貪多,不弄明白絕不罷休。
(3)第三個詞是——「有恆」
「行之有恆,實為人生第一大事。」他每日早起讀書,從不間斷。就連行軍打仗時也毫不例外,「每日必讀書數頁,填日記數條,習字一篇……」他說:
「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正是與眾不同的「笨拙」,成就了他非同一般的高明。笨到極致就是聰明,拙到極點就成了巧。
擴充套件資料
軼事典故
比賊笨1、曾國藩小的時候天從並不高,其實可以說比較笨,他學習起來非常吃力。一天晚上,他在家裡讀書,有一篇文章他重複讀了很多遍,可就是背不下來。他就一遍一追地讀,一遍一遍地背。
2、夜已經很深了,他仍然沒有背下來。這可急壞了一個人。原來,他家來了一個賊人,就潛伏在他書房的屋榆下,想等他讀完書睡覺之後再進屋偷點什麼。
3、可是賊人在屋外等啊等.就是不見曾國藩睡覺。賊人實在等不下去了,就十分生氣地跳進屋子,對曾國藩說:
「就你這麼笨還讀什麼書?我聽幾遍就會背了!」於是賊人將那篇文章從頭到尾地背誦了一遍,然後揚長而去。
2樓:販跑跑
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如果想成大業而不去了解曾國藩,哪怕你讀了成千上百的書籍也是沒有用的。
清史專家張巨集傑在其著作《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中曾說:「曾國藩之於後人的最大意義是:他以自己的實踐證明,一箇中人,通過陶冶變化,可以成為超人。
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真誠地投入自我完善,本領可以增長十倍,見識可以高明十倍,心胸可以擴充套件十倍,氣質可以純淨十倍。」
所謂自古聖賢可佩但不可學,唯有曾國藩可佩亦可學。這是為什麼呢?
曾國藩身為湘軍主帥,大權在握,每年來往軍費超過幾十萬兩,想要在軍費裡做點文章簡直太簡單了。但是曾國藩去世之後,家無餘財。
在幾十年從軍生涯裡,他應該是大清王朝最清廉的總督了。曾國藩人脈寬廣,十三省的封疆大吏幾乎都受過他的保舉,他時常收到謝禮。他不願拒人於千里之外,拂了別人的面子,就在每個人的禮物中,挑一個最不起眼的收下。
鮑超曾經送了他十六包金銀珠寶,他在裡面挑了一個小氈帽收下,又讓鮑超原封不動地提了回去。久而久之,大家都對曾國藩另眼相看,願意和他共事,也願意服從他的指揮。
擴充套件資料:
自古以來,成大事者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但除了這些因素,自身的心態同樣十分重要。曾國藩天資平庸,卻位極人臣,被譽為近代唯一的聖人。
他的成功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具有十足的借鑑學習意義。
曾國藩在日記中記載了成大事者必備的三種心態,靜心研讀,學習聖人智慧。
一、既往不戀
曾國藩認為,如果沉湎與過去取得的成就,就會止步不前,難以成大事。如果滿足過去的認知,就無法接受新的觀點和知識,讓自己目光短淺。如果懊惱以往的過錯,會令自己畏首畏尾,但於事無補。
人應當摒棄過去的成就,保持謙虛的心態,擁抱未知的知識。曾國藩雖身居高位,但從來沒有利用權勢作威作福,對待同僚謙虛有禮。曾國藩的待人接物一直備受他人推崇,其他人評價曾國藩時,稱和他交往,有如沐春風的感覺。
二、當下不雜
過去的無法改變,未來無法**,唯一能做的就是活在當下,專注於現在的每一件事。曾國藩認為,做事時必須保持專注,心無雜念,才能將事情做到最好。修塔修到塔尖,渡人渡到江邊。
做人做事最忌諱三心二意,如果沒有恆心,最終碌碌無為,一事無成。
三、未來不迎
曾國藩做人的宗旨是「莫問收穫,但問耕耘」,這正是他內心的寫照。他告誡子女,做事時全神貫注,不要想這件事能帶來多大的收穫。只要竭盡全力,即使最終失敗也沒什麼可後悔。
許多人做一件事的時候,做到一半就浮想聯翩,最後失敗時接受不了。成大事者,都通曉一個道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做好自己的本分,成功不強求,順其自然便是。
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做到這三點,成功便離你不遠。
文學歷史都有什麼
3樓:瀲
文學歷史
一般指歷史文學
歷史撰述在文字表述上的藝術性,亦指以歷史題材寫成的文學作品。前者屬於史學,後者屬於文學。此處所謂歷史文學,係指前者,即歷史撰述在文字表述上的審美要求。
一是真實之美,這是通過史學家的文字表述所反映出來的歷史撰述的本質的美。二是質樸之美,指歷史撰述的文字表述在反映真實史實的基礎上,寫出事物的本色,說人如其人,論事如其事。三是簡潔之美,「文筆簡潔在任何時候都是優點,尤其是在內容豐富的場合;這個問題不僅是修辭的而且是本質的問題。
四是動態之美,歷史是運動的,歷史人物是運動的,歷史事件也是在運動中發展的,歷史撰述表現出這些運動形式,是為動態之美,此亦梁啟超所謂應把歷史寫得「飛動」起來。五是含蓄之美,亦謂隱喻之美,或謂之「用晦」。「晦也者,省字約文,事溢於句外。
六是力量之美,這首先在於歷史撰述的真實性及其給予人們的教育,如警誡,啟迪,智慧,鼓舞。同時,歷史撰述在文字表述上的生動、感人,亦是力量之美所不可或闕。
三大要素有歷史性,文學性,當代性
4樓:玲叮
文學是以語言文字為工具,比較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表現作家心靈世界的藝術,包括詩歌、散文、**、劇本、寓言、童話等體裁,是文學的重要表現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即體裁,表現內心情感,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作為學科門類理解的文學,包括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及新聞傳播學。
文學是屬於人文學科的學科分類之一,與哲學、宗教、法律、政治並駕於社會建築上層。它起源於人類的思維活動。最先出現的是口頭文學,一般是與**聯結為可以演唱的抒情詩歌。
最早形成書面文學的有中國的《詩經》、印度的《羅摩衍那》和古希臘的《伊利昂紀》等。
中國先秦時期將以文字寫成的作品都統稱為文學,魏晉以後才逐漸將文學作品單獨列出。歐洲傳統文學理論分類法將文學分為詩、散文、戲劇三大類。現代通常將文學分為詩歌、**、散文、戲劇四大類別。
文學是語言文字的藝術,是社會文化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是對美的體現。文學作品是作家用獨特的語言藝術表現其獨特的心靈世界的作品,離開了這樣兩個極具個性特點的獨特性就沒有真正的文學作品。一個傑出的文學家就是一個民族心靈世界的英雄。
文學代表一個民族的藝術和智慧。文學,是一種將語言文字用於表達社會生活和心理活動的學科,屬社會意識形態範疇。
歷史與文學
5樓:匿名使用者
文學和歷史關係是深遠而複雜的,文學歷史觀是文藝理論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重主觀和傾向客觀構成了文學、歷史的重要區別。文學以審美精神文化形態言說歷史,精神文化性顯示文學在對歷史的關注中,更注重其精神文化內涵的揭示,文學的"歷史迴歸"應是價值的迴歸、精神的迴歸和人文關懷的迴歸。
從發生學的角度來看,文、史二者共同擁有「人學」內涵,即歷史是人的歷史,而文學從來都是「人學」,自古都有「文史不分」的傳統。在西方,亞里士多德早就指出文、史的差別在於描寫可以發生的事,敘述已發生的事,我國明清時期的金聖嘆也以「因文生事」和「以文運事」說明了二者的
6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與文學既有聯絡,又各有千秋。歷史注重於實際,記錄過去發生的事情;文學則更注重於素養,有更高的觀賞價值。
7樓:仍代巧侍航
文史自古不分家,本來最能體會到這一點。。。
文學以歷史為背景,歷史承載著文學的發展
談談文學與歷史的關係
8樓:其翼若垂天之雲
歷史與文學的關係
——周振鶴教授在上海師範大學的演講
我曾經作過歷史與科學關係的演講,認為歷史學處在人文與科學之間,大旨是闡發歷史學研究方法上的科學性與研究物件的人文性,這是歷史的中庸之道(歷史與科學的共通處還有一點是求真)。另一方面,學科性質屬於人文領域的歷史,在傳統的文史哲學科之中,也處於中庸的狀態,前進一步是哲學,後退一步是文學。比如,黑格爾的歷史哲學是哲學而不是歷史,只是以歷史說事。
湯因比的歷史研究也近似哲學,以文明形態的變遷來說明其哲學觀點。這就是「前進一步是哲學」。後退一步呢?
《三國志》是歷史,《三國演義》就是文學了。關雲長走麥城是歷史,華佗為其刮骨療毒則是文學。岳飛抗金是歷史,岳母刺字就是文學了。
狹義的歷史學其實就是歷史編纂學,信奉歷史事實至高無上的原則,既不理會歷史發展的規律,也不**歷史發展的趨向,更不談論什麼歷史經驗與教訓,而只以復原歷史面貌為己任,其極端的表現就是以史料學代替史學。但我這裡卻不是要批判歷史編纂學,而是說歷史學本來的意義僅在於追求歷史事實,而對這些事實作哲學的思考或者在歷史事實的基礎上進行文學創作,實際上都進入了其他領域。當然學術之間沒有絕對的界線,歷史學也可以總結歷史規律為自己的目的,也可以科學地預見歷史的發展,但這一切都必須以史實為基礎。
脫離了歷史事實,再好的理論也只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同樣,以歷史事實為基礎的文學創作再如何戲說,也必須合情合理,才有感人的力量,否則就是瞎說胡扯,沒有人願意看了。大家知道京劇《失空斬》十分有名,但失街亭是真事,斬馬謖是真事,中間那一段空城計可就是虛構了。
只不過虛構得好,十分在理,雖然歷史學家不接受,但觀眾卻很愛看,而且在《失空斬》裡頭,就數空城計戲劇性最強。如果有歷史學家因為其違背史實而硬要將它抽掉,那豈不是成了傻瓜?所以一般而言,我不反對戲說,只要不太出格就行,否則只剩下乾巴巴的歷史事實,那就只有歷史學家自己才愛看。
那麼除了文學創作以外,歷史學著作是不是都是純粹的歷史事實,而沒有一點文學成份呢?也不盡然。歷史學裡頭有文學因素存在,同樣文學中也有歷史事實。
歷史中的文學
行刺趙盾一事未成而刺客自盡是歷史事件。但為何刺殺未遂,卻是歷史故事了。從事件而變為故事,文學成份是不可少的。這就是歷史中的文學。
歷史中的文學是指歷史中有文學的成份。文學可以虛構,歷史必須真實,也就是要可信,這是最基本的差異。但歷史中就沒有虛構的成份嗎?
司馬遷的《史記》自然是典型的歷史作品,它是廿四部正史的第一部。所謂紀傳體的史書就是由它所開創的,所以大概不會有人說《史記》是**故事。但是我們看看其中的一段史事。
《史記·晉世家》載:因趙盾屢諫,「靈公患之,使?
為什麼說 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
少不讀水滸,老來不讀三國是一句自古代俗語,指的是人在年少的時候不應該讀 水滸傳 年老的時候則不應該讀 三國演義 一 少不讀水滸的原因 1 因為少年血氣方剛 易於衝動,看了 水滸 學裡面的英雄好漢,形成不良的習性,所以少不讀水滸。2 因為 水滸 對人性 社會的深刻洞察以及其反映出的故事發生和創作時代的...
如何看待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這句話
少不讀水滸 原因一因為少年血氣方剛 易於衝動,看了 水滸 學裡面的英雄好漢,形成不良的習性,所以少不讀水滸。原因二因為 水滸 對人性 社會的深刻洞察以及其反映出的故事發生和創作時代的苦難,帶有一定的灰暗色調,少年讀了可能會感到前途的渺茫,產生悲觀情緒。老不讀三國 原因一 老讀 三國 是為賊 賊 奸詐...
對這句話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做出解釋
年輕的時候有激情,有夢想,敢想敢幹,不怕困難,不要去讀水滸這種太多的社會黑暗和雜亂的人物活動思潮 到了你老的時候,已經經歷的人生的磨難,經歷許許多多的辛酸苦辣,在去讀三國,就不會有太多的感觸了,已經學會放下了。少不讀水滸 老不讀三國 這句話是誰說的?少不讀水滸 老不讀三國 是一句古代俗語。這句話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