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漢服與日本和服相比哪個更有文化底蘊

2021-03-19 18:37:54 字數 4918 閱讀 2947

1樓:胡侃歷史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每個國家都是有屬於自己的一種文化的底蘊,其中服裝是代表一個民族或者是一個國家的文化底蘊的最直接展現方式,我們今天就來看下兩種服裝,第一種就是中國的漢服,第二種就是日本的和服,那麼很多人就想問了,這兩個服裝哪個更有文化底蘊呢?看到這個問題我就想笑,這還用說嘛?肯定是中國的漢服呀。

你也不看看發展了多少年了。

這樣給你講把,漢服、和服、韓服都是從最早期的漢服發展過去的,你說誰更加的有底蘊呢?這個就是個一眼能夠看透的答案。我們就從顏值上來看下漢服和和服的差距吧,首先漢服是採用的一種平面的裁剪,對於很多人說穿漢服就不好看,其實也別怪我說話難聽,自己的胸小肚子大,穿啥能好看?

這就是一個很明顯的自身問題,你瘦瘦的,身材好好的,穿啥不好看?穿上漢服就是屬於一種仙女型別的了。

再來看下和服和服是屬於一種比較能遮蓋人身體體型的衣服,所以這也是一個明顯和漢服不一樣的差距,真的很明顯。這也是能夠看出來,和服可以說是一種改良的衣服,很明顯就是從咱們的漢服改良過去的,和服基本上就是屬於一種比較寬鬆的衣服,不論是誰穿上都是一種比較尷尬的情況,完全看不出身材來。

2樓:雲中書雁

當然是我們中國漢服更有文化底蘊了,我們中國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漢服也比較富有東方神韻。

3樓:

我們的漢服更有文化底蘊,我們是原創的,日本的和服是抄襲我們唐朝時候的服裝。

4樓:love奈何情深

那麼這兩者之間我覺得還是中國的比較有文化一點,畢竟上下五千年。

5樓:匿名使用者

我覺得中國的漢服更有文化底蘊,因為日本的和服其實是抄襲我們唐朝時候的服裝得來的。

中日文化碰撞:中國漢服與日本和服有什麼區別

6樓:陽光文學城

和服(著物--きもの,kimono) ,是日本的民族服飾。江戶時代以前稱吳服,語出《古事記》、《日本書紀》、《鬆窗夢語》,在稱為和服之前,日本的服裝被稱為「著物」,而日本古代所稱的「吳服」是「著物」的一種。和服可分為公家著物和武家著物。

現今所謂和服實即古時之小袖,小袖的表著化始自室町時代 ,貴族的下著白小袖逐漸成為庶民的表衣。「著物」除了包括「吳服"之外還包括肩衣袴、源自平安時代的狩衣等等,這些都非源自吳服,而是源自本土的傳統服飾。十二單則是由奈良時代的裳唐衣加以改良而成,之後又有變化和創新。

和服起源可追溯至公元3世紀。到了奈良時代,日本遣使來中國,獲贈大量光彩奪目的朝服。次年,日本效仿隋唐服飾,至室町時代,和服在沿承唐朝服飾基礎上改進,而和服腰包則是受**教傳教士穿長袍繫腰帶影響而創造 。

日本和服與中國漢服的區別

7樓:我是不是很萌

【漢服與和服】在日本的奈良時代,也即中國的盛唐時期,日本派出大量遣唐使到中國學習中國的文化藝術、律令制度,這其中也包括衣冠制度。當時他們還模仿唐制頒佈了「衣服令」。至今日本仍把和服稱為「吳服」,意為從中國的吳地(今江浙一帶)傳來的衣服。

日本還有一種盛裝禮服叫做「唐衣」。和服雖由漢服發展而來,但經過漫長的歷史時期,已經發展岀自己的民族特色。比如女式和服背後的大腰帶就是和服的特色之一,也是區別和服與漢服的主要標誌。

和服衣料上的紋飾等往往也具有鮮明的日本民族特色。 雖然日本和服的基本式樣來自漢服,但是兩者的差別還是一眼就能夠看出來的。現以漢服的典型代表「曲裾深衣」為例,與和服比較如下:

1、腰帶:漢服的腰帶——博帶是束腰的,而和服是一堆布料疊加,腰很粗。2、袖子:

漢服的廣袖裁剪線條柔和,而和服的振袖線條是直的,袖子有點像刀片;另外漢服的廣袖是開口的,裡面可以縫口袋,而和服的袖口下半部分是縫合的(大約因為冷的緣故)。 漢服的袖子長度過手,禮服回肘,和服袖子長至手腕。3、衣裾:

漢服的衣裾比較飄逸灑脫,和服的衣裾比較拘謹,4、衣緣:漢服領、袖、裾都有衣緣,且衣緣與主料異色,如用同色,需用錦帶鑲在衣緣與主料的接縫處,以表示衣緣。和服只有領口有衣緣,且衣緣用料與主料相同。

5、領口:和服領口良家婦女把脖子包得很緊,藝妓領口往後遇出一大段脖子,漢服領口衣緣緊貼腦垂體後。6、弧度:

和服追求直線,漢服追求曲線,漢服深衣女式衣裾通常為曲裾,和服下裳分四片裁,都是正方型。漢服直裾深衣下裳分裁為十二片,梯形;曲裾深衣有4片裁也有6片裁亦有12片裁,皆為梯形。7、穿法:

漢服深衣上下分裁,而後縫合,漢服儒裙,由上儒與下儒組成。和服上衣下裳分開穿著。漢服灑脫, 而和服必須穿成上下直桶狀才符合他們的審美標準 【漢服與韓服(朝鮮服)】和服主要模仿的是漢服中的深衣,而韓服(朝鮮服)主要模仿的是漢服中的襦裙。

韓服(朝鮮服)和漢服的主要不同之處:漢服一般是交領右衽,也有對襟的(v字領),韓服(朝鮮服)服裝一般都是v字領。韓服(朝鮮服)服裝的裙子束的特別高,而且下襬十分寬大、蓬鬆。

中國古代服裝和日本和服有什麼區別

8樓:匿名使用者

在日本飛鳥和奈良時代,中國對日本經濟和文化生活的影響最為重大,這時,中國古代吳越地區的寬袖、疊襟式長衫流傳到了日本,成為上流社會正式場合的禮服,特別是朝廷的正規**。在此後的歷史變遷中,雖然和服不斷得改良,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和服的基本要素始終沒有脫離吳服的定格。對於和服的傳入還有一種說法:

奈良時代,中國唐代的服飾傳入日本,首先在貴族中流行,被稱為唐風貴族服。到平安時代,對唐風貴族服加以若干改造,如袖子、胴體變長,衣服的幅度變寬。為給人以美感,穿時緊緊貼在身上,有意識的顯示出人的線條美,對這種變化,日本人稱其為國風化。

從此這種服裝便固定為日本的和服。因而和服必然與中國古代服飾間有一定的關係:

首先,是服飾的紋樣,隋唐時代的服飾紋樣「大部分都以花卉為主,或是把花卉作為陪襯,圖案規範、工整、連續、對稱,部分形象趨於寫實。」劉勰在《文心雕龍》一文中,論述到藝術創造活動中主客體的辨證關係,提倡一種「自然之趣」,認為「自然美」比「雕琢美」更具高尚的形態美。以大自然為物件的花卉寫真本身就是美麗的圖案,有著工藝的美與圖案的美的雙重語意,而且更具有生態中花卉的譯音。

日本和服的造型與圖案面料的寫真,具有和服圖案特徵的櫻花,被如此誇張變形,也是「對生態的神韻的形象讚頌」。

其次,無論是在中國還是日本的古代,女子是禁止拋頭露面的。《禮記

9樓:匿名使用者

漢服最重要的特點是右衽,中國傳統是以右為先,以右為尊的。左衽是死人穿的。雖說和服與韓服都是從漢服發展演變而來的,但是因為文化不同,日本人與韓國人並不以右為先,以右為尊,所以他們並沒有學會右衽,而很多是左衽。

這是漢服與兩者最大的區別之一。

還有,漢服是非常流暢,非常飄逸的,而和服與韓服就顯得拘謹,內斂,有時候雖然看起來也很美,但是一點也不圓潤、圓滑,顯得很呆板。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漢服一般是沒有釦子的,都是用帶子系的。

中國漢服與日本和服的區別是什麼?

10樓:福州嘿漫網路科技****

區別整體風格不同,漢服飄逸灑脫,美在靈動。 和服拘謹寧靜,美在端莊。

裁剪製作不同:

前片:漢服前左片為整幅布、右片多為半幅布。和服前身左、右片都為半幅布。

領口:漢服交領是裁剪出來的。和服交領是按對襟裁剪,穿著時相交呈交領。

袖子:漢服廣袖線條柔和,袖口是開放的。和服振袖直線直角,下部縫合,後部敞開。

腰帶:漢服以博帶束腰。和服以布料圍腰。

衣裾:漢服衣裾較大,和服衣裾較窄,

緣邊:漢服衣領、袖口、衣裾都有緣邊;和服只有衣領有緣邊。

和服的歷史

和服,是日本的民族服飾。 江戶時代以前稱吳服,語出《古事記》、《日本書紀》、《鬆窗夢語》,在稱為和服之前,日本的服裝被稱為「著物」,而日本古代所稱的「吳服」是「著物」的一種。和服可分為公家著物和武家著物。

現今所謂和服實即古時之小袖小袖的表著化始自室町時代 ,貴族的下著白小袖逐漸成為庶民的表衣。

「著物」除了包括「吳服"之外還包括肩衣袴、源自平安時代的狩衣等等,這些都非源自吳服,而是源自本土的傳統服飾。十二單則是由奈良時代的裳唐衣加以改良而成,之後又有變化和創新。

和服起源可追溯至公元3世紀。到了奈良時代,日本遣使來中國,獲贈大量光彩奪目的朝服。次年,日本效仿隋唐服飾,至室町時代,和服在沿承唐朝服飾基礎上改進,而和服腰包則是受**教傳教士穿長袍繫腰帶影響而創造 。

日本人將他們對藝術的感覺淋漓盡致地表現在和服上。

在日本,出席冠禮(**式)、婚禮、葬禮、祭禮、劍道、弓道、棋道、茶道、花道、卒業式、宴會、雅樂、文藝演出以及慶祝傳統節日的時候,日本人都會穿上端莊的和服去參加。

和服的穿著文化及禮法被稱為裝道。和服承載了近30項關於染織技藝的日本重要無形文化財產以及50多項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指定傳統工藝品。製作和服的越後上布、小千谷縮以及結城紬更是錄入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漢服的歷史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繡中華」、賽里斯國的體現,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繡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

與漢人一詞類似,漢服中的「漢」字的詞義外延亦存在著由漢朝擴大為整個民族指稱的過程。如《馬王堆三號墓遣冊》關於「漢服」最早的記載:「簡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漢服』」 中的「漢服」是指漢朝的服飾禮儀制度,即《周禮》《儀禮》《禮記》裡的冠服體系 ;而成書於唐朝的《蠻書》的記載:

「初襲漢服,後稍參諸戎風俗,迄今但朝霞纏頭,其餘無異」中的「漢服」指的則是漢人的服飾禮儀制度  。

漢服「始於黃帝,備於堯舜」,源自黃帝制冕服  。定型於周朝,並通過漢朝依據四書五經形成完備的冠服體系,成為神道設教的一部分。因此後來各個華夏朝代均宗周法漢以繼承漢衣冠為國家大事 ,於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輿服志。

「黃帝、堯、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是說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是神聖的  。漢服還通過華夏法系影響了整個漢文化圈,亞洲各國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鮮、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飾均具有或借鑑漢服特徵。

漢服,和服,韓服,蒙古服,旗袍,這,你最喜歡哪服裝

無論是從自己是漢族角度還是個人喜好方面,我都比較喜歡漢服,很飄逸而且沒有太顯得複雜,很仙,歷史也很久遠,旗袍雖然韻味濃厚,但是比較束縛身體,對身材要求大一些,韓服和和服就算了吧哈哈,對這些也不是很瞭解,但是個人更加喜歡漢服,不喜歡漢服喜歡其他服裝的人不要噴我哦 喜歡中山裝,最具中國氣派的服飾,在國際...

中國武術與日本空手道,那個實戰性更強

空手道也可以歸入武術,所以比如你可以問螳螂拳和空手道哪個更強。其實實戰強不強主要看運用得熟不熟練,掌握的好不好。一看就知道你是外行 武術是沒有誰最厲害的,各有各的特點以無法為有法 以無限為有限 才是武術最高境界 什麼是最高,什麼是最低?今天你最高,那明天呢?武功高低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能夠體會武者的...

我們應該如何理性看待中國與日本的歷史與現實

歷史上中國曾一度成為整個亞洲乃至世界上實力最雄厚的國家,日本則寂寂無聞.一戰後日本經濟軍事實力大增,在二戰中成為法西斯的三足之一,雖未老末但也大大的超出了亞洲其他國家.現實中國是一個新興的社會主義國家,人口眾多,發展速度快,日本則是一個經濟軍事大國,但是日本人的種種軍國主義復甦的思想遭到了中國乃至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