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張晉海
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3年11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136次會議通過 法釋〔2000〕33號)
為依法懲處交通肇事犯罪活動,根據刑法有關規定,現將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 從事交通運輸人員或者非交通運輸人員,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發生重大交通事故,在分清事故責任的基礎上,對於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二條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三)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一)酒後、吸食毒品後駕駛機動車輛的;
(二)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
(三)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四)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五)嚴重超載駕駛的;
(六)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的。
第三條 「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是指行為人具有本解釋第二條第一款規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項規定的情形之一,在發生交通事故後,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
第四條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傷五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二)死亡六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三)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六十萬元以上的。
第五條 「因逃逸緻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後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交通肇事後,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論處。
第六條 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後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後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應當分別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第七條 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或者機動車輛承包人指使、強令他人違章駕駛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具有本解釋第二條規定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第八條 在實行公共交通管理的範圍內發生重大交通事故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和本解釋的有關規定辦理。
在公共交通管理的範圍外,駕駛機動車輛或者使用其他交通工具致人**或者致使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構成犯罪的,分別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一百三十五條、第二百三十三條等規定定罪處罰。
第九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階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在三十萬元至六十萬元、六十萬元至一百萬元的幅度內,確定本地區執行本解釋第二條第一款第(三)項、第四條第(三)項的起點數額標準,並報最高人民法院備案。
2樓:匿名使用者
交通肇事逃逸付帶民事賠償。
摩托車肇事逃逸交警查不到我可以起訴嗎?
3樓:戚廣利
摩托車肇事逃逸交警查不到你不可以起訴。關鍵是不符合起訴條件,不清楚被告起訴誰。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規定: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係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範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4樓:黃意誠
交通事故當事人的損害得到賠償要配合交通事故律師走完以下程式。
1、準備好財產保全(可選)。即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考慮是否需要在訴前財產保全。如訴前財產保全的,必須在保全後15日內提出訴訟。
2、準備民事訴狀、證據。根據被告人數加一份,向法院遞交民事訴狀和證據
3、起訴至有管轄權的法院。有管轄權的法院為交通事故發生地法院或者被告所在地法院(被告經常居住地與被告所在地不一致的,被告經常居住地法院也可以作為有管轄權的法院);如需要申請傷殘鑑定、三期鑑定的,也可以在此時同時以申請書形式一併提出遞交給立案庭。
4、提交起訴狀和相關證據。滿足起訴條件的,法院受理審查,認為符合起訴條件的,在七日內立案,同時通知當事人。
5、由此進入審理前的準備階段。法院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向被告送達起訴狀副本,被告收到起訴狀後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可能會有法院會在交通事故律師的申請下調查取證,追加必要共同訴訟人。
6、**審理階段。**前通知當事人和他的交通事故律師,並公告當事人的姓名、案由和**的時間地點,**後,書記查明到庭情況,宣佈法庭紀律,審判長核對當事人情況,宣佈案由,審判人員、書記員名單,告知訴訟權利義務,詢問是否提出迴避申請,然後,進入第一個法庭調查階段,當事人或者交通事故律師陳述,證人作證,宣讀證人證言,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宣讀鑑定結論,宣讀勘驗筆錄,進入法庭辯論環節,原告或者交通事故律師發言,被告答辯,第三人發言或答辯,交通事故和對方互相辯論,審判長詢問各方意見,**審理階段結束。
7、進入判決和裁定階段,法院必須公開判決,送達判決書,(當事人提出上訴遞交上訴狀,進入上訴審理程式),判決書生效。
8、就是交通事故律師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階段。
我朋友醉酒駕駛摩托車撞傷一人被交警帶到醫院抽血化驗後逃跑,這屬於肇事逃逸嗎?如果判決的話法院會怎... 40
5樓:匿名使用者
1、醉酒駕駛摩托車撞傷一人,被交警帶到醫院抽血化驗後逃跑的,這回不屬於肇事逃逸。
發生答交通事故後的肇事逃逸,是指為了逃避事故本身的責任而逃跑的行為,根據你的所述,當事人逃跑是為了逃避因醉酒駕駛摩托車而承擔的法律責任,雖然都是逃跑,但目的不同,因此是不屬於肇事逃逸的。
2、如果經化驗確係醉酒駕駛摩托車的,構成危險駕駛罪,依法應處六個月以下拘役和罰金。
如果在公安機關立案後仍不能歸案的,可由公安機關予以通輯。
6樓:快樂老虎超
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30343930
算逃逸,而且會從重。
逃逸應當具備以下幾方面特徵:
1.主觀方面:首先肇事者應明知自己的行為已經造成重大交通事故。
這是認定逃逸主觀方面必須具備的前提條件。如果肇事者的行為雖然已經造成重大交通事故,而其本人並不知情,也就構不成逃跑的故意。其次肇事者有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
這種故意應當是直接故意,即肇事者作出的行為是在積極追求逃避法律追究,如果肇事者是因為其他原因,則不構成逃逸。
2.客觀行為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
(1)逃離:包括駕車逃離或棄車逃離,駕車逃離既可以是肇事者本人駕車,也可以是其他同車人駕車。
(2)場所的範圍: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對逃逸規定為:「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而不是「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離事故現場」,因此,逃離場所應當是沒有限制的,不能僅僅侷限於事故現場。
(3)時間的限定:逃逸應當發生在事故發生以後至公安交警部門對其第一次訊問這一時間段內。
3.主體:逃逸的主體即為交通肇事的主體,一般是指交通肇事者。
二、幾種逃逸情形的認定
1.醉酒肇事後逃離的。行為人醉酒肇事後應當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是毫無疑問的,但其逃離現場是否要認定為逃逸,則應區分對待,應當綜合考慮肇事者體內酒精含量、舉止言行及清醒後的反映等。
如某甲酒後駕駛農用四輪車將一名男子撞死,隨後棄車逃至附近一浴室,打**給其親屬,稱撞了人,現在某某浴室。當其親屬至浴室時,甲已失去自控能力,親屬隨即報警。甲清醒後稱不記得肇事經過。
從甲肇事後的行為來分析,可以推斷甲當時並未完全失去自控能力,甲逃離現場且事後拒不供述肇事經過,應當可以認定有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觀表現,構成逃逸。 轉貼於2.事故發生後肇事者因被打傷或怕被毆打而離開事故現場。
肇事者離開事故現場的原因是為了自身的人身安全,主觀上並沒有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因此,一般不應認定為逃逸。
3.肇事者自己受傷後先到醫院**,後才到公安交警部門投案。這種情形一般也不認定為逃逸,因其主觀上並無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
4.事故發生後,沒有保護現場而直接到公安交警部門報案。主要要看肇事者供述的真實性:
如果肇事者不作如實供述,掩蓋罪責,那麼肇事者不保護現場目的是干擾交警部門查清犯罪事實,主觀上有逃避法律追究的意圖,應屬於逃逸;如肇事者作如實供述,一般不認定為逃逸。
四、逃逸的處罰
從逃逸的定義來看:「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是指……逃跑的行為。」逃跑是一種行為,只要行為人一著手即視為逃跑行為已完成,並不需要一個實行過程,要達到一定程度,才能視為行為的完成。
因此,逃逸應當屬於舉動犯。舉動犯無既未遂之分,著手實行犯罪就構成既遂,不存在犯罪未遂問題,但舉動犯存在犯罪既遂形態與犯罪預備形態、預備階段的中止形態之別。故逃逸也就存在既遂、預備及預備中止三種形態,在處罰時也應根據其所處形態的不同而有所區別。
1.只要肇事者為逃避法律追究而一作出逃跑行為的,不論其是否成功逃離現場,都應認定為逃逸既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對肇事者為逃跑而準備工具、製造條件的,如借他人的機動車輛準備逃離、支開事故現場的證人而準備逃離等等,都屬於逃逸預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規定,可以比照逃逸既遂犯從輕處罰、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3.肇事者在預備逃跑過程中,自動停止了行為,放棄了逃跑的,屬於逃逸預備中止,與上述二種逃逸行為相比,其社會危害性程度顯然很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三條第二款規定:「對於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由於逃逸的前提是在交通事故已發生,也就是說在逃逸之前被害人已造成了損害,而逃逸預備階段的中止,對被害人進一步的的損害是微乎其微的,因而可以對該行為免除處罰。
我騎的摩托車,對方也是騎摩托車,把我撞了,對方全責,對方保險
很簡抄單的全責交通事故,如今襲年出事你應該有交強bai險的。du 你保險公司賠償對方維修費,首zhi先交強險有責限額dao2000元以內賠償,如果超過2000部分則由你商業險第三者賠償,第三者你買了不計免賠率,總的來說你不用自己掏錢,由保險公司承擔對方損失。對方保險公司交強險賠給你車輛損失100元,...
騎摩托車被撞了,交警判他主要我次要責任四六開,我還能有賠償麼
根據你來的問題 責 任46開,你承擔自雙方總金額的40 如果單純從他bai的車損du情況來看,你承擔zhi4000是沒有多大問題的。dao關鍵是你是摩托車,對方修車1萬元,你沒有任何問題嗎?對方是什麼車輛維修這麼高的 如果你的車輛和你有損失他也要承擔60 你給交警點錢,讓他判 你全責。保險公司就全保...
無駕照 牌照摩托車,被轎車撞了,摩托車乘坐人員,手斷了
對方的轎車當事人聽著 碰見無理取鬧,訛人的傢伙,應該採取一下措施1,醫藥費不用給,直接報警 2,等交警出事故責任認定 在此之前別給對方1毛錢 3,責任認定下來後再請交警調解此事 無證駕駛肯定負全責 你隨便給他點錢了事,他要不同意,就別草理他,愛jb咋咋,叫他去法院告去,法院是看證據的 4,別跟交警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