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做的壞事

2021-05-17 13:21:49 字數 2978 閱讀 4011

1樓:小精靈

行**,設酷法,苦役人民,焚書坑儒,修阿房宮

為了提高皇權,維護秦皇朝的政治體制及其統治秩序,在文化意識領域,秦始皇也採取過加強思想控制,反對是古非今,打擊異己勢力的嚴厲措施。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史籍經常提到的焚書坑儒。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始皇在咸陽宮置酒宴飲,博士七十人向前祝壽。博士僕射周青臣當面頌揚始皇,稱其「神靈明聖,平定海內」,「以諸侯為郡縣,人人自安樂」,「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博士齊人淳于越不以為然。

他提出:古時殷周分封子弟功臣,故能長有天下。「今陛下有海內,而子弟為匹夫」,一旦有事,誰來救助?

為此,他主張以古為師,認為「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本來,分封郡縣之爭,早在秦皇朝初建時就出現過。眼下淳于越舊事重提,且又涉及到「師古」與「師今」的大問題,故始皇「下其議」,著令群臣討論。

這時,已由廷尉升任丞相的李斯當即指出:「五帝不相復,三代不相襲。」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治國措施。

「今陛下創大業,建萬世之功」,三代之事,何足效法!現在,「諸生不師今而學古,以非當世,惑亂黔首」;而私學又「相與非法教,人聞令下,則各以其學議之,入則心非,出則巷議」,譁眾取寵,「造謗」生事。如不加以禁止,其結果必然是「主勢降乎上,黨與成乎下」。

因此,李斯建議禁止私學,規定「若有欲學者,以吏為師」;還建議焚燒《詩》、《書》,提出:

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

根據李斯的這一建議,當時只有《秦記》和博士官所藏《詩》、《書》、百家語以及醫藥、卜筮、種植之書可以儲存,其餘的各種書籍,特別是諸侯國的史籍和儒家一些著作,均在焚燒之列。本來。焚書是秦很早就實行過的政策。

商鞅變法時就曾「燔《詩》、《書》而明法令,塞私門之請而遂公家之勢」。所以秦始皇一聽到李斯的建議,就表示認可,並隨即付諸實施。於是,一次全國範圍的焚書事件發生了。

就在焚書的次年,即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又發生了一起坑儒生的事。這件事是由幾個方士的畏罪逃亡引起的。原來,秦始皇十分迷信方術和方術之士,以為他們可以為自己找到神仙真人,求得長生不老之藥。

他甚至宣稱:「吾慕真人, 自謂『真人』,不稱『朕』。」而一些方士,如侯生、盧生之徒,也投其所好,極力誑稱自己與神相通,可得奇藥妙方。

但時間一長,他們的許諾和種種奇談總是毫無效驗,**即將戳穿。而秦法規定:「不得兼方,不驗,輒死。

」因此,侯生、盧生密謀逃亡,在逃亡之前,還說秦始皇「剛戾自用」,「專任獄吏」,「貪於權勢」,未可為之求仙藥。始皇知道後大怒道:「盧生等吾尊賜之甚厚,今乃誹謗我,是重吾不德也。

諸生在咸陽者,吾使人廉問,或為妖言以亂黔首。」於是使御史審訊在咸陽的全部方士與儒生。諸生轉相牽連告發,結果查出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全部坑殺於咸陽。

同時還謫遷了一批人至北方邊地。事情發生後,始皇長子扶蘇進諫道:「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

」始皇不僅怒而不聽,還使扶蘇離開咸陽,北監蒙恬於上郡。

秦始皇焚書坑儒,意在維護統一的集權政治,反對是古非今,打擊方士荒誕不經的怪談異說,但並未收到預期的效果。這一點和秦始皇採用的其他措施有所不同,是秦始皇、李斯所始料不及的。

荀子學派法家學派與孔盂正統派儒學的鬥爭,集中表現在**集權(地主政治)與分封諸侯(領主政治)的爭論上,終於爆發了焚書坑儒的大破裂。前二二一年,初並天下,以丞相王縮為首的群臣,都主張在離秦較遠的燕齊楚等地分封皇子為王,獨廷尉李斯反對分封。秦始皇從李斯議,確定行施郡縣制度。

前二一二年,秦始皇大宴群臣,博士齊人淳于越倡議,主張學古法,分封皇子功臣為諸侯。丞相李斯斥儒生不師今而學古,各尊私學,誹謗朝政,惑亂民心,建議禁私學。辦法是除了史官所藏秦國史記以外,別國史記一概燒燬;除了博士官所藏圖書,私人所藏儒家經典和諸子書一概送官府燒燬。

下今後三十天不送所藏私書到官府,罰築長城四年。聚談詩書的人斬首,是古非今的人滅族,只有醫藥、卜箍、農作書不禁。民間求學以吏為師。

秦始皇從李斯議,實行了焚書法令。前二一一年,方士求神仙不得,畏罪逃走,秦始皇太怒,活埋儒生四百六十餘人。這個焚書坑儒的野蠻行為,反映出當時統治階級內部鬥爭的極端尖銳。

李斯主張**集權,是適合時宜的,他所代表的儒家荀子學派(與韓非派法家合流)卻是一種極端壓制人民的政治思想。王綰、淳于越主張分封諸侯,是違反時宜的,他們所代表的儒家孔孟正統派(包括陰陽五行家與神仙家)卻是講仁義的政治思想。政治上學派上的鬥爭一直發展到大慘殺,把孟子學派的儒生大體殺盡(東漢趙岐說),李斯算是取得了勝利。

但是,焚書坑儒,絲毫也不能消滅學派上的分歧,而且還促成了秦朝的滅亡。秦始皇實行李斯的主張,皇位的當然繼承人長子扶蘇,替孔孟派儒生說話,秦始皇發怒,使扶蘇到上郡(在陝西綏德縣)監蒙恬軍。前二一○年,秦始皇出巡,在路上病死。

李斯怕扶蘇繼位,自己不得寵信,與韓非派法家宦官趙高用陰謀抑立秦始皇第十八子胡亥為秦二世,偽造遺詔殺扶蘇、蒙恬。不久,胡亥趙高又殺李斯。秦失去頗得民心的扶蘇與擁有威望的大將蒙恬、丞相李斯,政權落在胡亥、趙高手中。

胡亥厲行督責,昏暴無比,是完全的**,秦崩潰的條件全部成熟了。

2樓:究際通變

始皇心裡已感到受騙,於是命令御史案問諸生,互相揭發牽連四百六十餘人,始皇下令把他們都在咸陽活埋。這就是著名的「坑儒」。某些人認為《史記》記載秦始皇坑殺的乃是術士,並不是儒生,但根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坑殺的人「皆誦法孔子」。

統一之後過七年之後,開始在渭河南岸修建後世皆知的阿房宮(亦名朝宮,阿房為其前殿名),每年動用民工七十多萬人。而當時全國總人口不過2000萬。朝宮可以容納十萬人,在裡面運送酒菜要用車和馬才行,僅一個前殿的面積就達到了東西長693米,南北寬116米,臺基高達11.

65米,上面可以坐上萬人

3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的事也都被埋進了時間的長河裡,現在你也不好說秦始皇是做錯了還是沒做錯。因為判斷一個事件的對錯也要參考當時的歷史環境和所面臨的情況。如果秦始皇為了自己的統治鞏固區做這件事,那就是做錯了。

如果說是為了統一學說,那也不好說是否做錯。因為國家現在也禁止和國家戰略方向有悖的言論傳播,每個朝代都在做

關於秦始皇的歷史,關於「秦始皇」的歷史故事?

既然是 你隨便寫好了,不用按照歷史那樣的寫,寫一個你自己喜歡的秦始皇就好了。編輯本段 人物簡介 秦始皇 公元前259 前210年 首位完成中國統一的秦王朝的開國皇帝內。後人稱之為 千古容一帝 姓嬴,名政,漢族,秦莊襄王之子,出生於趙國 今河北省邯鄲市 故氏趙 先秦時期,姓氏並未統一,男子稱氏,女子稱...

秦始皇的父親是誰,秦始皇的父親是誰?

秦始皇的母親是趙姬,秦始皇本紀 和 呂不韋列傳 裡的記錄有分歧,嬴政的父親究竟是異人還是呂不韋,在正史野史中的爭論仍在繼續。秦始皇,從小就彰顯出了過人的聰明才智,也是歷史上為數不多大有作為的帝王之一,他統一六國,創造了大秦帝國,在世界上的影響也是不同凡響的。但歷史上對他的身世似乎沒有很確定的說法,到...

秦始皇的爸爸是誰,秦始皇的爸爸是誰

秦始皇的身世之謎,司馬遷只留下了猜想,他究竟是誰的兒子。千古一帝 秦始皇在他死後人們對他有貶有褒,而拿他出生作文章的也大有人在,所以,有關他在這方面的傳言,就被版本不同地編排出來了。秦始皇是繼秦莊襄王 子楚 之位,以太子身份登上王位的。秦始皇之母趙姬,據說曾為呂不韋的愛姬,後獻予子楚,被封為王后。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