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築特徵,中國傳統木構架建築的特徵,主要型別及每種型別的特點

2021-03-19 18:38:28 字數 5127 閱讀 8373

1樓:春風化雨時

中國傳統建築最重要的外觀

特徵,也是以樑柱為代表的木結構框架體系,建築的內在結構與外觀形象的邏輯關係統一鮮明.這一特徵又具有外觀形象上明確的認知感和識別性.中國傳統建築是以木結構框架為主的建築體系,以土、木、磚、瓦、石為主要建築材料.

營造的專業分工主要包括:大木作、小木作、瓦作、磚作、石作、土作、油作、彩畫作、搭材作、裱糊作等,其中以大木作為諸「作」之首,在營造中占主導地位.中國匠師在幾千年的營造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技術工藝經驗,在材料的合理選用、結構方式的確定、模數尺寸的權衡與計算、構件的加工與製作、節點及細部處理和施工安裝等方面都有獨特與系統的方法或技藝,並有相關的禁忌和操作儀式.

這種營造技藝以師徒之間「言傳身教」的方式世代相傳,延承至今.

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築

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築是由柱、樑、檁、枋、斗拱等大木構件形成框架結構承受來自屋面、樓面的荷載以及風力、**力.至遲在公元前2世紀的漢代就形成了以抬樑式和穿鬥式為代表的兩種主要形式的木結構體系.這種木結構體系的關鍵技術是榫卯結構,即木質構件間的連線不需要其他材料製成的輔助連線構件,主要是依靠兩個木質構件之間的插接.

這種構件間的連線方式使木結構具有柔性的結構特徵,抗震性強,並具有可以預製加工、現場裝配、營造週期短的明顯優勢.而榫卯結構早在距今約七千年的河姆渡文化遺址建築中就已見端倪.

抬樑式木結構的特點

抬樑式木結構的特點是在柱頭上插接樑頭,樑頭上安裝檁條,樑上再插接矮柱用以支起較短的樑,如此層疊而上,每榀屋架樑的總數可達5根.當柱上採用斗拱時,則樑頭插接於斗拱上.這種形式的木結構建築的特點是室內分割空間比較容易,但用料較大.

廣泛用於華北、東北等北方地區的民居以及國內大部分地區的宮殿、廟宇等規模較大的建築中.

穿鬥式木結構的特點

穿鬥式木結構的特點是用穿枋把柱子縱向串聯起來,形成一榀榀的屋架,檁條直接插接在柱頭上;沿檁條方向,再用鬥枋把柱子串聯起來,由此形成一個整體框架.這種形式的木結構建築的特點是室內分割空間受到限制,但用料較小.廣泛應用於安徽、江浙、湖北、湖南、江西、四川等地區的民居類建築中.

還有一種抬樑式與穿鬥式相結合的混合式結構,多用於上述南方地區部分較大的廳堂類或寺廟類建築中.戰漢時期,重要建築出簷的進深都較大,最大的可達4米,所使用的是以斗拱作為懸臂樑承托出簷部分重量的結構技術.在隨後斗拱的應用中,又以樑柱與「鋪作(斗拱)層」相結合的技術,支撐大開間大進深的殿堂類建築的屋頂.

除了單層建築外,東漢時期出現的純粹木構架結構的多層樓閣和多層木塔,也是使用相同的結構技術.這說明這種木結構技術具有很大的適用性.

發展歷史

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築在隋唐宋時期逐步程式化、標準化、模數化.以宋代《營造法式》的出現為標誌,總結出了一整套包括設計原則、型別等級、加工標準、施工規範等完整的營造制度,並以八等級「材」作為模數標準.這是中國傳統木框架結構營造技藝的一個里程碑.

但至此,木結構技術的發展並沒有停步,在元代出現了「減柱法」,大膽地抽去若干柱子,並用彎曲的木料作樑架構件;或取消室內鬥拱,使樑與柱直接連結;不用梭柱與月樑,而用直柱與直樑等等.這些措施都節省了木材,並使木結構進一步加強了自身的整體性和穩定性.即使在建築中使用斗拱,用料也相應地減小了.

明清時期為了進一步節省木材,木結構營造技藝又出現了一些明顯的變化,宋元時期以來習慣使用的那種向四角逐柱升高形成「升起」,以及簷柱柱頭向內傾斜形成「側腳」的作法逐漸被取消;斗拱結構功能逐漸退化或減弱,並充分利用樑頭向外出挑來承託本已縮小的屋簷重量;大型建築的內簷框架基本擺脫了斗拱的束縛,使樑柱直接插接;抬樑式建築屋角部樑架的構造通行順樑、扒樑、抹角樑方法;用水溼壓彎法,使木料彎成弧形檁枋,供小型圓頂建築使用(宋代就有);木構件斷面尺寸變小,並用小尺寸短木料對接或包鑲,拼合成高大的木柱,供樓閣建築作通柱使用;蘇州等江南一帶用圓木作樑架、多層樓閣框架等等;各地民間建築也普遍發展,營造水平相應提高.又以 明代《魯班營造正式》和清代工部《工程作法》的出現為標誌,後者以十一等級「鬥口」為模數,形成對今天仍影響深遠的有別於宋元時期以前的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

中國傳統木構架建築的特徵,主要型別及每種型別的特點

2樓:簡單普通人

中國木構建築的基本特徵:

一.平面

(1)單座

建築的平面

中國傳統的「單座建築」平面構成一般都是以「柱網」或者「屋頂結構」的佈置方式來表示,因此它其實是結構的平面。

(2)建築群平面

中國的建築觀認為一個單體的建築物或一個單獨的建築群都不是孤立地存在,常以群體組合。如宮殿、陵墓、壇廟、衙署、邸宅、佛寺、道觀等都是眾多單體組合起來的建築群,這些建築通常都左右均齊的佈局,庭院有明顯的中軸線,顯得嚴肅尊嚴,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理性精神。

二. 立面

建築學家樑思成對中國古典建築的立面構圖作過這樣的總結:「中國的建築, 在立體的佈局上,顯明的分為三個主要部分:(一)臺基,(二)牆柱構架,(三)屋頂。

中國古典建築在立面構圖上,一如平面組織一樣,分立分組的觀念相當強,不但讓「三位」各自存在,而且往高空發展的多層樓閣、佛塔,屋身也沒有讓它們自成為一體。除了中國古典建築之外,所有的建築立面構圖的重點都是放在屋身之中,底部和頂部不過是稍加變化而已。

三.結構與構造

中國古典建築的結構和構造,無論方法、取材、形制、用料大小等問題大部分都是主要依照當時所用的「法式」、「做法」、「定製」等來決定的。中國建築從開始的時候就把主力放在木骨架結構上,因此對於建造「骨架」就有了兩三千年的實踐經驗,除了建立穩妥可靠的建築和一般殿堂房舍的標準結構體系之外,還要負擔各個時代的各種特殊的建築任務。

四、構件

中國建築很早就對柱式做出合乎力學要求的「細長比」的規定,並不像西方古代那樣長期使用過分粗壯的柱式。中國建築的柱子不論材料、功能和形狀基本上相一致。

五、色彩與裝飾

中國木構建築裝飾包括粉刷、油漆、彩畫、壁畫、雕刻、泥塑以及利用建築材料和細部如樑枋、斗拱、檁、椽等結構構件,經過藝術加工而發揮其裝飾作用。除次之外還綜合運用了我國傳統的工藝美術、繪畫、雕刻、書法等。色彩的運用也是我國木構建築的顯著特徵之一。

六、設計與施工

古代的建築設計不被認為是個人的藝術創作,因此甚少突出個別建築師的設計成就。

3樓:庫斯安格特耶

這個問題得好多字啊 沒有一百分沒動力 抱歉了 你按古建史歸納吧

中國古代建築木結構特點

4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古代建築以木構架為主,構成富有彈性的框架。有抬樑、穿鬥、井榦三種不同的結構方式。抬樑式是在立柱上架樑,樑上又抬樑,所以稱為「抬樑式」。

宮殿、壇廟、寺院等大型建築物中常採用這種結構方式。穿鬥式是用穿枋把一排排的柱子穿連起來成為排架,然後用枋聯接而成,故稱作穿鬥式。多用於民居和較小的建築物。

井榦式是用木材交叉堆疊而成的,因其所圍成的空間似井而得名。這種結構比較原始簡單,現在除少數森林地區外已很少使用。木構架結構有很多優點,首先,承重與圍護結構分工明確,屋頂重量由木構架來承擔,外牆起遮擋陽光、隔熱防寒的作用,內牆起分割室內空間的作用。

由於牆壁不承重,這種結構賦予建築物以極大的靈活性。其次,有利於防震、抗震,木構架結構很類似今天的框架結構,由於木材具有的特性,而構架的結構所用斗拱和卯又都有若干伸縮餘地,因此在一定限度內可減少由**對這種構架所引起的危害。「牆倒屋不塌」形象地表達了這種結構的特點~

中國木結構古建築的特點是什麼?

5樓:匿名使用者

結構特點:

中國古代建築以木構架為主,構成富有彈性的框架。有抬樑、穿鬥、井榦三種不同的結構方式。抬樑式是在立柱上架樑,樑上又抬樑,所以稱為「抬樑式」。

宮殿、壇廟、寺院等大型建築物中常採用這種結構方式。穿鬥式是用穿枋把一排排的柱子穿連起來成為排架,然後用枋聯接而成,故稱作穿鬥式。多用於民居和較小的建築物。

井榦式是用木材交叉堆疊而成的,因其所圍成的空間似井而得名。這種結構比較原始簡單,現在除少數森林地區外已很少使用。木構架結構有很多優點,首先,承重與圍護結構分工明確,屋頂重量由木構架來承擔,外牆起遮擋陽光、隔熱防寒的作用,內牆起分割室內空間的作用。

由於牆壁不承重,這種結構賦予建築物以極大的靈活性。其次,有利於防震、抗震,木構架結構很類似今天的框架結構,由於木材具有的特性,而構架的結構所用斗拱和卯又都有若干伸縮餘地,因此在一定限度內可減少由**對這種構架所引起的危害。「牆倒屋不塌」形象地表達了這種結構的特點。

佈局特點:

中國古代建築以「間」為單位構成單座建築,再以單座建築組成庭院,進而以庭院為單元,組成各種形式的組群。就單體建築而言,以長方形平面最為普遍。此外,還有圓形、正方形、十字形等幾何形狀平面。

就整體而言,重要建築大都採用均衡對稱的方式,以庭院為單元,沿著縱軸線與橫軸線進行設計,藉助於建築群體的有機組合和烘托,使主體建築顯得格外巨集偉壯麗。民居及風景園林則採用了「因天時,就地利」的靈活佈局方式。

造型特點:

中國木結構古建築的造型優美,尤以屋頂造型最為突出,主要有歇山、懸山、硬山、攢尖、捲棚等形式。

歇山頂是大屋頂,顯得穩重協調。屋頂中直線和曲線巧妙地組合,形成向上微翹的飛簷,不但擴大了採光面、有利於排洩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築物飛動輕快的美感。

裝飾特點:

中國木結構古建築的裝飾包括彩繪和雕飾。彩繪具有裝飾、標誌、保護、象徵等多方面的作用。油漆顏料中含有銅,不僅可以防潮、防風化剝蝕,而且還可以防蟲蟻。

色彩的使用是有限制的,明清時期規定朱、黃為至尊至貴之色。彩畫多出現於內外簷的樑枋、斗拱及室內天花、藻井和柱頭上,構圖與構件形狀密切結合,繪製精巧,色彩豐富。明清的樑枋彩畫最為矚目。

清代彩畫可分為三類,即和璽彩畫、旋子彩畫和蘇式彩畫。

雕飾是中國古建築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牆壁上的磚雕、臺基石欄杆上的石雕、金銀銅鐵等建築飾物。雕飾的題材內容十分豐富,有動植物花紋、人物形象、戲劇場面及歷史傳說故事等。

環境特點:

建築本身就是一個供人們居住、工作、娛樂、社交等活動的環境,因此不僅內部各組成部分要考慮配合與協調,而且要特別注意與周圍大自然環境的協調。中國的古代木匠們在進行設計時都十分注意周圍的環境,對周圍的山川形勢、地理特點、氣候條件、林木植被等,都要認真調查研究,務使建築佈局、形式、色調等跟周圍的環境相適應,從而構成為一個大的環境空間。

另附:中國木結構古建築的優點:

1.取材方便

2.適應性強

3.抗震效能好

4.施工速度快

5.便於修繕、搬遷

中國木結構古建築的缺點:

1.嚴重破壞了環境,使得木料日趨匱乏

2.易遭受火災

3.難以滿足更大、更復雜的空間需求

參考:《中國建築史》《藝術設計史》

中國傳統文化的分類與基本結構,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結構 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

傳統文化思想,如莊子百家,經史子集,代表是儒家經典,四書五經 傳統文人藝術,如書法繪畫,篆刻藏書,代表是國畫,印章,詩詞 傳統民間藝術,如織繡陶瓷,園林造景,代表是四織四繡,古典園林 古代民俗文化,如節慶文化,漢服民俗,代表是上元賞燈,七夕乞巧 純原創,滿意請採納哦 中國傳統文化包括那些內容?中華傳...

中國傳統禮儀,中國傳統禮儀有哪些?

中華大地素有 禮儀之邦 之稱。中國古代有五禮之說 祭祀之事為吉禮,冠婚之事為喜禮,賓客之事為賓禮,軍旅之事為軍禮,喪葬之事為凶禮。民俗界認為禮儀包括生 冠 婚 喪4種人生禮儀 實際上禮儀可分為政治與生活兩大部類 政治類包括祭天 祭地 宗廟之祭,祭先師先聖 尊師鄉飲酒禮 相見禮 軍禮等 生活類包括五祀...

中國傳統建築屋頂分為哪幾種,中國傳統建築傳統屋頂有哪些?

中國古建築屋頂可分為以下幾種形式 廡殿頂 歇山頂 懸山頂 硬山頂 攢尖頂 盝頂等。其中廡殿頂 歇山頂 攢尖頂又分為單簷 一個屋簷 和重簷 兩個或兩個以上屋簷 兩種,歇山頂 懸山頂 硬山頂可衍生出捲棚頂。古建築屋頂除功能性外,還是等級的象徵。其等級大小依次為 重簷廡殿頂 重簷歇山頂 重簷攢尖頂 單簷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