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認識貨幣的本質正確認識貨幣本質

2021-05-15 18:06:57 字數 4959 閱讀 9139

1樓:姬覓晴

貨幣的本質就是商品。

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它與一般等價物的區別:一是產生的時間不同。

一般等價物產生在前,貨幣產生在後。二是一般等價物在時間、地域、材料的質地上是不固定的,而貨幣是由金銀固定地充當的。

理論上講,任何商品都可以成為貨幣,但從交易的角度上來說,其結果必然是向靠攏品質一致,性質穩定可靠,容易衡量、分割、儲存,產量比較穩定的東西,金屬貨幣尤其是****就順理成章。

2樓:匿名使用者

幣是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髮展的必然產物,是商品經濟內在矛盾發展的必然結果。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出現了社會分工和私有制,勞動產品也就轉化成了專門為交換而生產的商品。商品的交換比例是由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人類勞動,即商品的價值決定的。

隨著交換的發展,產生了不同的價值形式。價值形式先後經歷簡單的或偶然的價值形式、擴大的價值形式、一般的價值形式和貨幣形式。在貨幣形式下,產生了貨幣。

貨幣是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1)貨幣首先是商品,它與其他商品一樣,是人類勞動的產物,是價值和使用價值的統一體。(2)但貨幣又不是普通商品,而是特殊商品,其特殊性表現在:

第一,貨幣是衡量一切商品價值的材料,具有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換的能力,成為一般的交換手段;第二,貨幣具有二重化的使用價值。貨幣從它的自然屬性來說,與其他商品一樣具有特殊的使用價值,如金可作飾物的材料。但更重要的是它對任何人都具有一般的使用價值,即一般等價物,握有它就等於握有任何使用價值。

正確認識貨幣本質 20

3樓:小辣

貨幣是在商品交換過程中自發產生的,是價值形式、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髮展的必然產物。

貨幣是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理解:

△貨幣首先是一種商品,具有商品的共性;

△貨幣是一種特殊的商品,是一切商品價值的表現材料,具有與其他商品直接相交換的能力。

△貨幣外在形式的變化不改變貨幣的本質,也不改變貨幣與商品的對立均衡關係。

如何正確認識和對待貨幣?

4樓:匿名使用者

貨幣定義

任何一種能執行交換媒介、價值尺度、延期支付標準或完全流動的財富儲藏手段等功能的商品,都可被看作是貨幣。

貨幣是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貨幣的本質就是一般等價物。

(一)貨幣就是***,就是財富

這種觀點認為,貨幣必須有實質價值,其價值由其金屬價值決定,貨幣的實體必須以***構成。這種理論源於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土多德(aristotle)樸素的金屬學說。十

六、七世紀形成的重商主義思想理論體系的早期特徵就是「重金主義」或「金屬主義」,認為只有金銀才是一個國家的真正財富。

(二)貨幣是作為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

這種是馬克思在對貨幣起源問題的分析(參閱「相關知識」欄目「馬克思貨幣起源說的思想邏輯」)中得出的,其含義有兩點:

1、貨幣具有商品的屬性

在馬克思對貨幣起源的分析中,貨幣的前身就是普普通通的商品,它是在交換過程中逐漸演變成一般等價物的。馬克思創立貨幣理論的時代,正是各國普遍實行金鑄幣流通的時代,因此,馬克思將**視為貨幣的最高階段,而**本身就是價值十足的商品。進一步的推論就是,任何在商品交換中充當貨幣的東西,首先就在於它們是商品,與普通商品一樣,都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

沒有這種與普通商品的共性,貨幣就不具備與商品進行交換的基礎。

2、貨幣與普通商品有本質的區別

貨幣是商品,但又不是普通商品,而是特殊商品。其特殊性並不在價值方面,而在使用價值方面。**被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被作為貨幣後,其使用價值便「二重化」了,它既具有以其自然屬性所決定的特定的使用價值,如用於裝飾、製作器皿等,又具有以其社會屬性所決定的一般的使用價值即充當一般等價物和交換手段,很明顯,當它以第一重使用價值出現時,就是普通商品,而以第二重使用價值出現時,才是貨幣。

貨幣在充當一般等價物時,有兩個基本特徵:第一,貨幣能夠表現一切商品的價值。貨幣出現後,整個商品世界就**成為兩極,一極是特殊商品——貨幣,另一極是所有的普通商品。

普通商品是以各種各樣的使用價值的形式出現,而貨幣則是以價值的體化物或尺度出現,普通商品只有通過與貨幣的比較,其價值才能得到體現,所有商品的價值只有通過與貨幣的比較之後,相互之間才可以比較。第二,貨幣對一切商品具有直接交換的能力。由於貨幣是價值和社會財富的一般代表,誰佔有了貨幣,就等於佔有了價值和財富,在實際交換中貨幣作為一般的交換手段,是不存在對方對其使用價值特殊需求方面的障礙的,貨幣的交換能力是超越使用價值特殊性限制的,是具有直接交換性質的。

一般等價物是商品交換賦予貨幣的屬性,與貨幣材料是否有價值和使用價值沒有關係,普通商品的意義在於通過交換滿足人們生產或生活方面的特殊需要,而貨幣的意義則在於充當表現一切商品價值的材料、充當一般的交換手段,為商品交換服務。這就是貨幣與普通商品的本質區別。可見,考察貨幣的本質,應把其質的規定和存在形式區別開來。

無論貨幣由什麼來充當,它作為一般等價物的本性決不會改變,否則就不能稱其為貨幣。

薩繆爾森在其名著《經濟學》有關貨幣的章節中,引用了金·哈伯特的一句名言:「在一萬人中只有一人懂得通貨問題,而我們每天都碰到它。」由此看來,貨幣貌似簡單,實際上卻極其複雜。

然而貨幣的本質問題是最複雜的問題,19世紀中葉英國有一位議員格萊頓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就是「在研究貨幣本質中受到欺騙的人,比談戀愛受欺騙的人還要多。」真的是這個樣子,直道今天不論是馬克思也好,西方經濟學的學者們也好關於貨幣的本質仍然存在大量的爭論。

西方經濟學的貨幣概念五花八門,最初是以貨幣的職能下定義,後來又形成了作為一種經濟變數或政策變數的貨幣定義。貨幣定義主要有以下幾種:1.

人們普遍接受的用於支付商品勞務和清償債務的物品。2.充當交換媒介,價值、貯藏、**標準和延期支付標準的物品。

3.超額供給或需求會引起對其它資產超額需求或供給資產。4.

購買力的暫棲處。5.無需支付利息,作為公眾淨財富的流動資產。

6.與國民收入相關最大的流動性資產等等。實際上,後面4條應屬貨幣的職能定義。

關於貨幣的本質,在西方貨幣學說史上曾存在兩種不同的觀點:一是貨幣金屬論,二是貨幣名目論。貨幣金屬論者從貨幣的價值尺度、儲藏手段和世界貨幣的職能出發,認為貨幣與***等同,貨幣必須具有金屬內容和實質價值,貨幣的價值取決於***的價值。

貨幣名目論者從貨幣的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等職能出發,否定貨幣的實質價值,認為貨幣只是一種符號,一種名目上的存在。貨幣金屬論是貨幣金、銀本位制的產物,隨著20世紀初金本位制度的崩潰,其影響力正日益減弱。目前在西方貨幣學說中,佔統治地位的是貨幣名目論,這從西方經濟學教科書對貨幣的定義中可見一斑。

最近出版的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米什金的《貨幣金融學》將貨幣定義為:「貨幣或貨幣供給是任何在商品或勞務的支付或在償還債務時被普遍接受的東西。」這些定義都沒有科學地抓住貨幣的本質,但對於貨幣經濟分析也有一定的可用之處。

不同的學說雖有其合理內涵,但都沒能在科學、全面的基礎上概括貨幣,從而導致在經濟生活中長期存在著「貨幣拜物教」。

馬克思第一個科學地從多角度定義貨幣。貨幣是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是商品交換髮展和價值形態發展的必然產物。在發達的商品經濟中貨幣執行著五種職能:

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貯藏手段和世界貨幣。歷史上不同地區曾有過不同的商品交換充當過貨幣,後來貨幣商品就逐漸過渡為金銀等***。隨著商品生產的發展和交換的擴大,商品貨幣(金銀)的**越來越不能滿足對貨幣日益增長的需求,又逐漸出現了代用貨幣、信用貨幣,以彌補流通手段的不足。

進入20世紀,金銀慢慢地退出貨幣舞臺,不兌現紙幣和銀行支票成為各國主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續,但是支配貨幣運動的始終是馬克思所揭示的貨幣流通規律。

通常,每個國家都只使用唯一的一種貨幣,並由**銀行發行和控制。不過也存在例外,亦即多個國家可以使用同一種貨幣。例在歐盟國家通用的歐元,在西非經濟共同體的法郎,以及在19世紀的拉丁貨幣同盟,名稱不同但能在聯盟內部自由流通的等值貨幣。

一個國家可以選擇別國的貨幣作為法定流通貨幣,比如,巴拿馬選擇美元作為法定貨幣。不同國家的貨幣還可能使用相同的名字,比如,在法國和比利時使用歐元之前, 它們和瑞士的貨幣都叫法郎。有時因為特殊原因,同一個國家內的不同自治體可能也會發行不同版本的貨幣,例如在英國,包括英格蘭、蘇格蘭或甚至偏遠離島的澤西島、根西島都擁有各自發行的不同版本英鎊,並且互相可在英國境內的其他地區交易,但唯有英格蘭英鎊才是國際承認的交易貨幣,其他版本的英鎊拿出英國境外後可能會被拒絕收受。

每個基本貨幣單位通常還可以分成更小的輔幣。最常用的比例是輔幣為主幣的1/100,比如,100 分 = 1 元。在法國大革命推廣公制以前,歐洲歷史上曾經長期採用1/20/240進位制,例如在英國,1英鎊等於20先令、240便士;法國的情況是12個但尼爾(denier)為1蘇(sol),20個蘇為1裡弗爾(livre,又稱鋰)。

1:7、1:14、1:

25、1:10 、1:1000 以及其他進位制也曾被使用。

有的國家的貨幣沒有輔幣,或者雖然有輔幣,但是由於幣值太小而只是理論上的換算單位,而沒有發行實際的貨幣,比如日元和韓元。

在現代經濟社會裡,貨幣包括下述種類。

(1)硬幣

硬幣是一種小面額的輔幣。它是銅質的、鋁製的或是鎳質的。

(2)紙幣

紙幣是一種法定貨幣,稱為法幣(legal tender)。法幣是**強制流通的貨幣。紙幣發行的基本權力為**所有,具體由**銀行掌握。紙幣和硬幣的總和稱為通貨或現金。

(3)存款貨幣

存款貨幣是指可以隨時提取的商業銀行的活期存款,它也稱為需求存款。由於活期存款可以隨時轉換成現金,所以銀行的活期存款和通貨沒有區別。它也是一種貨幣。

(4)定期存款和儲蓄存款

定期存款和儲蓄存款是在一定時間以後才能提取的可以獲得利息的存款。這些存款雖然不能以開支票的方式使用,但通常預先通知銀行可以把它轉換成現金。另外,20世紀70年代以來出現的可轉讓提款單(now)以及自動轉移服務(ats)縮小了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的差別。

這種差別縮小的結果使得定期存款和儲蓄存款也成為一種貨幣。

(5)準貨幣

準貨幣(near-money)是指能夠執行價值儲藏職能,並且易於轉換成交換媒介,但本身還不是交換媒介的資產。例如,**和債券等金融資產就是準貨幣。

(6)貨幣替代物

貨幣替代物(money substitutes)是指能夠暫時執行交換媒介職能,但不能執行價值儲藏職能的東西。例如,信用卡就是一種貨幣替代物。

如何正確認識與對待食品新增劑,如何正確認識食品新增劑?

業之間的競爭也異常激烈。在這種情況下,有些企業經營者不能擺正 心態,為了降低生產成本,盲目追求經濟效益的最大化,不按有關規 定標準操作,由此引發出企業的食品安全危機。如一些企業為了達到 保質期長 食品色澤好吸引消費者的目的,加入超標的防腐劑 著色劑或違規使用其它新增劑等,對人們的身體健康產生危害,並...

我們該如何正確認識食品新增劑,如何正確認識食品新增劑?

很簡單我認為 來人體的健康並不等於無自新增 bai,食品新增劑本身是du為了改善食品的色香味zhi等或是防dao腐,可能是人工合成的也可能是天然物質,比如一些天然色素等等,安全係數就非常高。所以我認為只要是合理正確使用新增劑,是有益無害的。關鍵在於平時如何去選擇食品,比如說是不是能夠初步的可以從標籤...

如何正確認識自己

認識自己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第一,你需要有面對自己的勇氣,接受自己的不足,承認自己的平凡,這樣你才能很好地看到自己的缺點 第二,客觀的評價自己的優點,當一個人小有成就的時候就容易迷失自己,忘記自己原來追求的是什麼。第三,結合社會環境認識自己。我覺得認識自己是一件挺困難的事情,第一,你需要有面對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