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禪是什麼,意義何謂禪?有什麼意義?

2021-03-19 18:36:23 字數 6658 閱讀 5185

1樓:境界如夢

禪  智度論雲。秦言思惟修

○阿毗曇論雲。斷結故名禪

○禪要序雲。無禪不智。無智不禪。然則禪非智不照。照非禪不成。大哉禪智之業可不務乎

○鞞婆沙論雲。禪者。此雲普智。

謂可得道。亦能棄結。此是禪用。

若有禪名無禪用。號之泥。樑慧遠大師。

禪修行方便經序雲。夫三業之興。以禪智為宗。

雖精粗異分。而階藉有方。是故。

發軫分逵。途無亂轍。革俗成務功不待積。

靜復所由。則幽緒告微。淵博難究。

然理不雲昧庶旨統可知試略而言。禪非智。無以窮其寂。

智非禪無以深其照。則禪智之要。照寂之謂。

其相濟也。照不離寂。寂不離照。

感則俱遊應必同趣功玄在於用交養於萬法其妙總也。運群動以至一而不有廓大象(於未)形而不無無思無為而無不為。是故洗心靜亂者。

以之研慮悟徹入微者。以之窮神也

○僧史略雲。禪者。即是定惠之通稱。

明心達理之趣也。昔者菩提達磨。觀此土機緣。

一期繁紊。乃曰不立文字者。遣其執文滯相也。

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者。明其頓了無生也。其機峻而理深故。

漸修者篤加訕謗焉。

2樓:慈悲圓滿

「佛即是道,道法自然」?

不敢苟同!

佛是佛,道是道。

這個一定要分開。

禪,就是指自己的本來面目。

佛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禪,指的就是如來智慧德相。

也就是樓上所說的,般若。

3樓:匿名使用者

禪,有兩種意思。第一個就是制心一處而獲得心一境性的能力。這個時候,禪相當於「禪定」的意思。

另外,禪宗的「禪」,則是般若的意思,也就是成佛的智慧,相當於六度裡的第六度:般若度。(六度: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4樓:百度使用者

繞來繞去,求解般若是什麼?求解

靜慮是什麼?求解六度是什麼?用有形相去解釋有形相,不正如世間因緣輪迴往轉,糾纏不休麼?

禪就是禪,你可以叫它任何的名字。你都說了佛即是道,道法自然。禪就是什麼都不是,又什麼都是,眾生如無物,萬佛如死滅。

糾結於什麼意思或是用更多的佛語去解釋只是違背佛法真諦罷了

5樓:紙上談商

禪,譯為「思惟修」或「靜慮」。

廣義的講就多了,但又是不可說,一說就錯的!

佛家禪宗講究的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禪宗的公案就始於,佛主拈花,迦葉微笑。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6樓:匿名使用者

參禪打坐。修習佛法一種即禪宗。流傳很廣。禪話頭。當頭棒喝。當下開悟。

7樓:願濟

外不著相,內不動心。

何謂禪?有什麼意義?

8樓:匿名使用者

何謂禪?

佛教常常鼓勵人要參禪,其實「禪」並非佛教所專有,禪是每一個人的心。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顆心,當然也就應該每一個人都有「禪」。「何謂禪」?有四點說明:

第一、搬柴運水是禪:禪不是「眼觀鼻,鼻觀心」,禪不是隻在**上打坐,不是所謂的「老僧入定」才叫做參禪。禪是在生活作務中,舉凡搬柴運水、勞動服務,當下就是禪。

你能夠從勞動服務裡,把工作的巧妙做出來,把工作的意義體會出來,把工作的耐煩培養出來,這就是禪,所以搬柴運水都是禪。

第二、行住坐臥是禪:禪也是活動。有時候參禪打坐是禪,經行跑香也是禪,甚至於吃飯睡覺,都可以參禪。

每天在衣食住行、行住坐臥之中,能夠把心安住在當下,不為外境所動;能夠不動心,生活裡就有禪。所以,穿衣是禪、吃飯是禪,能夠把心安住在禪的生活裡,所謂「平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生活中有了禪,生活的味道就不一樣了。

第三點、方便靈巧是禪:禪不是刻板的,不是呆坐的,禪不是墨守成規。禪是活潑,是幽默,是方便,是靈巧;有方便、有靈巧才是禪。

像過去古代的禪師大德,他們揚眉瞬目、舉手投足都是禪,甚至於一言一行、一思一想無非中道,一草一木、一沙一石無非禪心。所以只要我們有了禪心,再看世界、看自然、看永珍,一切都充滿了禪機,充滿了妙趣。

第四點、逆來順受就是禪:在我們的生活裡面,不是順境,就是逆境。對於順境、逆境,如果都能保有一顆「如如不動」的心,其實那個就是禪。

你能把如如不動的心,用在紛紜擾攘的現實生活裡嗎?能夠的話,那你就是懂得禪了。

禪是什麼?禪是修行,禪也是生活。能夠從生活中體會禪悅法喜的修行,才是真修行,這也是人間佛教所提倡的修行。

9樓:匿名使用者

修行學佛就是學佛的心,經上說:「禪者,佛之心。」禪就是佛的心要,也就是人人本具的清淨心。

這念禪心,非從外得,必須靠自身的親證體會。禪就是告訴我們如何定心、淨心、悟心、明心,契悟人人本具的佛心 現代的人忙碌緊張,缺少寧靜、安詳的心,再加上心靈空虛煩悶,因此不斷地在物質上攀求,始終迷失在得失、取捨當中,煩煩惱惱,不得自在。殊不知人的慾望是無窮盡的,欲以有限的物質來滿足無窮的慾望,實屬不易若能瞭解禪的道理,建立正確的人生觀,每天花五分鐘、十分鐘、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禪修靜坐,返觀自省,便可淨化心靈,找回寧靜、安詳的心,不再向外貪求,時時知足常樂。

如此,人與人之間將不再有仇恨、鬥爭

10樓:匿名使用者

禪,清淨的洞見!可見到真理,之後就自在地生活。。。

11樓:匿名使用者

說不得說不得一說就要錯 禪在心中

什麼是禪??佛教中的禪,是什麼意思?

12樓:匿名使用者

禪,是一種基於「靜」的行為,源於人類本能,

經過古代先民開發,形成各種系統的修行方法,並存在於各種教派。

而在佛教中的「禪」是「禪那」的略稱,意譯為「靜慮」、「思維修」、「棄惡」等。就是在生活中靜靜過濾碎片,修正錯誤的思維,拋棄惡念。

佛教普遍採用的一種修習方法,源於婆羅門經典《奧義書》所講的即:靜坐調心、制御意志、超越喜憂以達到「梵」的境界。修禪,可以靜治煩,實現去惡從善、由痴而智、由染汙到清淨的轉變。

使修習者從心緒寧靜到心身愉悅,進入心明清空的境界。

三種禪介紹

1、世間禪,乃色界、無色界之禪定,有二:

①根本味禪:有四禪、四無量、四空等三品,合稱十二門禪。乃厭離欲界之散亂而修四禪,欲求大福則修四無量,厭色籠者修四空。

②根本淨禪:逢佛出世,聞佛說法,則得依之而直髮無漏智,故稱淨禪。有六妙門、十六特勝、通明禪三品,分別為慧性多、定性多、定慧均等所修。

2、出世禪:觀、練、薰、修四種:

①觀禪:觀為觀照。明觀諦照不淨等境,故稱為觀。有九想、八背舍、八勝處、十一切處四種。

②練禪:練為鍛鍊,即指九次第定,此禪由淺至深,順序鍛鍊四禪、滅盡定,依不雜異念,以無漏法鍛鍊而滅有漏,通達八地。

③薰禪:薰為薰熟自在義,如獅子奮迅三昧,能除異念之間雜念,得順逆進退皆隨意自在!

④修禪:超越三昧,修治前定,使之精妙,可超越出入自在!

3、出世間上上禪:即

三種禪 - 「地持經」卷五之九種大禪

①自性禪:修觀心之實相,不外求。

②一切禪:能得自行化他一切功德。

③難禪:為深妙難修之禪。

④一切門禪:一切禪定皆由此門而出。

⑤善人禪:大善根之眾生所共修。

⑥一切行禪:含攝大乘之一切行法。

⑦除惱禪:除滅眾生之苦惱。

⑧此世他世樂禪:令眾生悉得二世之樂。

⑨清淨淨禪:惑業斷盡,得大菩提之淨報。

擴充套件資料

中國禪的產生與發展,完全是印度佛教東傳之後,逐漸地與中國本土文化相適應、相結合的產物。既有僧肇的造論,也有道生的說法,他們這些東土大德對佛法的弘揚,就為中國禪宗的產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到了齊樑之間,寶誌禪師的《大乘贊》,就頗近後世禪門的頓教思想,善會的禪修則已開啟了「中國禪」之先河(詳香港《內明》298期之拙文)。只緣東土有此大乘氣象,以故達摩祖師的東渡,方才找到了其禪法順利弘傳的緣(條件)。

也由於中國早期就具備了禪法弘傳的基礎,故六祖以後的禪法必然朝著單刀直入、當下即得的道路發展。這一發展方向雖然曾一度發展到了「呵佛罵祖」的境地,但畢竟只是在破斥學人的情識上的我執與法執上作功夫,而作為真正永恆的佛法是罵也罵不掉的,而真正的覺者也是罵不到的。

所謂「丹霞燒木佛,院主落鬚眉」,其緣由就在這裡。假如像胡適先生所說的那樣,禪家不做禪定修持,不對人生的終極目標作追求,那自然也就找不到自身的歸宿(即雲門和尚所說的「臘月三十日」)。而作為心性解脫的禪宗也將會從佛教的軌道上顛覆,從而轉化到純學術的方向上去了。

佛教最具中國特色者是禪宗,也就是由於禪法在不違背佛教的根本教義的前提下,又能充分注意與東土的中國文化相融合,使之徹底地「中國化」,而又不脫離佛教的基本軌則。倘若離開了這樣一個基本原則,也就無從談「中國禪」了,更無從談中國的佛教了。

13樓:匿名使用者

禪全稱是禪那,為靜慮之義。佛法中的禪,是離一切相的清淨本心。

外不著相是為禪,內不動心是為定。

14樓:匿名使用者

凡是對佛教有研究的人都知道,這個題目嚴格說來是有問題的,因為禪是不能講的。禪的境界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是與思維言說的層次不同的;但是,「妙高頂上,不可言傳;第二峰頭,略容話會」。為了把禪的境界介紹給大家,不得已,仍然要藉言語來說明。

現在的社會到處煩亂,物質生活奢侈浮華;但是,有不少人卻感到生活空虛,精神焦慮,苦痛倍增。所以,這個能解決生命問題,提高生命境界的禪學,乃在世界各地,引起知識份子和社會人士的重視。

「禪」可以開拓我們的心靈,啟發人們的智慧,引導我們進入更超脫的自由世界。禪合乎真善美的條件;雖然不容易談,可是要知道什麼是禪,那我們就不能不盡力弄清楚。現在我分成三個部分來敘述,這三部分是禪的歷史、禪的內容與禪的修法。

一.禪的歷史 a

佛陀談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三藏十二部經典浩瀚無涯,可是,這些無數的文字般若,與禪宗的起源並沒有直接的關係。相傳有一天,佛陀在靈山會上,登座拈起一朵花展示大眾,當時眾人都不明所以,只有大迦葉微笑了一下,佛陀當時就說:「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付囑摩訶迦葉。

」佛陀於是將法門付囑大迦葉,禪宗就這樣開始傳承下來。

印度禪師代代相傳,第二十八祖菩提達摩到中國來,時值南朝梁武帝在位。梁武帝篤信佛法,曾經三次捨身同泰寺,佈施天下僧眾,造橋建廟,依常人眼光看,真是功德無量。當達摩祖師見梁武帝時,梁武帝問他說:

『我所做的這些佛教事業有無功德?』

達摩祖師說:『並無功德。』

梁武帝被潑了一盆冷水,心想我如此辛勞,怎麼會毫無功德?所以,他對達摩祖師的回答,並不滿意。

其實,從深一層面來說,梁武帝所得的只是人天果報,應屬福德,並非功德。在禪的立場看,達摩祖師所說,正是直心之言,但是卻不得梁武帝的欣賞,因此,達摩乃轉往嵩山少林寺面壁。

從這一段記載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禪的高妙,確實不能以一般的見解去論斷的。像梁武帝的這種用心,只求為善得福,並不是禪宗的究竟目標,即使有所得,也是人天福報而已,在禪師的眼裡,是與開悟的道無關。

神光慧可,河南人,少年精通世學,壯年在龍門香山出家,後入嵩山少林寺,拜謁達摩,要求開示,並請為入室**,達摩不准許,神光遂在門外佇候。時值風雪漫天,過了很久,雪深及腰。達摩見他確實真誠求法,允許入內。

並問他:『汝究竟來此所求何事?』

神光答道:『**心未安,乞師安心。』

達摩喝道:『將心拿來,吾為汝安!』

神光愕然地說:『覓心了不可得!』

達摩這時居然說道:『吾與汝安心竟!』

神光慧可豁然大悟。煩惱本空,罪業無體,識心寂滅,無妄想動念處,是即正覺,就是佛道。若能會心,佛性當下開顯。

神秀博通三藏,為五祖弘忍座下的大**,講經說法,教化四方,當時的人,莫不以其為五祖的傳人。這時卻從南方來了一個惠能,根性甚利,雖處南蠻猶獦獠之地,求法熱忱,並不落人之後。

當他見到五祖時,五祖曾試探他說:『南方人沒有佛性。』

當時惠能答道:『人有南北,佛性豈有南北?』

五祖經他這一反駁,知道這人是頓根種姓,非常人所及。為了考驗他的心志,就要他到柴房舂米,暫避眾人耳目。

後來,五祖令眾人各舉一偈,以為傳法的依據,若是見性,即得衣缽,成為五祖傳人。這時大眾都以為衣缽非神秀莫屬,所以沒有人敢與他競爭。

當時,神秀日夜思量,終於提出一偈: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這一偈子,五祖認為雖然不錯,但卻仍未能見性。所以衣缽沒有傳給他。

惠能在柴房裡得悉此事,心想我也來呈一偈如何?遂央人替他把偈語題在牆上。這偈語是這樣的: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五祖見了,知道惠能已經見性。為恐其招忌,乃著人將偈拭去。然後到柴房敲門。問道:『米熟了沒有?』

惠能答曰:『早就熟了,只等著篩耳。』

五祖遂又在門上敲了三下,惠能會意,乃在半夜三更,到五祖座下,請他開示。

五祖傳授他《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惠能頓然大悟。五祖遂將衣缽傳他,並命他南行,以待時機。五祖送到江邊說:『我操船送你。』

惠能說:『迷時師度,悟時自度。』遂自行到南方弘化,終成為震爍古今的六祖。

從這些歷史記載,可知禪的風格確是相當獨特的,所謂教外別傳,不立文字,實是得其真機。但是由於禪門宗旨,並非人人能解,所以也常受人曲解。然而禪的機鋒教化,都是明心見性之方,全是依人的本性而予以揭露。

他的原則是建立在「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道理上。所以進一步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又有多少人能把握這一層的意義?梁武帝的希求人天福報,不就是典型的一例嗎?

至於今天誰才能直探禪門本源?這就要靠眾生求法的巨集願和實踐了!

禪與道教文化有什麼關係,禪文化,道教,佛教有什麼區別呢

道教是中國本土的產物,禪也是佛教進入中國後衍生出來的。二者都是中國人的精神歸宿,都給予了中國人精神寄託。用不同的方式闡述人與自然的關係。只不過方式載體不同罷了。禪是披著佛教皮的道教 這裡有資料,蜀香堂 禪道本質合一,有禪即有道,有道即有禪。只是名詞符號稱謂因門派地域有所不同,但其本質沒有不同。禪文化...

佛教的口頭禪是「阿彌陀佛」,道教的口頭禪是什麼呢

其實我們從道教和佛教的口頭禪就可以看出兩者之間的差別,佛教講的是一種對於修行的態度,而道教則講的是關於自己的修行和救世的一種心態。但兩者的相同之處就是一個平靜 豁達的心。佛教是 南無阿彌陀佛 道教的日常用語是什麼?很多人都會誤解 無量壽福,福生無量天尊,無量光,無量壽,無量福,這些都是道教的口頭禪。...

禪是什麼意思,禪的含義是什麼

禪,本義為 向祖宗大力推薦非血統的帝位繼承者 組成詞語有 封禪 禪讓 等。禪讓 這一奇特的襲位制度實行於我國上古五帝時代 2337 bc 2110 bc 禪又為古印度梵語的漢語譯音詞 禪那 的簡稱,具體說是巴利語 jh na 的音譯,梵語 dhy na 的簡稱,漢語意譯為 思維修 或 靜慮 也有譯為...