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佈施,功德最大,何為功德 如何佈施功德最大

2021-03-19 18:37:32 字數 6512 閱讀 5427

1樓:引經據典正法

「再者著相修福,其福有盡。」為什麼?世間福報,果報在六道里頭。

「如《金剛經》雲:應無所住行於佈施。所謂不住色佈施,不住聲香味觸法佈施。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佈施,不住於相。何以故?

若菩薩不住相佈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所以只要著福,修再大的福報,那福報有限。過去的梁武帝,大家都曉得,這在佛門修佈施,大概在中國佛教史上沒有人能超過他。

在他手上建這些寺院庵堂,規模都非常雄偉,多少座?四百八十座。他喜愛佛法、護持佛法,人要是希望出家,他無比高興,他做你的**,供養出家人幾十萬人。

福報大不大?他是取相分別,所以達摩祖師直截了當告訴他:並無功德。

他在達摩祖師面前誇耀,問達摩祖師:我的功德大不大?達摩祖師說「並無功德。

」取相分別,沒功德,有福報。福報大不大?有限,因為他分別取相,所以福報有限。

那個福報是肯定在欲界天,欲界天有限,這個有限不是四王天就是忉利天。什麼叫福德,什麼叫功德,我們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千萬不要誤會了。

「靈峰」是蕅益大師,《破空論》是《金剛經破空論》,這部書就是蕅益大師寫的,他在這個書裡頭這麼說,「以無所住法,住般若中,熾然修行六波羅蜜,而不取相」,這是大師教人。修六波羅蜜就是修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統統不著相。「是故能令少施與虛空等」,佈施多少?

佈施一分錢,佈施一毛錢,功德多大?跟虛空法界一樣大。梁武帝不知道,為什麼?

《還源觀》上講到的「含容空有」,也就是大乘常說的量大福大,他不住相,量就大了。沒有取捨,不住相,他的心量跟虛空一樣,這麼大的心量,他施一點點錢,那個量跟虛空法界一樣大。只要你取相分別,你佈施萬兩**,得福有限。

不著相,不取相、不著相,佈施一文錢,功德超過那個著相的佈施萬兩**,超過它。這個道理就是一切法從心想生,與心量相應的大,與心量相違背的就小。含空容有,就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量周沙界是容有,能包容,含空也是能夠含受整個虛空。

虛空在**?虛空在我心裡面,心比虛空大。這個話是世尊在《愣嚴經》上說的。

「而眾生住於相故,妄自計果計因,觀大觀小。若能稱性而住,不住諸相。譬如芥子中空與十方空,性無二無別。

」它大就大在這個地方,這個地方就是稱性而住,稱性而行。不住諸相,就是三輪體空,無我相、無人相,也無當中施捨之相,佈施之後心裡頭痕跡都沒有,這個福報大,跟虛空法界一樣。佈施如是,持戒亦如是,忍辱亦如是,精進、禪定亦如是。

六度前面五個是事,最後一個是智慧。智慧在**?不住相就是般若。

你佈施裡頭有般若,你持戒裡頭有般若,你忍辱裡頭有般若,精進、禪定裡頭有般若,有般若就跟自性相應,那就叫無量無邊的功德。要是有取相分別,功德就沒有了,是有限的福德,這個福德果報在人天,有限。佛法這些微妙精深的道理不能不懂。

不住相,為什麼大?《破空論》裡頭有解釋,有個比喻,譬如芥子,芥菜子,芥菜子裡面的空,我們把芥菜子裡面挖掉,芥菜子裡頭空,這個空跟十方的空間有沒有差別?沒有差別。

沒有差別,功德不就一樣的嗎?所以空性無二無別。以空沒有內外,空沒有彼此,空沒有方隅,就是沒有東南西北,空沒有形相,更無小空異大空,沒有什麼小空大空。

「無相之福,其福乃大。」你著相就錯了,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所以明理的人能修大福,明理、有智慧的人,他施小得大福。

乃至於他沒有施,只起一個善念,福報都不可思議。他要是能夠把這個善念做到,那福報就更大。這些理事我們懂了,這真學佛,不懂那這叫做迷信。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五五九集)

2樓:aaa**王

凡事你付出來

多少 回報多源少 付出多 才能說明力度

財佈施,法佈施、無謂佈施!

這是去極樂世界的三資糧!必須積滿!否則去不了的!而放生可以將三種資糧都包括了!!

長壽從放生中來。富貴從佈施中來,智慧從法佈施中來,健康從無畏佈施中來 一切福報都是付出的回報

3樓:海印放光

《金剛經》上講,不住相佈施功德最大。大意是說,佈施的時候,心無執著於佈施物件,也不執著與佈施功德,也不執著佈施的多少,這樣功德最大。

4樓:無上覺的海角

以慈悲心 發大願 三輪體空佈施 迴向眾生 迴向我

何為功德 如何佈施功德最大

5樓:匿名使用者

常常佈施,持之以恆,是功。佈施而不驕傲,不自誇,不自滿,是德。不住相佈施,恭敬供養是功德。阿彌陀佛!

6樓:匿名使用者

佈施只能求來福德,求不來功德的。如果一定要用佈施求功德,則只有一個方法,就是:以不求回報之心做善事,儘量多的幫助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如果懷有一絲想求回報的心,則換來的是福德。

功德的定義,詳見下面佛門禪宗六祖惠能禪師之《壇經》

《六祖壇經》功德品:

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

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內心謙下是功。

外行於禮是德。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

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若覓功德法身。

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

心即不輕。常行普敬。心常輕人。

吾我不斷。即自無功。自性虛妄不實。

即自無德。為吾我自大。常輕一切故。

善知識。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

自修身是德。善知識。功德須自性內見。

不是佈施供養之所求也。

怎樣佈施功德最大

7樓:法藏

無相佈施,,,法佈施,,功德最大!

勸人唸佛,和,堅持唸佛,,功德最大

《無量壽經》雲:  佛告彌勒,其有得聞彼佛名號【阿彌陀佛】,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8樓:史真香噴噴

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的佈施。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如何佈施功德最大

9樓:必贏商標

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佈施,所謂不住色佈施,不住聲香味觸法佈施。

菩薩應如是佈施,不住於相。

菩薩不住相佈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以上文字,摘自《金剛經》妙行無住分第四。

10樓:aaa**王

法佈施功德利益最大 說法功德第一

《維摩詰經》法供養品第十三

11樓:匿名使用者

把你的錢都給我,救人一命 勝造七級浮屠!!!

佈施裡面什麼功德最大

12樓:海印放光

佈施,分為

佈施、法佈施、無畏佈施。其中,法佈施功德最大。法佈施,就是印佛經送人,或者講經說法,等等。因為這些佈施可以讓人從佛法中受益,所以功德最為殊勝。

13樓:引經據典正法

「再者著相修福,其福有盡。」為什麼?世間福報,果報在六道里頭。

「如《金剛經》雲:應無所住行於佈施。所謂不住色佈施,不住聲香味觸法佈施。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佈施,不住於相。何以故?

若菩薩不住相佈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所以只要著福,修再大的福報,那福報有限。過去的梁武帝,大家都曉得,這在佛門修佈施,大概在中國佛教史上沒有人能超過他。

在他手上建這些寺院庵堂,規模都非常雄偉,多少座?四百八十座。他喜愛佛法、護持佛法,人要是希望出家,他無比高興,他做你的**,供養出家人幾十萬人。

福報大不大?他是取相分別,所以達摩祖師直截了當告訴他:並無功德。

他在達摩祖師面前誇耀,問達摩祖師:我的功德大不大?達摩祖師說「並無功德。

」取相分別,沒功德,有福報。福報大不大?有限,因為他分別取相,所以福報有限。

那個福報是肯定在欲界天,欲界天有限,這個有限不是四王天就是忉利天。什麼叫福德,什麼叫功德,我們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千萬不要誤會了。

「靈峰」是蕅益大師,《破空論》是《金剛經破空論》,這部書就是蕅益大師寫的,他在這個書裡頭這麼說,「以無所住法,住般若中,熾然修行六波羅蜜,而不取相」,這是大師教人。修六波羅蜜就是修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統統不著相。「是故能令少施與虛空等」,佈施多少?

佈施一分錢,佈施一毛錢,功德多大?跟虛空法界一樣大。梁武帝不知道,為什麼?

《還源觀》上講到的「含容空有」,也就是大乘常說的量大福大,他不住相,量就大了。沒有取捨,不住相,他的心量跟虛空一樣,這麼大的心量,他施一點點錢,那個量跟虛空法界一樣大。只要你取相分別,你佈施萬兩**,得福有限。

不著相,不取相、不著相,佈施一文錢,功德超過那個著相的佈施萬兩**,超過它。這個道理就是一切法從心想生,與心量相應的大,與心量相違背的就小。含空容有,就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量周沙界是容有,能包容,含空也是能夠含受整個虛空。

虛空在**?虛空在我心裡面,心比虛空大。這個話是世尊在《愣嚴經》上說的。

「而眾生住於相故,妄自計果計因,觀大觀小。若能稱性而住,不住諸相。譬如芥子中空與十方空,性無二無別。

」它大就大在這個地方,這個地方就是稱性而住,稱性而行。不住諸相,就是三輪體空,無我相、無人相,也無當中施捨之相,佈施之後心裡頭痕跡都沒有,這個福報大,跟虛空法界一樣。佈施如是,持戒亦如是,忍辱亦如是,精進、禪定亦如是。

六度前面五個是事,最後一個是智慧。智慧在**?不住相就是般若。

你佈施裡頭有般若,你持戒裡頭有般若,你忍辱裡頭有般若,精進、禪定裡頭有般若,有般若就跟自性相應,那就叫無量無邊的功德。要是有取相分別,功德就沒有了,是有限的福德,這個福德果報在人天,有限。佛法這些微妙精深的道理不能不懂。

不住相,為什麼大?《破空論》裡頭有解釋,有個比喻,譬如芥子,芥菜子,芥菜子裡面的空,我們把芥菜子裡面挖掉,芥菜子裡頭空,這個空跟十方的空間有沒有差別?沒有差別。

沒有差別,功德不就一樣的嗎?所以空性無二無別。以空沒有內外,空沒有彼此,空沒有方隅,就是沒有東南西北,空沒有形相,更無小空異大空,沒有什麼小空大空。

「無相之福,其福乃大。」你著相就錯了,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所以明理的人能修大福,明理、有智慧的人,他施小得大福。

乃至於他沒有施,只起一個善念,福報都不可思議。他要是能夠把這個善念做到,那福報就更大。這些理事我們懂了,這真學佛,不懂那這叫做迷信。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五五九集)

怎樣佈施才能得到最大利益

14樓:菩提老鼠

八種佈施

據菩薩善戒經卷一序品載,在家菩薩行財施與法施;出家菩薩行筆施、墨施、經施、說法施等四施;而得無生忍之菩薩則具足施、大施、無上施等三施。俱舍論卷十八舉出八種佈施,即:隨至施、怖畏施、報恩施、求報施、習先施、希天施、要名施、為莊嚴心等施。

同書卷十八亦舉出施客人、施行人、施病人、施侍病者、施園林、施常食、隨時施等七種佈施。舊譯華嚴經卷十二『十無盡藏品』則有修習施、最後難施、內施、外施、內外施、一切施、過去施、未來施、現在施、究竟施等十施。上述乃就佈施行為之內容、態度、目的等之不同,而有種種分類方式。

又施者、受者、施物三者本質為空,不存任何執著,稱為三輪體空、三輪清淨。[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經、增一阿含經卷

四、卷九、卷二

十、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四六

九、卷五六

九、菩薩地持經卷

四、佈施卷、大智度論卷十

四、卷二十

九、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九](參閱『達嚫』5677)

行佈施行佈施前,需要有前行發心,即明瞭要把自己所有的東西給其他眾生的目的,乃是為了令自他一切有情眾生皆能於未來成佛的緣故,因而發菩提心。

真正行佈施時,即正行的時候,必須要沒有人我執與法我執。也就是在沒有「我」及「我的」是真實存在的心念下行佈施。世人行施心希果報,是為著相;菩薩行施了達三輪(施者、受者、所施物)體空(虛妄),能不住於相、不希果報名聞等而行施者。

」而結行是指在行佈施之後,為了令自他一切有情眾生皆能於未來成佛,而將此佈施的功德迴向發願給一切眾生。具足此三法的佈施才稱為佈施波羅蜜。 一般而言,將財物施捨給貧困的人時,若行佈施前沒有發菩提心,佈施時沒有順便引導眾生邁向佛道,行佈施後也沒有將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這樣雖然也有大利益,但不能成為成佛之因,所以不稱為佈施波羅蜜。

行佈施者

出家眾主要行無畏佈施、法施。在經典中,佛並沒有要出家眾行廣大的財物佈施。宗喀巴大師說,這是由於會障礙聞思修,故不許出家眾集財寶而行財佈施,但若無妨害,由宿生福力多而得的財寶,也當行財佈施。

在家眾主要行財佈施,將錢財或物品佈施給眾生,或用以供養三寶,譬如到寺院去奉獻香火錢或直接以金錢衣物供養法師等,佛家以施主稱之,又稱名檀那主、檀越主。[2]

如何佈施

佈施時若有受施的人相,便會有揀擇,有分別心,則心量小,心小福亦小。若佈施有所住,有所執著,不管是住於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境之任何一種,都是有所住而行佈施。這種有所住之佈施,只有福德沒有功德;只有佈施而無佈施波羅密,不能到彼岸,不能解脫。

有智之人有五種佈施:

一、至心施。即以至誠心行佈施,是故舍掉了傲慢。

二、自手施。也就是親自佈施,不假他人之手;若假讓他人之手,所得福報也要經過他人才能所得,所以要自手施。

三、信心施。相信佈施之果報不失,有佈施之因,必得其果,如此信心行佈施。

四、時節施。依時節因緣之需要而行佈施,就是時節施。譬如要以對方之所需要而行施,當對方得了重病,所需要的是治病,所以要助他就醫,解除他的痛苦,就是時節施。

五、如法求物施。這是指佈施之物要如法而求,不可用不正當的手段取得而來的財物來佈施。

如何讓供養佈施功德最大之大德開示

樓上說的是正解。功德林中,佈施第一 佈施分身佈施 財佈施 法佈施和無畏佈施四種 而法佈施最先,功德最大。只不過我們這些俗人不懂的如何佈施,只會一味的掏錢,這是比較讓人嘆息的地方 普賢行願品 諸copy 供養中,法供養最bai。所謂如說修行供養du 利益眾生zhi供養 攝受眾 dao生供養 代眾生苦供...

寺廟功德證書如何寫,如何書寫寺廟功德榜

寺廟的功德證書,沒聽說過。大概是牌位,或做的某些功德的迴向文吧?如何書寫寺廟功德榜 功德榜應該指的是用紅紙和毛筆寫出來的榜,與功德碑的寫法略有區別。功德榜的寫法 1 基本結構 標題 緣起 名單 2 主要內容 標題可自擬,如捐資修復某寺功德芳名榜。緣起主要是說明為什麼有這樣的功德可以給大家來做,做了以...

如何修積功德,怎樣修功德,怎樣修福德

積功德其實就是一種讓人向善做好事的說法,想要積功德,就是多做一些好事,做一個善良的人就可以了。修橋補路,這些都是屬於積功德的行為。做善事,救助窮困潦倒的人家,孝順父母,和睦鄰里,做好事不說積陰德,做好事說出來積陽德,陽德化成現世報說一遍少一遍,陰德廣大無邊,陽德一時之用就沒了,佈施,行善,功德有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